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魂193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1章 无本生意不好做() 
但画眉的呼喊却没能换回孟施晴的回应。

    黄浩然感到有些难过,他明白孟施晴定然受到了来自夫人的巨大压力,此时将自己拒之门外其实是在保护自己。如此维护自己的好女人却不能娶回家当正妻,黄浩然觉得既对不起孟施晴也对不起自己。

    他本想继续砸门,但抬起来的胳膊却停在了空中。

    门砸开了又能如何呢?自己和杨文娜的婚事已是无法改变。说些安慰的话此时此刻有用吗?不过是给自己做交代,甩心理包袱而已

    踌躇间,黄浩然注意到有穿中山装的人在躲在院子角落的阴影里。从黄浩然踏进院门那一刻开始,这些人就注视着小楼门前发生的一举一动。

    夫人还是不放心啊到底在宜宾留了人手

    里面的不肯开门,外面的情绪也受到影响,画眉盼望的这场“好戏”变成了泡影。

    就这样,一扇木门,将小楼内外格成了两个世界。

    黄浩然默然站立了许久,忽然猛的一个转身,迈开大步朝外走去。口中高喊着:“老子要成亲了娶的是别人我知道你心里苦但要记住金锁上的话”

    几句话说完,刚好走出院门,然后便是一骑绝尘而去。

    小楼之中,孟施晴眼泪顺着脸颊流淌,口中喃喃自语道:“莫失、莫忘”

    一封电报拍到重庆黄宅,将要娶杨文娜的前因后果说个明白,后面的事情自然有家里的老人去出面处理,用不着黄浩然自己操心。

    接下来,黄浩然的注意力转向田家镇。在宜宾受的一肚子气,他要全撒在小鬼子头上。

    苏联人已经唱了开场,自己又在婚事上做了巨大让步。现在向武汉要求接管田家镇要塞守备区的指挥权,最高当局肯定会立即批准,另外还会再塞点好处给黄浩然和他的小集团。

    这种死守硬扛的防御战绝对是苦差。坚固的工事加上数量不少的精锐部队,这在外行人的眼里就等于是一座固若金汤的要塞。可最高当局和军委会的大员们心里却像明镜:接下来的日子,田家镇要面对的是日军空中地下的联合攻击。自全面抗战开始,中国军队在这样的防御战中,还从来没有成功过

    只要冷静下来分析分析,你就会那些文人和官僚口中宣扬的防御优势其实并不那么可靠。

    在重磅航空炸弹和大口径榴弹炮底下,工事的建造水平将得到最直接的检验。即便是不会被直接掀开,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会要了内部人员的命。

    还有刚刚调上来的生力军,关东军用东北的民脂民膏把自己给养肥了,现在又端着刺刀踏上了华中的土地。比起已经屡次遭遇严重损失,仓促补充,战力还没有恢复到37年七月前一半水平的中国军队,实在是强横太多。

    火力上被全面压制,兵力也没有优势,对手里面还有一支没有交锋过的日本精锐,又还只能死守,没有还手的余力。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这些天已经对周边的中国军队防区实施了穿插分割,这是要断了田家镇的外援。田家镇防御战注定要成为孤军的独唱,不知道最后填进去多少官兵的血肉。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要问,既然田家镇是一副烂摊子,陈辞修为什么还不赶快放手呢?

    这就需要站在陈辞修的角度来考虑了。

    从1937年813淞沪会战打到1939年初,这位小委员长在战场上最高光的时刻是在被称为“血肉磨坊”的罗店,除此之外,基本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战绩。

    而同时期的黄浩然,却是一场好仗接着一场好仗。特别是留守南京这招棋,更是一下子拉开了军事方面和陈辞修的距离。

    后来的徐州会战,功劳黄浩然和李长官各占了一半。桂系表现的越好,越不会受最高当局待见,这点陈辞修吃的很透,所以并不担心,他的对手依旧只有黄浩然一人。

    武汉会战开始的时候,陈辞修踌蹴满志的想要好好表现一番,多在军事上捞些资本,好拉进他和黄浩然的距离。

    政治方面,陈辞修认为黄浩然还很稚嫩,与他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所以他也不用像黄浩然一样成为中央军的战神,只要不落后的太多,就可以在整体上稳赢黄浩然。

    谁知阴差阳错,陈辞修早期在战略布置上下的苦功居然成为了最高当局讲他留在武汉最高指挥机构的理由。远离战场,还如何建功立业?虽然名义上每一场胜利都离不开大本营的运筹帷幄,可报纸却只青睐前线的将领,对藏在幕后的策划者们毫无兴趣。

    更要命的是,武汉会战中不再是黄浩然一枝独秀。薛岳、张自忠、俞济时、宋希濂等一大批战将开始崭露头角,其中还有不少是黄埔系,这让陈辞修有了严重的危机感。

    直到现在,陈辞修只是中将加上将军衔。还需要跨一道最艰难的门槛,所以眼下急需战功。

    陈辞修很聪明,知道面对强悍的日军,玩运动战或者进攻战都不是对手。所以他为自己调了一场足够血腥的防御战。

    田家镇和罗店有异曲同工之妙。守是肯定守不住的,既然结果已经注定,那么只需要在过程中做足文章。

    扛得久一些,打的壮烈些,这都是能吸引中外记者眼球的素材。一旦占据报纸版面的篇幅大了,时间长了,再找些有力人士托一把。惨烈的失守也可以变成爱国的壮举,到时候,就是军衔晋升的良机。

    为了迈上这级阶梯,陈辞修把他的老本第18军全都扔在要塞守备阵地上。

    失去指挥权就是将自己的老本全都交给了黄浩然。

    任何一个军方实力派都不会喜欢这种处境,因为这样会有被清盘的风险。

    用别人的本钱抢别人的功劳,这样的无本生意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会把人给得罪死了

    所以黄浩然现在要接过要塞指挥权,就等于是打乱了陈辞修的布局,两人之间绝对要结下梁子。

第52章 我就服你() 
“这这不可能!临阵换帅可是兵家大忌,我不信委座会做出如此轻率的决定!”

    铁青的脸色,学最高当局学的十足的小委员长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表现,到底是小的,城府还是比不上老的。

    好你个黄浩然,亏的当初还被蒋百里那个清客拐到芜城去观赏你这小子。本来以为是个军事上有些天才的璞玉,送给最高当局能够捞个善于发掘人材的评语。

    谁知道当初完全不起眼的一个校级军官居然能在几年之内蹿升的什么快!后来居然在军衔上还爬过了自己一头。

    现在想起当年在蒋百里的怂恿下一起在黄浩然的推荐书上签的名,陈辞修觉得真要被自己蠢哭啰

    “喂!给我要武汉官邸!我要直接和委座通话”

    陈辞修抓起电话话筒的举动吓得土木系出身,现任武汉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兼第十九集团军司令的罗卓英赶紧冲上来死死按住电话机的卡簧,劝道:

    “辞修!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这是委座发来的密电,怎么可能有假!?你现在打电话上去,岂不是在向委座示威?会被打板子的”

    早年罗卓英与陈辞修相知于保定军校,当年他们八名第八期的学生交换了兰谱,结为异姓兄弟,约定日后相互扶持,荣辱与共。结果八人中的陈辞修登龙有术,便招揽这些义兄弟,组成班底,以第十一师、第十八军为基本,不断扩编部队,成为中央军嫡系三大派系之一的“土木系”,套用水浒传中的话就是:直使青天旗下藏虎豹,土木系中聚神蛟。而此后陈辞修这位“袖珍总裁”身后就经常跟着一位影子般的“袖珍智囊”………陈辞修的八名义弟之一、最倚重的幕僚……罗卓英。

    罗卓英深知陈的心理。对陈要不卑不亢,奉承但不能过分,距离拿捏要恰倒好处,陈权利心极重,而将对部属专断异常,十分粗暴,脾气大时还经常杀人。所以罗通常在陈不高兴时,都不去接触他,等他平静下来,再去商谈,什么话都能讲,也听得进去。而罗经常在陈和部下之间转圜。陈辞修经常金刚怒目,而罗卓英则菩萨低眉,两人一刚一柔,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今日这样当面阻拦陈辞修,实在是事急从权,才会如此不顾及陈辞修的颜面。

    幸好,办公室里面除了陈罗二人只有几个陈最近身的侍卫,这些人经过严格训练,口风极严,不会将这一幕透露出去。

    不过为了再添一份保险,罗卓英还是挥手让其他的人都退了下去。

    陈辞修的火气被罗卓英压了压,理智开始恢复。等到屋里只剩下他和罗卓英两人,陈辞修才继续说了起来:

    “怕什么!?当初在黄埔,又不是没在校长面前打过官司!你就是因为这样的性子,才会被胡寿山那个混蛋欺负,吞掉了咱们的九十七师!”

    陈辞修说的是第十八军第九十七师从上撤退时,被素与陈不和的胡宗南派部队吞并的事情。这是向来喜欢吞并友军的土木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友军吞并,事后师长孔令恂多次要求重新回隶第十八军,胡宗南仗着“天子第一门生”的金子招牌,置之不理,不久就将孔师长调职了事,陈辞修只能无可奈何,心中怀恨不已。

    被陈辞修揭了伤疤,罗卓英也不着恼,还换了副笑呵呵的模样。

    “你们黄埔内部的事情,我一个外人,就算发表意见,只怕也没人会听啊”

    陈辞修、胡宗南、汤恩伯,是中央军中的嫡系三大派系。如今,还要加上黄浩然的“二五系”。

    全都是黄埔生,师兄弟之间排座次。当校长的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罗卓英这个保定派,保持低调是明智之举。

    “尤青(罗卓英的字),咱们这回不能再退让了!胡寿山是黄埔一期,委座的第一门生,在他手里折点面子也不算多丢人黄浩然不同,他有什么根基?我当东路军总指挥的时候,他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