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异姓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了,现在自己在府里面的地位无限降低。自从朱清漪嫁过来之后,她就几乎把控了府中的一切内政。虽然王明并不在意这些,但是他却觉得自己曾经的幸福生活下降了几个档次。

    再也不能懒床,早餐不能大吃大喝,甚至连用餐时间都有了规定。王明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但是他却只想享受。

    虽然他也曾经反抗过,但是府里的三个女人再加上一个雅儿一共四个女人却是统一战线,一致反对王明当初毫无规律的生活作息。秉承着少数服从对数,好男不跟女斗的思想,王明最终还是屈服了。

    来到餐厅,三个姑娘已经在了,朱清漪正在一口一口地喝着自己面前的一碗小米粥。而一旁的柳如意与秋儿自然是在伺候她。虽然朱清漪已经默认了两人未来会是王明的侍妾,但是现在二人毕竟还是她的陪嫁丫鬟。

    王明走过来坐在朱清漪面前,拿过自己的早餐,他实在是有些难以下咽。所谓“由奢入俭易,由俭入奢难”,他自从来到京城,过得都是些大爷般的日子。虽然早晨要上班(上朝),但是毕竟没人会管他吃什么。可是现在,朱清漪这个小丫头仗着自己当朝公主加公爵府女主人的身份,连自己吃什么都一管到底。这让王小明非常怀念自己的婚前生活。怪不得后世有一位著名作家这样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

    王明不情不愿的吃完了自己的早餐,眼看着柳如意和秋儿在一旁站着,他实在是有些受不了这样的气氛,连忙说道:“别站着啊,你们两个也没吃早饭吧,坐下一起吃吧。”

    虽然王明对于什么身份地位没有什么概念,但是柳如意和秋儿毕竟还是知道的。别说她们现在还不是王明的人,就算是,只要正妻不允许,她们也不能够坐下来的。

    朱清漪看了王明一眼,又将目光转向柳如意二人,轻声说道:“你们也坐吧。”

    二人这才坐了下来,不过还是显得有些拘谨。

    王明看在眼里,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知道,虽然朱清漪与自己已经有了约定,但是有些事情她还是要表现出作为正妻的威严的。不然的话,这府里岂不是乱了套?

    大家吃过了饭,王明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更何况朱棣放了他这些天的假,他正乐得不上朝。于是乎,这厮拍拍屁股,散步去也。

    朱清漪看着王明背着手,嘴里还哼着小曲,她怎么也不能够把这个家伙与百姓们口口相传的那个大名鼎鼎的陈国公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个家伙实在是,太没有野心了一点。

    朱清漪也度过经史,也知道那些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大多都是有理想,有野心的人。可是现在的王明表现出来的一切,却像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这与她曾经对王明的印象极为不符。

    其实朱清漪对于王明的看法并没有错,试想,一个如果一点野心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会与朱棣那样的人为伍?之所以王明现在表现得与世无争,除了为了让朱棣放心,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懒。是的,最负传奇色彩,名满天下的陈国公大人,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懒人。

    也正是因为他懒,所以他才会“义正言辞”地拒绝朱棣要他掌管武库司的提议。也正是因为他懒,所以在没有成亲以前他是能不起床就继续睡下去。

    而朱清漪虽然对王明也有些了解,但是这种事情她又怎么会知道呢?

    更何况,王明在靖难时期一直表现出的颇有几分劳模精神。这也让人很容易就忽略掉其实他是一个懒人的事实。

    不过其实朱清漪也是蛮喜欢王明这种与世无争的态度的,当然并不是那种喜欢。只不过她知道,如果王明是一个醉心于权势的人,那么自己未来恐怕怎么也不会爱上这种人。虽然她很崇拜自己的父亲,但是她却并不喜欢这样的性格。

    不过现在还好,王明并不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真的会爱上这个男人。看着王明离去的背影,朱清漪的目光也有些痴了。

    (本章完)

第239章 朱棣修书() 
    皇宫,上书房。

    这里曾经是朱允炆的地盘,当然现在这里与朱允炆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朱棣自然不知道王明与自己的女儿朱清漪成亲之后的生活。虽然他很关心自己的女儿,但是比起天下大事来说,朱清漪的婚后生活显然没有那么重要。更何况,既然他将朱清漪嫁给王明,就自然不怕王明敢于怠慢前者。这点信心,他还是有的。再者说,朱棣身为皇帝,自然不能够因为一家之事便不顾天下。

    他或许不是好人,也不算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但是他委实是一个好皇帝。

    他精力充沛,以他的劳模父亲老朱同志为榜样,每天兢兢业业工作到很晚,不停的处理政务。他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荒地被开垦,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仓库堆满了粮食和钱币。整个大明朝的经济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他正在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打造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当然,朱棣并不满足于这些。他之所以如此努力,除了他热爱皇帝这份工作以外,更多的是他想要证明自己。他想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一个比朱允炆要强上数百倍的皇帝。最重要的,他想要向自己的父亲证明:自己,才是这大明王朝最合适的皇帝。

    他要做古往今来的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他要做像秦皇汉武一样伟大的君主!

    看着书房中那一本本排列整齐的书籍,朱棣忽然升出了想要修撰一本属于自己,属于整个大明的书。

    朕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朕要让千年之后的人们知道,朕所为这个时代所创造的光辉和荣耀!朕,要让千年,万年后的人,都能够看到这部属于我大明的书,属于朕的书!

    朱棣握紧了拳头,他的心里陡然生出万丈豪情。

    但是朱棣知道,这件事仅仅依靠自己是不可能办成的。毕竟自己从小学的几乎都是舞刀弄棒,长大了也是从事上马打天下这种体育运动。文化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如果自己亲自来的话,那么就是修到死,他也是修不出来的。

    当然,朱棣也没准备自己来做这件事。毕竟他是皇帝,身为皇帝自然不能够事事都亲力亲为。朱棣深知“上头动动嘴,下头跑断腿”的道理。而他朱棣并不需要关心下属会不会跑断腿,反正不是他自己断腿。他只需要找一个能够为他去跑断腿的人就好。

    但是,朱棣心里也知道,这个个人可不好找。毕竟自己想要修订的是一部能够包含有史以来所有科目,所有类别的大典。这是一部能够传承万世的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担任总编官。而这个人必须有广博的学问、清晰的辨别能力、无比的耐心、兼容并包的思想。

    其实朱棣知道究竟谁是最合适的人,但是这个人已经死了,而且还是他杀掉的。

    这个人是方孝孺。

    所谓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可并不是开玩笑的,此人学贯古今,学识之广博世间罕见。如果有方孝孺这样的人能够担任自己修书的总编,那么自己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担心。

    但是方孝孺已经死了,自己一时冲动,诛了方孝孺十族。虽然事后自己也曾经后悔过,后悔不该就这么杀了方孝孺,毕竟后者也是一个有用的人才。

    但是现在后悔也没用了,毕竟方孝孺已经被凌迟了,他总不能在把人家从棺材里拖出来吧。要怪,也只能怪朱允炆,如果不是朱允炆蛊惑了那一干人,自己又何必杀掉那么多人呢?

    一想到朱允炆,朱棣就不禁一阵心寒。他也登基有一段时间了,可是朱允炆到现在都是下落不明。朱允炆,你究竟在哪里?是死是活?朱棣攥紧的拳头送了又紧,紧了又松,脸上的表情也是在不断的变幻。

    不过朱允炆虽然下落不明,自己也无需太过担心。我就不信了,难道朕堂堂皇帝,这大明天下都是朕的,难道还找不到小小的一个朱允炆吗?

    而现在最重要的,自然还是修书。纵然他朱允炆还活着,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可是修书却不能够耽搁,这毕竟是自己宣扬自己功绩的一个重要手段。

    朱棣想要做一个伟大的皇帝,而这大典便是他迈向此类皇帝的第一步。

    思来想去,朱棣忽然想起了一个已经几乎被他遗忘了的人。这个人虽然在读书人中的名望不如方孝孺,但是在某一方面,他却比方孝孺更为出色。更何况,他比之方孝孺更得自己欢心的一点,那就是这个人是忠于自己的。

    嗯,也就只有他了。朱棣的眼神变得坚定了。

    京城中的一处大宅中,一个中年的男人正在默默地读书。这处大宅虽然不小,但是却并不豪华,更是无法与当朝最新的权贵陈国公王明的府邸相比。但是这个人却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外物,反而是书中的内容更加能够吸引他。

    解缙这些天来一直很无聊。

    自从他投奔朱棣之后,虽然不能说是官运亨通,但是至少有个一官半职。更何况为了证明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是方孝孺那样的傲骨,朱棣对他也非常不错。

    在解缙看来,这些都不重要。他的确是个叛徒,而方孝孺也的确是个英雄。所以他依旧活的好好的,而方孝孺已经死了。

    在解缙看来,方孝孺的愚忠实在是蠢不可及。忠心有什么用呢?正直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保不住小命?还不如像自己一样,做个投机分子,不但活了下来,还有不错的前途。

    想到这里,解缙也是叹了口气。他背叛了自己的朋友王艮,但是他并不后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只不过是想获得更大的权力而已!这没有什么错!

    只是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