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要代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累了,他真的累了,自己每日每夜为国事操劳、殚精竭虑,也可算是古往今来最为勤勉的皇帝之一了吧。

    杨坚与独孤皇后一生育有五子,对着五个孩子,杨坚可以拍着胸脯的说自己从不偏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只不过长幼有序,按礼先立了长子杨勇为太子,但杨勇却因为自己失德而被废,三子杨俊被自己的妻子所害,终生残废;四子杨秀骄纵枉法,让杨素抓到了把柄,自己不得不将其贬为了庶人;幼子杨谅看样子也成不了大气,等到杨广登基,恐怕性命难保。

    次子杨广,自己原先倒是对其特别满意,现在看来,这一切不过是他的伪装,多年以来,这个次子一直在为太子位而谋划,甚至不惜抑制自己的个性来顺从自己,以至于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这五个儿子,杨坚算是看透了,他们谁接自己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扛起大隋这面大旗,能不能带给天下以安康,带给百姓以富强。

    杨广,他能吗?

    杨坚此刻有着深深地忧虑和怀疑,他并不觉得杨广伪装自己这么多年,成功瞒过了自己和独孤皇后有什么了不起,相反,他担心杨广继位以后,没有人能压制住他,那么他多年以来一直压抑的个性将会爆发。。。

    杨坚不敢想象,一旦杨广的负能量爆发出来,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见此,杨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郭衍的搀扶下起身,冲着杨坚再拜了三拜,然后带着杨素、郭衍、宇文述走出了大殿。

    张衡等到大殿里只剩下了杨坚和自己,上前一步,行礼道:“皇上,得罪了!”

    杨坚眼都不睁的点了点头,看不出任何表情。

    见此,张衡一狠心,拿起枕头,朝杨坚的脸上盖去。。。

    仁寿四年,秋,七月,丁未。

    公元604年,8月13日,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崩于仁寿宫大宝殿,享年64岁,在位23年,葬于泰陵,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

    隋文帝在位期间,政治文化上,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制,基本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力行汉化,废除鲜卑姓氏,带头恢复汉姓;提拔了如高颎、杨素、李德林、韩擒虎、贺若弼、王世积等一大批能臣将相;废九品宫人法,初创科举制;精简地方行政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颁布《开皇律》;建造了长安新城——大兴。。。

    经济上,杨坚素衣素食,生活简朴,带头提倡节俭;统一了币制,使全国通用五铢钱;户口上实行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并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同时在各地修建了许多粮仓来储存粮食,作为战略储备和灾年赈济,到杨坚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的正常使用。。。。

    军事上,杨坚改变府兵制初设时,兵农分离情况,在全国设立了折冲府,实现了兵农合一;同时灭南陈、平岭南,实现了全国统一;并且打败困扰北朝多年的突厥,降服了土谷浑,通过和亲、收买、离间等手段先后降服突厥、土谷浑、契丹、靺鞨等族,被称为“圣人可汗”。。。

第85章 爱卿,你的想法与朕一模一样!() 
仁寿宫,大宝殿外,杨广正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微微抖动的膝盖,表示着这位太子、即将登基的新皇内心里有多么的不安,而郭衍和宇文述则站在一边,宇文述不停地搓着手,而郭衍则不住地向着宫门内张望着。

    杨素还是一身紫色官服,立在一边,眉头紧缩,眼睛微微地闭着,热风吹着他那雪白的胡须迎风而舞,虽然杨素仍然稳如泰山,但那身汗湿的官服充分地显示出他此刻的焦虑。

    忽然,宫内传来一阵脚步声,郭衍眼尖,一下子叫了起来道:“殿下,张右庶出来了!”

    杨广马上停下了脚步,直接站到了宫门口向里看去,宇文述紧紧地跟上,而杨素也一下子睁开了双眼,快步上前,立于杨广的身后。

    满头大汗,双手止不住抖动的张衡跑了出来,整个脸上都写满了如负重释后的激动,一看到杨广脸色突变,哀伤之情溢于言表地喊道:“殿下,皇上驾崩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趁势跪在地上,身子和双手一起一拜地道。

    闻言,杨广浑身一震,向后退了两步,眼中的兴奋、激动、高兴之色一闪而过,但转瞬间脸上就写满了哀伤,他也顾不得身边的近臣和侍卫们,一下子上前抓住了张衡的双手,急促的道:“你说什么!?”

    张衡能感觉到杨广的掌心里那汗湿的温度,号陶痛哭道:“殿下啊,皇上,皇上他,皇上他龙御归天啦!”

    杨广一下子如五雷轰顶,直接倒在了地上,然后捶胸顿足起来:“父皇啊,父皇啊,您怎么就这么扔下孩儿不管,一个人就这么去了啊!你这叫孩儿怎么办才好啊!”他这一下子眼泪鼻涕如火山一样地暴发,弄得满身都是。

    宇文述和郭衍一下子蹲在了杨广的身边,一边陪着他飚泪,一边劝道:“太子啊,太子啊,您可千万要节哀顺变!”

    而周围的那些骁果禁卫们也齐刷刷地跪了下来,如丧考妣般地大哭,可惜多数人没有杨广这演技,只是干嚎,声音虽然不小,却是挤了半天也掉不下一滴泪水来。

    杨素看到这些人的丑态,心中鄙夷之极,嘴角一撇,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只是转瞬即过。

    他没有跟着杨广一起表演,而是转向了张衡,沉声问道:“张右庶,皇上可曾留下什么遗诏或者口谕没有?”

    张衡一下子收起了眼泪,抹了抹眼睛,正色道:“皇上临终前口谕,诏命太子杨广即位,还说诸臣需要尽忠竭力的事奉新君,共保我大隋的社稷江山!”

    杨素不等张衡说完,便正了正自己的衣冠,推金山、倒玉柱,直接向着还在地上放声大哭的杨广跪了下来,郑重其事地三跪九叩首,施以最隆重的稽首大礼,口中朗声道:“臣越国公,尚书左仆射杨素,恭迎新皇即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宇文述、郭衍和张衡也一下子醒过了神来,连忙跪了下来,也跟杨素一样开始行起了大礼。

    杨广哭得更来劲了,一边哭一边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胸口,连气都快喘不上了,断断续续地说道:“父,父皇不在了,孤当这皇帝有,有啥用啊!你们别拦着我,孤要去见父皇,孤要去见父皇啊!父皇啊,你怎么就没让孩儿见您最后一面啊!”

    杨素看得心中冷笑不止,但表面上仍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脸上此时也是老泪纵横,颤声道:“臣以为现在陛下应该节哀,现在要处理的事情还很多,先皇的丧事都不是现在最紧要的,陛下一定要分清楚此时的轻重缓急!”

    这话说到了杨广的心坎里,他抹了抹眼泪,站起了身,说道:“众卿平身,杨仆射,你说现在朕应该做些什么?”

    杨素没料到杨广前一刻还在地上号啕大哭,这一刻居然已经称起朕来了,还真是不加任何掩饰。

    但杨素的脸上也换上了一副凝重而严肃的表情,他早就在心中打好了腹稿,这会儿先是拭了拭眼角的泪水,然后沉声道:“眼下第一要务就是要掌控好局势,宇文将军在来之前就遇到了不知名敌人的袭击,虽然大概能确定是太子党,但具体是谁还有待查实,而且现在番上大营的长孙晟态度不明,我们现在需要立刻召见他,告诉他新皇已逝的消息,将他拉到我们这边来,并给他加派两个副手,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宇文述疑惑道:“可是,长孙晟他会不会来呢,或者他来了,但假意答应我们,实则暗地里准备兵变,他有没有可能已经投奔了太子党?在我来的路上,阻击我的可都是精锐地战士,害我折损了六百余骑才强行赶到了仁寿宫。支持杨勇的多为文臣,很难让人相信有如此手笔,我很怀疑里面有长孙晟的手笔!”

    杨素摇了摇头,道:“不会,长孙晟是个滑头,杨勇已经倒台多年,他是不会把宝全压在杨勇身上的。而且要真的是他的手笔,那么宇文将军你应该到不了仁寿宫,毕竟长孙晟的威名声满天下,手上又有五万精锐地番上府兵,他要出手,一定会不留余地的!”

    “现在杨勇应该已经被我们除掉了,我们只要告诉他这个消息,他会做出最正确地选择的,毕竟眼下胜负已分,我们给他一个效忠新皇的机会,他怎么可能放过?”

    听到杨素的分析,杨广认真仔细推敲一番,发现确实如杨素所说的那样,怪不得父皇如此重用这个五百年以前的本家,这个老狐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杨广又问道:“得到长孙晟的支持后,接下来做什么呢?”

    张衡不愿风头都被杨素抢了,恭着身子,抢着答道:“陛下,之后我们应该马上回大兴,召集百官,宣布先皇的死讯,然后再登位。一旦皇上正式登位之后,便大局已定,到时候所有的麻烦都是疥癣之疾,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处理。”

    闻言,杨广望了望杨素,得到杨素的点头示意后,赞道:“爱卿,你的想法与朕一模一样!”

第86章 文帝尸骨未寒,杨广**!()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陈宣儿的寝殿之中仍亮着灯,自从得知杨广控制了仁寿宫,接着文帝便驾崩后,她整个人有如灵魂都被抽走了,平日里神采飞扬的眸子在此时仿佛成了两个黑洞,正呆呆地坐在一张精致的胡床上,一言不发,身边的几个贴身宫女此刻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个个沉默不语。

    陈宣儿自从来到北方后,一直不习惯这融合了塞外风情的胡床,此刻端坐在胡床上的陈宣儿是坐立不安,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讨厌胡床,怀念江南的软塌。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撞得叮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