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骄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曙目光微微闪烁,他可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形容西域那块土地,而在辛十一之前,所有的士大夫也好,还是将军武人也罢,或者是儒教文宗,天下之人,人人皆以为西域乃弊土,没有丝毫价值。

    可以说,纵观整个中原五千多年的历史,除了秦始皇有过往西的想法,以及隋炀帝也有过扩张的想法外,便是汉武帝,也只是打退了匈奴,便回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了。

    而继承了隋炀帝积累的大唐,也是如此,瞧不上四夷土地,于是,唐太宗李二,得了个天可汗的虚名,便止兵。

    否则,以继承了隋炀帝二十载积累的李二,在有着隋炀帝在前面顶着那些流言蜚语和各种残暴不仁的名声,李二其实有机会将整个大唐塑造得如同之后的元朝一般,领土能够覆盖整个亚欧非大陆!

    辛羸慢慢的等着,他相信,在他如今这个时代,不管是此时的赵曙,还是之后的神宗赵顼,这两位最具雄心壮志的北宋皇帝,一定会他提出的这些东西感兴趣的!

    也幸好,他是来到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两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最为开明的皇帝,若是早一些,遇到仁宗,辛羸这番言论,绝对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庆历新政之后,仁宗皇帝其实早就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他只想着照顾好大宋。

    若是再玩一些,遇到神宗的儿子哲宗,或者哲宗的兄弟徽宗,那么,这种扩张的想法也是断然不行的,因为,哲宗太懦弱,毕竟是少帝,一切由高皇后做主,而徽宗,这就是个被国家大事耽误了的画画儿的,江山什么的,扩张什么的,远远没有他的一幅画重要。

    片刻后,果然就如同辛羸猜想的那般,赵曙呼吸略微有些急促起来:“若按十一郎你所说,这西域都护府,还当真必须得重建不可,只是,这中间涉及到了太多事情啊!”

    微微叹了一口气,赵曙道:“朝中必定有人百般阻挠,便是你恩师欧阳修,也不见得会同意你这向外扩张的想法,毕竟,儒家讲究内王外圣,对外谦和,对内严苛,严于律己,你以为历朝历代以来,为何不管是明君也好,还是昏君也罢,为何都对依附中原的小国如此优待呢?!全都是儒教那群人啊!”

    赵曙摇了摇头,中国虽然不像西方那些国家一般,教权高于皇权,但,不可否认的是,占据主流的儒教,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直在通过某种道德制高点来限制皇权的。

    那是从道德上出发的压力,除了敢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和那个放荡肆意、乾纲独断的隋炀帝,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帝王会不受到儒教的支配。

    便是魏晋年间,在发现汉朝的灭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儒家书生之后,一转儒教独尊,换为道家思想为主流之后,他们依然被那要死不活的儒教给紧紧的限制着!

    此时的赵曙也是如此,儒教对于让整个社会变得有序,对于治理国家的确有益处,但,凡事皆为双刃剑,儒教在利于社会利于社稷的时候,却也同样用他规范社会的那一套道德,阻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辛羸想要改变大宋的结局,想要改变中国被异族凌辱的结局,他所要对抗的,归根结底,并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不合理,而是整个雄踞中华五千年的儒教!

    不要以为在宋代的时候儒教没有五千年,严格意义上来说,自从西周趁着商朝攻打东夷灭了商朝之后,儒教就从周礼那一套开始了。

    甚至更早的时候,一切规范与秩序和礼仪,都是儒教的开端!

    辛羸摇头,却又点头:“臣知晓!儒教之理为双刃剑,利弊参半,所以,臣虽然知道儒教的弊端,却也不会想要彻底革除掉儒教!”

    “那当如何?!”赵曙轻声问道。

    “由臣来压制住儒教的弊端,由陛下来弘扬儒教对于江山社稷的益处!”辛羸缓缓开口:“臣将站在影子里面,做一切臣该做的!”

    也就是他赵曙来唱红脸,辛羸来唱白脸,搭台演戏,将儒教驱使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这……”赵曙微微有些犹豫,若是打压儒教,势必要得罪天下文人中的大多数,如此一来,一旦某一日辛羸失势,怕是会不得好死啊!

    想到这儿,赵曙莫名的一阵感动,影卫军,果然才是大宋真正的肱骨心腹!

    但随后转念一想:影卫军的指挥使有那么容易失势?!除非他赵曙死得太早,否则,影卫军指挥使,是不能无故更换的!

    可问题又来了,他年纪比之辛羸大了十余岁啊,若是他死在前边,辛羸被迫斜下影卫军指挥使一职……

    微微一叹,反正还很遥远,大不了,等他临终的时候,交代接替自己为皇帝的儿子,留着辛羸的职位,直到辛羸也寿终正寝为止。

    想到这儿,赵曙缓缓松了一口气,看向辛羸点了点头,却是开口道:“可,但是,辛十一你终究资历不够,且西域都护府重建之事,也需要多加准备,因此,此事过后,朕许你在西域建立一切所需,先准备着,而你,还是好好准备科举吧,待你中了进士,朕会让你先去历练一番,而后,封你为相,只有如此,你才真正压得住儒教那些书生!”

    儒教、儒家。也是如同道教、道家一样,有着极为分明的界限,儒家者,通达知理,而儒教者,便是那些只会奉行祖宗道理的腐儒!

    辛羸微微点头,但与之同时,他心里面却也有着别的想法,例如,建立一个多元式的学院,将百家尽皆纳入学院之中,打破儒教独尊的局面,一点一点的瓦解儒教的势力,再例如,军校的建立,培养出一批可以拿得出手的中层军官,甚至是高层将帅!

    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

    这是德国在十八世纪能够崛起的原因!

    想到这些,辛羸才发现,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虽然这大半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掌控了影卫军,甚至于能够跟赵曙近乎平起平坐的交流了。

    但,还差得远啊!

    在这张尘世构建的网里面,他还是一只被缠得紧紧的蚊子,还没成为那能够在这张网上面自由行走的蜘蛛,更遑论,想要打破这张网?!

    “是,这些臣都是明白的!在回来之前,臣便已经安排人手去联络大唐遗民,同时,也在西域开始构建新的情报机构了,最多一年,情报机构便可以慢慢的完善起来,最多三年,臣便有把握能一举收复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府!”辛羸朗声开口,满脸自信。

    赵曙却是摇了摇头:“这样最好,但是,十一郎,先努力为大宋赚钱吧,否则,国库若是不足,再好的想法,也没办法实施的!”

    “对了,陛下,臣请先打大理!”辛羸突兀开口。

    赵曙一脸愕然,不是聊西域么,怎么聊着聊着便又成了要打大理了?!

    大理这几年,可安分得很啊!

    “为何?!”赵曙莫名其妙的问道。

    辛羸眼睛微微一闪:“臣在天竺看见了大象,曹冲称象的大象!此象高一丈,长三丈,奔跑起来,如同大山一般,能够引发地动天摇之感,且速度并不比战马慢!臣想,先打下大理,沟通天竺,从天竺买来大象驯服,一旦与辽国有战事,大宋也就无需一味的死守,而是可以北上,如此一来,可以先压住辽国,也只有压住了辽国,大宋才能放心的去重建西域都护府!”

    这!

    赵曙心底泛起忧虑,虽然他也知道辛羸这个建议真的很不错,但通过今天跟辛十一的这一番交谈,他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大宋,似乎会被辛十一给带到一个年年征战的时代去!

    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但同时,赵曙内心的那一份野望,也被慢慢的激发出来,太宗这个谥号被抢走了,但,武宗这个谥号可还在啊!

    若真能括地,真能打下大片领土,将大宋疆域扩大,他死后,在那庙堂之上,将会成为不输于秦皇汉武的宋武宗!或者宋武帝会好听一点?!

    “可是可以,朕必定会支持你,只是,其他的事情,就需要你自己去处理了!”赵曙微微开口:“如今国库空虚,且还欠着民间一亿三千万贯的国债,国库没钱的话,朕是不会开战的!”

    辛羸微微愕然,但仔细一想,这次挑起西夏和吐蕃的战争,似乎一点收入都没有得到,这特么这仗打得很没有意义啊!

    微微摇头,辛羸却是想到了发战争财上面去,毕竟,光靠着那几个产业,一亿三千万贯,啥时候才能整出来?!

    “既如此,陛下可否允许臣再次主掌西军?!”辛羸淡然开口,既然要发战争财,那就得趁着西夏和吐蕃还在打仗的时候啊,不然等人家打完了,你还发个毛的战争财啊!

    “西军?!”赵曙满脸疑惑。

    辛羸开口道:“臣有办法,通过西夏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将一亿三千万贯给赚回来!”

    赵曙豁然起身,来回走了两步,高声道:“准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院子大厅中,一个小丫鬟快速跑了出来,对着赵曙和辛羸微微欠身行礼:“陛下,辛指挥使,虚一上师请两位进去!”

第十三章 诊断结果(二合一)() 
已经有结果了么?!

    辛羸只感觉心底狠狠的跳动了一下,一时之间,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即是无比的期盼得到一个想象中最美好的结果,却又是害怕,害怕虚一上师对司马云的病,也无能为力!

    “走吧,进去看看。”赵曙拍了拍辛羸的肩膀,然后沉声道:“总要先看一看才知道的,结果毕竟出来了……”

    是啊!

    结果已经出来了,逃避是没用的,这个世界又不是真的仿佛王守仁说的那样,此花不再你眼前时,便不存在,便是寂静不存,在你眼前时,它才绽放开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