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异姓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这一天,他不知努力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不过,苍天不负有心人,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是皇位终究还是落到他朱棣的手里了。现在他便是能够真正的完成自己多年以来的夙愿了。

    当然,登基继位并不是一蹴而就,其中诸多繁琐的仪式还需要准备。不过对于今天的朱棣来说,这却并不是什么问题。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还差这么几天吗?

    然而就在他骑马向大殿进发时,一件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朱棣踏上皇道的一瞬间,一个人站了出来,阻挡了他的去路。

    众人顿时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在朱棣集即将继位的时候,居然会有人不长眼地挡在他的面前。

    由于朱棣攻克南京也没有多久,当时情况还比较混乱,大臣们也是敌友难分。虽说很多忠于朱允炆的大臣们都已经领了盒饭,但是难保某些逃过一死的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不会玩类似恐怖分子和荆轲那样的把戏。此时居然有人挡住了朱棣的去路,周围的人都是十分紧张,生怕这个人发动死亡攻势。而朱棣本人也大为吃惊,但他不会想到,更让他吃惊的还在后面。

    此人拦住朱棣,却并不急切,也没有丝毫惧怕的表情。反而不急不缓地说道:“殿下,现在您并不应该马上继位。”

    不应该即位?朱棣以为自己听错了。如果不是自己听错了,那么就是这个家伙疯了。笑话!老子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装了那么久的傻,死了那么多的人,无非就是为了皇位,可眼前的这个家伙竟然敢阻止我即位,凭什么!真是可笑!

    而不仅仅是朱棣这样认为,就连现场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想法,在场的人几乎已经认定这个人是发疯了,甚至依旧有人准备替他收尸。

    朱棣看了他一眼,沉默了一下。若是平日里,朱棣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敢于如此与他说话的家伙。这些忠于朱允炆而且死不悔改的家伙,就应该赶尽杀绝!

    但是今天朱棣似乎心情不错,面对这个人极其不要命的行为,朱棣居然非常耐心的问了一句“既然你认为本王不该现在继位,那么本王应该什么时候继位呢?”

    在朱棣看来,这个人一定会说出什么燕贼篡位,奸贼当道之类的话来。这样他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干掉这个有些不知好歹的家伙了!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一件事发生了,就连朱棣本人也是毫无预料。这个看似是疯了地家伙居然真的阻止了朱棣的即位,还让朱棣心悦诚服照办,而他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竟然只用了一句话。

    面对朱棣那暗含杀意的问话,此人并没有半点惧怕,反而对朱棣行了一礼,微笑着问道:“敢问在殿下看来,您是应该先去位继承皇位呢,还是先去祭陵呢?”

    朱棣顿时一愣,旋即恍然大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要知道,朱棣虽然是造反,但是他造反是披着合法外衣的。所谓“扫除奸臣”是也。是打着“清君侧”旗号的公然造反。说得粗一点也就是即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但是随着他如今攻克了南京,巨大的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他竟然一时之间忘记了立牌坊,只是一心要当婊子。对于朱棣来说,他是靠着自己老爹当初留下的制度才有了出兵的借口。无论怎么说,如果不先拜一下老爹的坟便是继位,那是很不妥当的,于是朱棣连忙拨转马头,去给老爹上坟。

    这个胆大包天的人叫做杨荣。在朱棣继位以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翰林。他的上司也非常的著名,也就是方孝孺,黄子澄之流。

    在那些书呆子云集之地,即使你以前不是个书呆子,也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变成以后书呆子。毕竟掌权的就是黄子澄、方孝孺那样的人,上行下效也很正常。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杨荣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他与他的那些同事们有很大的不同,他实在不是个书呆子,而应该算是一位心思缜密的谋士。

    杨荣是洪武四年生人,老家福建。此人自小便是优等生,而颇为优越的家境也让他没有吃过很多苦。但是,优越的家境和恭维的声音并没有使杨荣迷失自己的方向。他始终秉承着为“开创完事太平”的理想而读书。

    但是,在朱允炆掌权时期,杨荣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大老板是个笨蛋先不说,上司也不聪明。正日里就只知道读些“圣贤书”,丝毫不真正的体察民生疾苦。在这样的环境中,杨荣即使身负大才,也是无处施展。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朱棣打进京城,赶走了朱允炆,大明朝顿时换了主人。在杨荣眼里,朱允炆那个没有什么能力的老板远不如朱棣这样有雄才大略之人。虽然后者很容易喜怒无常,而且爱好亲自抄刀子砍人。但是跟着这样的雄主委实要比跟随朱允炆那样的人要好的多。杨荣知道,自己报效国家,展现平生所学的时刻来了。

    于是有了今天这一幕。

    从他的行为来看,可以看出杨荣已经精明到了极点,他不仅仅是摸透了朱棣的心理,同时也看透了遮羞布下权力斗争的真相。他知道朱棣是不会允许有人诟病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他也知道朱棣虽然行造反之事却不愿意背造反之名。于是他站了出来,他成功了。

    这样的一个人比他的上级方孝孺、黄子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如果朱允炆能够真正的识人善任,那么朱棣未必就能够成功。不过可惜,“如果”二字,在历史中从来都是可悲又可怜的笑话。

    杨荣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让朱棣记住了他,并且在未来委他以重任。而杨荣也的确不负朱棣所望,他和另外几人帮助朱棣开创了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并且,在未来一个暗潮涌动的夜晚,他也成为了一个影响了整个大明命运的人。

    (本章完)

第209章 宁王的下场() 
皇宫之中,一处偏殿。

    一个神色严肃的中年人正等待在此,他时不时的走来走去,脸上更是有着几分忧愁,似乎是有什么麻烦事一样。

    这个人是宁王朱权。

    几年以前,他还在自己的封地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土财主,虽然日子过得并不算是舒心,但是至少在自己的封地里,自己还是无人敢惹的。

    但是,自从那天朱棣到来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自从那一天开始,朱权便深深地体会到了生命在他人手里的恐惧以及被囚禁在朱棣军营中的屈辱。

    虽然他现在依旧好好的站在这里,而且这几年朱棣对他也是不差。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几年究竟是如何度过的。虽然朱棣并没有表现出要杀了他的意思,但是他却是知道,那只是朱棣嫌杀他费力不讨好而已。若不是这几年来自己一直安安分分的,恐怕自己现在早就已经脑袋搬家了。

    而且,宁王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如今的时局,曾经能够威胁皇帝的九王已经不复存在了。要知道,在朱允炆在位时期,他朱棣是藩王,建文帝要削藩,朱棣反对削藩,最后逼不得已只能造反。而现在现在朱棣是皇帝了,他自然也要削藩。虽然现在朱棣还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也没有表现出削藩的意图。但是只要是稍微有一点脑子的人都会明白,朱棣是绝对不会允许有哪位藩王以他自己为师的。而朱棣要削藩,他们这些幸存下来的藩王自然也会反对,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如今还侥幸活着的藩王们,已经无力造反了。

    当初的九王被朱允炆整垮了几个,剩下的这些不是想自己这样的孤家寡人,就是根本就没有匹敌朱棣的能力。他们这些人最终的命运,恐怕也是逃不了被朱棣一个个解决的下场。

    在反帝反削藩的斗争终于获得胜利后,朱棣已经成为了最大的赢家。相应的,这个时候他会不会拔刀指向这些不久之前的战友们,也是极有可能的。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皇家没有什么所谓的父子兄弟,血脉情分本来也算不上什么。中华几千年的王朝更迭,盛衰兴亡,那一朝那一代,不是鲜血所积累的?自古以来父子兄弟相残都是家常便饭。做出这些事的也是人,他们也是有人性。他们做出这种行为只是因为受到了不可抗拒的诱惑,这个诱惑就是无上的权力。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权力,掌握天下苍生的权力!是这世上至伟至力的存在!

    有权力就可以清除所有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号令天下,可以任意妄为!自古以来,无数道德先生、谦谦君子都拜倒在它的脚下,无人可以抗拒它的诱惑,兄弟又算得了什么?

    宁王并不傻,今天他之所以会在这宫中,正是应了朱棣的召唤。他知道,朱棣完成了一切,现在是时候处理他的这些兄弟们了。

    会想当初,自己被朱棣拖着上了这靖难的贼船,虽然现在看来这船停泊的终点算是不错,但是宁王却并不会以为自己有与朱棣分享果实的幸运。当初他被迫跟随朱棣“靖难”,为了换得他的全心支持,朱棣照例也开给了他一张空白支票,“事成中分天下”。

    宁王知道,朱棣不是银行家,反而是以抢劫起家的。要幻想朱棣会遵守承诺,还不如幻想天上掉馅饼。

    朱权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所谓中分天下的诺言纯属虚构,且从无雷同。中分天下事想都不要想,万一朱棣今天气不顺,到时候中分他的脑袋倒是很有可能的。

    就在朱权焦急的等待着自己的下场之时,殿门忽然被推开。只见朱棣满面笑容的走了进了。

    朱权也是个识时务的人,见到朱棣,他丝毫没有摆出什么架子。反而是极其恭敬地行礼。

    朱棣走上前,一把将朱权托了起来。大笑道:“贤弟不必多礼,你我兄弟,不必在意那些俗礼。”

    朱权却是一脸的严肃“四哥不可如此,如今您以是九五之尊,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