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氏水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管中国北方还是南方,根高丽的羽箭一比,都是宗师和小白的差别,因为高丽人的羽箭极少部分使用竹子,大部分用的都是柳条。

    或许是柳条细长,极其容易加工成箭杆,总之柳条箭方便是方便了,但性能却实在太差,原因也简单,柳条太软了。

    羽箭飞行过程柳条在空中扭来扭去就耗费了很多能量,射中目标后,但凡遇到一点坚硬的东西将箭头暂时阻挡,弹性十足的柳条箭杆就会因剧烈扭曲卸去剩余能量。

    同样是一石的弓,五十步之内抵近射击一副盔甲,用硬木箭杆就能破甲,而用柳条箭杆就只会被弹开,甚至连好一点的皮甲都不能穿透,只能射无甲目标。

    高丽人虽然射出了一万多支羽箭,造成的伤亡却少的可怜,别说射穿盾牌了,就是极少数射中露在外面的皮肤的,也仅仅入肉半寸而已,最多只能算作轻伤。

    “哪来的自信?还不是认了辽国做野爹,就把自己也当成契丹人,瞧不起我们宋人。”

    望楼之上,朱武笑笑没有说话,厉天闰却忍不住道:“不过也难怪这些东夷有如此心里优势,他们可是三次击败数十万辽军,还从辽国得到不少好处,而宋朝却每年都要给辽国送岁币。”

    “狗屁,那也叫击败?连开京城都被契丹一把火烧了,每次都高丽坚壁清野并主动求和,辽国无法长期立足只得撤军,这也叫击败?”

    扈成早先跑私商做海贸的时候曾多次来过高丽,之后林冲决心收复海东之地汉唐故土时,又叫扈成和呼延庆以及特务营的人收集高丽情报,因此扈成对高丽与辽国的恩怨过往也是知之甚详。

    因为对“契丹禽兽之国(王建遗言《十训要》原话)”的歧视和北面高句丽故土的向往,早在高丽立国初期就不断北侵,蚕食辽国统治之下的女真之地,终于惹恼辽国,于是在辽统和十年派二十万大军征讨高丽。

    此战高丽全线溃败,完全不是辽军对手,只得奉表请罪求和。只因当时辽国的主要对手还是宋朝,且高丽遍地是山,道路难行,于是选择接受,高丽从此开始奉辽为正朔。

    第二次辽国征讨高丽在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40万大军东讨高丽,欲毕其功于一役。

    此战辽国一路从鸭绿江打到开京城来,破城后付之一炬,高丽王只得南逃罗州,不过同样辽国因为战线拉得太长,高丽人心不稳时常骚扰的原因,在高丽求和选择撤军。

    只有第三次高丽辽国征讨高丽勉强算是高丽打胜了,但十万辽军同样一路打到开京城,一路也都大胜之。

    只是因为之前开京城被辽国一把火少了,之后高丽人咬紧牙关征了三十万壮丁建城,将开京城修得坚固无比,辽军无法破城只得在城外大掠而回,半道上因为轻敌被高丽击败,但同样是高丽主动请罪求和,这才结束了战争。

    因此在了解这些情况后,扈成从来不认为高丽人在战场上击败过数十万辽军,对高丽人这种莫名其妙的信心和优越感更是嗤之以鼻。

    朱武这时也笑了,冷冷道:“这些东夷有自信是好事啊,怕就怕他们一触即溃,掉头又逃回开京城去,反而不妙!”

    厉天闰点头,也在这时就见冲阵的高丽列阵中再次响起一阵低沉的号角声,五千高丽步卒再次举起手中盾牌向前加速,他的眼睛一下放出光来,目光灼灼的望着朱武。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下第一,全军出击() 
    “军师,下令吧”

    厉天闰激动的大叫起来。

    朱武看了一眼依然士气如虹狂热万分的高丽步军,和依然沉默肃然的梁山军步兵大阵一眼,终于缓缓点头道“传令下去,五轮攒射,节奏慢一些。”

    命令很快传了下去,望楼上的众人却有些想笑又不敢笑,一直以来打仗都是力求更多的杀伤敌人,偏偏到了高丽军这里,却要担心攻势太猛吓到了这些东夷,也是奇事一件。

    望楼上的人心里想着各种想法,身处战阵之中的梁山军五千弓弩手却不会去想这么多。

    听到号角响起,放箭的命令下令,所有军士只是下意识拿起地上插着的一支羽箭,按照日常训练的动作搭上箭,左手抬高,箭头斜斜指向空中,右手拉开弓弦,蓄力等待着。

    随着一声嘹亮的天鹅音响起,所有人都顿时一个激灵,下意识猛地松开弓弦,五千支羽箭立即呼啸着撞入高丽军阵中。

    与高丽人箭阵的表现完全不同,血光飞溅中,转瞬间高丽人的阵列中就像割麦子一般倒下了一片,鲜血再次流了一地,惨叫声再次震天动地响了起来。

    很多高丽人甚至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中箭倒下,惨死当场;更多的人则猛然间感到身上一痛,就中箭受伤,然后便下意识的捂着伤口,撕心裂肺惨嚎起来。

    对他们来说当场战死还算好的,反倒是还活着的特别是中箭受伤的人,还要承受更多信心垮塌和恐惧的折磨。

    明明是箭阵对射,自己这边连射五轮箭雨对面都鲜有伤亡,连惨叫都不曾发出一句,只如没事人一样;而对方只是一轮齐射,自己这边就死伤惨重,鲜血死尸满地,惨叫声此起彼伏,这对他们的信心打击实在太大了。

    更严重的还是眼前修罗地狱一般战场惨像,耳中听着同袍杀猪也似哀嚎惨叫,带给他们的恐惧也实在太大了,很多上一刻还无比士气高昂的高丽人这时都完全都吓傻了。

    或者跟着伤员一起拼命尖叫嘶吼,或者就呆呆的看着这一切,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是好。

    以命相搏的战场自然不会给他们给发呆发傻时间,很快第二轮箭雨又至,这次造成的伤亡更多,这些傻站着尖叫的高丽士兵,终于闭上了嘴巴。

    而剩余的高丽军士这次也终于崩溃,潮水一般向后跑去,但不久之后第三轮箭雨又至,再次留下一地尸体,只不过这次却大多都是后背中箭。

    眼见就三轮攒射,高丽人就狼奔豕突逃了干净,留下一地的死尸和无数的伤员在地上挣扎爬行,梁山军这边也没有继续再射浪费箭支,但很多各级军官却忍不住大骂起来。

    “直娘贼的,一轮攒射就打蒙了,两轮攒射伤亡不超过两成就崩溃,就这样的本事也敢嘲笑我们宋人孱弱”

    “不说我们梁山军,就是一般的宋军对阵辽狗或者西贼,箭阵对射两成的伤亡也绝不会崩溃啊”

    “可不就是,军主早就说过论起结阵面对面扎住对射,这天下最强的还是我汉家精锐步军”

    “那是,汉军箭阵,天下第一”

    很多中,所谓古代军队若非精锐死伤超过一成就要崩溃,其实是相当错误的。

    汉家男儿,自先秦骑就善于结阵以步对骑,忍受着胡骑往复穿梭抛洒着箭雨,承担着不断的伤亡,仍然坚定平稳的射出手中弓弩,直至胡骑自己崩溃。

    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就曾以十万弓箭手包围并围歼十万匈奴骑兵,打得匈奴十多年不敢南下;秦始皇时蒙恬同样率领秦军箭阵打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汉武帝时李陵同样以五千弓箭手一战击败三万匈奴骑兵杀敌数千,后被十万匈奴骑兵包围,再次杀死数倍之敌,且战且退,若非叛徒出卖,甚至很有可能全身而退,可见汉军箭阵的威力。

    到了宋朝,因为丧失了优良的养马地,加之马政的失败,宋朝一直无法组建大规模骑兵部队,在步军阵列更是下了极大的功夫,将汉家箭阵发挥到了极致。

    早先宋军与数十万辽国铁骑交锋虽然都是败多胜少,但只要宋军列阵完毕,辽军却是无论如何不敢接战的,因为他们早领教过宋军箭阵的威力。

    知道除非强行铁骑破阵,否则单纯对射宋军就算伤亡过半,也绝不会崩溃。而论箭阵对射或者骑射对步射,辽军却永远也不是宋军的对手

    所以才有了阵列不战的这句金科玉律流传下来。

    当然,现在的宋军自然大部分没有这种水准,但一直与西贼作战的西军却依然可以做到这一点。

    而梁山军,林冲的目标则是超过西军,力图打造出一战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依然死战不退的铁血强军。

    高丽人不知道这些,竟然主动与梁山军箭阵对射,加上高丽人的武器装备又远远落后梁山军,有此惨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上柱国,宋军箭阵太厉害了,装备也太好了,我们的箭根本射不动他们,他们的箭却轻易射穿我们的皮甲,就是铁鳞甲也抵挡不住,这仗还怎么打啊”

    李资德脸色铁青,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冷静下来的他信心也有些垮塌,不禁在心里想道都说宋人孱弱,可看对面宋军阵列森然,杀气凛然的样子,哪里是有半分孱弱的样子

    狗娘养的,这到底是哪个亡八造的谣

    沉吟半晌,李资德咬着牙吐出几个字来“叫后面投石车,床子弩快些”

    左右闻言大惊,立即有人劝道“上柱国三思啊,之前这伙贼寇的水军就是凭借床子弩和投石车将我高丽水师几乎全歼,我看他们箭阵两边树林里面就好似摆着许多投石车和床子弩”

    说起这个来也都是泪啊,高丽的床子弩和投石车还都是偷学自宋朝的,费劲心思从宋朝偷来一本武经总要,一切都按照书上的要求将投石车制了出来,也确实和书上所写的一样,最大的石砲可发射石弹八十斤,射九十步。

    哪知拿着这些从宋人那里偷师来的投石车和床子弩与梁山强盗的水军交战后才发现,梁山军的投石车竟然能射三百多步远,床子弩则射得更远,自己这边船队还没进入射程就被梁山水军给轰了稀烂。

    他们当然不知道,武经总要为了保密同时也为了故意诱导敌人,早料到有可能会泄露出去,因此故意将很多数据和细节做了修改,他们照本宣科完全按照书上写的做,造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