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杨泽回来,张文广很是欣慰,他让杨泽坐下,笑道:“刚才听你母亲说了,你只不过翻了几天医书,就能连着治好县令的家眷还有小侯爷的病,这可真算得上是聪慧了,我教书几十年,也未曾见过你这样聪慧的学生。”

    杨泽今天被连着夸奖,心里还是挺得意的,他道:“外甥只是小聪明罢了,哪及得上两位舅舅,你们都是有了功名之人,外甥要想得到功名,怕是此生无望了。”

    张文广却摇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你还年轻,现又治好了小侯爷的病,必会得到魏侯的赏识,说不定以后就会有大前程,怎么可以说此生无望功名呢!”

    停顿了一下,他又道:“莫说是你,就是你大舅和我也都想着在秀才这个功名上,再进一步呢,只不过我家中事多,所以今年没有去道里参加考试,但你大舅却是去了,只等考完,便即回来。”

    杨泽眼睛一亮,他要想问科举之事,问张文广不就成了,相信他这位二舅对科举的事,所知甚详,必竟人家都是考中秀才的人了,别看秀才的功名不高,可好歹也算是有了功名的文化人。

    杨泽道:“二舅,听说有科举里有医科这一项,外甥想好好钻研一下医术,日后去试试,还想请二舅指点一二。”

    杨百秋和张氏听了他这话都是大喜,儿子这回可是真的懂事了,竟然想去参加科考,能不能考中那是另说,可有这份心思,就代表着儿子有上进心了!杨家虽不是大富大贵,可却也并不缺钱,不真的指望杨泽能考出个功名,只要不把至仁堂给败光了,他们夫妻两个就心满意足了。

    张文广也很是欢喜,俗话说娘亲舅大,他向来是把杨泽当儿子一般看待的,虽然以前杨泽太不争气,但现在能有上进心了,他这个做舅舅的岂有不大帮特帮之理。

    张文广笑道:“你能有这个心思,很好很好!科考的事,便由我来为你详细解说解说。”他把大方帝国关于科考的事,给杨泽说了起来。

    大方帝国虽然和唐朝类似,但仍存在着某些具体的差异,科考也不例外。考试是一级级考上去的,首先要在县里考童子试,这个简单,所有人都能参加,说是童子试,其实七老八十的也能参加,但就算是考中了也没什么特殊的称呼,更谈不上功名,只算是获得了考秀才的资格。

    童子试考中后,便要去州里参考州考,考中之后便是秀才;中了秀才之后,再去道里参考道考,中了之后便是举人,道和省是两回事,道要比省小得多,比如魏侯的官职是宁北节度使,他所管的就是宁北道,只有三个州。

    考中了举人,就可以当官了,不过都是小官,而且升迁困难,如果想在功名上再进一步,那就得进京去赶考,进行一系列的拜老师,投名卷等等手段,进行拉人脉,提升人气,先把准备功夫做好,然后直接参加殿试,考中了就是进士,分为各科进士,其中以进士科的进士最值钱,被称为真进士,其它的诸如明经科进士,医科进士等等,含金量就低了。

    杨泽听了张文广的解说,心想:“这大方帝国的科考,其实比唐朝的要简单些,比明清两朝的更是要简单得多了,看来我还是有希望的。”

    谈了会儿科考,张氏忽然想起一事,道:“二哥,你说那个丘路德是不是会逃走啊,他可算是结结实实地得罪了吴县令,可吴县令怎么没有抓他,倒好像是把他给忘了似的。”

    杨百秋也道:“对啊,光顾着高兴,把丘路德给忘了,按着先前说好的,泽儿把小夫人的病给治好了,那他的路德堂就得一百贯卖给咱们杨家啊!”

    杨泽摇头道:“这事儿没有人证,只有咱们自家人听到了,木根虽然只是学徒,但也算是咱们至仁堂的人,没法作证的,如果丘路德一口咬定他没说过这话,吴县令也拿他没办法,要是硬把路德堂判给咱们,那看在外人的眼里,就成了咱们杨家仗势欺人了,反倒会同情丘路德的。”

    张文广笑道:“这事有什么好急的,那丘路德如果不逃,那他名声臭了,生意自然就做不下去了,而他如果逃了,就代表他的确污蔑过父母官,便是畏罪潜逃,如此一来,吴县令自然就能定他的罪,把他的路德堂充公了,至于充公之后,会不会把路德堂卖给妹夫,那就得看吴县令给外甥多大的面子了,对外甥治好他小夫人的病,感激之情有几分!”

    杨百秋和张氏恍然大悟,道:“原来吴县令不是把丘路德给忘了,而是等着他自己逃走啊!”

    张文广点头笑道:“然也,所以这事不要着急,该是你们的就是你们的,如果不是你们的,你们争也没有用。”

    几人说说笑笑,直谈到天色将晚,杨百秋留张文广吃饭,饭后趁着城门未关,送张文广出城回家了。

    待到了晚上,张氏去了杨泽的房间,告诉杨泽明天她要出城,去最大的道观升平观许愿,求太上老君保祐杨泽能考上进士,以后当大官。

    杨泽哭笑不得,他说要参加科考,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就要去道观许愿了,这也太着急了些,可张氏非要去不可,他也只能答应陪着去,总不能让老太太一个人去吧!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张氏便叫起了杨泽,让杨泽提了个小皮袋子,母子两个出了至仁堂,雇了辆马车,一起去升平观。

    马车上,杨泽把小皮袋放在腿上,打开一看,竟是满满一袋子的铜钱,怕得有四五贯之多,他问道:“娘,带这么多钱干嘛,是要给道观里添香烛钱?这未免有些多了,咱家还没富到这个地步吧!”

    张氏却道:“倒不全是香烛钱,为娘打算买些活物来放生,积德行善,这笔钱是万万省不得的,善事做得越多,就能得到越大的福气。”

    杨泽这才没说什么,这年头的人都信这个,不信的人反而会被看成是异类,对于当异类他可是半点兴趣都没有的。

    走到半路,赶车的车夫回头道:“杨老太太,你是想买活物放生吧?我看前面有人提着个篮子,里面有不少的乌龟,你要不要买来放生?”

    张氏一听,挑开车帘,见路旁走着一个樵夫,腰里别着斧子,肩上背着半担柴,另一只手里提着个篮子,篮子里面有只大乌龟,还有十几只小乌龟。乌龟都是活的,还在篮子里不停地挣扎,想往外面爬呢!

    张氏大喜,道:“乌龟和仙鹤都是长寿的象征,仙鹤咱们是买不着的,可这乌龟眼前不是正好有一堆么,咱们买了去放生,岂不是正好。”

    车夫停下马车,叫过樵夫,张氏取钱买了乌龟,倒也不贵,保安县的人不喜欢吃乌龟,所以乌龟比鱼要便宜得多,只用了三十文钱,便全买了下来,樵夫连篮子都奉送了。

    买完乌龟,继续往前赶路。杨泽看着那只大乌龟,道:“看龟壳上的纹路,这乌龟应该活了挺多年了,说不定得有上百年了吧!娘你要是把它给放生了,可算是积了很大的善了,也算是帮着乌龟渡过了一劫!”张氏想要放生,他便说些好听的,讨母亲欢喜。

    张氏果然开心地道:“是啊,等到了观里,拜完了三清,咱们就把它给放了,让它再活上百年,还有这些小的,也要它们活个几百年。”

    杨泽没问怎么个放生法儿,反正就是放生呗,还能放出什么花样来么!

    升平观。

    升平观是保安县周边最大的道观,位于清水河畔,由于观里的道士们很会算卦,所以附近百姓都喜欢来这里求上一签,听道士解完签后,再给些香烛钱,来的百姓多,观里的香火自然就旺盛,道士们自然也就富裕,把道观修得相当漂亮,日子也过得滋润。

    可这几天道士们却过得不滋润了,而且非常的烦恼,包括观主在内的大小二十来个道士,人人都有想哭的感觉。

    谁要是能让出家的道士感觉想哭,也是很了不起的本事了。原因其实倒也简单,观里前几天来了一个贵夫人,这位贵夫人是一个大将军的母亲,年轻时在京城居住,年老了回老家荣养,可由于离开老家太久,反而在老家住着不习惯,便又想返回京城,路过保安县。

    这贵夫人得了种怪病,非得手里抱着东西不可,否则就不能站起身,也不能行走,可一旦手里抱上了东西,不但能站能走,还精神百倍,这病真可谓是怪到了极点。

    而且这位贵夫人事儿特别多,看这个顺眼,看那个也不顺眼,东挑西挑的,就连院子里有落叶没扫干净,她都能把观主叫来,训斥一顿,而普通道士这几天更是被骂过了无数回!

    道士们都希望她赶紧走,可她偏偏说要把《道德经》念满一千遍,这才肯走,偏还念得慢,念了五六天了都没念满一千遍,急得道士们差点要替她念,只求她能赶紧离开。

第10章 受苦受难的观主() 
这天天还没亮,贵夫人就醒了,她是大将军之母,有着一品诰命,就算出门在外,身边也带着十几二十个的丫环,相当地有排场。

    可别的诰命夫人要是早上起床,丫环们都得伺候着,什么洗脸水,还有早餐什么的都得往上端,可这位贵夫人不同,她早晨起来了,竟然不在屋里待着,而是手里抱着个大花瓶,有点儿像高腰水壶的那种大花瓶,然后由丫环们扶着她,她亲自去厨房监督,监督丫环们烧水和做早餐,她在一边看着,要是有哪个丫环不卖力干活儿,她就出声斥责,要是丫环们都挺勤奋的,那她的注意力就转移,去训斥道士们,说他们懒惰,要不就说他们扫地不干净。

    这天早上同样如此,她起床之后,头不梳脸不洗,怀里抱着个大花瓶,让丫环们扶着,又去了厨房。厨房里的丫环都熟知她的脾气,一见她来,赶紧卖力干活,烧水的烧水,煮粥的煮粥,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

    贵夫人站在厨房的门口,看着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