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魂193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浩然想听听汪兆铭到底准备对他说些什么,所以没有直接给予强硬的答复,而是换了种稍微柔软的态度

    “这国战,和军阀混战毕竟不一样,面对名族存亡的关头,牺牲在所难免”

    对于黄浩然如此的回答,汪兆铭心里有些高兴,因为他在黄浩然的情绪中抓到了一丝黯然,这与他的低调俱乐部的情绪很一致。在汪看来,今天的这番话,才是黄浩然真正的内心。

    “就按你说的,战争难免有牺牲,可全面抗战到现在,中国为什么一步一步的往后退呢?虽然这中间佑臣你也取得过几场大胜,可总体的趋势,却依旧是中国向后,日本向前!这不是三军不用命!更不是政府不努力!实在是因为中国比较日本的进步,足足迟了六七十年,眼下中国的国防力量根本不能挡住日本的侵略!然而,自九一八以来,中国的外交方针又是怎样呢?不过是唱着强硬的高调,掩耳盗铃罢了!概括来说,既然从军事上不能挡住日本一步一步的进来,只能从外交上想办法,使我们退得慢些。”

    黄浩然觉得汪兆铭目前说的这些话除了有些悲观,还谈不上是卖国言论,实际上国民政府之所以等到1937年才向日本正式宣战,高层的想法,未必没有和汪兆铭一致的地方。

    也正是在这种妥协求和的思想指导下,汪兆铭才会在当行政院长时,亲手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和何梅协定,并认为他这样做,才是对国家负责的表现。

    直到抗战爆发后,汪兆铭仍顽固地坚持其中国比日本落后六七十年,抗战必败的观点。他认为日本是“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中国“军事、经济一切社会组织及社会能力都落人后。”“以一个刚刚图谋强盛的中国来与已经强盛的日本为敌,胜负之数不问可知。”正是从这种看似中正,却事先设定了失败结局的“事事不如人”的国情观出发,汪兆铭觉得“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所以应该能和则和。”

    打不赢就谈,谈不了就拖,还可以期待外部的调停嘛!可冰冷的现实已经给中国政府的高层抽了响亮的耳光,如今汪兆铭还要去感慨这些,说明这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全面抗战之前,压根就没有孤注一掷的觉悟。

    那就再给汪兆铭递个梯子,让他顺着爬,瞧瞧后面还有没有什么新鲜的

    “谈何容易,日本人既然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又岂会轻易与我们谈判,需知,弱国无外交啊若是在谈判中没有了话语权,这和投降又有什么分别?”

    黄浩然的这几句,直指汪兆铭刚才那套理论中的要害,就如在论持久战中批判亡国论者时所言他们“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依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他们只提强弱对比一点,是他们的片面性他们将此片面的东西夸大起来看成全体又是他们的主观性。所以在全体说来,他们是没有根据的,是错误的。”从这种没有根据的、错误的前提出发,汪兆铭叛国投敌就具备了逻辑起点和心理基础。

    “不!这不是投降!而是政治智慧!求和并不是去投降日本当汉奸,而是欲待国力增强,具备抵抗日军的条件后再试图抵抗日本!”这一回,汪兆铭的情绪有些激动了,他觉得黄浩然是在挑战他的理论基础,想把他和投降派混为一谈,扣上卖国贼的帽子,这也是汪兆铭现在最担心的,对自己的曲线救国行为,实际上汪兆铭也没有把握

    “以我的主张,现在还不应该发动抗战。等我们有了飞机,可以答复敌人的飞机,我们有了大炮,可以答复敌人的大炮,到那时我们再打!这是黄种人的战争,最后的根本,还是种族的融合,日本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以独立灭亡中国,一条是与中国协力共保东亚”

    又是一番疯话!黄浩然看着汪兆铭的眼神逐渐转冷。对于他刚才抛出来的提问,汪兆铭根本就没有回答,而是绕开了,这,分明是狡辩的伎俩。黄浩然觉得他现在有些看懂汪兆铭这个人了。

    汪兆铭虽然很早受民族主义思潮裹胁、推动,投身政治斗争。然而从一开始,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构成就十分混乱,这里面既渗合有大汉族主义乃至沙文主义的因素,又不能区分帝国主义时期的民族斗争与以前的民族斗争的质的不同,且往往将民族主义误为种族主义。

    辛亥革命前,汪兆铭就宣扬过必须由单一民族建立“民族主义的国家”。在中国,须以汉族为主干实行民族同化在国际上,凡有政治能力的民族,将要建设单一民族统一的国家,这就是民族主义。而民族帝国主义的含义是指本民族巩固后广收他族以求膨胀。正是从这种错误的民族世界观出发,“七七”事变后,汪兆铭荒谬地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类比于元朝灭宋、清朝灭明。他说“中国历史上为外族所侵略半亡者数次,全亡者两次,这些亡,不是侵略者将我们四万万人杀尽,能将我们四百余万方里毁尽,而是我们死了几个有血性的人之后,大多数没有血性的人,将自家的身体连同所有的土地,都进贡给侵略者,以为富贵之地。”当日本侵略者打出中日“同文同种”,“共存共荣”的旗号,妄图欺骗中国人民,汪兆铭便用以种族主义为核心的“大亚洲主义”的卖国理论相呼应,极力鼓吹欧美白种人在吞啮了红色、棕色、黑色等有色人种之后,威胁了黄种人。中日同属黄种人,属同文同种,因此,中日之争是“兄弟之争”,“冤仇宜解不宜结”,完全可以“重归于好”,“只应为友,不应为敌。”从人种自救的目的出发,因为中弱日强,由日本为首领导,改造东亚是天经地义的。故而中日战争是“中国解脱英美侵略势力千载一时之良机。”

    归结起来,汪兆铭混乱不堪的民族失败主义是其对日议和的思想动机和逻辑起点,对日投降,同流合污则是其变态的民族主义发展到极致后的必然归宿。

    黄浩然不知道现在该说汪兆铭一些什么才好了,是表扬汪副主席已经站在了脱离凡人的高度,超越了国家民族,已经考虑到种族层面呢?还是直接称呼汪兆铭为疯子?

    最后,黄浩然只好冷笑着不发表意见。

    因为和精神病人的争吵,是不会有结果的!

    “其实我早就说过的,我虽然是国民党副总裁,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要对日议和,我汪某人还不够分量自卢沟桥事变以后,我对于中日战争,固然无法阻止,然没有一刻不想着转圜。德国大使陶德曼居中调停,我觐见最高当局,他却推我去找孔祥熙,我堵了孔祥熙多次,孔始终不肯在倡议书上签字,致使调停难以为继直到南京未陷落前为此事写给最高当局的信,多达十封以上,当面也说过多次,然一次也未准!若是准了,南京城下何必增添那么多的死尸!”

    汪兆铭此时已经进入了他自己的情绪当中,他只是愤怒的向黄浩然讲述着他曾经做过的事情,在他看来,没有实权的虚位,是对日议和迟迟无法进展的关键所在,而最高当局,更是本应站在最前面顶着风云的人物,却始终装作缩头乌龟,最后居然要他汪兆铭来背负卖国的罪名,实在是被陷害了。

    “谋国者不应以难易定进止,更不能作个人毁誉打算!”

    最后这两句,汪兆铭似乎是在评价最高当局,以表达他的不屑。但黄浩然却听出,汪兆铭言语中仿佛是在为他自己打气,为他未来做出的汉奸行为找一个理由。

    为国家民族之存亡,而牺牲袭击的名誉去委曲求全,汪兆铭啊汪兆铭,你还真是个变态,明明是投降的行径,居然能美化的就像是壮士出征一般悲壮。

    这人要是不要脸起来,还真是天下无敌啊!。

第212章() 
9212

    黄浩然已经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汪兆铭此刻的状态现在实在让人有些担心。这个人的脸上泛着病态的潮红,配上青白的底色,显得相当不健康。黄浩然甚至担心,汪兆铭会不会有什么心血管病之类的毛病,要是情绪过于激动,挂在这个房间里,那真是有一万张嘴也说不清楚。

    还是早些离开,打碎汪兆铭的美梦吧!

    “汪主席还真是鞠躬尽瘁啊!没想到这么长的时间,你居然还能和日本人保持如此密切的联系,这实在是让我惊诧得很”

    “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政府里与日本人打交道的多了,军事上打不赢,还不允许在外交上多谈谈吗?”

    黄浩然突然强硬起来的态度,让汪兆铭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好在,汪主席是政治届的老手,立刻便把黄浩然安在他身上的嫌疑给推了回去。

    “谈外交是好事,就怕谈的人心思活络,想得多,这外交,也就谈歪了其实我也就是随便说说,汪副主席可不要介意哦”

    “不会,不会佑臣你在政治上还不成熟,这点我是知道的,我是怕你说出来的话,被有心之人听去,为人利用!”

    三两句间,汪兆铭的思路便恢复了正常,现在,他要把刚才说的话中不太合适的部分和自己之间的关系完全撇清。

    “粗人一个,不怕别人说什么,自然也不会有人爱听我说的,汪主席实在不必担心对了,这次来青石镇,最高当局是否有吩咐?战事胶着,我还等着武汉给我的最高指示呢!”

    “有的!有的!”汪兆铭的语速显得很快,从接下来的这一刻开始,汪副主席决定执行影佐祯昭的计划,将黄浩然永远的留在武汉战场。

    没办法,谁让黄浩洋知道的太多了

    “眼下武汉的政治形势很好,之前薛岳的大捷和第六师团的覆灭,让武汉的民众非常振奋,最高当局很高兴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特别是江防军,进攻27师团的速度最好能够快一些,哪怕不能全歼,重创也好,武汉现在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