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异姓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解缙。

    解缙,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永乐大典》主编者。这一连串的称号足以让解缙位极人臣。然而,最后他却成为了一个笑话。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对于现在的解缙来说,朝廷能不能度过这次危机已经很悬了。自从靖难开始以来,朱棣连战连捷。而如今建文帝眼看就要失败,朱棣已经胜利在望。

    在这关键时刻,似乎解缙除了为国尽忠也就只有逃跑了。而就在这天晚上,他和他的两位好友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这三个年轻人确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说起解缙的两位好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胡广、王艮。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缙这样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寻常之辈,实际上,这两个人的来头并不比解缙小。

    说来也巧,他们三个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乡关系,也算是老乡聚会。虽然解缙是出名的才子,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科举考试成绩至少是全国前几十名,可和另两个人比起来,他就差得远了。

    为什么呢,因为此二人分别是建文二年科举考试的状元、榜眼。也就相当于后世高考的全国第一和第二。这实力,放到六百年后绝对是可以申请剑桥哈佛此类名校的存在。

    而对于这三人来说,大家都是同乡,又是饱学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而他们的话题自然是如今的局势。眼下朱允炆这个老板就要完蛋了,他们要坐下来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这三个人都是近邻,而他们谈话的地点选在了隔壁邻居吴溥的家里。

    说起来解缙、胡广、王艮、都是朱允炆的近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那自然是深受皇帝的信任,他们对时局的态度很能反映当时一部分朝臣的看法。而四人中王艮是比较特殊的,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有理由对皇帝不满,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建文二年的那次科举考试中,他才是真正的状元!

    话说当初王艮经过会试后,参加了殿试,在殿试中,他的策论考了第一名,本来状元应该是他的。但是建文帝是实打实的外貌协会超级会员,嫌他长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给了胡广。就这样,到手的状元飞了,按说他应该对建文帝有一肚子怨气才对,可这个世界又一次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真诚。

    此时朱允炆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话题自然不会扯到诗词书画上,老板下台自己该怎么办,何去何从?三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是在心底作出的。

    “唉!如今燕王已然兵临城下,朝廷已经危在旦夕啊!”解缙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叹气说道。

    另外两人也是沉默不语。说实在的,这朱棣能够打到京城,这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的。不只是他们三个,满朝文武恐怕除了徐辉祖之外,都没有几个对朱棣的能力有真正的了解的。否则的话,恐怕他们也不至于今天的地步。

    “可恨啊!”解缙忽然重重地将茶杯摔在桌子上,高声说道:“燕王朱棣,真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小人!先皇与陛下待他恩重如山,他不但不思回报,反而发兵谋反,残害血亲!真可谓是十恶不赦!”

    “大绅此话有理!”胡广也是满脸的激愤“当初先帝封其为燕王,镇守北方。可谁知这厮不但不思保家卫国,拓土开疆,反而同室操戈。真真是罪该万死!”

    解缙点头符附和道:“光大兄说的是啊!燕王如今不顾手足亲情,包围了京城。不知朝廷还能否度过这次危机啊!”

    胡广点了点头,说道:“唉,如今朝廷缺兵少将,怎么可能与燕王抗衡?朝中又有诸位大臣在外募兵迟迟未归。京城已经是四面楚歌,如果没有上天相助的话,恐怕这次危机很难度过了啊!”说着,胡广摇了摇头。满脸的颓色。

    然而这两人却都没有看到,一旁的王艮直到现在都是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两人。

    这校园网是要上天啊,刚升级完一天,那个什么光猫就坏了,直到我昨天放假回家都没人来修。还是自己家网稳定,终于有网了,赶紧先发两章上来!希望我十月一放完假回学校,光猫就已经修好了。没有网络的时代真是难受啊!!!

    (本章完)

第195章 人心() 
王艮又抿了一口茶,重重的叹了口气,没说什么。谁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不过,想来应该不是什么好的想法。恐怕在王艮的心里,对于朱允炆的命运如何他是最不关心的了。毕竟当初到手的状元白白送给了别别人,任谁的心里都不会好受。

    解缙轻声道:“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胡广也是叹了口气“虽说京城城防坚固,又有十万大军驻守。但是燕王善战的名头可不是说出来的。这几年来,燕王虽然败在历城侯面前,但是却每每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绝不是用简单的好运二字便可以解释得了的。”

    “若是当初陛下采纳魏国公之建议,又何必走到今天这一步啊!”胡广摇了摇头,脸上尽是惋惜之色。

    “魏国公身为燕王妃兄长,自然是不能够以常理看待。虽说臣子理应忠君为先,但是血脉亲情,却也是不可磨灭的。谁知道魏国公究竟是不是真心报国?万一他私下里与燕王有往来,恐怕我大明江山亡的更快!”解缙却是并不认同胡广的话。在他的眼里,这朝臣真正支持朱允炆的,恐怕并没有几个。

    此时的王艮依旧是没完没了的叹气。

    胡广沉默片刻,也默默地点了点头。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徐辉祖究竟对现在这朝廷有几分真心呢?

    忽然,解缙抬起头来,恨声道:“可恨那曹国公李景隆,当初郑村坝一战,居然避战而逃。弃数十万将士生命于不顾!更是在白沟河的战斗中白白葬送了朝廷六十万大军!若非李景隆懦弱无能,朝廷又怎会沦落至此?”

    胡广也是异常激奋“此事实在是使人难解心头之恨!当初长兴侯兵败之后,陛下错信李景隆,在郑村坝战败之后,不思委任能臣,反而将更多的军队交到李景隆手上。这才导致了现在这样的结局!”

    王艮依旧是叹气。

    “如若大明将亡,我等臣子又该何去何从。”解缙叹了口气,说道。

    胡广猛地一拍桌子“身为臣,自然是要忠君报国!生,当为君开万世太平!死,亦当为君尽忠明死志!难道,我等臣子还能够苟且偷生吗?”

    解缙也是点了点头,高声说道:“我身为皇帝近侍,自然要为陛下尽忠!只是希望,我的死,能够为这天下留下一个火种,反抗的火种!希望到时候,我这火种能够燃起熊熊烈焰,让那燕王朱棣,感受到我等灭燕的决心!”说完,解缙起身告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要赶回家,将朱棣的种种罪状著书立说,要这天下都知道后者的嘴脸。

    王艮叹气……

    解缙前脚刚出门,胡广也有些坐不住了,看着一直沉默的王艮说道:“我虽不才,但也有以身报国之志!若是朝廷不保,社稷将倾,我定当以身殉国,以报国恩!”说完,胡广也起身告辞。

    三人中走了两人,王艮也待不下去了。他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向主人吴溥道了谢,也离开了。

    吴溥送走了客人,看着忽然变得冷清的院落,也是轻叹一声。

    就在这个时候,吴溥的儿子忽然走了出来,他已经在一旁听了很长时间了。不论是胡广慷慨激昂发表的殉国演讲,还是解缙陈说大义,他都听在耳里。就在那两人慷慨陈词后并一脸正气的告辞归家之后,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没想到胡叔有如此气概,若是胡叔深明大义,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然而一旁的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我与此三人相交多年。以我对他们的了解,胡广这个人是不会以身殉国的,依我看来,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便只有王艮。”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吃的盐还是不够,对此不以为然。毕竟王艮平日对皇帝和朝廷也是颇有微词。若说他会以身殉国,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就在他准备反驳他的父亲,时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如今燕王大军压境,现在外面很乱,你们一定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无言,唯有苦笑。

    解缙结束谈话后,的确是直接赶回了家。不过他却并没有书写什么朱棣的“几宗罪”,反而是连夜收拾包袱。这个时候的解缙,一点也看不出刚刚到慷慨大义。反而尽显小人嘴脸。

    此时解缙的心中一片冰冷,他一边收拾一边回想自己从踏入官场一直到现在的时光。

    想当初,他也是一般怀着一腔热血和满腔报国之志的青年。但是,官场的现实却磨平了他的棱角。多少次仗义执言,换来的是先皇的忽略,换来的是一句“十年后录用”的处置?残酷的现实让这个热血青年变学会了趋炎附势。

    曾经,我一心为国却报国无门。直言上书却不得重视。如今,我不求什么青史留名,不求建功立业!我只要位极人臣,我只要手中握住权柄!投降又怎样?背叛又怎样?只要我能够走上仕途的巅峰,那些不过是烟云尔!我要的不再是正直,我要的,是权力!为了这,我可以放弃尊严,放弃一切!

    怀着这样的心思,解缙连夜出城,投奔了朱棣。而胡广却慢了一步,或许他的内心还挣扎了一个晚上。天明之时,他也走入了朱棣的军营。

    而就在解缙收拾行装准备投降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叹气的王艮也回到了家。王艮回家后,独自在书房里坐了很长时间。终于唤来了自己的妻子,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