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圆圆低声说道:“将军不必浪费了,您尊贵之躯都能住这驿馆,贱妾如何就住不得?”

    朱震笑道:“圆圆既然这么说,那就不浪费了,这驿馆都是给进京的官员居住,修建得挺豪华的,至少比起我在山东的伯爵府豪华多了。刘峰,你去收拾一进院子,单独给圆圆姑娘居祝”

    这时,一个冷冷的声音在朱震耳边响起:“朱大将军好威风啊!”

    朱震一瞧,李邦华正站在门口,冷冷的瞧着他。他连忙上前说道:“是李伯父,小侄在您面前,哪敢威风?”

    李邦华看了陈圆圆一眼,冷冷的说道:“皇上把她送回田府还没十天吧,你就大张旗鼓的给接回来了,这份威风,是给皇上看,还是给全京城的人看?你自己心中有数。”

    朱震讪讪笑道:“伯父误会了,小侄哪敢耍威风给皇上看,皇上不给威风我看就不错了,不是么,我山东一境就有两位监军太监!伯父此来肯定有事吧,来,我们到书房里去谈。”

    李邦华本意就是来劝说朱震的,也正想和朱震好好谈谈,便跟着朱震来到一间比较隐秘的房间。李邦华说道:“老朽之所以看重贤侄,除了西铭的关系外,还因为贤侄是真真切切的国家栋梁之才,想贤侄以弱冠之年,横空出世于河南,又转战安徽,令贼军闻之丧胆。山东一战,更是奠定贤侄当朝武将第一的威名。如今国难当头,大厦将倾,也只有贤侄有力挽狂澜于即倒。但贤侄为何如此不知自爱,为争一女子,于同袍血战于大街。幸得皇上制止,未几日,贤侄居然有大张旗鼓的把她接到家中,这种作为,实在让那些对您抱有厚望的人心寒。”

    李邦华说道此处,看见朱震仍然神色如常,心中顿时起了三分怒气,冷声说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古往今来毁在女人手里的英雄人物还少吗?皇上明智,不敢为一女子忘记天下,故而又遣还田府。贤侄为何如此不通情理?”

    朱震正色道:“当此之际,朝中文武对小侄只敢巴结,有谁敢说我是非?唯有李伯父敢正言,足见伯父耿直,也见伯父对小侄的爱护。但伯父的见解,小侄不敢苟同。量一小女子有何能耐?岂有崩坏江山之理?那些被女人所迷惑的英雄,其英雄气概,还值得商榷。而男人丢了江山,又岂能把罪责归于一小女子身上?至于小侄爱慕陈圆圆,并非爱其美色,而是慕其才名。小侄非好色之徒,伯父应有耳闻,周王送我一对姐妹,我出征之时即留在淮安,便可见一斑?”

    说道此处,朱震突然苦笑道:“至于小侄和吴三桂当街血战,今日大张旗鼓迎接陈圆圆回府,只是想告诉皇上,我朱震就是一个好色之徒,一个莽夫。伯父可知道,皇上已经几次有剥夺我军权的心思了。”

第212章() 
李邦华听了,长叹一声道:“皇上疑心病惯来很重贤侄既然胸有沟壑,倒是老朽多事了。今日来除了想劝谏贤侄,还有些事情想和贤侄商量一下。”

    朱震道:“伯父有事,尽请吩咐,小侄定当竭尽全力。”

    李邦华道:“贤侄兵法见识无不出众,非老朽这等死读经书之人能够相比的,我想听听贤侄对大明前途的看法和分析。”

    朱震道:“伯父谬赞了,小侄哪敢妄谈天下大势,不过伯父要听,小侄到有些许愚见。李自成如今的声威、兵力都远远超过大明,不出数日,陕西便可传檄而定。以李自成的性子,平定陕西后,肯定会北伐京师,不出半年,便能灭亡大明了?”

    李邦华惊道:“难道贤侄也不能阻挡李自成么?”

    朱震苦笑道:“伯父太瞧得起我了,若在二个月前,皇上能让我做督师,虽不敢保证能彻底剿灭贼寇,却也能担保把贼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类。至于现在,嘿嘿,我敢肯定,李自成若是北伐,绝对是贼军未到,官兵先降!伯父,你要知道天下誓死忠君的人不会有很多,否则也不会出现改朝换代的现象了。”

    李邦华道:“大明真就没救了么?”

    朱震道:“小侄几乎敢肯定,李自成得到京师后,金虏会想着法子到中原来分一杯羹,此时我大明还有南方半壁江山,若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室中人,能得到南方官员绅士的鼎力支持,大明复兴还有些许希望,至不济,也能像晋、宋那般,苟延残喘。若是出现一个像先帝那样的主,就不好说了。”

    李邦华道:“贤侄所说,老朽也天天在想,但想来想去,若要在北京丢后,能迅速控制南京局势,非得陛下血脉前去不可。否则各方有心人士,便会为了续统而先斗起来。所以我已经二次上疏皇上,请求派太子南下监国了,奈何皇上就是不听?”

    朱震哂笑道:“你上疏叫皇上派太子南下监国,皇上自然不听,你若上疏请皇上亲征南下,皇上或许会和你好好商量一下呢?”

    李邦华道:“这是为何?”

    朱震道:“你若让太子南下,南京那边趁机拥立太子做皇帝,那该怎么办?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过,唐肃宗就是被一批文武在灵武拥立的嘛?结果平定叛乱后玄宗只能被囚深宫。皇上今年还没到四十吧,若是出现这种事,只怕能被囚禁还是好的了,有了英宗复辟这件事为借鉴,拥立太子的大臣们不会在犯同样的错误了。”

    李邦华听得脸色煞白,连忙说道:“慎言,慎言!说这些话是要杀头的,不过贤侄思虑周密,老朽就没能考虑道其中关节。”

    朱震笑道:“伯父身为臣下,所考虑的是大明江山,皇上自然要考虑道自己的皇位了。”

    李邦华突然说道:“莫非贤侄也经常考虑皇位?‘若大明宗室有一雄才大略之人,大明复兴或许有几分希望’我记得贤侄上次曾经问我关于懿文太子一脉的事,莫非贤侄真是懿文太子之后?”

    朱震道:“慎言,慎言!”

    李邦华道:“知道慎言就好,那老朽就先告辞了,等会儿我再秘密上疏请求皇上亲征南下,看皇上有何反应?”

    李邦华走后,朱震摇摇头,若是崇祯是个昏君倒还好说,可惜他以中兴之主自诩,绝对不会南迁图存的,就算有那个心思,也会拉不下面子,而那些大臣们呢?他们自然不会赞同南迁,南迁了,肯定要留下些替死鬼来守卫京师,而且京师丢了,这些提议南迁的大臣便同晋、宋一般,成为千古罪人了。

    送走李邦华,朱震来到陈圆圆的住处,陈圆圆见朱震到来,脸上露出娇羞的神态,轻启朱唇说道:“妾身拜见右都督。”

    朱震笑道:“圆圆啊,你以后就是老爷的妾室了,这右都督么,是给外人叫的,何况为了上次西单之事,皇上已经把我右都督的官衔给革去了。”

    陈圆圆红着脸说道:‘妾身是个不祥之人,还没进门,就害得老爷没降职,请老爷降罪。“

    朱震哂笑道:“一个虚衔而已,没了就没了,况且便是皇上把的官职、爵位都夺去了又如何?只要有圆圆在我身边就足了。”说着,他摇头晃脑的念道:“古闻重色能倾国,今为痴情愿弃官!圆圆,我这两句诗做的还不赖吧。”

    陈圆圆哽咽道:“妾身多谢老爷厚爱,但是老爷千万不可弃官,天下没了老爷,必定大乱,那时后妾身真成了红颜祸水,乱国妖精了。刚才那位是左都御史李邦华李大人么?妾身也时常听闻李大人是朝中不多的耿直之人之一,他没为难老爷么?”

    朱震笑道:“没有,他来找我主要上商量一下昨天皇上颁布的监军圣谕。你不要多心,好好歇息,过些日子,我便送你去济南,那里才是咱家。嗯,你在田府时身边美人伺候的么?田畹也真不厚道,居然没把那些人一起送来,待会我叫刘峰去帮你讨来,这些人你用习惯了,比起新人用的顺手些。”

    陈圆圆看着滔滔不绝的朱震,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在田府时,田畹就问过他万一朱震是个好色之徒,得到她后转面凉薄,又该如何,他当时也只能感叹,若真是如此,只能认命。现在看来,朱震绝非是转面凉薄之人,她心中最后一丝担忧消于无形,开始庆幸起自己计谋得逞来。

    日子仍然在一天天过去,中原战场传回京城的形势一天比一天坏,左良玉受到崇祯的蛊惑,倒是难得认真了一回,亲自统率着二十几万大军沿江西进,想要夺取襄阳,但是却被李自成部将白旺击退。而李自成却兵不见血的就攻陷了西安城,而后又大军分三路,田见秀领兵南下汉中、刘宗敏、贺锦等西攻宁夏、甘肃、西宁等地,李自成却亲自统率大军北伐陕北,追击那位老敌人高杰。

    接过田见秀南下汉中之军兵不见血,便获得胜利,把控制区域推倒四川边界。刘宗敏、贺锦大军兵至固原时,附近城池纷纷拜表归降。只有李自成大军在榆林稍微遇到抵抗,破城后大军急驱延安,高杰不敢接战,早早的往山西去了。

    李自成得胜后回到西安,召回各路大军,只留下贺锦带着党守素、辛思忠继续西征,其余将领都回西安,商议北伐京师之策!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初八,贼将李友、白鸠鹤在陕北渡过黄河,占领山西荣河县。十二月十日,李友传檄山西各州府,檄文大意为: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今明庭民心尽失,天降圣主李自成,为民伐命,今中原已定,三秦、湖广归心,只余晋燕之地仍饱受汤火,圣主不忍坐视,特遣本将为先锋亲率大军十万为先锋,我主亲提大军百万于本月而十八日北伐,现先晓谕各州府文武官员,当审时度势,献上城池,顺应天命,早图爵禄,若是官员执迷不悟,有士绅百姓献城,照样有厚赏,若官兵共抗王师,则大兵所致,破城之时,玉石不分,徒使生灵涂炭,于国何益?悔之何及?

    檄文传至京城,京师震动,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崇祯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