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的故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罗最像华盛顿的地方是他的知人善任,他的内阁跟华盛顿的“史上最牛”内阁比起来一点也不逊色。最牛的内阁成员是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这个任命让所有的人感到意外,因为亚当斯长期出使欧洲,此时正在伦敦,已经将近9年没回美国了。而且,他不是共和党的核心成员,跟门罗也没有特殊关系。当然,论资历和经验,他当之无愧。

    1778年,10岁的约翰昆西亚当斯跟着出使法国的父亲来到巴黎。此后的7年中,他在法国、荷兰、瑞士上学,14岁给驻俄特使当翻译。他精通法语、荷兰语,熟悉德语和其他欧洲国家语言,能用希腊语和拉丁语写作。1785年,当18岁的他回国进哈佛学院读书时,他已是美国最有外交经验的人之一了。哈佛的课程对“神童”亚当斯来说一点都没挑战性,他属于一上课就睡觉、一考试就拿第一的那种学生。他只用了两年就从哈佛毕业,获学士学位,后来又获硕士学位。1790年,他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开始了自己的法律业务。

    1794年,26岁的亚当斯被华盛顿总统任命为驻荷兰大使,任职期满后又任驻葡萄牙大使。1797年,他的总统老爸派他当驻普鲁士大使,直到1801年。他父亲在1800年的选举中失败后,亚当斯回到美国。不久,他当选为马萨诸塞州议会议员、联邦参议员和联邦众议员。在当议员的同时,他还兼任布朗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授,教逻辑学、修辞学、法学,他的政治观点深深根植于古典的共和理念中。

    亚当斯刚开始从政时像父亲一样是联邦党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变成温和的共和党人,支持杰斐逊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和禁运法案。1809年,麦迪逊总统任命他为驻俄大使。1814年,他作为美方首席谈判代表主持了“根特和谈”(参看093和平)。根特条约签订后,他转任驻英大使,直到被门罗提名为国务卿。可以说,在外交方面,亚当斯是权威,没有人能望其项背。他过人的才华、出众的人品和天才的创造力让麦迪逊与门罗对他大加赞赏,正如华盛顿在很多年前对他父亲老亚当斯说的那样:“他是我们在海外最有价值的官员。”

    门罗任用亚当斯也是有政治上的考虑的。对这个职位呼声最高的是两个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共和党人:众议院多数党领袖亨利克莱和麦迪逊的战争部长威廉克劳福德。这两位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华府的风云人物。但他们过于鲜明的观点、不加掩饰的野心和可能由此引起的势力集团之间的冲突,不符合门罗的政治理想,而长期缺席华府“名利场”的亚当斯反而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选择。亚当斯在上任短短一年内就确立了自己的领袖地位,获得各方面的尊重。门罗对亚当斯言听计从,两人每天都面谈,前任总统们与他们的国务卿从来没有过这么密切、平等的关系。亚当斯话不多,但他那简明扼要又极具说服力的语言天赋赢得了总统毫无保留的信任。门罗一点也不想束缚亚当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在谈话中常常根据亚当斯的意见修正自己本来的观点。但如果总统最后坚持己见,亚当斯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因为他认为服从上级的决定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就像所有的天才一样,亚当斯不是个好相处的人,他常因“曲高和寡”而抓狂,又不屑与“庸人”交流。起初,他觉得门罗脑子有点慢,提个建议半天没回音。但后来,他发现总统慢半拍是因为要统筹兼顾,征得大多数人同意后才行动,他也渐渐理解了门罗周密、审慎的执政风格。两人相处得亲密又愉快,八年里只吵过一次架,这对坏脾气的亚当斯和倔强的门罗来说实属不易。门罗用真心换忠诚,他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老板,连亚当斯那偏执的前总统老爸都写信给儿媳妇说:我衷心祝愿门罗能再次当选总统,这样,你老公就可以多当几年国务卿啦!

    除了天才国务卿,门罗的其他内阁成员也都是“人精”。虽然没当上国务卿,但克劳福德受门罗之邀出任财政部长。佐治亚人克劳福德在给麦迪逊当战争部长期间积累了超高的人气,他本来是要跟门罗竞争总统的,后来为维护共和党的团结而主动放弃。他觉得自己为门罗牺牲了那么多,怎么也该弄个国务卿当当吧?结果,门罗用了“外人”亚当斯,克劳福德很生气。门罗特别耐心地跟克劳福德把事情讲清讲透,让他心甘情愿地当财政部长。事实证明,克劳福德非常优秀,懂行又能干,让总统很省心。

    关于战争部长的人选,门罗最先看中的是亨利克莱。此时的克莱已是最有影响力的国会领袖。但他心高气傲,要当就当国务卿,谁稀罕那个战争部长?克莱的拒绝给了另一个人露脸的机会,他是南卡罗来纳人约翰卡尔霍恩。卡尔霍恩将是与克莱齐名的人物,他的故事还有很多。毕业于耶鲁的卡尔霍恩也是“学霸”,连自视甚高、轻易瞧不上人的亚当斯都称赞他的才学,可见他的智商是够用的。众议员卡尔霍恩像克莱一样锋芒毕露、野心勃勃,也像克莱一样拥有一流的智慧、一流的口才。他们都是“鹰派”领袖,也都是“美国体系”的倡导者和推动者。40岁的克莱看不上战争部长的差事,35岁的卡尔霍恩倒觉得可以一试。和平时期的战争部确实有点闲,但卡尔霍恩却干得风生水起。他从“1812年的战争”中看到了各州民兵的致命伤,大力提倡由联邦政府集中训练民兵,加强边防建设,维持强大的海军。他特别重视军事教育,在他手中,西点军校脱胎换骨,从不入流的“培训班”变成高级将领的摇篮。卡尔霍恩的作为与门罗富国强兵的抱负很吻合,难怪总统喜欢他呢。

    除了上面那三位,总检察长威廉沃特也是当时最出色的律师。还记得那段“谁是布伦纳哈塞特”的辩词吗(参看086叛国)?沃特够厉害了,但跟其他三位相比,他竟然显不出来了。门罗网罗了这么一大堆精英来给他干活,他自己就可以比较放心地当“甩手掌柜”,只在大政方针上指导一下,剩下的事放手让内阁去干。这些顶尖人才都为总统服务了八年,你就没见过如此稳定的内阁。很多人说门罗傻人有傻福,但能把这么多不省油的灯“拢住”这么多年,足见门罗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不过,这些高智商、高能量的内阁成员都怀着同样的野心,他们的眼睛都盯着总统宝座。他们的争斗将为美国带来什么?那是我们以后的故事。

    门罗在就职演说中表达的观点延续了麦迪逊执政后期开启的“美国体系”的设想,他强调加强国防,发展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鼓励制造业和农业。1817—1819年这两年间,美国经济欣欣向荣,各行各业都恢复和超越了战前水平,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没有必要再征收战争期间增加的额外税收。1817年年底,国会通过立法废除了财产税等国内税,大伙别提多高兴了。

    最让人们感觉美好的是党争的消失。联邦党在战前就已式微,“哈特福德会议”彻底摧毁了它的声誉。战后,连联邦党的大本营新英格兰都不像以前那么拧巴了。新一代的联邦党人和共和党人再也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生活在被对方吞噬的恐惧中,政治斗争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你死我活。这个变化不仅因为联邦党本身的衰落,更因为共和党吸收了联邦党的主要观点,它早已不是杰斐逊当年创立的共和党了。麦迪逊后期和门罗政府的施政方针完全符合联邦党的政治诉求,即使联邦党总统上台也不过如此,还有什么好闹的?到最后,联邦党干脆不提自己的候选人,而是把票投给比较温和的共和党人。1816年的大选根本就不叫大选,应该叫“发奖大会”,把白宫“奖给”了革命资历最老的门罗。没有争斗就没有政党,自联邦政府成立以来,历届总统都梦寐以求的“无党派政治”看上去终于实现了。国泰民安,政治清明,大家感觉能不爽吗?因此,门罗的时代被称为“感觉美好的年代”。

    但是,“美好的年代”总是转瞬即逝,况且,“美好”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失去了敌人的共和党随着它的敌人一起消失,内部分裂成无数小派别,谁也不听谁的。门罗很快就发现,他失去了对共和党的领导能力,再也不能像杰斐逊那样一呼百应。不但失去了对党的领导,他还失去了对国会的影响力。过去,总统想做什么事,他只要搞定国会的多数党和少数党领袖就可以了,投票的事由党的领袖去安排。现在,国会一盘散沙,很多议员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性,故意跟总统唱反调。若想推动一件事必须找很多人,累都累死了,何谈效率?事到如今,大家才发现,原来政党政治也不是那么丑陋啊,没有“党”还真不太方便。幸运的是,门罗的几位内阁成员都在国会有自己的势力,他们几位号召一下支持者或做做亨利克莱的工作,还是可以办成不少事的。

    “美好的年代”还有一个大麻烦,就是奴隶制。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原路易斯安那土地上的几个美国领地都开始具备成为独立州的条件,它们陆续申请加入联邦。你也许会说,联邦的力量壮大了,这是大大的好事啊。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1819年,美属密苏里领地申请以独立州的身份加入联邦。这个申请立刻引发一场危机。为什么呢?

    西部土地的开发意味着农业的扩张,种地需要劳动力。即使各国移民蜂拥而入,还是满足不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于是,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再次被提上日程。北方对奴隶制深恶痛绝,不能容忍它蔓延到新的领土上;南方铁了心扩展奴隶制,这样才能跟北方抗衡。新增的州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直接关系着北方和南方在国会的话语权。1817年,“蓄奴州”密西西比加入联邦;1818年,“自由州”伊利诺伊加入;1819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