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的故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刚刚变成共和国的法国,一切都要破旧立新。“先生”“女士”这种称呼过时了,为了表现平等,大家都互称“公民”。于是,“热内先生”变成了“热内公民”,他为这个称呼十分感到骄傲,也把这个记号留在了史书中。30岁的热内个子矮矮的,一头红头发,看上去精力旺盛,举止夸张。美国驻法公使古弗纳莫里斯提前给华盛顿打招呼,说总统先生可能会受不了这个趾高气扬的“暴发户”,但热内的简历却让人印象深刻。他6岁就会说流利的希腊语,12岁能翻译瑞典史书。他说七国语言,是造诣很深的音乐家,来美国前已在伦敦和圣彼得堡当过外交官,年轻有为的他深得正当权的吉伦特派的器重。热内拥有职业外交官的技巧和魅力,却没学会外交官最基本的准则:切莫介入所在国的内政。他从踏上新大陆的第一天起就打算在联邦党和共和党之间搅浑水,倒是没把自己当外人。

    1793年4月8日,热内到达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他受到南卡罗来纳民众的热烈欢迎。按道理,他应该立刻北上,到费城向华盛顿总统递交国书,但他一点也不着急。他是带着任务来的。他要让美国为法国提供战争所需的金钱、食物和其他物资,还想让美国出兵骚扰英属西印度群岛和密西西比河岸的英军驻地,以分散英国的注意力,减轻法国的负担。尽管华盛顿总统在22日正式宣布中立,但热内根本就没把这当回事。他在查尔斯顿参加各种政治聚会,公开向民众发表演说,号召人们为法国而战。他的言行得到国务卿杰斐逊的认可。杰斐逊写信给查尔斯顿的共和党人,让他们为热内提供方便,他甚至把热内介绍给肯塔基州州长,使其得以在肯塔基招募志愿者,骚扰英军据点,引起西部纷争。热内还鼓动很多美国人当“国家海盗”,武装私人船只,到公海上拦截英国商船。一时间,美国的“愤青”们让热内撩拨得豪情万丈,恨不得冲到欧洲去打“英国鬼子”。

    在查尔斯顿长时间地停留之后,热内终于启程前往费城。这一路上,他的表现不像公使,倒像总统候选人,所到之处必起波澜。在共和党的聚会上,甚至在街头,他的演讲和由此引起的热烈反响唤醒了美国人对法国的热爱,他们仿佛又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热内的言论让华盛顿的中立立场显得更加不得人心,也让华盛顿显得苍白无力,他似乎失去了对自己国家的控制。热内沿美国东海岸北上乘坐的船在途中遇上一艘英国商船,他居然下令劫持这艘在美国海域行驶的英国船,把它像战利品一样拖到费城。英国公使乔治哈蒙德立刻提出严正抗议,指责美国违背中立原则,并威胁要采取报复措施。华盛顿都被热内耍蒙了,他就没见过这么“任性”的公使。

    国务卿杰斐逊虽然不能公开支持热内,但私下里为热内的行为叫好。他在给门罗的信中说:当热内的船和那艘英国船驶入港内,“码头上人群涌动,费城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聚会。英国旗被倒悬,法国旗高高飘扬,欢呼声不断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呢?”看上去,杰斐逊好像比热内还爱法国。5月16日,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托马斯米福林在费城港迎接热内的到来,礼炮齐鸣,欢声雷动。共和党希望借助美法关系提高自己的声望,打击亲英的联邦党。费城好像一夜之间变成“小巴黎”,法国国旗满天飞,大街上到处能听到马赛曲,还居然出现了“雅各宾俱乐部”,简直就是法国革命要在美国重演的节奏。共和党主导的国家公报扯开嗓子大骂华盛顿的外交政策,说他背信弃义,不支持共和制的法国,却跟君主制的英国套近乎,明摆着他就是想当国王嘛。在漫天遍野的声讨声中,华盛顿政府似乎岌岌可危。很多年后,亚当斯还很后怕地在信中把杰斐逊臭骂一顿:“你当然感受不到1793年热内引起的恐怖。成千上万的人在街上游行,日复一日,他们威胁要把华盛顿从总统府里揪出来,还要重新闹革命,推翻政府,参加法国革命战争”这不是作孽吗?

    像以往面对危机的时刻一样,华盛顿在没搞清事情的全部真相之前不忙着下结论。沉默是他的风格,也是他的武器。他静静地看着,听着,他要知道这是热内的问题还是共和党的问题,这是外交的问题还是内政的问题。汉密尔顿和联邦党也在紧紧盯着热内的一举一动。热内一开始鼓动美国人做“海盗”去劫英国船,汉密尔顿就密令所有海关官员严加防范,只要发现美国商船配备枪炮就立刻扣押,不许出海;如果英国船只被劫持到美国港口,它们将被送还英国。与此同时,在总统的默许下,汉密尔顿与英国公使秘密会谈,向英国重申美国的中立立场,让英国放心。杰斐逊对这种密谈很恼火,他向华盛顿抱怨说,财政部长越权,插手外交事务。但同时,他也与热内多次密谈,向他透露党争内幕。有了这些情报,热内可以更自如地利用两党矛盾煽风点火,挑动大家对华盛顿的不满。

    6月初,在纷纷攘攘的谴责声中,华盛顿病倒了。他坚强的外表难掩内心的痛苦,那条在大风大浪中从没翻过的船似乎再也无法承受打击。华盛顿是个超级敏感的人,他看上去很冷漠,实际上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以前,尽管他的政策并不讨所有人的喜欢,但人们不会直接攻击他,而是拐弯抹角地攻击他身边的人。但这一次,他不再有“免疫力”,不再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一下子老了很多,憔悴了很多。看着病床上的华盛顿,杰斐逊心生怜悯,他对麦迪逊说:“他很受打击。他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敏感。我真为他感到难过。”但是,难过归难过,攻势一点也没减弱,共和党的报纸照样铺天盖地地骂,好像不把总统骂死不算完。身心疲惫的华盛顿决定离开费城,回弗农山庄养病。他要静静地想一想,他为美国做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总统不在费城,热内闹得更欢了。6月22日,得意忘形的热内居然照会国务卿杰斐逊,声称根据美法联盟条约,法国有权使用美国港口,而且,“美国人民”同意他这么做。杰斐逊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汉密尔顿先急了。什么?“美国人民”?谁选你代表美国人民的?疯了吧?几天后,忍无可忍的汉密尔顿终于与热内发生正面冲突,两人大吵了一架。汉密尔顿说,你少拿美法联盟说事。你们主动向英国宣战,美国根本没义务帮你!热内说,你们总统撇开国会擅自宣布中立,这是行政权的违宪行为!汉密尔顿都气乐了:跟我谈宪法?你知道“违宪”这俩字咋写吗?我是宪法的祖宗,没工夫跟你玩儿!

    受了汉密尔顿抢白的热内不知收敛,7月6日,他又发表了一通高论,彻底葬送了他的外交生涯。他趁着华盛顿不在首都的机会,对宾夕法尼亚州州务卿说,他不承认美国的中立宣言,他要越过华盛顿,直接向美国人民呼吁,要求他们支持法国。就这样,他不仅侮辱了美国的主权,也打了华盛顿的脸,而在新大陆,唯一不能被打脸的人就是华盛顿。州务卿马上把热内的话告诉州长米福林,米福林又告诉汉密尔顿、诺克斯和杰斐逊。不说别人,就连一直支持热内的杰斐逊都挂不住了。热内的嚣张气焰终于让杰斐逊意识到自己是美国人,他再爱法国也不会以牺牲民族尊严为代价,他再搞党争也是以美国利益为目标。想踩到华盛顿头上去?也不看看你在谁的地盘上!从此,杰斐逊对热内的态度发生大逆转,他不想再搭理这个不懂事的公使。

    7月8日,汉密尔顿、杰斐逊、诺克斯开会商量怎样处理被法国劫持的英国船“小萨拉号”。这艘英国商船在6月被劫持来到费城港,热内把它改名为“小民主号”,并装备枪炮,打算让“海盗”把它开到公海上去攻击别的英国船。汉密尔顿主张用武力严加管制“小民主号”,绝不能让它离港。杰斐逊说不必强行管制,因为热内已经保证,在没得到总统许可的情况下,“小民主号”不会擅自离开。7月11日,大病初愈的华盛顿回到费城。7月12日,“小民主号”在没跟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驶出费城外港,扬长而去,热内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踏了美国的主权。望着“小民主号”远去的背影,汉密尔顿发誓,他要让热内滚出美国。

    在第二天的内阁会议上,汉密尔顿坚决主张向法国政府抗议,要求他们召回热内。他像火山一样喷了一个小时,连华盛顿都插不上话,甭说别人了。等他发泄完了,大家也听累了,总统让大伙回去想想,第二天接着开会。第二天,“说话机器”汉密尔顿又讲了45分钟,好像一个律师在向陪审团做最后的陈述,看样子不把热内赶跑誓不罢休。内阁成员们一致同意要求法国召回热内。到最后,杰斐逊好不容易得个空说句话。他说,即使赶热内走,也不要把热内在美国的不当言行公之于众。应该给法国政府留点面子,毕竟美法关系还是很重要的。华盛顿同意了杰斐逊的意见,让杰斐逊起草给法国政府的照会,要求法国立刻召回热内。

    杰斐逊把文件写好,华盛顿还没来得及交出去,法国革命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人们对自由的憧憬。1793年春成立的“公共安全委员会”让激进的雅各宾派进入权力中心。6月,巴黎人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政府,确立了雅各宾派的领导地位,“恐怖统治”开始了。教堂被拆,教士被杀,巴黎圣母院改名为“理性殿堂”。10月16日,路易十六的遗孀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被送上断头台。10月31日,断头台上的“砍头机”加班加点地工作,一天之内就砍了21个吉伦特派领袖的脑袋。

    热内是属于吉伦特派的,现在,雅各宾派上了台,说他有“通敌”的嫌疑,严令他马上回国受死。整天上蹿下跳的“热内公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