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U56”艇遇到一支护卫严密的英国舰队,它发射的3 枚鱼雷都准确地撞击上“尼尔逊”号军舰,却没有一枚爆炸。艇长兹安少校因此而变得喜怒无常,有些神经质,不久即被解职,调回潜艇学校。
  据德国调查委员会分析,在挪威海战中,鱼雷之所以屡屡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主要是由于北方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石。德国海军作战局局长断定,如果挪威作战期间所发射的鱼雷都能精确命中,那么受到攻击的4 艘战列舰中至少有1 艘、12 艘巡洋舰中至少有7 艘,10 艘驱逐舰中至少有7 艘,均应被命中。
  最终,挪威落入德军之手。事实上,这只是德国陆军和空军的胜利,对德国海军来讲却是一个大败仗。英国皇家海军将德国的30 艘舰船全部歼灭,其中包括10 艘驱逐舰。德国舰队只剩下一艘8 英寸口径大炮的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和4 艘驱逐舰。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对挪威海战作了如下评价:“德国人在和英国海军展开孤注一掷的战斗中,就这样断送了他们自己的海军,从而无法应付即将来临的战争高潮。”
  猖獗一时的德国U 艇毫无建树,反而损失6 艘潜艇。这场战役下来,他们吃尽了哑巴亏,真有一股有苦说不出的味道。更糟糕的是,邓尼茨潜艇人员的士气和决心受挫,情绪降到了极点,从此一獗不振。
  从5 月份挪威战役结束到7 月初,德国潜艇暂停活动,有的回港进行检修和改装,有的发配给了潜艇学校作训练船。整个潜艇部队花了两个月时间,重新装备了触发鱼雷。
  1940 年6 月以前,英国护航运输队中航行的船只损失极少,英国似乎已有一切可能取得保卫大西洋战争的胜利。
  可是到了1940 年夏天,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德国对法战争迅速结束,法国北部地区沦陷于德国之手,从而使德国的海上战略形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崭新而有利的局面。德国因此从一个大陆国家变成了一个大西洋沿岸国。
  德国海军占领了比斯开湾,法国的大西洋港口——布雷斯特、圣纳泽尔、拉罗歇尔和洛里昂港都被改建成U 艇作战基地,使U 艇抵达大西洋的航程整整缩短了800 公里。这大大缩短了q 艇到达作战地区所需的时间,同样也缩短了U 艇修理和检修所需的时间,弥补了现有潜艇数量的不足,使德国在大西洋西部行动的潜艇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可以说,邓尼茨的潜艇到了英国贸易航线的门槛。
  邓尼茨眉开眼笑,忙不迭地把他的潜艇部队司令部一气从威廉港搬到了比斯开湾的洛里昂。只要德国U 艇通过了比斯开湾,就可以发现自己已身处从英国到非洲角的海上交通线的两翼。英国商船沿该航线将尼日利亚石油和南非的有色金属矿石运入英国。只要德国潜艇再向大西洋深入一点点,就能攻击运送阿根廷肉类和美国小麦的英国商船护航队。
  英国皇家海军在对付德国水面舰艇方面堪称“无敌手”,但在反潜战方面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护航队是英国皇家海军对付德国U 艇攻击的主要防卫措施,但这只为大西洋生命线提供了部分防卫。由于敦刻尔克撤退期间大量驱逐舰被击沉,担任警戒的军舰在挪威战役中又遭到严重损伤,造成英国护航军舰的不足,因而对U 艇的直接威胁不大。
  用水压引信发射的深水炸弹是皇家海军攻击U 艇的主要武器。这种炸弹必须在潜艇跟前爆炸时才能折断它的艇身,但是,深水炸弹一般都是根据指挥员对U 艇位置的估计进行投射,因而误差率较大。
  对于经常在夜间出没的U 艇,潜艇探测器也毫无作用了。德国研究了从法国军舰上缴获的英国潜艇探测器,结果发现这种声纳只能在400—600 码的距离才能发现水面状态的潜艇。因而,邓尼茨拟定了潜艇新的战术方法,要求U 艇艇长们主要在夜间从水面状态攻击护航运输队。
  在夜间的海面上,驱逐舰很难发现U 艇低矮的指挥塔,如果打开探照灯,反而会暴露自己的位置。而夜空却可以把油轮和货船高耸的船身清楚地反衬出来,成为U 艇的活靶子。
  邓尼茨提倡的“夜间水上攻击”战术,提高了潜艇的使用效力,使它们可以借着夜幕这一天然的保护屏障,在大西洋上突袭商船,连连得手。
  1940 年7 月—1941 年5 月进入大西洋海战的第二阶段——U 艇的“黄金时期”。德国潜艇舰队的士气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而大大上升,出现了不少掠杀商船有功的“英雄”。德国参战的20 艘潜艇中,两艘击沉了4 万多总吨位的敌船,5 艘击沉了3 万总吨位的敌船,6 艘击沉了2—3 万总吨位的敌船。其中战果最大的是“U47”号潜艇,它击沉了5577 总吨位的敌船。
  虽然邓尼茨下达了对英国商船船员“格杀勿论”的命令,但是,有的德国潜艇艇长还是尽量使他们的行为符合人道。袭击商船后,他们或是搭救船员驶往安全港口,或是向英国发电,通知击沉的英国商船的位置。
  7 月8 日,德国“U99”号艇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北海海峡浮出水面,监视哨像一对狼眼来回扫视着海面。
  夜空布满了浮云,把星星利月亮遮挡起来,水天之间一片昏暗。
  艇长奥托·克里奇默尔少校斜靠在指挥台围栏上,抽出一根雪茄烟点燃,深吸了一大口。他的神情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出海都快一个星期了,怎么连个商船的影儿都没见着?这些英国“约翰牛”到底搞什么名堂?
  原来,由于船只的损失和护卫军舰数量的不足,英国海军部改变了护航运输队的航线。根据新航线,英国护卫军舰在西经17 度线地区内与由加拿大向英国航行的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会台,并从这里护送到西经8 度线。之后,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护航运输队经北叫奇海峡和彭特兰湾向英国东海岸航行;另一部分由驻在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飞机掩护,经北海海峡向格拉斯哥和利物浦航行。
  与此同时,由于在哈利法克斯港和谢达巴克托湾等待编入护航运输队的船只过多,海军部决定在哈利法克斯港仅编成快速护航运输队“HX”。慢速运输队自行到克普布雷顿岛的锡德尼,在这里组成代号为“SC”的护航运输队。
  “U99”在原伏击圈空等了几天都不见运输队的影子,像只饿狼似的耐不住性子了。今天,它又转悠到北海海峡来碰运气。
  突然,了望哨向奥托低声报告:“有情况!”
  奥托扔掉了雪茄,举起双筒望远镜。果然,远处地干线上,一支英国护航运输队分作两行,正在3 艘驱逐舰的护卫下向西行驶。
  奥托命令“U99”号潜艇全速行进,两小时后赶到了护航运输队的前面,占据了阵位。奥托命令U 艇下潜到潜望镜深度,等候船队的到来。
  “嗡嗡嗡。。”,一艘驱逐舰迎面驶来,紧接着,商船队分左右两翼,驶到了U 艇的上方。这时,“U99”已在船队的中间,只要鱼雷射出,90 度扇面以内都是极好的目标。
  “嗖嗖”,两枚鱼雷飞出发射管。可海面上风平浪静,一丝声响也没有。奥托的眼珠子瞪得溜圆,气得直冒蓝烟,“真晦气!又是他妈的哑弹。”
  他贼心不死,下令尾发射管发射鱼雷,目标是一艘大货船。这次勉强击中了目标,可潜艇本身也暴露了;一艘驱逐舰掉头朝“U99”冲来。
  奥托下令:“停止战斗,紧急下潜!”
  潜艇刚下潜到45 米处,四周就响起一片深水炸弹的爆炸声,潜艇被震动得猛烈摇晃起来。一颗深水炸弹在近舷爆炸,艇内氧气补给中断,奥托命令艇员躺倒,以减少氧气消耗,同时戴上呼吸罩。这种呼吸罩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通过一种化学碱净化艇内污浊的空气。
  坐沉100 多米的海底深处,连续6 个小时纹丝不动,艇内环境越来越恶化。厕所冲水后粪便漂起来,臭气熏天。艇员们又都改用马桶,可是这样一来,各舱内的空气更加恶化。英国舰艇连续攻击了两个多小时,接二连三的爆炸把艇体晃得东倒西歪。马桶大多都被掀翻,屎尿横流,四处飞溅。往日不可一世的U 艇整个成了个下水道堵塞的公共厕所,臭得简直令人窒息。
  12 个小时过去了。艇内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在迅速上升,有的艇员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英国舰艇声纳发出的PING—pING 声和螺旋桨的轰鸣声交织到一起,令人心惊胆战。艇员们仿佛预感到死神就要来临。
  又过了两个小时,驱逐舰的螺旋桨发出的轰鸣声渐渐远去,U 艇慢慢恢复了平衡。奥托大松了一口气,浑身已被汗水浸个透湿。
  9 日凌晨,“U99”号艇在海底苦捱了18 个小时之后急冲冲地钻出了水面。艇员们争先恐后地钻出升降口盖,歪七竖八地躺倒在湿淋淋的甲板上,贪婪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夹杂着海水咸味的空气,好像要把满腔的晦气都倾倒出来似的。
  真是狼改不了吃羊的本性。就这副狼狈样,“U99”在返航的途中还接连吃掉了希腊、苏联和英国的3 艘货船。
  洛里昂基地码头,鲜花摇曳,鼓号齐鸣。奥托的嘴都乐得闭不拢,他已被邓尼茨捧成继普里恩后的第二个潜艇英雄。
  可是,邓尼茨的眉宇间却流露出一丝愁容。奥托这一仗已经暴露了单艇作战的弱点。首先,单艘潜艇在大洋上难于搜索和发现英国护航运输队;其次,单艘潜艇难以与数量上占优势的护航军舰相抗衡。“U99”号潜艇倒是发现了护航运输队,可是,它只击沉了一艘商船,就被护航军舰追得东躲西藏,险些丢了小命。
  看来采用潜艇群战术势在心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邓尼茨就曾萌发过这一想法,但是,当时实施“狼群战术”的条件尚不具备。一是无线电通讯水平低。潜艇之间,潜艇与司令部之间,不能迅速沟通联络,组织有效的配合;二是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