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代闯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90章() 
在房间中梳洗完毕,李闯叫来吴老管家,问了问这几日他不在府内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贵客来访。

    李闯身体不适,李文忠有遣过使者过来问候,宫中也来人了,这其间的事情,老管家并没有瞒着他们,将内情如实相告。

    其余的就是一些有点交情的世家,像崔氏、李氏都有派人前来,有了还亲自登门拜访,但被一一谢绝。

    李闯还从老管家的口中听到了李师师的名字,是来关心自己,或者兼有催促关中起兵南下的意图在内。

    自从草原上的匈奴部落归来,已经在长安呆了一个多月了,距离南阳军入关也有大半年的时间,关中一切稳定,李闯也需要去长乐宫中商议领兵南下的事情。

    先要扫平江南的计划早就有了,在北上出使之前,诸人已经对南阳军下一步的动向有了规划。

    李子通遭遇重创,但实力未减,加之粮食存储丰厚,太原到洛阳一带仍有二十多万重兵,若是对方据城坚守,李闯就算打到明年都未必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

    洛阳像只刺猬一般,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打主意的,李闯在分析了局势之后,只能选择分兵到外围,先南下江南扩大实力和地盘再说。

    在军事这方面,其他人有发言权,最终做决定的是李闯,而他比较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些选择一路帮助他打下了关中。

    在李闯去过长乐宫不久,一道震动关中的旨意就从宫内传了出来:“从各地调兵十万,组建新军,不日征调南方。”

    这意味着在稳定住关中的局势之后,南阳军即将再次出征,剑指南方。

    宣布的有点仓促,但是众人早有心理准备,李大帅有意南下的消息在长安城中不是什么秘密,兵部的粮草军械早就运往了南阳宛城,以此作为跳板,攻打南方张金称的地盘。

    应该说是原巨寇张金称的地盘,自从将白莲教纳入军中后,茅子元策划良久,终于将头顶上这块绊脚石踢走,现在淮南到九江,已经是白莲教的大本营了,声势之隆,震动整个江南。

    不得不说,茅子元确实有几分地下工作者的潜质,先是在晋王赵昀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出这么大的势力,接着又跑到张金称的地盘上来了一手鸠占鹊巢,此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是个当世枭雄。

    最高明的还是他鼓动人心的本事,有这么一项才能傍身,到哪里都能拉起一支队伍。

    出征的军队仅仅是一支偏师,满打满算不过十二万人,却都是百战的精锐,其余的兵力被牵扯在函谷关中,以防备洛阳进犯,就是驻守在北方的萧关,提防北方的匈奴,连程野坐镇的汉中之地都留存不少。

    仅靠这点兵力,不可能拿茅子元有什么办法,但是南方有晋王赵昀作为主力,此次出征江南,获利最大的一方或许是江陵。

    仅仅三日时间,原本散落各处的军队再度集结起来,番号旗帜已定,由李闯挂帅,何文作为监军并且负责后勤之事,随即出发,经由武关至南阳,再到宛城,留守的地方郡守高远会在当地接应。

    现在长安城中有着三高二李的说法,当然不是指高血压高血糖一类,说的是镇守函谷关,手握十万大军的高大山,长安城中领刑部尚书的高峰,以及留守南阳,代为郡守的高远。

    这三个人都是资格老,功劳高,又身居高位或者手握重权,旁人很是眼红。

    至于二李,指的就是李闯和李文忠,就不用多做介绍了。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是押韵,在关中流传甚广。

    这次出征的时候,并没有大张旗鼓搞什么仪式,又不是第一次出去打仗了,大家都是老司机了,轻车熟路,没那么多热血沸腾的话要讲,半年前的大战,刀身上的血迹还未洗净,不过寻常事罢了。

    这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区别,新兵上战场前会紧张,会恐惧,有些胆小的还会临阵脱逃,但这些百战老卒有的只是冷静。

    军队依旧是那支军队,但是李闯所熟悉的人并不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新面孔。

    之前跟随李闯的老人,有的像彭万里这样镇守萧关,有的像程野这样坐镇汉中,都被封到了四面八方,若不是爆发倾国之力的大战,恐怕再难集齐。

    此刻跟随李闯的,只有当初在户县时认识的剑客孙右裳,他现在已经从校尉升为了武威将军,独领中军,充当李闯的副手。

    淮南,是孙右裳的出身之地,此次征南,他是特地申请过来的,不然的话,怕是也像其他人一样,领一军镇守一方。

    行军路上,夜深人静之时,李闯和孙右裳两个人独处帐中,却不是在叙旧,而是在谈论有关影密卫的事情。

    “大人,这影密卫早在南阳宛城之时,就已经初具雏形,等到了南阳军入主关中,更是建设完备,其中设有异人堂,搜集各地的能人异士加入其中,就在前不久,连我都接到了邀请,请我入那异人堂中。”

    两人的职位和头衔都在变,但孙右裳仍然照旧称呼李闯为大人,这也算一种委婉的表示自己的身份立场。

    “那个号称罗半面的罗庭玉?”李闯有些印象,当初赵玉儿亲自来王府和他解释过这件事,没有隐瞒密探组织的成立。

    “没错,影密卫号称无孔不入,如蛆附骨如影随行,在乾朝历史上闯下了偌大的名头,不可小觑,现在我手下的士兵和校尉之中就有他们的人手。”

    不知道这是罗庭玉的自作主张,还是赵玉儿的意思,李闯心下无法确定,只能暂且压下。

    “这件事情我知道了,现在关中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关口,影密卫不会是敌人,且由他去。”李闯没有暗示孙右裳做些什么,四方未定,不能挑起内部的战火,罗庭玉做的再过分,李闯也只能忍下。

    若是换个时节,对方这么明目张胆地挖墙脚,埋钉子,谁都坐不住。

第191章() 
“大人为何不考虑成立属于自己的耳目?”孙右裳建议道,“论威望,论实力,大人哪项不比那个毛头小子强出许多?何必做的如此被动?”

    李闯没有说话,情报组织和军队不同,军队是一杆枪,说打哪就打哪,情报组织则是眼睛和耳朵,指明目标和方向。

    历代的帝王身边都有这么一群人存在,李闯之所以有顾忌,是因为他不知道此事若是被李文忠和赵玉儿发现,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

    或许会在两人心中划出一道裂痕?在目前亲密无间的关系之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李闯不知道,所以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话题引开,但是某些忧虑却在心中扎根发芽。

    纵然建立这样的组织,也要处于绝对的保密状态,经由他人之手,不可留下自身的痕迹。

    那么谁是合适的人选?

    孙右裳走后,李闯在帐中一夜未眠,最终还是放下了这个问题。

    走一步看一步吧,眼前的大战才是主要之事。

    大军自长安而出,经由蓝田,肴关,武关直到南阳。

    到了南阳,就不再是山路了,在去往宛城的路上都是一片坦途,同各处报备之后,三天的时间就走到了宛城所在。

    看着这座熟悉的城池,李闯心里感慨万千,好久没来了,由于交通不便,自拿下关中后,就一直不曾返回。

    城门处,高远带着郡守府的官员等待良久,早就在宛城中备好酒宴,为李闯接风洗尘。

    大军归于城外营地,李闯带着一队轻骑兵,就朝着城门行去,一番寒暄过后,一行人进入城中。

    街道还是那个街道,只是宛城要比之前繁华了几分,这里很长时间都未经战乱,比起其他地方来相对平静,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选择在这座城市过路歇脚,有的干脆将此地当做避风港,常驻在此。

    高远在郡守府内摆好了宴席,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拿到酒桌上去谈,他和李闯是老熟人了,是赵玉儿从长安城中逃出来的时候,随行护卫的侍从之一,同时被李文忠倚为心腹,能够接替他留守南阳这等重地。

    南阳作为发家之地,有不少带往关中的老兵家乡在此,亲人朋友都居于此地,若是南阳发生了乱子,很容易动摇军心。

    宛城之中,有不少的家族都随着赵玉儿去往了关中,比如像许家这样,大部分的族人都转移到了长安,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依旧留在原地,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还有一部分作乱的,则是被李闯和李文忠清洗掉了,永远地消失在了宛城之内。

    酒席之间,觥筹交错,作陪的多是南阳郡中颇有分量的官员,和本地豪族之中的家老,其间夹杂着几位“名士”。

    所谓的“名士”,就是在士族之中,声望较高者,成为名士不仅要求自身德才兼备,还要有良好的出身门第,当然一番运营也是避免不了的。

    比如说诸葛亮和庞统,一个叫卧龙一个叫凤雏,别的不说,仅听这外号就十分地高大上,旁人一听便知道这是一个人才,至于是谁给他们起的名号,又要牵扯到许多,总之都是士族内部的相互吹捧,或者整出一些活动打响名声,或者请高人作评,这其中就是一个运营的问题。

    左侧下首的这位头上裹着青丝做成的头巾,拿着羽毛扇子,峨冠博带,连吃饭都不忘扇上两下的中年文士名叫刘伶,是新野一带的名士,号为“竹林狂生”,当初赵玉儿前去请过他出仕,却被拒绝了,没想到现在又出现在了酒宴上。

    今时不同往日,当初的南阳北方有洛川红和李子通,南方有诸多贼寇,局势看起来一点都不乐观,像他这样的“名士”自然是高卧不起,不肯相见,现在赵玉儿的势头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几分,刘伶恨不得跑来毛遂自荐,哪还会摆什么架子。

    不是所有的名士都有张良孔明之才,更多的仅是文采不菲的读书人罢了,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