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要代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579年,突厥佗钵可汗求亲北周,千金公主远嫁塞外。然后没过多久,佗钵可汗病死,其子阿史那摄图继位,号沙钵略可汗。

    在隋杨代周后,千金公主的父亲赵王宇文招起兵反对杨坚,兵败,被诛灭九族。噩耗传道突厥,千金公主悲痛欲绝,于是怂恿沙钵略可汗出兵入侵中原。沙钵略可汗也觉得大隋新立,内部不稳,人心惶惶,便举兵40W,大举入侵隋朝。

第150章 出征() 
可是突厥内部却是被长孙晟的反间计所累,叔侄兄弟相攻,沙钵略可汗腹背受敌,举步维艰。此时,大隋初创,百废待兴,隋文帝杨坚并不想把国力耗在连年的征战上,于是与突厥讲和,收千金公主为养女,改封号为大义公主,赐姓杨。并以嫁妆的名义,赠给突厥大量的金银财宝,并且开市,满足牧民日常所需,此后突厥与大隋相安和好,互通有无。

    公元587年,沙钵略病死,其子即位,号都蓝可汗。

    公元589年,隋灭南陈,为表恩宠,进一步拉拢大义公主,隋文帝杨坚将陈后主陈叔宝一面华贵的屏风赐给大义公主。公主久居塞外,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华丽的东西了,一时睹物思人,国恨家仇一起涌上大义公主的心头,激动之下,她信手挥笔在屏风上提了一首诗,也就是韦云起唱的这首。

    此诗文笔上佳,表达了多年来远嫁异国他乡、身怀国仇家恨的情感。然此诗流传到了杨坚的耳朵里,却是让其大怒,觉得大义公主念念不忘故国,是大隋的隐患,于是下决心除掉大义公主这个隐患。。。。。

    公元593年,长孙晟设计,派间谍杨钦装扮成流浪汉,一路流浪到突厥,便四下声言:自己是大义公主的姑母西河公主派来的心腹,西河公主与丈夫彭国公刘昶打算与突厥联合发兵,灭隋复国。报仇心切的大义公主信以为真,并说服都蓝可汗同意发兵。

    然后,长孙晟亲身前往突厥捉拿杨钦,大庭广众,对质之下,虽然都蓝可汗拒不承认,大义公主也怒骂隋使,但此时大隋国力强盛,携一统中国之势,威压突厥,加上长孙晟多年游走于突厥,与众多突厥贵族关系良好,特别是当时的突利可汗(现启民可汗)一边倒的给长孙晟助威。

    都蓝可汗顶不住压力,最后还是让长孙晟带走了杨钦,并训斥了大义公主一顿。此举让都蓝可汗在各部的威信大降,其大可汗的地位岌岌可危,隋文帝杨坚便借机下诏废除了大义公主的公主封号。

    此举等于直接断了隋朝对突厥的援助,原本两国交好的前提是公主每年由大隋提供的大笔岁子钱,这些岁子钱是可贺敦地位的象征,也是维系各部安稳的手段,如今岁子钱的来源断了,千金公主在草原上的地位直线下滑,犹如断了线的风筝。

    接着,统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为争取隋朝的支持,谋夺大可汗之位,偷偷向大隋求婚。隋文帝派人告诉来使:“只要他杀了千金公主。隋朝立即许婚’。

    恰好,千金公主由于有了几任丈夫,多是利益关系,寂寞、郁闷之下与一个叫安遂迦的小官慢慢好上了。

    此事被突利可汗得知,大喜,派人四处散布大义公主与安遂迦私通的消息,牧民得知大哗,草原上一时议论纷纷。因为突厥一向禁止通jian,千金公主所为,已成死罪。公元596年,都蓝可汗得到安遂迦的供词,再加上突利可汗等人的挑唆和鼓噪,不由大怒,他冲入牙帐,一剑将千金公主刺死,时年33岁。

    而现在的义成公主表面上看上去贵为大可汗的可贺敦,是突厥的国母。然突厥可汗更换频繁,阿史那部之间也分为众多派系,相争不断,当突厥的可贺敦,可不必当大隋的皇后来的轻松。

    她一面肩负着促进两边友好交流,互通有无的责任,又背负着秘密监视突厥、制衡突厥的重担,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不停地周旋其中,把握一个适当的度。

    中原自古就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然而,她们的出生就决定了她们的命运,从出生开始享受的各种优质资源,都变成了她们各自必须肩扛的责任。大多数世家、皇家女不过是联系家族、国家之间的纽带而已,她们大多数生来就是工具,甚至不曾得到父母真正的关心和疼爱。

    杨延郎忽然觉得有些佩服这些和亲的公主,远到王昭君,近到千金公主、义成公主,她们恪尽职守,把瑰丽的青春献给了陌生的可汗,也献给了国家的“靖边事业”。这些个可怜的少女,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忽然变成了史书中一道诡秘的幽灵,尽管没人刻意关心她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但历史的记载却时常浮现出她们“救世主”般的身影。虽然这并非她们的本意,她们开始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她们都遵从了自己的本心,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做到了她们应该做的。

    三日后,韦云起将两万突厥狼骑分为四营,由部落首领率领,又将四营分为二十队,每队千人,由各自的部落的勇士和头目率领,排成整齐的前进方阵,奔驰在绿油油地大草原上。

    突厥军队基层编制极其散乱,没有明确的制度标识,这来源于其游牧的生存性质,多是以帐、幢为单位。

    其王公亲王级别的谓之叶护,相当于中原的王爷;阿史那嫡系子弟谓之特勤,权力可大可小;别部领兵者谓之设,相当于中原的大州总管;其手下大官屈律级,次阿波,次颔利发、吐屯,次俟斤,皆为首领之意,相当于中原的州、郡、县等地区的掌柜;吐屯相当于掌管一郡的民政大吏,类似于中原的知府。伯克,通常为贵族,将军。梅禄为总管。

    突厥军队本部称为虎师,又号“金狼军”,近亲部落为豹师,仆从部落为鹰师。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第151章 杀人立威() 
十几个朔方军士兵为一小队,奔驰在队伍行进的两边,不断重复、强调着来自中军的命令。

    薛献指着眼前这支噪杂声四起,队形散乱的突厥狼骑,撇嘴道:“这哪像是一支军队,咱中原的百姓赶集才这样!”

    “韦通事,这些牧民们平时散漫成性,自由自在惯了,如今突然如此严谨的约束他们,会不会激起众怒?”杨延郎望着隐隐有乱象发生,行进队伍噪杂声越来越大的突厥队伍,担忧道。

    “我倒希望有人敢闹事,我正好拿他开刀,以儆效尤!”韦云起冷冷地回道。

    “这些个突厥人,打起仗来,无组织无纪律,胜则一窝蜂全上,败则四散而逃。而且战法就是单一的狼群捕猎法,基本不与人硬刚,打斗中还很喜欢去收捡战利品,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军队,倒不如说是披着狼皮的强盗来的合适!”二郎杨延广淡淡地评论道。

    。。。。。。。。。。。。。。。。。。。。。。。。。。。。。。。。。。。。

    “其实这个狼群战法还是很可行的,突厥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就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长大,几乎个个身强体壮,穷凶极恶,而且他们弓马娴熟,如果能有好的组织和纪律性,这狼群战法的威力可是不容小觑!”四郎杨轩武纠正道。

    “那韦大人这岂不是教了徒弟,饿死师傅?万一这些个蛮子把咱们的军纪、军规学了去了,岂不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马飞调笑道。

    “呵呵,这些个牧民还没这本事,他们自由散漫惯了,而且他们打仗就是为了得战利品,有强力约束还能勉强遵守,一旦撒开了丫子,什么都会给抛到脑后。”王嘉笑呵呵地补充道。

    众人正笑闹间,忽见一队朔方军士押过来两个突厥狼骑,禀报道:“大人,这两人私自脱离队伍,说是去草间大便。”

    韦云起皱着眉头道:“押过来干嘛?直接就地正法就是了!”

    “大人,饶命啊!我们实在是肚子疼了,才去方便下的。”

    “唉,我们是突厥人,你们管不了我们!”

    得令的朔方军士可不管两个突厥人如何叫喊,直接拖拽着就往外拉,待离中军二十余步后,拔出佩刀,就准备把这两个牧民给斩首。

    “刀下留人!”

    只见一个突厥部落的小伯克,现任千人长的黝黑汉子驰马而来,隔着老远就在那高声大喝。

    中军的喧闹,让行进间的突厥狼骑皆转头望向这边,正好整以暇的看这事态的发生,甚至有狼骑举起了自己的兵器,高高示威。大部分突厥人是想看看韦云起的手段了,这一个处理不好,重则兵变,轻则从此再无组织纪律。

    韦云起清楚的知道周遭的变化,先示意朔方军士不用理会,直接斩首,然后转头直视奔驰而来的千人长,嘴角不自觉微微上翘。

    “扑哧!”

    得令的朔方军士,手起刀落,两颗人头跃向空中,鲜血四溅,两具无头尸体徒然的摔倒在地上。

    “啊呔!我乃执失部勇士阿尔蓝是也,你们为何屠杀我的士兵!?”阿尔蓝骑着高头大马,以手遥指中军众人,怒喝道。

    韦云起神色严肃地望着阿尔蓝道:“这位小伯克,你可知道你犯了什么罪?”

    “我?”阿尔蓝没反应过来,本能道:“我犯什么罪了?”

    “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杨延郎微微一笑,道:“伯克大人犯了三项重罪,你难道自己都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