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盘算着去登州转一圈来。先抛开那里的山东军器局和临近海港不说,自己的地盘上怎么能够容忍有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势力存在?

    大明在莱州设有专职巡抚,总督莱登军务。按照大明律例,这莱州巡抚可是要比朱震还大,虽然,在品级上是一样。而且这登州不比山东其他府县。那里和辽东隔海相望,没少和金虏交锋,虽说自吴桥兵变以来,精锐十不存一。但其力量仍然可观,单是莱登巡抚管辖下的威海卫那支五千多人的水师,便不可小觑了。

    去登州,朱震只带着十余名随从。这不是去打仗,自然不要带大队军马。至于莱登的势力虽不一定会接受朱震,但朱震去了他们的地盘上,也得好生招待着。若是朱震在他们的地头出了事,先不管朝廷的反应,便是朱震手下几万精兵杀将过来,他们也只有引颈就戮这一条路了。

    登州明朝为州,属山东布政使司莱州府管辖。下辖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和文登县。后升格为府,与莱州府并列,并设置莱登巡抚,总督莱登军务,与金虏隔海对峙。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明朝巡抚不同于清朝,他是属于那种临时性的官职,那地方有需要时,便往哪里派遣巡抚,他一般总督军务,政务还是由布政使管理。

    现仍莱登巡抚周汉勋,土生土长的登州人,其家族在莱登一带很有势力。朱震此行没指望着能把周汉勋扳倒,他只要莱登二府的政令在表面上服从山东布政使司。山东军器局必须搬回济南章丘去。

    “大人,前面便是登州城了。”一名士兵指着朱震眼前那一座城墙高大的城池说道。

    朱震嗯了一声,说道:“确实是一座雄城,这城墙一点也不逊色于济南啊!据说当年孙元化巡抚莱登之时,倾尽所有,铸造红衣大炮十六门置于城墙之上,金虏几次望城兴叹,可恨现在那些大炮全跑去金虏军中了。”

    他身边的士兵说道:“等大人铸造出大炮来时,孙元化铸造的只能算是小炮了。”

    朱震笑道:“孙元化铸造的红衣大炮自有其过人之处,我们不宜妄自菲保还是先进城再说吧!”

    十余骑飞奔而至,直到城门口前,方才勒住马。那守城的士兵见这伙人来势凶猛,倒也不敢得罪,只前来问道:“阁下是谁,难道不知道城门乃是军机重地,不允许纵马吗?”

    朱震下了马赔笑道:“我们是西边来的马贩子,见此雄城,喜而忘形,故而有所放肆,军爷莫怪!”

    那问话的显然是个小头目,他一双贼眼在朱震一行人身上量了一番,才淡淡的说道:“你倒也算有见识,知道我们登州城墙雄伟。看在你远道而来的份上,我就不与你计较了,进入到城里,不可再这般放肆了。”

    朱震笑道:“多谢军爷指点。”十余人便牵着马匹,向登州城里走去。看着朱震一行人渐渐走远的身影,守城门的士兵纷纷为了上来,问道:“头儿,今儿个怎么发善心了?这人是西边来的马贩子,看着他手下那十几匹骏马,就知道兜里的银子肯定不少,你怎么就这么放了?”

    那小头目喝道:“你懂什么,这群人手上长满了老茧,显然是经常摸着兵器的缘故,你们瞧瞧,自己手上是不是也有。还有那个带头的人掩饰得很好,但是他那十几个属下却满身杀伐之气,尤其在我上前问话那一刻,他们的眼睛都死死的盯着我,哪怕我有一点不利的动作,马上就会上来置我于死地。此人绝不简单!你们看好城门,我去禀告大人,让大人认认,此人是不是朱屠夫!”

第144章() 
进入到登州城里,朱震并未发现城中如同传说般那么紧张,街市上熙熙攘攘,街道两旁酒肆茶楼、商铺林立,人进进出出,来往不绝。虽不似济南那等繁华都市,却也闻不出战乱的痕迹来。

    这些年,金虏的重点攻略放到了宁锦一线,企图打开关门,直入中原,对这隔海相望的登州,却没有用过重兵。如此几年下来,登州自然繁华了起来。这其中关节,朱震自然不知道了。但是他却知道自己一行人牵着十几匹骏马,难免会成为焦点,所以便决定先找家客栈,把马寄存了。

    他准备现在街市上逛一圈,了解一下登州的民情。虽然,他从密探传回的资料里知道关于登州、关于周汉勋的很多事,但是能亲身体会一下,总是好的。

    酒楼、妓院这些地方,往往是打探消息,体察民情的最好去处,朱震选择了前者。一壶好酒,几碟小菜,朱震漫不经心的品尝着,耳朵却仔细的听着来自酒楼其他桌上的声音。他是一个人坐一桌,他那十几名属下老是觉得和他平起平坐是对他尊敬的表现,又不能都站在他身后,便在朱震四周的四张桌子上分坐了下来,形成拱卫之势,弄得朱震哭笑不得。

    不过朱震听到的消息却都不痒不痛的,无非是谁又要出海了、谁出海小赚了一笔谁赔了一笔、或者谁家的媳妇和谁有一腿等琐碎杂事。过了一会儿,却听到大家静了下来。正在朱震心奇间,一位五十多岁一身儒士长袍的男人走了上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十八九岁眉目清秀的小厮。大家一见到他便嚷道:“宋先生,今日你准备给大伙儿讲那一段。”朱震这才知道,这个五十来岁的人叫宋先生,可能是在酒楼里说书的讨生计的落魄儒士。

    果其不然,那位宋先生走到离柜台不远处的一张方桌前,很显然那张方桌是他专用的了。撑开手中折扇,笑道:“平日里说远了,众位看官总是心有疑虑,今日我便和大家说一出枣庄大战,让众位看官知道我大明也有不少英雄豪杰。”

    酒楼里的人立刻鼓起掌来,叫道:“好好!”

    宋先生道“往些年总于金虏交战,被金虏打到城门下来了,后来金虏不来我们登州了,却去济南、东昌一带放肆。一直未有真正的英雄豪杰出来给金虏点颜色瞧瞧,今年总算熬出位朱震大人,杀得金虏屁滚尿流的滚回关外老家去了,也算是给我们汉人长脸了。”

    酒楼里立即有人叫道:“宋先生你还是直接说那枣庄大战吧,朱震大人给我们汉人长脸,我们又不是不知道。”

    宋先生拍了一下醒木,张口说道:“话说金虏自去年十月入关后,那是一路杀到沂州、莒州一带,却从未有大明军敢于抵抗的,由此日渐骄益,一位我大明再无英雄人物了,休兵四月,肆无忌惮的四出劫掠。。。。。。”

    朱震听到他们再说自己的事迹,一时好奇心起,很想知道枣庄之战传到他们耳中来是什么一番光景,便仔细的倾听着,刚听了个开头,一个感觉起来很豪爽的声音说道:“这位兄台,这大堂之上皆以满座,唯独兄台独占一桌,可否让在下同坐一桌?”

    朱震还未说话,却早已发现坐在朱震四周的那十余名属下站了起来,眼睛死死的盯着说话那人。朱震反过脸来,瞧见这人约莫三十多岁,长着满脸胡须,很标准的山东大汉,便先给那十余名下属使了个眼色,让他们都坐下来,然后才笑着说道:“倒是我惭愧了,一个人独霸着一张桌子,兄台若不嫌弃,便请坐下。”

    那人笑了一下,便一屁股坐了下来,先叫来伙计,吩咐有好酒好菜尽管上来,又指着朱震说道:“这位大爷的帐全算我头上。”说着眼睛转了一下,又道:“这四周四张桌子上的兄弟是兄台的同伴吧,他们的帐也都记在我头上。”

    伙计高兴的唱了一个偌,转身而去,朱震这才说道:“兄台一口气请了我们这么多人,要大破费了。”

    那人笑道:“听兄台这口音就知道,你是远道而来的,我在这登州怎么也算是半个主人了,自然该好好招待兄台。只看是兄台这气度以及这些同伴的气势,绝非普通人啊!”说道这里顿了一顿,指着说书先生道:“到让兄弟想起一个人来,便是说书先生嘴里说的那个。”

    朱震心中一惊,但面不变色的说道:“这说书先生嘴里说的是朱震吧。朱震大人小弟也向来佩服,只是人家威震一方,小弟却只是一个小马贩子,八杆子也和人家挨不着边际。”

    那人摇了摇头道:“若是那些为了蝇头小利来往奔波的小贩子有兄台这气度,他的同伴有兄台同伴这眼睛都能杀人的气势,那天下真要大乱了。”

    朱震说道:“如今天下,流寇四起,各镇总兵大将拥兵自重,再加上那个虎视眈眈,恨不得一口把我大明吞下去的金虏,这还不算大乱,那依着兄台的意思,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是大乱呢?”

    那人笑道:“快了!历代最乱之时,便从旧皇朝覆灭那一刻开始。兄台方才说各镇总兵都拥兵自重,他们为什么拥兵自重,还不是在等着这个机会。你看隋末李家父子,极能隐忍,知道隋灭前夕,才打着给隋帝报仇的旗号一举攻占长安,然后分兵四出,削平天下。朱震大人这么讨好着朝廷,几百万两花花银子都舍得,其心思和那李家父子差不了多少吧!兄台,你说呢?”

    朱震摇了摇头道:“人家是做大事的人,哪是我这样只懂得为一点蝇头小利四处奔波的小贩子能够度量的。不过我看兄台气度不凡,想来也是做大事的人了,不知道您对朱震是什么看法。”

    那人笑道:“朱震此人,在下层极得民心,但是在上流人物中却口碑很差,几番清洗,杀害的官员、士族有数百之众,私下里都称之为‘朱屠夫’。不过朱震拉拢黄永年。和郑氏家族联姻,想来也意思到要成大事,关键还在于上层社会的支持吧。我想只要能给他时间,慢慢的改掉在上层人物心中留下的印象,将来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朱震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朱震再带着手下那群骄兵悍将来登州打杀一番,只怕这‘朱屠夫’的恶名就再难洗去了,兄台是这意思吧!”

第145章() 
那人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