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主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了。善良的只留下了一点薄薄美名,善良的不是因为史册记载,而是因为一本杂志小说而出名。善良的年纪轻轻就战死了,还是悲催的被前一秒笑语连连的同伴杀死的。

    孙坚的死还是有些价值的,他向我们证明了:这个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

    将星孙坚猜不透手下军士的贪念,更猜不透诸侯们各自为战的野心。同为星星,人家王星曹孟德就看得很现实,他知道“等闲变却故人心”,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不开心。当初一起喝过酒,一起泡过妞的袁大头变了;当初一起青梅煮酒,一起共话今朝的刘玄德变了;当初说好一起战斗,一起开创太平盛世的关云长也变了。而最后,自己的一颗赤心,终究也变了颜色。

    但是孙坚没变,他还一直相信着“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的旧礼,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良好的行为操守的。楚霸王他老乡都能背叛他,吕奉先他老乡都能坑了他,更何况孙坚手下这人还是敌人的老乡呢?由此,老乡不可靠,别人的老乡更不可靠。

    孙坚主意打定,然后来找袁盟主辞行。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什么呢?第一,洛阳的消防工作已经完美成功;第二,我感觉身体不适;第三,我想念我老婆儿子了。如此充分又有逻辑条理的三个理由,领导怎么着也会批准的吧?但是袁盟主只是冷冷的吐出两个字,“不准!”

    孙坚和袁本初怼上了。“你小子别以为我不知道,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想走可以,把传国玉玺交出来,这是公共财产。”

    “想我孙文台一世清明,岂会做那种偷鸡摸狗之事?姓袁的你不要血口喷人!好,我孙文台在此发誓,如果真拿了那什么传国玉玺,就让我万箭穿心,不得好死!”米饭可以随便吃,但话不能随便说。孙坚的话应验了一半,他没有被万箭穿心,但还是不得好死了。今年的水稻收成大好,他见不到了。小桥流水人家,他也见不到了。

    袁本初眼看说不过人家,人家就要走了,他急得直跺脚。这时,袁本初灵机一动,想到了什么,他不是还有个人证吗?

    袁本初把那报信的带了出来,一向品行良好的孙坚大怒,怒的拔出佩剑。孙坚发怒,不是因为自己的谎言被揭穿后的恼羞成怒,而是因为,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人背叛自己。这是他引以为傲的江东军啊!这是他一向信任的部下啊!他自认为待部下不薄,但是现实摆在他面前,也容不得他不相信。

    袁本初大喜,好家伙,我就等你拔剑呢!这出双簧的主角,可是咱们俩人啊!你要是不拔剑,这戏还怎么演下去?

    在场的诸君们似乎听到了一阵时而舒缓时而大气的背景音乐响起:万箭齐发,杀气如麻,谁忍我乱世中安家。三分天下,为谁争霸,如今我已剑指天涯……

    孙坚拔剑,袁本初拔剑,颜良文丑拔剑出鞘,程普黄盖掣刀在手,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在袁本初见那红脸大汉砍了华雄之后,他就及时的把爱将颜良文丑给召唤回来了。颜良文丑没有在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但至少在老大最危急的出现拔剑了。此等精神,亦是可喜可贺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孙坚干脆利落的转身,趁着众人还在发愣,不再与袁本初唠嗑,骑上高头大马就离洛阳而去。

    袁本初反应过来,他狂怒的拍案而起,靠,疼死老子了。袁本初疼的直咧嘴,但又不能被人看出来,于是对于那隐藏痛楚的姿势就更加明显了。比起孙坚偷拿了传国玉玺,袁本初气的是他居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这让他这个联盟盟主的颜面置于何处?其实也是袁本初想多了,自董贼迁都成安的那一刻,联盟就解散了。而他这个盟主,从始至终,也都是名存实亡罢了。

    哼哼,孙坚那厮,我看你到底能不能回到你老窝。

    袁本初立刻拿出终极武器信鸽,然后给荆州刺史刘表发了一封拦截孙贼的密报。刘表大人至死都怨恨着袁本初,要不是……要不是他那封密报,我大荆州最后怎么会归了他孙家?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孙文台养了一个争气的儿子,儿子为老子报了仇,但是刘表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此可见,基因遗传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

    至此,一块石头引发的血案,登上了历史舞台。血案以将星孙坚的死亡告终,以小霸王孙伯符的继承为落幕,以荆州的失陷为伏笔,以诸侯割据,乱世动荡为铺垫,开启了每个人轰轰烈烈的命运之轮。这块石头,就叫做传国玉玺和氏璧!

    纵观几十年后的吴蜀魏三国,为什么蜀国最先灭亡?因为儿子不行。曹孟德那边有个能生娃能教育娃的卞氏倾倾,孙文台这边有个生出紫髯碧眼的吴老太,就连人司马那一家子,张春华也不是吃素的。所以相较这三家,刘玄德好不容易有了个阿斗,还因为当爹的要收拢人心而摔了一下。所以,一切的结局都是有伏笔的,超出你的预料的事情,只能说明,是你观察力度不够。

    孙坚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甚至在临行前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远见不能当饭吃啊!亲,只有活着才能发挥你的远见的作用,体现你的人生的价值。

    十七岁的孙伯符刚刚从江东学院毕业,他含泪与父亲告别,却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天人永隔。当孙坚马革裹尸,乱箭射死,脑浆迸流时,孙伯符仰天长啸,泪眼模糊,“父仇不报,誓不为人!”他的眼中遍布血丝,他的嗓音已然沙哑,那一声,惊飞了一枝的黑鸦。那一幕,感天动地苍天有泪。

    对此,大义的史册不会做过多的累赘,而再也不会有人说清,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是如何苦苦支撑了八年,最终陨落在了生命最为绽放的二十五岁。

    孙坚带着大军一路骑行,穿过丛林淌过流水,来到了他命运即将结束,将星即将归位的地方——荆州。眼看就要到家了,孙坚更是斗志昂扬,等回到了家,基业大成,这天下间就再也没有可以站在他头上的了,哈哈哈,真是太爽了!

    论突袭与反突袭的战略,孙坚有无限的感慨。因为他就差那最后一步,就可以突袭成功,就可以回家,结果却反中了敌人的奸计,不明不白的应了自己的毒誓。

    孙坚分兵四面,围住襄阳攻打,这之中出了一个变数。不,应该说大千世界,没有一个常量。毫无保留的信任叫做纯良,被欺骗过一次还义无反顾的信任,叫做愚蠢。但是孙坚,他是将星是帅才,他也是纯良的愚蠢。

    所以,孙坚就活该而理所当然的再次被部下给骗了。这次被骗的结果则是,乱箭射来,不得好死。将近两千年过去了,没有人可以还原出那时的真相,也没有人会为孙坚的死而唏嘘,因为冷漠的众人只觉得他该死,除了江东子弟。

    然而,江东子弟就是可以信任的吗?在一段乱世刚刚开始的时候,孙坚就意外的结束了自己三十七岁的人生。少了他的乱世同样精彩,却少了一分激荡。

    而诸多故事,早在孙坚死亡的这一刻,就种下了因果,轮回不过时间问题。

    亲们抱歉,前两天有点事没更,希望亲们可以谅解

    (本章完)

第35章 必败之局() 
有些人的败是为了诱敌深入,有些人的败是真正的穷途末路,而也有人,他的败是为了未来发展。这种人的情操,不得不说,是非常伟大的。这种人的目光,不得不说,是非常高远的。这种人的大义,不得不说,是非常感动的。这种人的计划,不得不说,是非常愚蠢的。

    曹孟德听信了荀攸的忽悠,就真的带着自家那几个兄弟去追董贼了。曹孟德也明白,董贼手底下有一张王卡,叫做“人中吕布”。他手底下这几个人,自认没有可以敌得过凶猛的吕布的。不过,那几个人可不这么认为,都是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

    这是在遭遇强敌时,遇强更强的激发潜力的方式。不过如果那对手强的不可估料,那么就只能祈求对方是个不杀生的善人了。至于自己嘛,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但是,二十年是一个变数,这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没有人说的清。就比如,没有人会知道二十年后,三国将初显一种平衡局势。

    曹孟德把倾倾留在家里等他的好消息,至于荀攸嘛,他自动请求留下来照顾倾倾,曹孟德对这个结果喜闻乐见,不然他还要费尽心思的考虑怎么保护着他们这方唯一的谋士。

    袁本初与曹孟德之间虽然长久以来就有了嫌隙,但是要说二人真的闹僵,还是在这次诸侯联盟上。

    事后,曹孟德也多次自我反省。但是,无论他怎么追悔,都弥补不过来了,因为这一次,正是十年后的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不过胜于侥幸,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是一样也少不得的。天时,最好不过长江上那阵无名的东风;地利,则是长江天险,不易横渡;人和,莫过于王星曹孟德对战什么都不是的袁本初,最后完胜。

    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所以,纵观泱泱史册,有记载的以少胜多不过四次。这等概率,还被三国分了一半,也确实不容易了。

    所以,曹孟德压根没想到自己会赢董贼。当然,如果赢了更好。他的目的,是通过这次追击来吸纳人才,最后使得大量的人才涌入,输赢,并不重要。

    但是曹孟德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败的这么彻底。败的差一点命丧荥阳。曹孟德王星的一生里有无数的坎,荥阳只是一道微不足道的小坎,而之后的华容道也是一道坎。

    不是每个重臣都有十八路诸侯那般的勇气,何况这个人还算不上重臣。在小命与大节这两个选择下,那臣子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性命。人家看的很现实,我上有老下有小,又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乎什么大节?还是性命最重要。

    所以,荥阳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