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国工作去特区,朝鲜海关搞审计。

    日本图谋我中华,手提双枪我奋起。

    战友就是袁世凯,出生入死杀性起。

    浴血激斗韩王宫,打得日本哭啼啼。

    不料日本发了狠,五大师团来搞你。

    整整一万日本兵,平壤追杀真危急。

    侥幸逃回遭废黜,往事如烟休再提。

    武昌枪响揭竿起,从此民国新天地。

    出任内阁大总理,老唐扬眉又吐气。

    奈何国库空如洗,借款受尽窝囊气。

    借款本为革命党,得罪老袁在情理。

    岂料黄兴瞎扯皮,硬把老唐死里逼。

    万般无奈弃职走,逃离北京回家去。

    容请大侠高抬手,日后江湖好相遇。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唐绍仪声声如泣,把他的悲惨遭遇讲述了一遍。那黄祯祥只是一介江湖草莽,何曾听到过如此稀奇之事?当时听得眼睛都不眨一下,等唐绍仪说完之后,他哈哈一笑:原来如此,那倒也怪不得你弃职潜逃,潜逃虽然是你的不对,但某家断言,如果不私自逃走的话,只怕你日后更难过。

    唐绍仪见对方颜色好转,杀机消尽,不禁长舒一口气,问道:谢谢黄大侠的理解,不知黄大侠此行何往啊?

    黄祯祥笑道:是武昌大肥仔黎元洪,三顾某家茅庐,重金礼聘,定要请得某家出山,某家无奈何,只好武昌走一遭。没奈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唐绍仪急忙拱手:恭喜黄大侠升官,黄大侠如此惊人身手,到得武昌定然有一番作为,假以时日,便是做个国务院总理,也不是不可能算了,这狗屁总理还是不要做了,黄大侠请了。

    告辞!黄祯祥向唐绍仪一抱拳:山高水长,后会有期。纵身跳下江轮,跳回到了他的小舟上。唐绍仪到得船边望去,但见一叶小舟,飘扬远去。唐绍仪呸了一声:这个大傻瓜,连我唐绍仪都弃职逃跑了,他却往笼子里钻,我敢打赌,这厮到了武昌,多半得蹲大狱

    唐绍仪这张乌鸦嘴,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此一去,大侠黄祯祥差点儿连命都丢在了武昌。

    05激斗大武昌

    大侠黄祯祥此番出山,绝对是其祖上无德,掐算错了时日。此时的大武昌,正酝酿着一场强风暴。

    话说黄祯祥到达武昌之时,正是肥仔黎元洪点灯熬油,在写一张公文的时候,公文内容如下:

    顷接军界同人呈称:军务部正长孙武不克称职、请予更换前来。查孙武当起义以前,奔走呼号,尚著劳勤,洎箢军务,煞费经营。近似心力交瘁,丛脞时虞,不累以疲敝之身,久膺军寄,迭请解职养苛。虽元洪优予慰留,未加允许,而该部长廉抑之怀,终必欲洁身引退,以避贤路。此次佥请更换,既昭各同志之公道,亦遂该部长之初心,元洪亦未便强留。现已遵照临时政府电谕改部为司,委任曾广大为军务司长。

    原来是共进会魁首孙武,被撤职了。

    孙武被撤职,起因是他拍着群英会黄申芗的脑壳,说:小鬼,好好干结果激怒了黄申芗,遂纠集江湖会党群英会、军官组织的将校团、士兵组织的义勇团、伤兵组织的毕血会,再加上从四川回来的第三十一标教导团,千人之众,血洗大武昌,杀首义元勋张廷辅,伤张廷辅家人,捣毁了孙武的家。只是因为孙武恰好在汉口,逃过了一劫。

    此次血洗武昌,仍然是首义之初的老班底,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组织全部参与。区别就在于,上一次大家是要打掉督抚,这一次却是要杀掉共进会的头子孙武。但是,文学社要杀他或许还说得过去,为什么连共进会中的人,也要杀掉自己的头子呢?

第112章 黎元洪下狠手(2)() 
这里有个缘故,共进会这个江湖组合,说到底是从同盟会中分裂出来的,并一直奉同盟会孙文为领袖。前者,由于孙武谋取南京政府的陆军部总长,引起了黄兴的憎恶——这个陆军总长,是给黄兴量身定做的,孙武竟然跑去跟他抢,黄兴岂能容忍?

    黄兴光明磊落,性情中人,爱憎分明,真诚坦率。比他年纪大的广西王芝祥称呼他为克公,黄兴就大喜,要弄个直隶总督的重职给王芝祥。孙武敢跟他抢陆军总长,黄兴就大怒,少不了要让孙武好看。

    于是南京政府坚决不授予孙武任何官职,这等于否定了孙武首义元勋的地位。这一否定对共进会,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

    同盟会对孙武的否定,带来的是共进会中人对孙武的鄙夷,人际交往之中,怕就怕看不起对方。一旦看不起对方,就会肆意伤害而无感觉。所以当群英会登高一呼,共进会中人立即响应,一个狗屁孙武,杀掉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就宰了他吧。

    于是文学社、共进会等武昌所有的江湖组合全部行动起来,扛枪拖炮去杀孙武,却不料阴差阳错,孙武未能杀掉,反倒杀死了文学社中的实力人物张廷辅,这让文学社说不出的沮丧,顿时失去了闹事的情绪。

    虽然大家没精神头再闹了,可黎元洪也不敢弹压,只好接受大家的要求,撤销孙武的军务部总长职务,将军务部降格为军务司。

    共进会、文学社并所有江湖组合联手追杀孙武,说到底是革命党自己对掐,所以孙文不能不问,遂发电给肥仔黎元洪,旁敲侧击,电文曰:

    昨夕接鄂省来电云:各同志与军务部长孙武大起冲突。其中理由虽不甚悉,惟我民国军宗旨不外厚爱同胞,保全大局。况该部长于起义之时,不为无功,请同志尤宜格外原谅。万一有不能容恕之处,亦宜宣明罪状,同议办法,不失为文明举动。文已电谕军务部长张振武、北伐军统杜锡钧、混成协协统王安澜、前先锋第一军统领王国栋等,就近极力排解,旋即派代表来鄂彻查。务望各同志和平为主,毋伤同胞同志之意,毋启外人干涉之端,是则文所厚望,诸同志三思为幸。

    孙文这封电报,终于成功地将武昌三武之张振武,推向了前台。

    话说那张振武,原本是个怪人,起义之前他是高小教员,读的书是扬州十日及嘉定屠城记,对于革命的理解,就是反清复明。而且他的反清复明,是身体力行,与众不同——他本人和他的卫队,皆是戏台上的武生装扮,绿幞头,红缨球,足踏软底英雄靴,腰系盘花英雄结,所到之处风风火火,呼呼啦啦,极是引人注目。

    辛亥元老张知本回忆说:

    至于张振武,起义前原任初级小学教员,起义后任军务部长,渠之卫队尽着戏台装束,离职后仍是如此,招祸之由,可见一端。

    元老张知本的意思是说:如张振武这般风格另类的人物,是极易惹出祸事来的。

    为什么呢?

    他因为极易被人利用,遂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被谁利用呢?

    被谁利用,关系倒是不大,能够被人利用,说明你多少还是有点价值的。人生于世,怕就怕一点儿价值也没有,求人利用都不可得,所以,而今革命大业初成,正是三武——共进头子孙武,和文学社头子蒋翎武及张振武自相残杀的大好季节。

    06肥仔跑不动

    却说自群雄会大闹大武昌,杀革命元勋张廷辅之后,肥仔黎元洪被迫依从群英会之要求,强行改组武昌军政府,大刀阔斧,将群英会讨厌的人物裁之撤之,代之以更有经验的老军人。

    于是武昌风声鹤唳,革命党人人自危。

    是年10月,武昌举行起义周年纪念会,与会人员有都督府军务司正司长蔡济民、副司长吴醒汉。时吴醒汉执杯在手,曰:

    今年尚在此相会,不知明年如何。

    在座的党人,闻听此言,莫不悲从心来,更有人放声号啕。

    他奶奶的,这个命革的,好像不大妥当,怎么命都革完了,自己还是像以前那样郁闷,要钱没得钱,要女人没女人要不,咱们再把命重新革一遍?

    继武昌首义、群英会之役之后,大武昌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三次革命:铁血团。

    这一次主事之人,正是风格最为另类的张振武,还有将校团的团长方维,两人召集文学社原蒋翎武的手下祝制六、江光国、腾亚纲,原共进会孙武手下李忠义,同盟会成员马超骏等人,秘密成立了铁血团,其组织的政治宗旨,开章明义,就是要推翻军政府,改革政治。

    推翻军政府的意思是说:宰了大肥仔黎元洪。改革政治的意思是说:以后要自己说了算,凭什么革了半天的命,还要听黎元洪吆喝?

    事实上,张振武已经成为武昌最有权力的人,群英会事件之后,参与闹事的将校团无处藏身,都投奔了张振武。而散兵站有六个大队一千多名乱兵,黎元洪本欲遣散,又被张振武抢先一步,将这些乱兵改编为军务司卫队——也就是他自己的卫队。

    如此之强的实力,所以才会有文学社的骨干人物背弃蒋翎武,转入张振武旗下。而张振武更是不把黎元洪放在眼里,肥仔找了他去说事,他拍着桌子,指着肥仔的鼻头一顿臭骂,骂得肥仔脸忽红忽白,却硬是不敢吭声。

    实力强大的张振武,公开向黎元洪发起挑战。他在国民公校开学典礼上,发表公开讲话,说:

    革命非数次不成,流血非万万人不止!

    这句话既然公开说出来了,那就意味着铁血团要动手了。但张振武又如何想得到,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打群英会事件之后,孙武就发誓要报此血仇,他一直派了人秘密盯着张振武呢。

    孙武派的人,就是铁血团中最活跃的李忠义。李忠义这厮每次参加秘密会议之后,都要向孙武报告。据事发后刊载于民立报上的蒋翎武致孙武书一文所载,没有证据表明是孙武向黎元洪打了小报告,打小报告的人,应该就是李忠义本人。而唆使李忠义告发张振武的幕后主使,就是党人孙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