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辽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再蒙上牛皮,临战时给棉花浇水便能防止火攻。

    盾车其实就是一面能推着走的巨盾:两人高的长方形巨盾安上两个木轮,后面支出长长一根棍子,士卒就用这个推动盾车前进;巨盾的讲究在于盾面木头很厚,同时前部还镶上了一整块铁皮,防火防箭。

    一进北营门,阿木便看到了那架高耸入云的巢车。

    巢车底部同样是块木板,装了四个木轮,木板中部高高立起两根木桩——这两根木桩便是阿木的杰作了,长达五丈多的整颗松树从砍掉枝桠到刨平再到打好榫口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花了他整整两天的时间。

    现在木桩中间已经装好了一间小木屋,木屋顶上栓着绳索,到了大阵前绞动绳索,便能把木屋升到木桩顶端,将城内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同样高大、却更像洪荒怪兽的,是井阑——这家伙的上层是一个每边五丈的木制城堡,用粗大的木梁架在三丈高的地方,下层安放在八个厚实的木轮上。

    这是地道的攻城大杀器——木制城堡可供数十人作战,用以压制城头的敌人,再配合上云梯和鹅车,占据一段城墙易如反掌——不过这玩意儿太过费工费料,整个大军也不过造了三台而已。

    井阑的前面便是一辆鹅车:四个轮子上支起两根木桩,木桩之间架着一根滚轴,滚轴上用绳索系着一杆长达五丈的长枪,不过枪头却换成了半圆形的月牙铲——推到城下,通过操纵长枪便可攻击城头的敌人。

    看着这缓缓前移的器械长龙,阿木心中陡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么多攻城利器都是出自自己这样的工匠之手,他相信明寇即便再凶残,在这些器械的攻击下都将落荒而逃。

    心中有所感,阿木的步伐就更加快了——他还得赶到阵前装配投石机呢。

    “闪开!”

    “停下!”

    “滚!滚一边儿去!”

    刚走到大营中央,阿木便看到数百个乱糟糟的士卒正在列队,因着推器械的工匠挡了道,好几个百夫长、什长模样的人正抡着鞭子抽人呢,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尖叫哭喊声。

    “你们急个屁!”那一身棉甲的百夫长一边抽打着几个头花白了的工匠,一边凶神恶煞地呵斥着,“老子们不出去,你们这些破玩意儿谁来用?……大帅可是限了时辰的,到点儿赶不到的话,老子可是要掉脑袋的!”

    说到这里,百夫长举起鞭子一指东营门道,“看到没,那他娘就是误时的下场……世子爷的大舅哥都给砍了脑袋!”

    阿木听得心头一颤,惶然抬眼看去,只见东营门那高高地刁斗下,串葫芦般挂着一溜儿狰狞的级,最上面一颗可不就是那位不可一世的浪荡子——他还吃过这厮一顿鞭子呢!

    阿木怎么看,都感觉浪荡子那死鱼一般的眼睛直勾勾地瞪着自己,一瞬间他竟吓得小腿肚子转筋,下腹部一阵鼓胀,差点没尿了裤子!

    噼啪的鞭子声再次响起,这次却是那百夫长在抽打那些闹哄哄的士卒,“都他娘的麻溜点儿!赶紧地!站好啦!……朴老三,你的矛呢?****的又落在帐篷里了?还不赶紧去拿!……崔大嘴巴,你他娘的甲怎么都穿反了?快换!……”

    喧嚷声中,阿木突然想起今早工头跟他说过,日上三竿前必须赶到立投石机的地方,否则军法从事;飞地瞄了一眼那串脑袋后,他挺腰端起独轮车的车把,换了个方向穿过停下来的器械长龙,绕开整队的士卒,快步朝东营门走去。

    出了东营门,喧嚷之声更大了:从东营门到中军所在一里多地的路上,到处都是一团团一簇簇的士卒,或在行进,或在整队;各种已经推出来的器械,也在民伕和工匠的吆喝声中艰难的行进在坑洼不平的草地上。

    一路不知挨了几次鞭子,阿木终于推着他的独轮车踉踉跄跄赶到了中军大阵的左侧——这里,便是他们要立起投石机的地方,距离元故宫的东门,正好三里半——抬头一看,日头刚好到三竿的高度。

    要说中军是精锐确实是名不虚传,三千人组成的大阵排得整整齐齐,虽不说是鸦雀无声,却也听不到太多的杂声,比之一路上阿木见到的那些乱糟糟的营头,简直好到天上去了。

    一边从独轮车里往外搬工具,阿木一边偷眼打量身边的中军大阵:只见最东面是长长的三列鸟铳兵,排出去怕不得有里许长;鸟铳兵身后则是更加厚实的五列长矛手,那一根根丈八长矛此刻平放在地上,宛如一片放倒了森林;长矛手后是刀盾兵,人手一把厚背大砍刀和一面镶了铁板的小圆盾。

    所有的士卒此刻都席地而坐,或收拾自己的武器甲胄,或闭目养神,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养精蓄锐。

    阿木正看的入神呢,突然整个中军大阵如同被惊扰的蚁巢般哄然而起,而周遭更是出了一阵巨大的喧嚷声。

    阿木不明所以地站直了身子往东边一看,惊讶地张大了嘴。(。)

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崩地裂(四)() 
炮兵连长桑义泽外号葫芦,这是因为他平时话极少,属于那种闷声做事绝不张扬的人。他是护卫队第一次扩编时征召的老兵,剿匪之战、奇袭旌义县、攻灭柳家这些大战一场没拉下,全参加了;他对数字很是敏感,因而成了第一批被选出来跟着张子玉学弹道解算的人,最终在大整编时被任命为任炮兵连连长,可谓一手创建了炮兵连。

    此刻他微微躬身跟在张子玉身后,正朝瀛洲城中央的官厅走去。

    朝鲜人扑城的消息天亮时便已在城内传遍,炮兵连自然也不例外;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炮兵们立刻忙活开了——检查炮车、搬运弹药、给弩炮上弦等等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可一切准备就绪后,却迟迟等不来出战的命令,这让桑葫芦无比纳闷:难道公子爷真不准备出战,而是选择凭城死守?

    可隔壁的二营、三营同样人声鼎沸,喊着号子开往了大校场;桑葫芦再坐不住,偷偷拉住三营营长沈腾一问,才知道他们两个营接到命令出城列阵。

    这让桑葫芦彻底懵圈了——既然要出战,怎么不用自己的炮兵连?练了这么久的步炮协同临了居然不用?没了炮兵的掩护,光靠两个营这千把条枪真能顶住朝鲜人?

    桑葫芦越想越不对劲儿,他决定去找公子爷问问清楚,但又担心自己嘴皮子不利索且又分量不够,稍一思忖,干脆去把张子玉请来——张子玉现在虽不再管炮兵的事儿,但对于炮兵连却是有着很深渊源的。

    刚一进官厅,桑葫芦就愣住了,只见偌大个官厅里面只有两人,一位是手执拂尘、一身八卦道袍的宋献策,另一位则是正在束甲的刘仲文——桑葫芦看了好几遍,愣没看到楚凡的踪影。

    “哟!什么风把俺们张大才子吹来啦?”刘仲文一边活动着手臂上的铁护膊一边笑着打趣张子玉,浑没有半点大战在即的紧张。

    “仲文,我师叔呢?”张子玉却没心思和他耍嘴皮子,四处打量着问道。

    “亦仙嘛……”刘仲文和宋献策对视了一眼,支吾道,“另有要事,敢问义方兄寻他何事?”义方乃是张子玉的字。

    “他不在呀……”张子玉脸上先是失望,接着又转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仲文,你们这是要出城野战吗?为什么不派炮兵连呢?没了炮兵咱们的战力那可是下降了一大截!……你们到底在弄什么?葫芦他们辛辛苦苦练了那么久,现在正是实战检验的时候,怎么关键时候反而把他们搁置起来?”

    他噼里啪啦好一通责怪,让刘宋二人好不自在,刘仲文苦笑着刚想解释,却被宋献策抢了先,“义方兄别急,此事我们自有安排……炮兵连乃我军利器,焉会搁置不用……你先请回,安心观战便是。”

    张子玉听他这么说,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又唠叨了几句告辞而去;他走后刘仲文对桑义泽笑骂道,“好你个葫芦,心里鬼点子不少嘛,为了出战居然搬了这么一尊神来……你想打自己来找俺便是,叫外人来说情算是怎么回事儿?若不是看你求战心切,俺非关你禁闭不可!”

    桑葫芦被他说得讪讪的,他嘴巴笨,也不知该说什么,只眼巴巴瞅着刘仲文,目光中满是祈求之色。

    “嘿!还真是锯嘴葫芦!”刘仲文见他这样,越好笑了,“俺实话告诉你,这仗还真用不着你们炮兵,就连步兵只怕也用不了多少……”说到这儿,他沉吟着看了看宋献策,见后者微微颔,方才从签筒里掣出一支令箭递给他,“也罢!你们充充门面也好,权当一次野外拉练吧……这样吧,弩炮那俩排就别动了,你这就回去把那俩6磅炮排拉出来,跟在二营三营后面出城……你记住了,出去后听从沈腾沈营长的指挥,切记!切记!”

    “得令!”

    桑义泽刚开始听他说用不上炮兵,心一下就凉了,待得刘仲文下令让他出战后,兴奋地满脸通红,接过令箭便单膝跪地高声唱了个肥喏。

    等到他兴冲冲往炮兵连营地赶的时候,心中的疑惑才渐渐浮现出来——什么叫用不着炮兵?甚至连步兵也用不了多少?

    更让他疑惑不解的是,听刘仲文这话的意思,正面战场两个步营一个炮连居然是沈腾来指挥,也就是说,楚凡和刘仲文待会儿都不在正面战场!

    这就实在太奇怪了!

    一直以来,楚刘二人每战必临敌,还从未有过躲在后面的时候,这是最激励复辽军全体将士的,同时也是最让大伙儿骄傲和自豪的事儿;怎么今天到了复辽军生死大战的时刻,这两位一反常态躲了起来?

    难道是他们看到朝鲜人兵强马壮心生退意,准备临阵脱逃了?

    刚冒出这个念头,桑葫芦便抬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两位公子岂会是这种人!

    一直到把两个炮排总共12门6磅佛郎机炮拉到大校场,桑葫芦也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