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茗枝道:“复社的名气越来越大,到崇祯十四年,成员达到三千二百多人,天下士子近半出自复社。在加之许多成员相继登第,声动朝野,而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许多太学中生员,也都自称是张溥先生门下。但是这些都没能够为他带来荣耀,却带来杀身之祸。没多久他便在太仓老家“病死”了。”朱亮听的出来,茗枝在说‘病死’这两字时,音节格外的重。

    一个年仅三十九岁,前些天还活蹦乱跳,四处奔波的中年人突然之间病死,这确实让人产生怀疑。但是历朝历代,像这般‘病死’的人又何止张溥一人呢?朱亮对此也无他法,只得说道:“张溥先生虽然早逝,但是他却把自己的精神留了下来,我相信他的精神会伴随着复社的发展壮大而遍及天下的。”

    茗枝说道:“张溥先生死后,复社失去了领袖,又被周延儒、吴昌时等人趁机打压,开始慢慢衰退。许多复社出身的官吏为了得到晋升的机会,纷纷和复社划清界限,如果不是我老师尚在,只怕早已解散了。”

    朱亮道:“我见张采先生如同六旬老翁一般,今日听你提及,应该尚不到五十,想来是劳累所致了。茗枝姑娘放心,我大哥最礼敬名士,以后复社成员在山东境内遇到麻烦,我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茗枝讥笑道:“你有多大能耐?还不是靠着你那个大哥,等有一天你大哥被朝廷里那些腐败至极的官吏们拖垮了,看你能做什么。”

    朱亮道:“只要有我们众兄弟在一日,朝廷便奈何不了我大哥。茗枝姑娘不要乱说,这话传到我大哥麾下众兄弟耳里,肯定又要出乱子了。”

    茗枝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我不是要诅咒朱震大人,我只是想。”说道这里,看了一下朱亮,脸上闪过一抹红晕,却不再说话了。

第134章() 
两人呆呆的坐在庭院里,除了刚刚那不愉快的话题,实在不知再说些什么,便什么也不说了。

    越是愉快的时间越是过的快。那些不愉快的话题没能影响朱亮愉快的心情。恍然间,天边的白云被火烧红,便成了似锦的晚霞。夕阳的余晖洒进了庭院,给所有的景物都披上了一层红纱。

    朱亮突然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茗枝姑娘,天色不早了,我便先回去了,今天谢谢你给我增长见识。明天若有时间,我再来拜会。还有,你帮我向张采先生道一声别。”

    茗枝嗯了一声,算是回答。朱亮兴奋的向庭院外走去,他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有空。

    朱震也在想着明天一定要有空。他从王承恩处回到家里,李超辉又在书房里等着他了。朱震苦笑了一下,吩咐苏氏姐妹给他弄点吃的到书房来,便和李超辉商议起来。

    李超辉拿出一份名单递给朱震,朱震打开一瞧,上面罗列着几十个名字,后面还标注着官职。便问道:“这些人都是山东的官员?”

    李超辉笑道:“不是,他们都是那些士族世家送来的人,后面的官职是我建议授给他们的官职。”

    朱震哦了一声,又仔细看了一下,李超辉推荐的都是各县县丞、主簿或者各州判官、吏目之类的辅从官职。奇怪的是有两个名字后面却未标注官职。便指着那三个名字问道:“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

    李超辉道:“这两人一个是邹记粮行大老板的儿子,另一个是我最近结识的寒门士子,故不敢多言。”

    朱震笑道:“这个邹重光家里是开粮行的,想来你的意思是让此人做你的副手,管理财务了,这个叫崔杰的寒门士子,你是准备重点推荐他吧。”

    李超辉道:“大人还是先见见这两个人,在做定论吧。”

    朱震笑道:“邹重光既然给你做副手,见面的日子还多着,让他先上任吧。崔杰就算不是人才,既然能骗过你的眼睛,我见了也无用,让他明早便去章丘,过些日子我便去章丘见他,到时他是不是人才就一目了然了。倒是这些去出任各州、县小吏的士族子弟,要见上一面,他们现在在哪?””

    李超辉笑道:“大人的用人之术真是别具一格,不过属下还是信得过我这对眼睛的。那些士族在官衙点过到后,属下思量大人可能会随时召见他们,便让他们全部住在街东头的一家客栈里”

    朱震唤来亲兵,让他们去把那些士族子弟都叫来,然后对李超辉说道:“还有一事我一直未决定,就是我答应了朝廷派兵前去河南会同孙传庭剿灭流寇,你说用谁为将最好。”

    李超辉笑道:“大人不是心中未定,只怕是不好出口吧。属下斗胆猜测,此次出兵河南,除了敷衍朝廷,大人还想着能借李自成的手清理王永吉、吴建军留下的残部。所以此去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大人却太低估你麾下诸将的能力了。李超涂那小子如果去了河南便回不来了,那大人应该庆幸,否则将来独挡一面时还不坏了大事。”

    朱震道:“既然如此,那便由李超涂担任此次西征主将了,他标下那一营精兵全部带去,再加上吴建军残部四千、青州府兵四千、东昌府兵四千和灵山卫兵两千共计一万七千六百人。就让朝廷报称四万大军吧。”

    李超辉道:“反正朝廷有钱了,为何不多报点?最好把那二百万两银子留下一半来。你要知道当我看到大批的银子从手中流过时,那心痛的,恨不得银子全变成石头。“

    朱震笑道:“今日陈演跟说,这二百万两银子是陛下卖山东的泪水钱,你还想留下一半来,传到陛下耳里,小心他跑到山东来找你拼命。“

    李超辉笑道:“便是陛下到山东来找人拼命,第一个找的也是你。”

    正事搞定,朱震越发觉得肚子饿了。也没心思和李超辉去说笑。一个劲的瞧着门口,怎么这么久了吃的还没给他送上来。李超辉似乎看穿了朱震的心思,便说道:“其实苏氏姐妹很可怜的,从来没人去关心她们。跟着大人这么久了,小心的照顾着你的生活起居,就盼望着有个依靠,大人也应该抽时间关心一下她们。”

    朱震苦笑道:“我现在都恨不得把自己劈开成两个来用,哪还有时间想这些。”正说到这里,苏氏姐妹带着几个仆役拿着饭菜走了进来。她们似乎听到朱震刚才说的话,平日里挂在脸上的招牌式笑容已经不见了,吩咐仆役把菜摆上,便退了出去。

    朱震笑道:“不去管他了,先填报肚子要紧,我都一天没吃东西了。李兄,你要不要一起吃点。”

    李超辉笑道:“大人慢慢享用,属下先告退了。”

    朱震道:“不行,我还有是情和你商量呢。就是在城外培训的那七十个士兵,我准备给他们写些教材,待会要和你讨论。”

    李超辉道:“教材?是夫子授学时用的典籍么?大人不会想要今晚就编写出一部典籍来吧。”

    朱震鄙夷的说道:“用那些典籍去教人,只会把人教蠢了。我没准备编写典籍,就是把我的一些战术思想用白话文写出来,让那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士兵都能看懂。”

    李超辉道:“现在有许多寒门士子为寻生计,用白话文写些稗官野史供那些喜欢附庸风雅的人阅读,大人用白话写授学的典籍,倒也新奇。”

    朱震笑道:“李兄,你觉得平实易懂的白话文好些,还是满口之乎者也、深晦难懂的文言文好些。”

    李超辉道:“这个,就现在而言,白话文只有刚刚所说的稗官野史和一些话本、以及官方文书在用,流传的典籍、正史、文章等都是文言文。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白话文很有发展潜力,毕竟这个世上不识字人的居多数。”

    朱震笑道:“你能这样看很好,我先给你提个醒,以后我准备普及白话文,所以你有空时多注意点,对这方面有用的人才先好好养着,到时侯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束手束脚了。

    李超辉听了心中一惊,普及白话文,说起来容易,到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治学大儒、文人名士要断送掉自己大好头颅了,但愿不要兴出文字狱才好。

    其实朱震一直在努力影响着身边的人,比如李超辉,他总是满不经意间给他灌输了许多先进的思想。比如在讨论贪官污吏可不可治时,他会告诉李超辉:“可治”,然后隐晦的说出自己一些现代化的构想。他知道必须先影响了身边的人,才能去影响更多的人。

    否则等将来自己去变革时,连身边的人都站出来反对自己,还有成功的可能吗?他的努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最少李超辉明白‘还政于民’是治理贪污的唯一途径,知道了未来的战场在海洋之上,否则也不会向他推荐威海卫卫指挥使钟彬了。

    但是李超辉比朱震更加明白那些儒林文士的顽固,他们向来便是变革的最大阻力。王安石变法是,张居正新政依然是。到了将来朱震变革,这一点也决然不会改变,但是王安石、张居正没能力摆平他们,朱震却绝对有这个能力,因为他手里有惟命是从的铁血雄师!

    当成群的顽固儒林文士遇上百战的铁血雄师时,产生的后果便是杀戮,于是,文字狱便产生了。而且变革带来的文字狱绝对不会是为了猜忌而兴出的文字狱可以比拟的。

    朱震这顿饭吃的很快,但李超辉却想得很长。便在朱震吃晚饭时,那群士族子弟便已经来到平东伯府了。朱震笑道:“书房太小,容纳不下那三十多个士族子弟,我便去客厅里见他们,李兄在书房里等我一会。”

    来到客厅,那三十几人都纷纷上前拜道:“学生拜见大人。”一般士族子弟都会去弄一个秀才身份,如此一来,见到官员,便只需躬身叫一句学生拜见。而不必像平民一般跪地请安。

    朱震笑道:“还学生,现在你们应该称‘下官’了”,我已经给你们每个人都安排了官职,明天一早,便要去各地上任了。”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