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异姓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安勇猛无敌,北军已经是节节溃退,虽然不至于大败亏输,但是也只能够被动防守。

    郭英战场经验极为丰富,他知道朱棣恐怕已经撑不住了,现在正是抄他后路,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

    但是,郭英也面对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军队基本都是步兵,凭借他们的实力,即使北军是撤退,也能够轻松解决掉自己这只拦路纸老虎。

    不过,郭英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如果仅仅是这种小事就能够难住他,那么他这个“武定侯”的封号可就有些名不副实了。当朱棣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将会认识到,为什么郭英能够被封为侯爵。

    ……

    平安的确是一员猛将,只见他横枪立马,接连斩杀北军大将,突破北军大营。一时间,他就好像杀神一般。

    朱棣眉头紧皱,虽然他并不曾亲自上阵,但是他也是能够看的出来,自己的军队现在算是丧失了斗志,如果依旧这样下去,恐怕就真的要大败了。如今李景隆的本军还没有见到,居然就被平安这个小子狠狠地打了一个闷棍。这让朱棣非常憋屈,但是又无可奈何。

    平安现在已经成了气候,这种战斗,最忌讳的就是一边倒的形式,一旦有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上风,那么另一方想要扳回局面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眼下,南军在平安的鼓舞下,显然已经是战斗力超常发挥,现在别说是朵颜三卫,就算是后世二战时期德国的装甲部队,他们也敢与之争锋!

    所谓“兵败如山倒”,也就是说,战败撤退之时,就好像是大山崩塌那样出人意料与迅速。然而,兵锋正盛时,进攻的势头也会如涛涛江河,席卷万里!

    朱棣脸色阴沉,眼中的怒火根本就无法掩饰。虽说平安的能力他也有所预料,但是,他绝对没想到平安能够如此轻易地就击败了北军的防御。

    现在,他即使亲自上阵,也没有半点作用。另外,他也不可能真的亲自与平安对决,虽然他并不愿意承认,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知道自己绝不是平安敌手的。现在,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趁着还没有出现实质性损失的时候赶快撤退,否则,他也就不用再与李景隆决战了,平安就能够解决他。

    “殿下,我军现在正在苦苦支撑,您看?”张玉驱马返回了朱棣的身边,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还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眼下,是战是退,一切都要看朱棣的意思。

    朱棣的脸上划过一抹不甘的神色,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是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一直在胜利。如今却遇到了平安这样的对手,就这样撤退的话,他真的不甘心!

    不过,不甘心归不甘心,朱棣还是很冷静的,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他就得为自己没能得到皇位而不甘心了!

    “传令,全军集结,依次撤退。”说完,朱棣看了那正杀得兴起的平安,一甩马鞭,掉头离去。

    随着朱棣的命令下达,北军表现出了远超南军的素质,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整顿了阵型,大批的步兵率先撤退,只留下身后一面面巨大的盾墙,枪手躲在盾墙后面,拖延南军骑兵的进攻,而朵颜三卫则是开始攻击南军侧翼,为中军撤退争取时间。

    如果是南军面对这样的颓势,恐怕早就跑成一窝蜂了,哪能像北军这样,即使是败退,阵型也能够丝毫不乱。

    在朱棣的成功指挥已经北军强大军事素质的基础上,北军终于摆脱了平安的追击,当然,只是暂时的。

    然而,北军不会料到,就在他们的前方,武定侯郭英已经给他们挖好了坑,就等他们一脚踏进去。

    很快,北军大部队便是撤出了战场,他们一口气跑了几十里,将平安的追击部队远远的甩在了后面。纵然平安奋力追击,也只能够拿一些掉了队的小虾米出出气了。

    北军士兵们正在闷头向后跑,忽然,只见最前方的北军士兵忽然被自地下而来的爆炸炸上了天!那爆炸的声音震耳欲聋,明显是火药分量不少。

    接着,仿佛是发生了连锁反应,第一次爆炸发生后,紧接着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短短几分钟内,北军就被爆炸搞得焦头烂额,死伤了几百人。

    这一下,北军的士兵都慌了神,前有无名爆炸,后有平安追兵。这难道是上天要亡他们不成?

    朱棣也是发觉到了这一幕,他眼神一凝,两个字脱口而出“火器!”

    是的,这就是郭英为朱棣准备的大礼,他知道,凭借自己所带领的军队绝不是朱棣的对手,到时候别说阻击朱棣,恐怕朱棣趁势拿下他也说不准。

    不过,郭英此次出征,除了军队,还带了大量的火器。这些火器,正是他用来对付朱棣的秘密武器。而现在正逢朱棣败退,这火器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而且,从这火器的效果来看,这应该能够称得上是“地雷”。在还没有专门的探雷仪器的明代,这种武器绝对是阴死人不偿命的不二利器!

    “殿下,平保儿追上来了!”就在这个时候,张玉忽然冲了过来,大声道。

    朱棣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些拦路的“地雷”,却又接到了这样的消息。泥人还有三分火气,何况朱棣?这一下,他是彻底发飙了,平安,你小子还没完了!

    “朵颜三卫听令,随本王断后!”朱棣抽出腰间宝刀,纵马奔驰而去,朵颜三卫紧紧的跟在朱棣的身后,马蹄扬起了滚滚的黄沙。

    北军士兵全都沸腾了,朱棣居然能够在这种危机时刻亲自带兵断后,为他们争取逃跑的时间。难道,他们还能够退缩吗?

    在朱棣的激励下,北军顿时忘记了恐惧,十数万大军一拥而上,即使郭英埋下了不少地雷,但是也炸不死十几万人。更何况现在北军士兵完全不顾生死,几乎是用身体排雷,踩不到的算是命大,若是倒霉挨炸了,大不了一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就这样,北军留下了数千具尸体,成功的突破了郭英为他们设置的雷区。大军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是总体来说损失并不大,北军主力部队全部安然撤回苏家桥。

    但是,他们显然是忘了什么,朱棣还没有跟上来。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朱棣的确成功阻击了平安,即使南军士气旺盛,但是面对几近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他们还是被打败了。平安虽然勇猛,但是毕竟不是万能的,士兵能力的差距并不是他的鼓舞就能够弥补的,他见朱棣来势汹汹,直接便是下令大军撤退,不追了!

    平安虽然不追了,但是朱棣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非常令人哭笑不得的境地。

    由于当时北军大败,情况非常混乱,等到平安被朱棣惊退时已经是深夜,伸手不见五指,朱棣转来转去,发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他迷路了!

    朱棣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见过各种各样的困局,但是打到迷路还是头一回。对于他来说,恐怕这绝对算的上是他戎马生涯中最尴尬的一次经历!

    (本章完)

第91章 王小明的经历() 
朱棣拜托了平安的追击之后,却因为天色阴暗而迷了路。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月黑风高之夜,一大群人就好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遍地乱跑,倒还真是非常壮观的场面。

    其实,在明代这种道路交通不便,公共照明系统基本不存在的时代,大晚上的迷个路,进错门也算是比较正常。但是,朱棣迷路的尴尬就在于他不只是一个人迷路。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万人的大军。几万人一齐迷路,这应该算得上是千古奇闻。尤其是朱棣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但是,迷路的时候,只是着急那是没用的,如果你不能冷静下来,那么你可能不但找不到路,更可能会越走越迷糊。朱棣现在就是这样。

    刚刚发现自己迷了路的时候,朱棣简直气得要发疯。在他的心里,这一切都要怪平安,如果不是平安那个混蛋穷追不舍,他又怎么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开始的时候,朱棣率领这大军四处乱跑,结果,不但没有找到路,还让手下士兵们累的苦不堪言。如果不是北军素质的确非常高,恐怕现在已经有逃兵出现了。

    朱棣知道,不能够在这样下去了,否则的话,不但大营中的那些人群龙无首,就连自己身边的这些人恐怕也要心生不安,士气也会再次受到打击。

    但是,要改变现状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毕竟现在是黑夜,如果那么容易就能够判别会大营的路,朱棣也不会在这里兜半天的圈子了。

    没办法,朱棣只能屈尊降贵,亲自策马来到白沟河畔,翻身下马,整个人都趴在了地上,把脸贴到距离地面非常近的距离。这个动作看起来似乎并不雅观,那么朱棣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他是在观察白沟河的流向,从而可以判断他们的大致方向。只是因为天色是在是黑暗得过分,站直的情况下,朱棣根本就看不到,他只能出此下策。

    经过朱棣的仔细判断,他终于找到了方向,灰头土脸的跑回了大营。回到营里的朱棣越想越气,自出兵以来,如此狼狈不堪还是第一次,不论是平安还是郭英,这两个人都成功的激怒了他。愤怒驱使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再像以往一样整顿部队。命令各位将领立刻整兵准备出战,天明之时,即是决战之日!

    朱棣下达了命令后,便坐在自己的帅帐里闭目养神。忽然,他发觉到刚刚似乎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呢?朱棣仔细的想了想,他顿时想到了少了点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究竟少了谁。

    王小明不见了。

    朱棣立刻下令在整个大营范围内寻找王小明,他不明白,这个小子自从开战以来就一直跟在自己的身边,怎么会不见了?难道他被南军杀了?不可能啊,跟在自己的身边,怎么可能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掉王小明?这世界上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