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潮安一带,正是洪门三合会的势力范围,黄冈的会首有余丑,余通,丰顺之罗飞雁,饶平之丘松,揭阳之林鹤松,惠来之黄德胜,海阳之陈芸生这众位会党英雄,也各怀有抱吞天下之志,与许雪秋一见如故,当下众兄弟立坛拜盟,星夜结义,筹饷购款,共图大举。

    许雪秋自去南洋购置武器,并派了一个叫李杏坡的人,负责接待四方英雄,另一位吴金铭,以办团练为名,聚集了四百多名三合会兄弟,于潮安上七都祠紧张的操练。毕竟是第一次起义,兄弟们都没得经验,每日里只管大张旗鼓,张张扬扬,却忘了那清廷也是大活人,岂有一个坐着等死的道理?

    遂有清廷秘密(严重怀疑此密探就是郭尧阶)假意革命,投奔李杏坡,李杏坡大喜,合盘向来密探托出起义计划,结果清廷捕快大至,李杏坡亡命途中被杀。

    正在七都祠训练的吴金铭也遭官府拘走,然后官府大搞政策攻心,鼓励许雪秋速速去衙门自首,徜认罪态度较好,或可网开一面

    政策攻心的压力太大了,许雪秋只好硬着头皮去道台衙门自首,却不料到了官府他老兄一亮身份,原来他也曾捐得候补道的头衔,和正要提审他的官员平级。

    这案子就没办法审了,俩道台在官衙里小饮一通,酒酒酒,邀朋会友,临风不可无,对月只须有这事就这么过去了。那位被下了大狱的吴金铭,另有当地乡绅父老出面,保释出狱。

    然后许雪秋再去新加坡筹款,还要接着干,这次算他幸运,恰好遇到了也正在四处弄钱的孙文,于是孙文强烈建议他加入同盟会,起义的事他去,筹款这活就交给孙文吧。

    1906年,许雪秋正式加入同盟会。

    孙文正式任命许雪秋为“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颁鹰球图章,并亲绘一面青天白日旗与许雪秋,派他回去继续起义。为了确保起义的成功,孙文还派出了六名同盟会员,并两名黑龙会会员萱野长知、池享吉,总共八名干部,一起奔赴黄冈镇。

    此后许雪秋将秘密机关设在黄冈镇担水街巷二号“泰兴号”,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之后,三合会已有超过千人表示对下一次的起义感兴趣。

第29章 绿林的辉煌世代(2)() 
第二次起义定于1907年2月19日,这次起义堪称一次尽善尽美的策划,起义的攻击目标是潮州府城。黄冈,浮山埠及揭阳方面的三合会共同发动,兵分三路,此外各交通要道均有兄弟埋伏,连揭阳炮台都考虑在内了。

    然而,临到起义的夜晚,却突然出了一桩怪事。

    那一夜,天气无缘无故的突然大变,就好似猪八戒突然下了凡,倏忽之间风雷大作,风雨交加,天色黑得好似锅底,面对面站在一起的人,居然看不到对方的人影揭阳一路的兄弟,在杀奔潮州府城的途中越走人越少,大半兄弟全都迷了路,黄冈这边更惨,由于夜色过黑,许雪秋摸扒滚打找了半夜,也没有找到集合的地点

    当时许雪秋火气就大了,这叫什么事啊,今天这个义不起了,大家统统解散

    生气的许雪秋带着黑龙会的两名兄弟萱野长知、池享吉气呼呼的去了香港,拍电报向孙文请示。却不料许雪秋前脚一走,后面兄弟们自己干起来了,而且很快就攻破了黄冈协署

    (5)反清复明孙中山

    却说那一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众兄弟尽皆迷失在起义的途中,搞得起义泡了汤,但起义的风声却早已嚷得尽人皆知。于是清巡防营候补千总蔡河宗扬言,要对三合会的秘密机关“泰兴号”进行一次审计大检查。

    听到这个消息,众兄弟大喜,立即调兵遣将,凑足了几百人,埋伏在外浮山的路上,准备给蔡河宗一个教训。

    那一日几百兄弟埋伏在路边,从早埋伏到晚,饿得饥肠辘辘两眼昏花,也未见到一个清兵的影子,无奈之下返回,想吃点东西,却不料回来之后大惊,只见泰兴号门倒墙塌,空无一人,留在这里的几名兄弟却一个也不见了,现场只有一片打斗后的痕迹。

    众兄弟急忙四下里一打听,才知道蔡河宗那厮早就带着清兵来过了,而且已经将留守的三合会兄弟逮去协助调查了。蔡河宗这厮之所以来无影去无踪,说穿了也没什么奇怪的,只不过他是乘船走的水路而已。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兄弟们在陆路上埋伏,你却故意走水路,存心耍三合会的兄弟们玩是不是?

    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时余丑就火了,丢他老母,欺负人欺负到这种程度,这蔡河宗真是太不象话了,大家马上动手,立即强攻黄冈协署,救出被掳走的兄弟们。

    正所谓一呼百应,霎时间千余名三合会兄弟聚于黄冈三里之外的乱坟岗上,每人身上挂一条白布,上印鹰球徽号,然后众兄弟齐声宣誓,余丑并宣布军法十九条,然后兵分四路,杀向黄冈城。

    正杀之间,那缺德的老天又来捣乱,只听一声惊雷,泪飞顿作倾盆雨,三合会的兄弟全都傻了眼,丢下枪便走。

    三合会兄弟生死不惧,却为什么一见大雨就魂飞胆破呢?

    原因简单,三合会的兄弟们使用的武器,全都是自己在家里制造的火铳,这种火铳杀伤力强于拳头,而且还有一个拳头比不了的音响功能,可被雨水一淋,火铳的战斗力一下子就降到拳头以下,这让兄弟们如何受得了?

    危急时刻,黄冈城中突然火光大起,霎时间情势扭转。

    这把火,却是三合会大佬陈涌波放的,他眼见天降大雨,摧毁了兄弟们的战斗力,情急之下索性一把火烧掉了一座祠堂,火光起处,城中的守军顿时心寒胆裂,再不复此前的凶悍。

    熊熊的火光之中,陈涌波大步向前,喝斥守军,要求面见候补千总蔡河宗。

    蔡河宗下令,让陈涌波进去。

    陈涌波单找蔡河宗,那是有缘故的。一来蔡河宗此人与三合会兄弟多有往来,有点宋江未上梁山之前的意思,再者蔡河宗此人能力非凡,可怜见的在清兵这边混了好久,才堪堪混队上“候补千总”,最多不过是个副股级干部,这对蔡河宗来说委实是件丢人现眼的事情

    晓以大义,动之以理。

    这边革命成功后,还有太多的大都督的职位可供蔡河宗挑挑捡捡,你说这蔡河宗会跟自己过不去吗?

    于是蔡河宗火线加入革命党,掉转枪口,冲入协署,擒杀司官巡抚王绳武,守城把总许登科,并俘虏了黄冈同知谢兰馨,都司隆熙等。

    革命军大获全胜!

    胜了归胜了,但由于三合会的兄弟们文化水平不是太高,不晓得孙文是干什么的,以为孙文定然是反清复明的好汉,就发布公告,署名“大明军政都督府孙”,并历史上首次竖起了孙文设计的青天白日旗。

    (6)失踪者之谜

    正在香港拍电报的许雪秋,从报纸上看到黄冈的兄弟们已经干了起来,登时就急了,他带了四个人飞快的往回赶。

    哪四个人?

    汪精卫,胡汉民,以及黑龙会的萱野长知、池享吉——仍然是汪精卫最拿手的维持会式的组合。

    许雪秋五人匆匆赶路,三合会的兄弟们兵分五路,也在匆匆向并洲进军,本打算是打清兵一个冷不防,可是清兵却早有防备,三合会反倒差点中了清兵的埋伏,激烈交战过后,三合会阵亡二十多名兄弟,被迫撤走。

    清军衔尾而追,而且从海面上包抄,迫得起义军一步步又退回黄冈。正在往土造火铳里填装炸药,那该杀的老天爷又来捣乱,大雨倾盆,彻底解除了三合会的战斗力。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宣布解散。

    此后诸兄弟有钱的都逃到了海外,没钱的就比较惨,只能分撤到福建乌山踞守,这次起义就这么结束了。等到许雪秋带汪精卫及日本人赶到,一切都晚了。

    这次起义搞得许雪秋两头乱跑,说起来实在是很惨,但更惨的还是七女湖那边。

    实际上,如果不是老天爷一个劲的捣蛋,搞得黄冈三合会兄弟万般无奈的话,只要能够再坚持六天,黄冈就能够和七女湖这边联成片了。

    七女湖这边的起事,说起来极尽离奇,不可思议,充满了难解之谜。

    说到七女湖,就要从庚子年间孙文于惠州的二次起事说起了,那一次起事的总指挥是兴中会的郑士良,他的助手是邓子瑜,先锋官叫黄耀汉,起事时日本志士山田良政被杀,成为中国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个日本人。

    惠州起事失败后,郑士良、邓子瑜及黄耀汉三人都逃去了香港,那郑士良却被人毒死,凶手不知何许人也。而邓子瑜和黄耀汉两人,则分别在新加坡开了一家旅馆,从此成为了旅游业大享,进阶到了成功人士行列。

    1907年初,孙文密召旅店业大享邓子瑜及黄耀汉,两人去了之后,只见孙文身边坐有一彪形大汉,龙威虎猛,声势骇人。

    孙文向邓子瑜和黄耀汉介绍说,这名大汉,乃江湖中成名大哥,姓余,名绍卿是也,余大哥在江湖上端的有名望,说是一言九鼎,也不为过。现今孙文命令,由余大哥领队,带邓子喻和黄耀汉两人经由香港潜入惠州,再行举事。

    于是余大哥带着邓子瑜和黄耀汉去了香港,刚刚到地方,就被香港警察盯上了,黄耀汉就掉头回新加坡去了,还是开旅馆安全。

    现在只剩下俩人,于是余绍卿大哥命邓子瑜在香港等信,余绍卿只身进入内陆,此一去,便如泥牛入海,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大哥余绍卿失踪,与他同时失踪的,还有这次起事的活动经费。

    可想而知邓子瑜是何等的郁闷,大哥失踪了,钱也没了,就只好打报告,继续朝同盟会驻香港分会的负责人冯自由要。算计时间,邓子瑜打报告要钱的时候,许雪秋应该也在冯自由那里拍电报满世界找孙文呢,这两人相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