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氏水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呼延灼这么一说,两人这才如梦初醒,不再犹豫,立刻表示愿意加入梁山军。

    而之前一早就林冲生擒活捉应天府都统制陈羽,这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选择。

    不过不像韩滔、彭玘两人有呼延灼来劝;呼延灼有呼延庆来劝,陈羽只有许贯忠去劝,最后思来想去,陈羽最后还是不愿上山,决心跟梁方平回去。

    对此,许贯忠也没有多劝,虽然这陈羽武艺相当不错,又有飞戟这手暗器杀手锏,不过梁山军现在却不缺斗将,主要是还是缺能练兵和带兵的将领。

    因为要派人去接呼延灼、韩滔、彭玘三人的家眷,林冲没有立刻放梁方平,丘岳,曹松、陈羽等人走,而是下令先将他们关押一天,等第二天再放他们,还有最后投降的近万名宋军俘虏走。

    至于林冲为什么没有将这些俘虏都带到梁山上去,梁山军没有解释,梁方平等人也没有问,大致以为林冲不愿意太无耻了吧,因为这些人毕竟是林冲耍计谋才缴械并俘虏的。

    当天下午,一部分被俘的宋军步卒被梁山军押着返回梁山,一早在梁山军营寨的高玉,蒋敬,柴进等人也带着手下工作人员赶至战场,开始为缴获的兵器,盔甲,战马,粮草,帐篷等各种战利品登记造册。

    而所有参战的梁山军士卒在当天晚上扎营后,也都在翘首以盼凯旋之后的庆功大会,以及每个人这次大战又可以获得多少战功点,立下了多少功劳,盘算着什么时候能转迁升官,整个营寨里充满了热烈而又欢快的气氛。

    林冲当天晚上,分别和许贯忠坐镇两个营寨,并通知许贯忠,杜壆那边和自己这边一起召开了一个高级军官和教导员参加的会议,会议内容正是这这次向朝廷传达愿意怕和平共处,一致对外的事情。

    主要还是梁山军之前一直说要推翻赵宋,替天行道,现在又说要和平共处,一致对外,要合作,怕有些人不理解,或者理解错了,以为梁山军还是要招安,那可就不好了。

第二百四十章 大兴工商,文教() 
“其实道理很简单,女真人南下之前,我们不可能跟真的跟朝廷打生打死,战个你死我活,到时候两败俱伤只会让女真人捡了便宜。

    要知道这两次我梁山军虽然都大获全胜,可其实都没怎么打硬仗,一旦朝廷吸取教训,派遣老成宿将率领精兵,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这么轻松取胜的。

    更何况,朝廷还有西军!”

    眼见有些人颇有些不以为然的样子,林冲又很耐心的讲道:“或许你们有些人会觉得西军也没甚么了不起的,甚至很想与西军一较高低!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先不说两军孰强孰弱,就说两军相斗,死得可都是汉家将士!这种白白消耗民族元气,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我们能做吗?

    而且西军现在还在权力进攻西贼,准备一举灭了西夏,若是因我们的原因,朝廷调遣西军来征剿,从而导致攻打西贼的灭国之战半途而废,甚至反胜为败,那我梁山军就是民族罪人!”

    果然一听林冲这么说,哪怕是再好战,再对赵宋没有好感的厉天闰,李成等人也不禁低下头来,心说军主哥哥是顾全大局,想得深远。

    而关胜,呼延灼两人则立刻表示了对林冲这个决定和策略的坚定支持,毕竟他们都是降将出身,朝廷待他们两个也是不薄,现在一投降梁山军就和朝廷军打生打死,两人自然是不愿意的。

    只是关胜却依然很担心:“只是现在朝廷主上昏昧,奸臣弄权,那高俅正是官家最宠信的人。

    我们梁山军杀了那高俅的兄弟高廉,又在登州杀了士大夫大头巾王师中,一下把高俅那厮和朝中士大夫辈都得罪了。而且我们提的要求也实在有点高,只怕朝廷不会答应吧。”

    林冲笑笑,把自己的想法对大家讲了:第一,不答应就打得他答应,打得朝廷疼了,自然就答应了。所以我们回去以后是要抓紧时间训练军队,整军备战;

    第二,我们还要发动舆论战,向世人宣传我梁山军的主张,我们梁山军是主张不打内战,一致对外的。如果朝廷放着西贼和辽狗不打,一定要打我们,必将失去民心!

    这就是造势!

    其实还有第三点林冲没有说,那就是让朝廷举棋不定,为梁山军发展争取发展时间。

    这也是林冲从两宋之间真实的历史上,从女真人那里学来的。

    要说这伙女真人还真是狡如狐,狠如狼——在金朝攻宋的战争中,金朝对付宋朝的一贯手法就是一边派兵往死里攻打宋军,一边派遣使者到朝廷或者领军大将那里敲诈勒索。

    这简直巧妙到极点的战略了!

    因为假如不派使者来勒索好处,而是扬言我就是要弄死你,那大宋肯定会被迫万众一心和金兵死战到底啊。

    可若是派使者来勒索,就会给软弱的宋朝皇帝,还有大臣中的主和派造成一种假象,以为女真人只是想来抢一波就走,只要签订了条约,给点好处喂饱这群野蛮人,说不定就能像澶渊之盟那样,换取一百多年的和平。

    于是靖康之耻时,钦宗皇帝就是因为这种心理,心存幻想,在是战是和上举棋不定,一日数变;于是朝堂上主和派就完全占据上风,牢牢压制主战派。

    只是在女真人逼得太狠时,才勉强抵抗一下,守住了第一次汴京保卫战,然后又继续求和议和。结果很多次明明可以重创甚至全歼金兵的,却被下死命令不得妄动,白白错失良机。

    最后终于一起作大死,把个北宋给作死了。

    所以林冲也打算用这个法子,其实林冲心里也对朝廷会答应不报多少希望,但是却可以用这个法子,让朝朝廷心生犹豫,争论不休,为梁山军的发展争取时间。

    要知道现在梁山泊外四座城堡已经建了起来,林冲正准备大兴工商业,发展科技树呢。

    而且一下接受五万多宋军俘虏,加上主动投靠前来参军的京东河北百姓,一下有六万新兵要开始训练。

    因此,梁山军哪有这么多时间陪着宋军纠缠不清?

    不过这些内容,林冲却没有对下面的人讲,仅限于吕将、闻焕章、许贯忠、杜壆、等几个梁山军最高层知道。

    而现在开会让各指挥员,教导员向下面的士兵贯彻的思想则是表面上了最浅显的道理,因为有女真的威胁,所以暂时不能和宋朝打个你死我活,所以必须要暂时合作,和平共处。

    众人再无疑虑,纷纷表示林冲深谋远虑,让人佩服。

    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比如林冲手把手调教训练出来云志、张天明、李乐、田斐等教导员,基本上都对林冲充满得不得了;厉天闰、滕戡、鲁智深,樊瑞、贺吉等梁山军元老很多也都是思想简单大老粗一个,反正认准了林冲,林冲说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就是。

    林冲很满意的点点头,又道:“为了和朝廷争夺人心,也为了打赢了这场舆论战,我决定在水泊外面四座城堡里,分别新建一所小学堂,就叫梁山书院。

    除了让梁山上士卒和百姓的子弟在书院读书外,我还准备在济州,郓州,甚至京东河北之地其他地方,免费招收六到十岁的小孩前来就读,学习儒家经典和其他实用学科……”

    宋朝果然是文风鼎盛的朝代,哪怕在会的大多都没怎么读过书的大老粗,但骨子里还是对文化人充满了尊重,一听这话都来了兴趣。

    “好啊,读书明理好啊!”

    “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谁不说我们梁山军好,特别是那些想上学却上不起学的赤贫人家,还不一辈子感激我们梁山军?”

    “还有一点就是,等这些童子学成之后,也可为我梁山军所用,这其实也是在为我们梁山军培养人才。”

    “不过我们一下扩建四所小学堂,恐怕教书的教授怕是不好找啊?”

    蒋敬皱着眉头头,他听了林冲计划,四所小学堂每所要至少能容纳四百学生,加一起就是一千六百学生。梁山大岛的小学堂也要扩建,人数至少一千人。

    这加一起总共新增加的学生就有两千一百人,就算按三十个学生配一个教授,也要七十个私塾先生才行啊,短时间内哪里去找这么多教授啊?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字经,弟子规问世() 
不过林冲却认为这算不得甚么问题。

    “没有私塾先生那就去请啊,这年头只要有钱,请几个给童子启蒙的私塾先生有甚么难的?”

    “军主哥哥不知,话可不是这么说,军主哥哥不是读书人,可能不知道这些读书人的脾气。

    因为大宋文教大兴,读书人广泛受到尊重,到处被人高看一眼,因此。很多读书人都有点自命不凡,说白了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其实也有很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明明屡屡落第,落魄不已,可就是放下身段踏实找一门事做,反而情愿到处晃悠寻找机会,还美名其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军主哥哥可能不知道,很多人宁愿给当官的或者大地主做门馆先生,甚至是单纯靠亲戚、同乡、朋友接济,也不愿意去做教穷人孩子的私塾先生,因为这样没前途。

    所以要招到足够的私塾先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林冲笑了笑,其实蒋敬说的这种情况林冲怎么不晓得?就说吴用这货吧,别看施老爷子把他夸得好像很厉害似的,但在林冲看来,其实吴用还真是无用。

    这人真没什么本事,要说有本事,也只是琢磨人算计人陷害人的小本事,真正带兵打仗,出谋划策,看清形势,制定长远战略等这些谋士应有的本事,吴用其实都是很渣的。

    就说智取生辰纲吧,简直就是错漏百出;江州救宋江同样错漏百出(也有阴谋论说他想害死宋江和晁盖),计赚卢俊义更是几次差点把卢俊义害死。

    这货行军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