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要代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

    杨玄感双手接过信件,道:“好的,父亲,孩儿去去就回。”

    杨玄感正待转身离开,杨素拉住杨玄感的手臂,叮嘱道:“切记,一定要交到太子的亲信手里。”

    “放心吧,父亲,孩儿也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了,包在我身上!”杨玄感大大咧咧地一拍胸脯,道。

    杨素拿起那几张已经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揉成一团,放到烛台的火上点了起来,那团纸迅速地变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火球落到了地上,转瞬间变成了片片黑烬,飘然无踪。

    见此,杨玄感向杨素施礼后,转身离去,径直到了大宝殿门口,守在门前的有十余名矫健的卫士,为首的一名叫张童儿的队正看到有人靠近,警惕着上前一步,伸手制止道:“宫寝禁地,休得靠近!”

    杨玄感也不惧,淡淡地望着眼前的将军,一言不发。

    张童儿见杨玄感不再靠近,也不逼迫,退后一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只是一双眼睛亮闪闪地望着杨玄感,有如妙龄少女看到了自己的偶像。

    天下第一勇将杨玄感,突厥的梦魇,骁果军中的大英雄!

    出身骁果军的张童儿自然认得杨玄感,开皇十九年,反击突厥之战,自己也有幸跟随杨玄感一起出征,自己只是众多仰望杨玄感项背中的一个,只怕杨玄感不认识自己。

    片刻后,一个内侍打扮的太监自大宝殿内疾出,来到殿门口。

    杨玄感识得此人,乃太子亲信,于是自怀中掏出杨素给杨广的回信,准备递给那个小太监。

    “且慢!”

    张童儿突然醒悟过来,横亘在二人中间,发声道:“且交于我查查看一番!”

    杨玄感瞬间脸色一变,转而沉声道:“尚书左仆射杨大人命我前来送信,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张童儿面露难色道:“杨将军,此乃非常时期,不是在下信不过将军,实在是上命难违,职责所在,还请体谅一下兄弟们的苦衷。”

    见此,杨玄感上前一步,低声对张童儿道:“家父这份信是紧急给太子的,你应该明白此中利害,将来是太子登位,少不了你的好处,你可要考虑清楚!”

    张童儿听了后脸色一变,道:“小人失言,小人失言!还请二位快快完成交接,然后速速离去吧!”

    “理应如此!”杨玄感笑着拍了拍张童儿的肩膀,将信封递给了小太监后,转身离去。

    小太监接过信,低着头,匆匆向偏殿,杨广寝殿赶去。

    “低着头,往哪去呢!”一声细长的声音忽然响起,接着一个身着蓝绣仙鹤长袍,手拿拂尘,头戴孔雀毛顶帽的总管太监文一刀忽然闪身出现在小太监面前,道。

    小太监大惊,本能的将袖筒中的信封紧了紧,却不料被文一刀抓了个正着。

    只见文一刀一手抓住小太监的左手,一手伸进去,拿出了杨素给杨广的回信,笑道:“你准备把这封信送到哪去?”

    “文公公,我。。。”小太监惶恐不已,作势求饶道。

    “带走!随咱家去面见圣上!”

    深夜,大宝殿偏殿,杨广寝殿。

    此时的杨广是坐立难安,只穿着一件黄色绢衣,头发散乱、额前的的一绺头发贴在了脑门上,两只脚上也是空空如也,居然连鞋子都没穿,正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来回在寝殿内走来走去,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减缓他内心的焦灼。

    “三个时辰!都快三个时辰啦!杨素的信怎么还没到!?”杨广又重复了一遍他今晚已经说过数十次的话。

    “太子殿下,切勿焦躁,也许杨仆射还没给殿下回信呢,彦文已经亲自去各个殿门口、宫门口盘问禁军了,马上就会有消息了!”侍立在一旁的右庶子、兼任给事黄门侍郎的张衡不断地宽慰道。

    终于,左监门率、太子左宗卫率郭衍自殿外疾驰而入,上气不接下气地禀报道:“太,太子殿下,大,大事不好了!”

    闻言,杨广脸色一变,急忙问道:“你且细细说来!”

    张衡也赶忙给郭衍递了一碗水,郭衍一饮而尽后,道:“我问过张童儿了,他说杨玄感在三个时辰前就已经到了大宝殿门口,他亲眼盯着杨玄感和我们的人转送了的信件!”

    “可现在我们的人还没回来啊!都三个时辰了!”杨广急着跳起来道。

    “殿下,是不是皇上。。。”张衡在一旁小声提醒道。

    闻言,杨广整个人如遭五雷轰顶。眼前一黑,差点没有晕倒,他晃了两晃,好不容易站住,定了定心神,道:“现在可如何是好!?”

    杨广太了解自己的父皇了,自己跟父皇打了一辈子交道,深知他对权力的警惕,任何人哪怕只要具有了威胁他权力的可能,他都会毫不犹豫的铲除。

    现在自己以储君的身份,在父皇病重之时,就与当朝宰相商量处理皇上的身后事,那事情的性质就严重了,这是太子勾结重臣,有图谋不轨之嫌,想必父皇现在已经是出离愤怒啦。

    张衡低声道:“太子殿下,现在当务之急,我们要捋清楚头绪,皇上现在应该已经看完了这封信,却是没有任何动作,这证明我们现在还是安全的。只是这一封信,皇上也未必会对太子绝望,信中虽然说了不少他身后的应对之事,但毕竟没有直接针对过皇上本人,他看了会愤怒,但未必就会因此行废太子之事,毕竟皇上他病得太重了。”

    张衡看了看院墙外柳述住的签押房的方向,继续道:“要是皇上真的想对您不利,一定是会派柳驸马去大兴传旨,所以只要我们紧紧地盯住柳驸马,然后调东宫的部队前来守卫仁寿宫,再下圣旨,除郭衍、杨玄感统领的士兵外,其余骁果禁卫军全部调离仁寿宫,如此,大局可定!”

第73章 仁寿宫之变(六)() 
右庶子、杨素内弟杨约进一步道:“张侍郎之言,与我不谋而合!现在殿下你掌管着玉玺,张侍郎手中握有圣旨,我们拟旨后,让家兄去执行,先把不属于郭衍、杨玄感掌管的骁果禁卫军全部调离仁寿宫,同时下诏,令在下骑快马飞奔回大兴,去东宫找左卫率宇文述,让他带东宫左右卫率的全部士兵,骑马火速赶来仁寿宫护卫,然后,去大兴宫内颁布圣旨,宣布接管大兴防务,掌控骁果军和番上军,再让右卫率于仲文率领大兴宫内的骁果禁卫防守东宫,这样,当可保不虞!”

    闻言,杨广高兴地赞道:“爱卿,你的想法与孤一模一样!”

    “殿下,长孙晟那怎么办,他可是手握数万番上府兵,还有大兴宫内的骁果禁卫军,战斗力冠绝天下,不可不防啊!”郭衍提醒道。

    张衡摇头分析道:“长孙晟那不必担心,这个人滑头的很,而且这些番上军队乃全国各地的府兵来京城戍守汇聚而成,形不成气候,更不敢直接行事,在这关键时刻,他长孙晟肯定是隔岸观火,只等事情明了,决出真正的大隋新皇,他就会转而向新皇效忠。至于大兴宫内的骁果禁卫军乃皇上亲掌,虽然战斗力冠绝天下,但皇上早就防着有心人利用骁果禁卫军作乱,所以多设郎将以分统,且调动军队需要虎符,现在皇上病重,虎符在我们手里,没人敢擅自行事的。”

    “只是,在下还有一个担心,前太子杨勇。。。”杨约欲言又止道。

    “你的意思是。。。?”杨广醒悟,问道。

    杨约做了一个抹脖子的举动,道:“现在大兴城里暗流涌动,我担心事情会发生变故,还是早作准备的好,万一让贼子们谋划成功,则我等皆万劫不复矣!”

    杨广想了想,道:“孤现在就委任你全权处理大兴事物,遇到紧急事变,可随机应变、先斩后奏!”

    杨约径直下跪道:“太子殿下英明,臣预祝太子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闻言,郭衍、张衡二人也反应过来,跟着拜道:“臣预祝太子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兴,东宫。

    太子东宫建在大兴宫内,与皇宫只有一墙之隔。

    此时三千整装待发的东宫骁果禁卫,已经骑马列阵集结完毕,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这个只有两里见方的宫殿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骁果骑兵们一身银盔,红缨,明光铠,肩甲吞云兽,铜钉筒袖,兽皮腰带,裙甲,胫甲,骑靴,从头到脚,一应俱全,手持丈八精钢长槊,腰系佩刀、利斧、流星锤等副武器,鞍上挂着良弓硬弩,胯下都是来自陇右、突厥和西域的良驹,这次为了赶速度,没有给坐骑也披上战甲,不然,那可真就是起于慕容家,进而闻名于天下的甲骑具装了。

    自从杨坚去了仁寿宫后,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也跟了去,后宫里没有重要的嫔妃,而太子杨广的萧王妃,长子晋王杨昭,次子齐王杨暕,还有那个重中之重的前太子杨勇全家,以及蜀王杨秀父子,都集中在这东宫之中。

    如果说仁寿宫是帝国的现在,那现在这东宫可以说就是大隋的将来,重要性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现下,东宫已经全部戒严,大门紧闭,宫墙上到处都是探出了半个身子的甲士,持弓把弩,紧张地注视着面前的宫道。而大门外的两边,各设了三道岗哨,每道岗哨处都停放着战车,车前放着拒马鹿角,把宽阔的宫道堵得只能容一骑进出。

    一个身材中等,须发皆白,全身披挂整齐的老将正坐在东宫大门后的广场上,老将的两道眉毛几乎连在了一起,象是丛生的杂草,鼻翼处两道深深的法令纹,随着老将面部肌肉的抽动,也象是有生命的活物一般抖动着。

    老将正是现在负责东宫乃至整个大兴皇宫防卫的太子左卫率宇文述,他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依然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眼下虽然坐在宫门后的马扎上,却象一座大山一样沉稳厚实,丝毫没有这东宫里剑拔弩张的气氛。

    “杨大人,如果没有什么要事要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