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护花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乌赤笑道,“哈富东,今天就看你的了,打下宁城,本帅就把这个郭济庭的小娘子赏给你做福晋。”

    “好嘞,大帅,您就擎好吧!”哈富东发出狼嗷一般的叫声,催马上前冲着城头开始骂阵。

    宁集城头,英姿飒爽的封赧、关观,俱是身着红衣、顶盔挂甲,手扶佩剑、长身而立……身后两杆大督旗分别绣着“封”“关”。旗番招展,绣带飘扬,好不威风。

    哈富东驻马城下,耀武扬威,污言秽语,也不知他是在骂阵,还是在调戏封赧、关观,潘大山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暗暗抽弓搭箭,隐身在城楼垛口处,瞄准哈富东的哽嗓咽喉,“吱扭扭”拉满了弓弦,一松手指,“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哈富东骂阵骂得正起劲呢,忽感斜刺里一阵金风突至,暗叫不好,猛一扭身,一只乌沉沉、黑亮亮的箭簇,在栗木箭杆的巧妙平衡下,“扑哧”一下,钉入了哈富东的肩窝。这一箭射的太狠了,哈富东身后的清兵,当时就看到了那射透的箭头。

    哈富东大叫一声,好悬没从马上摔下来,忍痛拨转马头,跑回本队。

    “呸!”潘大山恨恨地骂了一声,“便宜这小子了。”

    乌赤气哼哼地咒骂了一声:“丧气!”举起令旗,喝道:“攻城!”

    自从上一次被关观、郭济庭内外夹击大败而回后,乌赤已经有半年多没敢理会宁集了。

    不知何故,这一次攻打宁集,乌赤没有运来红衣大炮,也许他认为郭济庭已死,剩下的人不足为虑,宁集已在掌握之中吧。

    眼看清军抬着云梯蜂拥而至,封赧、关观相视一笑,冲着站立一旁的侯若愚轻轻点了点头,侯若愚一挥手,命令道:“开炮!”

    自姜毅请来宋应星造炮成功后,郭济庭给予宋应星全力支持,又接连造出了两门炮,且全部试放成功。更绝妙的是,为了避免炮膛过热,宋应星改进了以火药直接填充炮膛的方法,先将火药、铁渣装入铜制圆筒中,再将带有引线的铜筒塞入炮膛,这或许就是早期的炮弹吧。宋应星还在炮座底部安装了特制的铁轮,使炮身移动起来十分便利。

    三门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城下,引线点燃,“咚、咚、咚”三声炮响,再看城下,本来密集的清军像一整块黑布铺展在那里,此时却被炸出了三个大豁口,被炸死的清军先是被抛入空中,接着便像冰雹一样,从天而降,砸在那些已经懵逼的清兵头上。不过,那湿乎乎的可不是雨水,而是血水和烂肉。

    乌赤惊住了!他已经看到了城头露出的三个炮口,但他以为那不过是明军常用的虎蹲炮,没什么威力。他完全没有想到,宁集大炮的威力远远胜过自己的红衣大炮。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更出乎他意料的还在后面。按常理,如果没有更多大炮,在首次放炮之后,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开炮。炸出的人肉豁口,迅速被替补的清兵弥合,他们正要继续组织攻城,忽然,“咚、咚、咚”又是三声炮响,血肉横飞的惨状再一次上演。

    乌赤崩溃了,明明看到城头只有三门大炮,怎么会连续开炮?他们怎么做到的?

    乌赤急忙挥起令旗:“停止攻城,后撤。”

    虽然宋应星将炮膛填充火药改良为铜筒填入,但一般也只能连续两次发射,之后便要等炮膛冷却后,再发射第三次,不可能像后世一样连续开炮。但这两番开炮已经吓住了乌赤,他不敢再让清兵白白送死了。

    清兵撤到了炮程之外,乌赤瞪着一双鹰眼,直勾勾地瞅着宁集城头。

    宁集城头没有出现惯常的得胜鼓响、旌旗摇动,静悄悄的。

    乌赤不愧是位大将,非常聪明,他一看宁集的大炮厉害,马上吩咐道:“攻城士兵排成五列,每列之间间隔十仗。”这样就避免了人群扎堆,宁集再打炮的话,便有些不合算了。一炮轰出,可能炸不死几个人。

    乌赤这招果然奏效,宁集城头不打炮了,士兵们守在垛口旁,准备阻击攻城的清军。

    云梯搭在了城墙上,清兵们一个个手足并用,攀援而上。

    除了放箭,上一次的老招儿继续使用,泼菜油,倒石灰……这一次,还增加了新招数,城中士兵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坛坛的毒蝎子,一股脑地倒了下去,蜇的清兵鬼哭狼嚎。

    攻城持续了两个时辰,宁集城头巍然不动,乌赤只得鸣金收兵。

第204章 真是不简单呀() 
姜毅和小鹿姑娘在距离宁集还有二百里时,便已经听到了郭济庭已死、乌赤趁机攻打宁集的消息。二人心急如焚,打马疾驰,恨不得肋生双翅马上飞到宁集。

    及至到了宁集,二人不禁呆住了:乌赤大军已经兵围宁集,姜毅、小鹿根本进不了城了。

    又怕被清军发现,二人只好借住在一个小村子里,白天,姜毅扮作砍柴的樵夫,悄悄接近宁集,探听消息。

    这天,姜毅走过一大片油菜花田,进入了一丛树林,爬上一棵歪脖子树,一边假装砍伐枝条,一边向清军大营瞭望。谁知这一望,却让他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在清军大营与树林之间,出现了一队队的民工,一个个挑着担子,来来往往,好像在运送什么东西。

    难道清军在输送粮草?如果知道了清军的屯粮之处,悄悄放上一把火,不就解了宁集之围吗?

    姜毅很为自己的这一发现和打算而得意,他急忙矮身下树,悄悄摸到了林子边缘。借着杂草的掩护,姜毅定睛望去,那些民工不是在输运粮草,他们担着的,全是一筐筐的泥土,一个个倒在了林子边缘,有些土堆已经有半人高了。

    姜毅偷偷爬过去,伸手攥了攥那些泥土,新鲜而带些潮气。莫非,清军在修什么工事?

    再看这些民工,全是普通百姓,有的年岁较大,胡子拉碴的,有些年纪很小,不过十四五岁。而且,人数还不少。如果仅仅是修工事,不应该征调这么多百姓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姜毅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扮作民工进入清营看一看。

    姜毅迅速回到村子,找了根扁担和一副箩筐,换了身邋遢衣裳,悄悄地回到了那片密林。

    仔细观察,发现竟然有民工借着倒土的空当儿去树林里解手,这让姜毅非常高兴,瞅准机会,姜毅挑着挑子,大摇大摆地出现在解手的民工中,混进了清营。

    进入清营,随着民工到了指定地点,一看,姜毅不禁心下大骇,原来清军在挖地道。一些民工正在从地洞中往外掏土,那些挑着担子的民工,则负责把土运到树林边。

    一个负责监工的清军小校,大大咧咧地吆喝道:“都给我加把劲儿,啥时候地道挖通了,啥时候发给你们工钱,放你们回去……”

    为了保密,这些民工都已被禁止回家。姜毅心下暗笑:清军真是百密一疏,怕民工们泄露消息,用后结工钱的办法限制住他们回家,却放任民工们可以到树林里解手。

    姜毅接了挑子土,晃晃悠悠地又随着民工出了清营。到了树林边,姜毅倒完了土,又脱了鞋,假装倒鞋里的土,磨磨蹭蹭地看身边民工走远了,忙紧了紧裤带,哧溜一下钻了树林子。

    回到村子,姜毅把探看来的情况向小鹿姑娘一说,小鹿也是大骇:“啊?清军在挖地道?郡主他们一定还不知道,这可怎么好?”

    姜毅道:“更可怕的是,现在还看不出来,清军是挖到城墙下埋炸药想炸毁城墙呢?还是想直通到城里来个城内开花?”

    小鹿一张小脸都白了:“不管哪一种,都非常可怕呀!姜大哥,咱们得想办法赶紧通知郡主呀。”

    姜毅蹙了蹙眉:“清军已经把宁集城池完全隔开了,咱们根本到不了城下,更别说进城了。”

    “哎呀,那可咋办呀?”小鹿攥着一双小粉拳,急得原地转圈,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小鹿眸子一亮:“有了,咱们放孔明灯吧,把消息写在灯罩上,放进城去,不就让郡主她们看到了吗?”

    姜毅摇了摇头:“你这个法子我已经想过了,不行。一是现在风向不对。二来,即便放出孔明灯,也不一定能够飞进城里,如果让清军得到了,反倒可能会坏事。”

    “那可怎么办?难道……难道咱们就眼睁睁地看着清军攻入城去?”小鹿越想越急,都要急哭了。

    “小鹿,你先别急,我再想想办法。”姜毅一边安慰小鹿,一边思索着对策。

    转眼,桌上的蜡烛已经燃去了三分之一,姜毅还是一筹莫展。

    小鹿真急了:“我的姜大公子,你到底有没有办法呀?如果不能把消息送进城去,倘若郡主有个三长两短,我非和你拼命不可。”

    姜毅也急了:“哎呀,我的小姑奶奶,别再聒噪了,你让我静一静好不好?你没看到我一直在想吗?城里还有我的两位娘子呢,难道我愿意城被攻破?说实话,我比你还急呢。”

    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消息传递进城里呢?靠人,进不了城,这招儿不行;靠天,风向不对,无法释放孔明灯;靠地?靠地……

    姜毅口里喃喃着:“靠地……靠地……”

    小鹿不屑地一撇小嘴儿:“还靠地,难不成你也要挖条地道,通进城里报信儿?等你挖通地道呀,我恐怕都七老八十了。”

    姜毅没搭理小鹿,依旧冥思苦想。忽然,姜毅的脑海中出现了邓海曾经在黄豆上写下的那个“海”字,邓海多聪明呀,用黄豆摆出一个“海”字,暗示是自己取走了木匣。可是,我姜毅没办法在宁集城下铺满黄豆呀。咦?姜毅忽然想到了那一大片盛开的油菜花,那片油菜花不就是自己想要的黄豆吗?

    哈!哈!哈!姜毅大笑三声,吓得小鹿毛愣愣的,她伸手在姜毅的额头上摸了摸:“姜大哥,你怎么了?是不是被我逼得急糊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