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魂193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子,“小诸葛”觉得自己象是掉到了冰窖里,冷得直打颤,棉被上面再盖上毛毯也不管用。可一下子儿,“小诸葛”又象是置身于炎热的沙漠里。军医一量体温,40度还没止住。很快小便也发红,“小诸葛”开始尿血了。

    战区长官部众人见司令官已近昏迷,有些慌神。军医当即叫人帮他服下了奎宁丸,但救治工作毫无进展。

    武汉,最高当局闻讯也是一惊。激战正酣,不可一日无将。而且“小诸葛”显然是眼下急需的良将。除了“小诸葛”实在再难找出合适人选。于是最高当局赶紧找来了参谋次长熊**。

    “你到浠水走一趟。健生染疟疾甚重。高烧昏迷,你要代我和夫人问候他。”

    最高当局说着走近两步,补充道“另外,健生病重这几日,你关照一下前线战事。多向我汇报战况和健生的身体情况。如一周内他身体仍未好转迹象。你速电告军委会,我把我的医生交给你带去,马上就走。”

    熊**辞出,带着最高当局的私人医生火速赶往浠水前线。

    武汉,最高当局焦灼不安。李长官手术后还在休息,无法亲临前线。江北战区司令长官一职扒拉来扒拉去,还真是找不到合适的人。

    几天后,浠水转来的消息宽了他的心。“小诸葛”在服用了蒋介石私人医生带去的特效药阿斯匹林后,眼见一天天好转起来。没多久,就又开始指挥前线的战事了。

    “小诸葛”大难不死,转危为安。但中**队的普通官兵却远没有他那么幸运。他的病能惊动武汉的委员长,但一般兵士的苦又有多少人能知晓呢?

    当时江南、江北中国守军,大都在阵地上与日军应战。长江流域一会儿酷暑难耐,一会儿又阴雨连绵。不少工事或修建仓促,或当官的贪财,偷工减料,致使士兵站在水壕里作战,衣服很少有干的时候。山坡、沟坎、草丛中的疟蚊自然发现了这最好的目标。前线官兵不但承受着枪林弹雨,还要与这股黑色的幽灵抗争。成连、成排的士兵染上了疟疾,但他们没法躺下。只要神智还清醒,他们就还得在阵地上战斗。部队大量减员,有的部队因病减员竟达一半。这是比一场大血战伤亡还令人震惊的数字。

    前线大规模的症病减员,最后还是惊动武汉军委会。实际上,入夏以来,部队就一直被疟疾、痢疾所困扰。只是当时并未引起最高统帅部的重视。如今不得不采取救护措施时,统帅部才发现库存的药品少得可怜。别说阿斯匹林,就是奎宁也没有多少。在药品上,日本人至少占了便宜。

    最高当局不能眼看着部队就这么垮掉。他一面向民间征购,一面急电西方国家和国际红十字会,请求支援。当时武汉城中,被中国官兵的英勇而感动的西方记者,也发起了一场呼吁药品的运动。很快,英国提供了一万英磅的疟疾药,法国领事代表法国红十字会也提供了一批奎宁。美国也加入了这场援救活动。成车的药品运到了武汉,运上了前线。危急一时多少有些缓解。

    但前线并未完成摆脱缺救护、缺药品的状况。对医药一无所知又不乏独断的军官有时使情况更糟。当几车奎宁九运到第30集团军时,川军将领王陵基却犯了难。前线毕竟缺药,这几车奎宁虽如雪中送炭,可怎么分好呢?当有人建议分给已患病的官兵时,王陵基却讲起了公道“这怎么行。你有他没有,下面还不打起来。现在弟兄们情绪很重要,决不能有什么不公平。我看,一人一丸,人人有份。”

    前线各部队,军医们拿着药,看着身边监督分发的宪兵哭笑不得。奎宁丸的服用,必须两粒以上方才够药力。一人一丸,又不是分什么好吃的。可无权无职的军医改变不了军令。几车药就这么糟塌了。

    天灾**,使中国大军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在所受损失的各部队中,情况轻、重又各有不同。

    第25集团军凭借着黄浩然这位拥有这超前眼光的指挥官,再次成为了中**队中的另类!从淞沪抗战开始,黄河浩然就非常重视自己部队内的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在整个武汉战场上的所有参战部队之中,黄浩然的部队拥有的医务人员是最多的,医药储备也最为雄厚!

    在瘟疫和疟疾大规模地爆发之后,黄浩然给第25集团军的官兵发放了大量的药品,并且立即命令部队填埋战场上的尸体和用石灰水清洗战壕!因此第25集团军官兵的患病率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尚不及友军部队的一成!

    而被中**队团团围困的第6师团则成为了这场灾难中最悲剧的部队!由于得不到药品的支援,再加上被黄浩然的部队压缩在有限的区域之内,第6师团的日军官兵患病率极高,几乎有半数的官兵很快便失去了战斗力,黄浩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让部队立即发起攻击,因为他知道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第6师团的处境只会越来越糟糕!

    在南京城内像恶魔一样的第6师团终于遇到了真正的恶魔!这也算是一种报应!,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147章:倔强() 
9147倔强

    9月25日,101师团的又一场悲剧终于降临了!他们的师团长伊东政喜不幸被中**队射出的一发炮弹击中,挂了彩!

    伊东政喜,日本大分县大分郡竹中村人,时年58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4期毕业,曾参加过日俄战争中的旅顺攻城战并获得战功。此后他进入日本陆大学习,并先后担任近卫炮兵联队联队长、三岛旅团旅团长等职务,1934年晋升中将军衔。七七事变以后,在侵华日军中指挥第101师团,参加淞沪战役和南京战役。1938年,101师团奉命投入武汉战役,沿庐山山麓西向攻击,意图从星子方向进逼德安,企图包围中**队第九战区薛岳所部的侧后,切断南浔线。“老虎仔”薛岳敏锐地注意到了日军动向,立即挥军阻击,双方连续展开激战。

    南浔线战场的中日双方军队虽然也遭到了瘟疫的袭击,但却都最先恢复了过来!刚刚逃离死神怀抱的中日两国大军立刻在隘口展开了新的一轮厮杀!

    在隘口和伊东师团对战的,是中**队第25军的两个师,论装备和训练本来不是101师团的对手,但中**队巧妙地利用了当地庐山山地的险峻地形,以逸待劳,将日军死死挡在德安外围,使它苦战十几天无法取得进展。双方堪称棋逢对手。

    以儒将著称的伊东政喜,和中国陆军第25军军长王敬久斗了个旗鼓相当!

    从履历看,王敬久是江苏人,学生出身,入黄埔军校为第一期毕业生,指挥德械师,深受最高当局的信任,是早早封侯拜相的年轻将领。这个履历很容易让人产生“公瑾当年”的感慨,当时也真有多位小姐对其憧憬万分,专门赶去要嫁的事情。而不幸这位王将军实际是个地地道道的“粗胚”,生得五孔朝天、其貌不扬不说,还举止粗俗、满口脏话、毫无礼貌,吃饭喜欢蹲在地上吃,开会喜欢蹲在椅子上开。几位要嫁的小姐看到这位将军要么一见面就花容失色,宁可进戴笠的集中营也不嫁,要么嫁了以后大喊退票,落荒而逃。连他的部下也以军容不整著称。

    对上这样的对手,伊东政喜心里觉得很窝囊。

    然而,王敬久这个“粗胚”却偏偏很会打仗。“三淞“沪会战时,率87师直捣日租界的,就是王敬久。此次在隘口,王敬久硬是用一个师将伊东政喜的101师团挡了七天七夜,直到工事全毁才撤退到二线阵地。

    此后第101师团虽然伤亡惨重,但却再也没能突破王敬久的防线!

    于是焦急的伊东政喜决定青紫上前线去观察中**队的布防,试图从中找出破绽来。

    由于伊东政喜是个很谨慎的将领,所以,他并没有直奔一线阵地,而是选择了阵地侧方的一个高地,来观察双方的战斗情况。此时双方正在进行激烈的炮战,伊东政喜觉得他选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安全的所在。

    然而,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伊东政喜才刚开始观察没多久,就飞过来了一颗炮弹。然后伊东政喜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没有人知道中国炮兵的这一炮到底是怎么打的!也可能是中国炮兵打得太准了,也可能中国炮兵是打得太差了,完全偏离了预定的目标,最后飞到了伊东政喜的身边!相比之下,应该是后者更有可能!因为如果中国炮兵是瞄准打的,他们不应该就开了这一炮!

    所以当炮弹炸响的那一刻,伊东政喜觉得他的运气实在是霉到家了!

    庐山脚下,日军第101师团由于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被炮炸伤,攻势一时再难兴起。小坳附近,由华北驻屯混成旅团扩充并编的本间雅晴第27师团则接到了冈村宁次的死命令,不顾一切的朝着黄梅猛扑而去!一副不救出第6师团就埋在黄梅的架势!

    随着这两个日军师团的沉寂,整个南浔线战场全都僵住了。但大战之中,这种沉寂反而叫人不安,似乎一场新的风暴就要来临。

    德安西南一个小村庄里,薛岳将军正在他的第1兵团前进指挥部里心绪烦乱地踱着。步子时快时慢,有些乱。他的心里,象是有两个人在激烈地搏斗,一个喊“放人”,一个喊“不能放”。弄得他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能让薛岳如此为难的人自然不是别人,正是最高当局。两天前,薛岳接到武汉急电,令一兵闭把74军调到长沙休整。鉴于一兵团是机动兵团,不但要阻击敌人,更要大规模地向日军反击,所以薛岳舍不得放走一兵一卒,遂回电给最高当局称“部队调不下来。”

    可最高当局似乎不死心,昨夜再次来电,说“74军在岷山伤亡甚大,应予调下整补。”看来最高当局有些动了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要换了别的将领,尤其那些趋炎附势或胆小怕事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