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梭在历史大事件中的将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两翼各布置3万精兵。

    中军是朱儁亲自统帅的8万大军

    15万大军,好好荡荡朝着博山出击。

    舌战惨败于严纲,令苏烈震撼于大汉边军的狼性文化,。

    竟然在农业文明社会中打造出一支超过游牧民族的狼性军队,真是不可思议。

    想起边军的统帅公孙瓒,

    公元178年,边章、韩遂叛乱。朝廷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并给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统帅此三千骑兵。

    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渔阳县令张纯联合辽西乌丸首领丘力居叛乱,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国的城市。

    公孙瓒以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

    此时,辽西郡属国乌丸首领免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

    公孙瓒又升为,奋武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属国,此后的五六年间,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不断。

    公元188年年,公孙瓒率领边军,与张纯、丘力居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

    大破张纯和乌丸联军,斩首三万余,,车甲财物无数。

    张纯带妻儿逃入鲜卑境内。

    公孙瓒的亲兵都是擅长骑射者,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听闻张纯潜逃鲜卑境内,公孙瓒亲自率领五十骑白马义从,深入鲜卑境内三百里,活捉张纯及其妻子儿女回到蓟县。斩张纯及其妻子儿女于蓟市。

    自此,幽州、辽西,再无叛国者。

    此后,公孙瓒继续追击,围困丘力居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丘力居的乌丸士卒,粮尽士溃,士卒死伤大半。

    公孙瓒军也粮尽疲乏,遂撤退。

    朝廷诏拜公孙瓒为都亭侯,又兼领辽西属国长史,统领幽州、辽西数万边军。

    公孙瓒统领边军,守护大汉边境多年,在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闻名。

    每次听到敌人来袭,公孙瓒都会厉色愤怒。

    他亲自率领白马义从出击,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敌人骑兵,日夜交替,至死方休。

    每次攻破敌人部落,一定会屠杀殆尽。

    掠夺女人、财物、牛羊,放野火焚烧破坏牧场,如同飞蝗过境,寸草不剩。

    这样的亡命徒式的作战打法,比草原将领还要草原系。

    特别是在白马义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这种边军作战方式更加频繁。一时威震塞外。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什么样的统帅,手下就会有什么样的将军。。

    有着公孙瓒这样的主将,麾下出现严纲这种狼性逻辑的悍将,也丝毫不奇怪了。

    按照庞煖提供的武将分类,那个叫做严纲的武将,已经脱离了东方系将领,他的风格更偏向于草原将领。

    。。。。。。。。。。。。。。。。。。。。。

    每天早上月亮还未落下,就开始行军;晚上太阳完全落下,才开始安营扎寨。

    大军日夜兼程赶路,后勤部队逐渐跟不上主力军队的行军速度。

    特别是在第二天,经过一处丘陵地形,遇到大片沼泽地带,路尤其难走,后勤部队的车马多辆轮子陷入泥塘,行进艰难。

    后勤部队和主力作战部队很快拉开距离

    苏烈和庞煖一人在中军,一人在后勤部队,两人消息往来,主要依靠亲兵骑着马来传递书信。

    朱儁将军的意图很明确,采取最稳妥的方式,打一场守城战。

    面对黄巾军的进攻,朱儁军队扎营在山都和博山两座城池之间。

    黄巾军攻打两座城池中的任何一座,朱儁就驻防加固另一座城池。

    从距离上来计算,在攻破其中一座城池之后,黄巾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追上距离较短的朱儁军。

    总大将一开始就打算放弃争夺其中已经沦陷的城市,从而确保另一座城池万无一失。

    丹水河河岸三城池,黄巾军已经拿下两座。这就相当于一条巨蟒,吞下三分之二的猎物,还剩下的三分之一,无论如何,没有不吞下的道理。

    苏烈甚至可以预料到,如果黄巾军放弃进攻博山这座城池。

    朱儁就会把那里打造成黄巾军这条吞噬整个南方的巨蟒咽喉中的尖刺,牢牢扎入黄巾军的喉咙。

    。。。。。。。。。。。。。。。。。。

    “报!东面土丘之后,发现有大规模黄巾军。其中敌军的前军已经朝着中军冲过!”斥候策马来报消息。

    “什么?!!”

    “什么黄巾军不是在山都,怎么可能这么快!”

    “迎击!列阵!”

    “部队左侧转向!”

    中军将领们在短暂混乱之后,迅速开始指挥各自部队准备迎敌。

    船大难掉头,大规模兵团灵活性差的劣势,充分体现出来了。

    10人部队,改变行动方向,只要几个呼吸时间。

    100人部队,调转移动防线,列正防御,需要一通鼓的时间。

    1000人部队,进行转向,列阵防御,要一盏茶的时间。

    1万人的军队,调转部队行军防线,防御列阵,至少要三炷香的时间。

    人数越多,军队规模越大,在行军过程中急转方向,列阵防御的耗时越多。

    大汉部队的中军足足有8万大军。

    在遭遇奇袭的慌乱情况下,各个部队调转方向,列阵防御,消耗的时间更多。

    飞奔过来奇袭的黄巾前军,就是赌的这个时间差。

    左翼军队想要拦下这支急速推进的黄巾军。

    这支狂奔的6000人黄巾前军,竟然冲锋速度二次爆发,将左翼三万军队甩在身后。

    中军的8万人列阵此时还没有完成。

    “妈的,这些黄巾贼太快了。”百夫长张达手心都是汗渍,督促着尽可能多的士兵结成列阵

    “快点。操!你们是哪支队伍的??交州郡兵怎么到我们队伍里!?”百夫长庆和和一队稀里糊涂混入军中的交州郡兵吼道。

    “要撞上了!”苏烈大喊。

    中军的列阵只完成一半。

    更糟糕的是,还有一部分部队出现了混乱。

    难道8万大军,竟然被对方6000人军队抓住战机攻破。

    想到惨不忍睹的战败场景,苏烈忍不住闭上眼睛。

    。

第86章 唯快不破() 
轰!!!

    两军重重的撞在一起。

    。。。。。。。。。。。。

    冲锋突杀过来的黄巾军前军被直接断成两截!

    是杨龄军!!

    “妈的!在老子面前秀机动性!找死!!”杨龄高声呼喊,他率领的1万先锋军,一个漂亮的90度折返,这支军队如鱼叉飞射过来,直径插入这支冒进的黄巾前军部队的腹部。

    将黄巾军的二段冲锋,硬生生打断,整支部队也被拦腰结成两断。

    。。。。。。。。。。。。。。。。

    中军的总大将本阵。

    诸将士和幕僚惊叹于牙将军杨龄军的机动性。

    1万人的军队,即使是淮泗精锐士卒,调转部队行军防线,变化军阵,至少要三炷香的时间。

    军队的强弱,士兵的素质和能力是基础。但是,真正能发挥怎样的战斗力,就是由将领决定的。

    将军就是军队的灵魂

    总大将托付给牙将军杨龄的一半淮泗精锐,在杨龄统率能力下,爆发出在宛城之战判若两军的超强机动力表现。

    这就是灵魂对于一支军队作用。

    “南方诸将之中,杨龄的控兵能力,可以说是第一。”中军的总大将本阵,汉军主帅朱儁捋着胡须说道。

    天下兵法,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这就是总大将,右中郎将朱儁任命杨龄率领一半淮泗精锐部队担任先锋的原因。

    杨龄超强的控兵能力,赋予了这1万淮泗精兵超过普通军队数倍的机动性和灵活度。

    短短一炷香时间,1万人军队就已经完成转向机动,立刻发起冲锋。

    无论哪支军队中拥有这种能力的将领足以让任何一个敌军统帅羡慕。

    。

    汉军的1万人先锋军90度掉头,反向突刺,将这支冒进的黄巾军前军击穿,冲锋直接打断。

    “黄巾贼寇已经被我们截成两段!杀!”杨龄手中长枪一招。

    汉军士兵猛攻黄巾军被撕裂开的口子。

    杨龄在1000本队士兵的护卫下,观察着战场局势。

    宛城之战带来的士气加成,还在鼓舞着这支黄巾军队啊。

    冲锋战术已经取得成功。

    但是,两侧被分割的开来的黄巾士卒,没有立刻溃散,而是做着殊死挣扎,朝着汉军进行攻击,意图将军队被劣势的创口重新愈合。

    “这就是胜利给士气带来的加成啊。”杨龄对身边的百夫长说道,“冲锋战术的效果已经发挥出来,下面就看双方军队本身的素质了。”

    这些黄巾兵手持铁枪,身穿布衣。穿着草鞋,嘶喊吼叫着冲向身披坚甲,有长枪、朴刀、大盾等装备配置的大汉精锐步兵。

    “刁民就是刁民,即使拿了武器,也终究不是正规军!兄弟们!让这些黄巾贼看到他们和正规军鸿沟般的差距!列盾阵!”淮泗精锐的步兵百夫长怒吼道。

    “诺!盾阵!”

    训练有素的淮泗精锐,立刻冲出大量淮泗步兵,扔掉手中的长枪,双臂架起一面面9尺高的大盾。

    几乎一瞬间,一面厚重的盾墙挡在黄巾军面前。

    嘭嘭!嘭!

    黄巾军的铁枪扎在盾墙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甚至有铁枪枪头折断在大盾前。

    “前进五步,斩!”

    黄巾军士兵铁枪扎不进去。淮泗朴刀兵从盾门后面冲出,格挡开黄巾兵的铁枪枪杆,贴身砍杀黄巾士兵。

    穿着布衣的黄巾士兵防御力几乎为0,基本上一刀下去,就是被砍翻。

    两军交战四五个回合。

    黄巾军已经被彻底分割开来。

    大汉中军之中的苏烈本队、

    苏烈站在轈车上观察战场上的局势。

    轈车是鲁班发明的观察敌情的瞭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