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戏了!”朱震高兴的翻开第二页,页面上画的是一副世系传承图,看着图表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太祖讳元璋、兴宗讳标。。而建文帝朱允文的大名也赫然在列。

    朱震深吸了口气,把那本族谱收入怀中,一个狠毒的念头顿时涌上心头。他阴狠的说道:“你们身上带有火种么!放把火把这间密室烧了,嗯,连同这个人一起烧了。”

    那两名亲兵自然不会去问朱震为什么要这么做,应了一声,便掏出身上的火折子,放起火来。

    朱震退出密室,来到书房,便再次打开那本族谱。他要仔细看一下,看看是否能把它利用起来。

    “如果,我能冒充建文帝的后人,那以后的事会少很多麻烦吧!”

    朱震心想着,对于明朝用八股文培养出来的那些死板顽固的文士,朱震一直抱有连绵不绝的敬仰之情。这“反清复明”的口号他们可是一直喊道清朝末年啊!虽然,这和清朝皇族是外族有一定的关系,可是历史上也没有那个朝代激烈道这种程度吧!如元朝末年,那些农民起义的首领只说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却也没喊着要‘反元复宋’啊!

    族谱第三页便开始写了这一支朱氏家族分支的由来,建文帝朱允炆在逃出皇宫后,便飘洋出海,四处流浪期中间也是妄图着要复国。可是看着朱棣的王朝一天比一天稳固,心灰意冷之下,知道复国无望。而离开中土已久,思乡之情日重,便又溜回了中原,并在靠近海港的登州安了家。

    朱震继续看下去,建文帝朱允炆晚年只得一子,又单传了两代,才生出两支来,却偏偏其中一支传了三代后,只剩下一个女了。也算是又断了根了。又孤零零的传了三代,可谓人丁单薄之极了。

    传到如今,正好是第九代,而这朱允炆在世的后人中,除了那个叫朱振的年轻人外,还有朱振远嫁江南的一个姑姑。看到这里,朱震暗呼,真是天助我也,若是这一支人丁兴旺,自己也冒充不来了。难道还按照这谱上面一支一支的去灭绝了不成?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个年轻人也叫朱振,虽然,震不同,但是这很容易说通的,只是要让自己年轻一岁了。朱震突然又想起自己出来时,郑家催着要他的八字。还好当时没给他,否则自己的出生日期要和这本族谱上的相冲突了。

    等朱震看完,不知不觉便过去半个时辰了。他把那本族谱收入怀中,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意思残忍的笑意说道:“你们去搜查一下,看这座宅子里是否还有其他人,有就都给我杀了。”

    那几名亲兵一直对朱震今日所作所为很不解,这些都不像平日里朱震大人的行事作风啊!所以尽管他们对朱震命令从来没有怀疑过,但当他们听到朱震的命令时,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大人真要把这座宅子里的人都杀光?”

    朱震喝道:“你们没听清楚的的话吗?立即去执行!”说到这里,他看了看那几名亲兵,心想着是不是要连他们几个一起做掉?虽然他们对自己很忠心,可这件事干系太大了,只有死人,才会永远的保守秘密。

    这时,他心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是很快有把这一丝丝不忍压了下去。“最多,把他们当作战死的,好好抚恤一下他们的家属也就是了。”他想着,便把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几名亲兵定了死罪。

    这座大宅子过人衰落了,十名亲兵搜遍了宅子,也只找到两个人:一个年纪在六十岁左右的老翁和一个三十岁上下的汉子。他们两应该都是那种以前受过朱家恩惠的仆人吧,否则也不会主人家衰败至此了仍然还呆在这里了。朱震又再一次联想到了那些狗血桥段。

    杀完人后,朱震又命人把他们两人的尸体埋葬好,退出那座大宅子,又把那把锁挂上,布置出一副主人家出了门的样子。

    “暂时只能这样做了,等过明天自己走了,在派个人回来放一把火。”朱震想着,便带着十名亲兵回客栈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钟彬便来客栈接朱震了。再次陪同朱震来到军器局,看到工匠们都收拾停当了,按照朱震的意思,军器局那些工具一件都不要,只要工匠本人,所以人虽多,却也容易搬迁。

    在周汉勋、钟彬的目送下,朱震大队人马渐渐远去,只有钟彬还在回味朱震悄悄说给他听的那句话:“钟兄随时可以来济南找我啊!”

第154章() 
却说孙传庭自八月一日在西安关帝庙誓师出征,大军出潼关后,直扑洛阳。李自成虽然占领洛阳,但主力部队却随着他下湖广去了,故而孙传庭大军兵临城下时,并没有遭遇到抵抗,并不见血,便重新夺回了洛阳城。

    孙传庭大喜,一面写奏章给崇祯皇帝报喜,一面发放书文,催促左良玉、陈永福、朱震等各路兵马速速前来洛阳城会师。其部下陕西官军便在洛阳城下驻扎。虽说攻克了洛阳,但是孙传庭自己心里有数,给皇上报喜的奏章只是用来镇定一下朝中的情绪,至于对李自成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的损失。

    这时候,他的幕僚便向他提出了“稳扎稳打”四个字,劝他不要急于冒进,应该以洛阳为基地,先把城池修复了,便于固守。再广招流离失所的难民,把空余的田土分给他们耕种,囤积粮食,这样便有了和李自成抗衡的基矗到时候进可以发兵南下,剿灭流寇,肃清中原,退可以保守洛阳,把李自成拖在荒芜的中原,等待时机,再一举击溃之。至不济,还可以退回陕西,保守潼关,给大明朝留下这支最后的精锐力量。

    孙传庭也是有见识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追杀得李自成只剩下十几骑了。上次被李自成打败,归根结底还是在京城的大牢里呆久了,耳目不灵,没有正确估算出李自成的实力,还以为这流寇和几年前没什么变化。

    吃一惊长一智,有了上次的失败,孙传庭自然重新估算其李自成的实力来,特别是李自成在湖广闹得翻天覆地时,孙传庭值得叹道:“李贼羽翼成矣!”然后恨恨的想到当年杨嗣昌构陷自己的事来。若非他在皇上身边使坏,让皇上把自己召回京师,说不定李自成当年便被自己扼杀在摇篮里了。至于这件事的主要负责人崇祯皇帝,他自然不会去恨的,皇帝做错了事肯定是下面的奸臣在使坏嘛!

    所以孙传庭也很对自己幕僚的一件很以为然,只要多给自己一点时间,等自己把新招募的十万陕西军训练熟了,害怕收拾不了李自成。收拾了李自成,其余的几股小流寇就不足为虑了。

    可惜的是,他等得,皇上却等不得。孙传庭苦笑了一下,那些幕僚们才是有才,可惜不明白自己头上的压力有多大啊!也罢,借着等待几路援兵的空挡,再好好训练一下这批新兵蛋子吧,多训练一天,胜算又要大上一点。

    就在孙传庭攻占洛阳的第三天,原本就在河南境内的流窜的陈永福部和早就和孙传庭搭上线的高斗枢部便赶到洛阳同孙传庭会师了。但是陈永福、高斗枢虽说也是一镇总兵,但是久在河南同李自成接战,手下兵丁都没满足二万五千人的标准配额。而且还有许多兵丁也和陕西新军一般,是新招募来的。孙传庭虽然高高兴兴的把他们接入帅帐,但是心中着实不满意。

    他虽然广发缴文,调集各镇援剿兵马会师洛阳,但期盼最大的还是宁南伯平寇将军左良玉部和平东伯肃虏将军朱震这两支兵马。左良玉号手下兵多将广,是大明诸镇总兵第一;朱震能击败正面击败金虏,也是有绝对实力的。可惜现在这两支兵马一点消息都没有。

    到了第六天,孙传庭帅府聚将,商讨进兵方略,牙门将进来报道:“大帅,城外有人自称是山东总兵朱震标下,说朱将军有书信呈交大帅。”

    孙传庭眉头一皱,朱震给自己送封信来,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自己不准备来洛阳了。他疑惑着接过书信,打开一瞧,朱震的信先是吧自己恭维了一番,然后又推托山东有事,自己不能前来洛阳听用,甚是遗憾,但是以差遣游击将军李超涂领精兵四万,前来助战。

    孙传庭看完后舒了口气,虽然他人不来,但是派来了四万大军

    ,还算给自己面子。转念又想,他人不来岂不是更好,他现在是皇上眼前的红人,若是将来自己平定流寇,皇上自然会分一份很大功劳给他。没了他,自己的功劳反而会多些。想到这里,他便道:“让朱将军的属下进来。”

    孙传庭见到那个送信的小军官,便问道:“李将军的大军现在行至何处了。”

    那名小军官道:“李将军大军已经到达洛阳境内了,至多一个时辰,便能到达洛阳城下。”

    这么一个低级军官,身为援剿督师的孙传庭自然不会和他废话什么,孙传庭又问了几句,便说道:“你远来幸苦了,先下去歇着吧。”

    那名小军官退出帅营,孙传庭到:“朱将军既然派兵四万前来助战,我们的胜算又多了一分,只是左将军现在还没消息,诸位将军有何看法。”

    陈永福暗恨当初左良玉在郾城时擅自逃回南方去,害得他部将损失惨重,便哼声说道:“大帅还是不要对他抱有希望了,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任援剿督师被他卖给李贼了,去年在郾城时也丢弃我们大军自顾逃命,今次他会应命前来才怪!”

    孙传庭也只能摇了摇头,对杨嗣昌的恨意有加重一分。左良玉尾大不掉的局面实在他手上养出来的。

    一个时辰后,李超涂终于带着朱震拨给他四万兵马来到洛阳城下。看着这座破败不堪的千年古都,李超涂心里很不是滋味,这里是朱震当初发家的地方,那时候洛阳已经被朱震经营的有声有色了,哪知道一道圣旨,把朱震调往安徽战场,洛阳又再一次经受了李自成的铁蹄摧残。假如,当初朱震仍然据守着洛阳,他能在李自成几十万大军的围困下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