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主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喂喂,你们这两个守着主人在这儿谈论我的地盘的划分合适吗?就算是对我的尊重,那也要在我背后议论啊!不是不是,哎!眼不见为净,总之,这事怎么能让我知道?

    “刘使君就不要推辞了。现今汉室式微,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几个像您这样的可以救天下万民于水火的仁义之士,而又要为汉室后裔,那就只有您一人!”这次站在刘备一方的正是那位徐州来使,也就是陶谦自己家的人。

    也亏得陶谦的心理素质比较好,不然铁定会被气出心脏病来的。他混了这么久才是有了如今的些微地位好不好?怎么一个远道而来,还没有什么作为,只有个口头名声的陌生人就要把他毕生心血给抢去?

    他怎么那么好意思的?这人怎么那么厚颜无耻?而更令人气愤的,则是那帮着外人的自家人。陶谦自认平日里对待下属都很优待,怎么自己这边的人还胳膊肘往外拐呢?他觉得有必要好好反思反思了。

    完了完了,他陶谦只是想来个以退为进的,不过看如今的事态,似乎正朝着一种出乎他意料的方向发展啊!再这么下去那还得了?他是时候要站出来结束这个闹剧了。陶谦想到,刚准备站起来总结一下该宴会的种种愉悦,却被刘备抢了话头。

    “曹孟德刚刚退兵,徐州防守不稳,这样吧!陶大人也不必非要我接管徐州,这附近有一处小沛,可以屯兵,我会带兵驻扎于小沛,如若徐州遇险,我也好从中救济。诸位觉得如何?”刘备很有奉献精神的说道。

    还能如何?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陶谦在内心里吐槽着。

    但是除陶谦之外的其他人,都要一种敬佩的眼光看着刘备。

    “刘使君辛苦了!”

    “委屈刘使君了。”

    ……

    这么一来,反而刘备本来就该得到徐州似的,驻扎小沛还变得委屈?驻扎小沛不是问题,关键是陶谦真的害怕刘备会趁机夺他的徐州。这不是陶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在他与刘备接触的这段时间内,他压根就没有看出对方如何君子。偏偏其他人还被刘备骗的团团转。敢情徐州不是你们的,你们说送就送啊?

    要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良好涵养,陶谦一定会忍不住大吼出来的。是啊!徐州不是这几个人的,所以他们才可以这么置身事外。

    那你们是不是忘了,我还有两个成年的儿子?那你们是不是忘了,除了徐州,我一无所有?

    其实这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只是他在小心翼翼的伪装着自己。

    (本章完)

第51章 我的地盘() 
如果没有意外,事情就会这样平缓的发展下去了。但是哪来那么多好事?本来就年事已高的陶大人先被曹孟德的“攻打徐州”的口号吓了一吓,又被刘备的心思惊了一惊,他本来还能活个十年左右的生命迅速消减,到如今,似乎只吊唁着一口气,为了诉说什么大计。

    这人啊上了年纪,身体染个小恙的都是常事,甚至说某天突染风寒,都不会有人奇怪。在刘备和孔大人来到徐州住了几天后,陶谦太守还没有好好的尽到地主之谊,就发生了一件令大家都愁眉苦脸的事。愁眉苦脸只是一种表现在面部表情的动作,是真是假可就没有几个人能评判的清楚了。

    所以,在陶谦太守身体染恙时,比起陶谦太守什么时候痊愈等等问题,大家更关注的是徐州的继承问题。当然,至于这病因嘛,陶太守都活到花甲之年了,如果还那么恋生贪生,可就有些“老不要脸”了。在他人看来,年事已高的陶谦太守再这么风烛残年的支撑着才是一种怪事呢!

    这天,在陶谦太守还气息奄奄的躺在病榻上时,那之前的徐州来使以及孔融大人携着刘备一同来看望陶谦太守来了。

    三人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后才望向了陶谦的方向。

    “老陶你觉得身体怎么样?”孔融赶忙上前慰问道。

    “大人现下如何了?”那徐州来使也是位在陶谦管辖之下,有着任期的大官,所以当然要多多关心一下上司了。毕竟这人还没有故去嘛!

    刘备看着眼前的两人,他现在再上前去关心倒是显得他太有些惺惺作态了。不可不可……

    “陶兄,陶兄你还好吧?”刘备大声喊着,着急而紧张的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哭气。如果说他这句话还只是带上几分哭气,那现在的刘备可就是真的哭泣了。他究竟是看着陶谦太守行将就木,联想到自己的未来不禁潸然泪下呢?还是见陶谦大人被病痛折磨的奄奄一息,替他感到痛苦呢?

    没有人知道。

    刘备这一哭带动了全场悲伤的氛围,从古至今诸多事实都证明,哭是更好的宣泄情绪的方法,这与性别无关。

    陶谦淡淡的撇了刘备一眼,小子,你可真会装。刘备这小子应该庆幸,他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说话的力气了,不然他一定要撕下这小子那虚伪的皮囊。

    孔融看着陶谦这似乎很有深意的一眼,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目光中,包含了诸多感情,比如说信任敬佩,叹服相倾……啊!他想到了,一联系之前陶谦让徐州的举动,孔融觉得自己猜的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

    “玄德老弟,先前是你仁义无私,这才不愿接了徐州落人诟病。但是眼看如今徐州即将面临曹孟德那个强敌奸贼,而老陶也朝不保夕,生命垂危,现在可是到了不得不的时候了啊!玄德老弟,从今以后,徐州可就指望你了啊!你万万不能推辞,我想老陶也是这个意思吧?”孔融情真意切的说完这一番话。

    什么什么?陶谦太守听了孔兄弟这一通解释,你脑子没坏掉吧?咱们非亲非故的,你有什么资格帮我让徐州?不对,不是“帮”,你这是强制性的命令!

    陶谦思绪翻滚,心中一阵颤动,他使劲的抓着身上的被子,想要用尽全身力气告诉他们,不要妄想他们的奸计会得逞,徐州……徐州是他陶家的。

    陶谦咳嗽的撕心裂肺,似乎是要把心肺都给咳出来。众人看他这个样子,似乎是想说什么,刘备手疾眼快的跑了过去。

    “陶兄,陶兄,你现在这身体可经不起折腾啊!你放心,你放心,我……我这次定不会再推辞的了。我一定会好好管制徐州,不会令你失望的,你一定要安心养病啊!”刘备悲怆的说道。

    陶谦听着刘备这一席话,放屁!你们……你们这可是趁火打劫!

    难道,真的是天意如此吗?难道,天意真的要这么玩弄我这老人吗?我所求的,也不过是荫及子孙后代罢了,仅此而已。你们凭什么连这点盼望都不给我?

    陶谦太守在心里大声的呐喊着,有人或许听见了他的心声,只是装作无知,有人将陶谦太守的举动理解成了激动,暗赞陶谦太守的大义精神。

    最终,一无所有、即使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的陶谦太守放弃了他的微弱的抵抗。刘备,希望你可以遵守你所做的承诺。给我徐州百姓一个安稳而幸福的生活。

    陶谦咽下了气,整幕戏中,陶谦什么也说,因为他已经病重的说不出话了。不过,明眼人都看的清楚,即使是陶谦太守在死前的那一刻,他的神情还是望向刘备的。那神情中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至少有一种是肃穆。

    “哎!可惜啊!陶太守为人敦厚善良,多次受得百姓的好评,没想到……这可真是天意!”那高官长吁短叹。

    “老陶就这么走了?真是苍天无眼,白白卷走了这么一位好人的性命。”孔融也摇头叹息道。

    唯有刘备,一言不发。

    世人永远都是这样,在陶谦太守活着的时候,如果不是他们在一个劲儿的讨论徐州的归属问题,陶谦又怎么会急火攻心,一命呜呼?而到了人真正的驾鹤西去的时候,反而在这儿假惺惺的说起了感叹的风凉话,这话,究竟是说给活人听还是说给死人听的?

    死人,听不到了。而活人,也未必是喜欢的。

    因为徐州的危险期还没有度过,所以刘备与孔融等人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还算体面的为陶谦办了一个葬礼。即使是这样,葬礼的规模宏大的程度已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了。陶谦怎么说也是一州之主,他的葬礼办的再大也不过分。反正,当事人已经看不到了。

    葬礼嘛,自然是办给活人看的!

    说什么天下为公的禅让制,说什么“有能者得之”,说什么“英雄不问出处”。其实哪有那么多的高贵品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废了禅让制的,不是夏启,而是人心。只不过倒霉的夏启背了这个黑锅罢了。而陶谦,也并没有什么几让徐州的大义,或许在陶谦生命中最后悔的时刻,就是孔融把那传说中仁义之名满天下的刘备给请了过来。

    如果说,他不当什么好人,不当什么好官,那是不是就不用“让”徐州了?而如果不是因为时势的话,陶谦会不会变得如同其他诸侯那般,谁也不敢揣度。

    刘备不费吹灰之力的取了徐州,也不会没有报应的。若干年后,他的后代也将“效仿”陶谦,把蜀川让给了曹魏。而刘备的一生,也与陶谦活了相同的年岁。

    当初陶谦重病沉珂时,不知道刘备有没有想过那一天,那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的生命也会无奈陨落的那一天。

    当然,有抱负的人是不会动不动就悲春伤秋,感叹人世无常之类的。有抱负的人,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他们会去拼搏会去争取,但是不会去祈求。

    徐州是刘备的第一个地盘,在真正接管了徐州之后,刘备先视察了一遍徐州城大大小小。百姓们为这位新太守的细心而感动,但是刘备却清楚的很,他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地盘究竟有多么大。九州之一、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究竟有多么大。

    视察一圈结束后,刘备很激动,他满怀舒坦的送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