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我分析得有错么?

    朱震拍手大笑道:“精彩,精彩至极,简直就像那些案例故事一般。那还请吴兄分析分析,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

    吴三桂听了,眼中突然冒出怒火,他紧咬着牙,握着拳头说道:“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我身败名裂!”

    朱震吃惊的说道:“吴兄怎么能够这么想?你刚才不是还说,我们之间交情不错么!”

    吴三桂冷笑道:“交情,交情算什么,在利益面前,任何交情都可以出卖。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我吴三桂是镇守宁远多年,战功赫赫,天下闻名。关宁铁骑,甲于天下,也算得上实力雄厚。我若和你一起重新振兴大明,就算甘愿屈居你之下,但总也会赢得天下人的爱戴,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一家独大。最重要的是,你想做皇帝!若是有我存在,将是你最大的阻力,你为了安抚我,需要给我封个什么官?甚至是裂土封王?否则我若举兵肃正,就算最后的胜利者依然是你,但却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功夫,不知道天下要被折腾成什么样子。现在我身败名裂,这天下完全可以由你一个人说了算。左良玉、郑芝龙这些人虽然实力雄厚,但没什么口碑,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他们铲除了。你说,我分析的对么?”

    朱震笑道:“好了,过去的是我们就不要再提了,还是说说将来吧。我希望你能把多尔衮骗到山海关,聚而歼之。你有什么条件才能答应我?”

    吴三桂摇头道:“多尔衮还会相信我么?他就是要回关外去,肯定也是走密云或者绕道大草原。”

    朱震道:“如果多尔衮得知我数万大军正在围攻盛京呢?”

    吴三桂听了,心中大惊,眼睛睁得老大,看着朱震说道:“你是说现在盛京正处于山东军的包围中?不可能,你的人马怎么过去的,哦,我明白了,难怪当初在李自成东征之时,你念念不忘来等水师,原来早在那时你就做好了跨海进兵的准备。朱震,现在我才知道,能输在你手里,不怨了。不仅把我摸得一清二楚,连多尔衮也被你摸得知根知底。”

    朱震笑道:“过奖了,能让吴兄真心说个服字,还真不容易啊!咱们还是来谈条件吧,吴兄,这可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吴三桂想了许久,才徐徐说道:“歼灭多尔衮后,辽东算是收回来了。我的要求是,让我带着关宁铁骑镇守辽东,在我没死之前,你不能打散关宁铁骑,不能派一兵一卒到辽东来。”

    朱震皱了皱眉头,这不是要裂土封王么?虽然他要求的只是这一代,在吴三桂死后就可以把辽东收回来了。但想着吴三桂曾发动过三藩之乱,朱震心中就不舒服。

    想了许久,朱震说道:“行,不过我也有条件。就是你只能管辽东军事,不能插手政务,而且关宁铁骑只能是三万人,多一个士兵,我便当你是造反,立即举兵讨伐之。你记住,这里说的多一个士兵是指你麾下所有人,而非官方注册的人,也就是说你私下里也不能多招你个士兵。你若应承这两个条件,我还可以附送你一个条件,就是等我做了皇帝,册封你为辽王,将来你的儿子降爵一级,为辽国公,当然,他肯定不能接受关宁铁骑的,因为我不放心。我能驾驭你,不代表我儿子能驾驭你儿子。”

    吴三桂一听,心中大喜,自由自在做几十年王爷,不正是自己需要的么?至于后代,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他开始讨价还价道:“三万人马,偌大的一个辽东,镇守得住么?能不能多点,五万人怎么样?”

    朱震没好气道:“金虏都灭了,辽东哪还有战事!就是有,凭着你吴三桂的本事,三万人马足以扫荡关外了。这事没得商量。”

第268章() 
吴三桂尴尬的笑了几声,突然正色说道:“三万人就三万人,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如何相信你?”

    朱震道:“我可以用济王的名义和你签订一份条约,若是我背信弃义你便把它公布于天下。等我做了皇帝后,再正式下达圣旨诏书,那时你在把条约还给我。至于你若违反么,后果咱就不说了,免得伤感情。”

    吴三桂道:“好,我答应了。你说,我该如何把多尔衮引去山海关。”

    朱震笑道:“这个你就放心,多尔衮肯定会找上门来向你借道的。到时后你便依照自己的真实性子和他讨价还价一番,然后才答应借道给他,其余的事,我会做好的。”

    吴三桂道:“那好,我们现在就把条约签了,然后我能尽快赶回山海关去,免得多尔衮怀疑。”

    多尔衮那日带大军离开通州后,下武清,准备进入山东,但是在德州、乐陵等要道上都把持着山东重兵。多尔衮担心朱震追来,不敢在城下鏊兵,便转到西进下武邑、赵州,抵达真定。但令他郁闷的是朱震居然回到北京城去修生养息,好像一副不关我事的样子。而京畿一带经过金虏三次劫掠和这几个月来的厮杀,基本上十室九空,多尔衮打劫了这么多中小型城池,不仅没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连日常补给都跟不上来。

    多尔衮咬了咬牙,准备从真定直下河南,打到南方去,看朱震还能不能安如泰山坐镇北京城。就在他正准备起行之时。接到了来自关外的消息,数万官兵从山东横跨渤海,登陆辽东,现在已经攻下盖州。

    多尔衮心中大惊,难怪朱震能安如泰山般坐镇北京城中,他居然玩了这么一手。不行,关外才是大清的根基所在,不容有失,应该马上回援。他根本就来不及同其他亲王商量,只略微的说了此事,就带着大军火速向关外赶去。

    起初,他真如吴三桂说的那般,准备还从密云回去,那样虽然远了点,但很安全。但是当他再次回到武清时,又接到关外的加急书信,官兵已经攻克辽阳,大军围了盛京!

    这时,多尔衮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盛京城中就那么一万多士兵,而且多半是老弱残幼,怎么经得起山东明军的围攻?他不得不做出一个及其危险的决定,去山海关向吴三桂借道,这比从密云绕道要节省一半路程。

    吴三桂依照朱震的吩咐,开始和多尔衮讨价还价起来,主要不外乎多尔衮回到辽东后,要支持他和朱震对抗,要送他多少兵器钱粮。但要的越狠,反而让多尔衮疑虑越小,这才是吴三桂的秉性,若是他无条件答应,自己还不敢走呢!

    多尔衮这才敢带着大军往山海关进发,这时朱震亲自带着大军追了上来,先是李超涂、陈永福二人的精锐骑兵在兴州追上了金虏大军。多尔衮命多铎断后,双方大战了数场,多铎断后的两万多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只带着一千多人摆脱明军骑兵的追击,在抚宁赶上了多尔衮大队人马。

    抚宁城中,多尔衮同多铎、阿济格等围坐在一张地图前,仔细的研究着。阿济格道:“首先一点,我们可以确认朱震并没有派兵前去山海关,关中只有吴三桂部三万五千人,至多,还加上一片石的唐通部六千人。”

    多铎也说道:“朱震的的追兵晚我们一天路程,若是吴三桂反复,我们必须在一天之内拿下山海关,否则等朱震追上来,就会把我们围死在山海关下。”

    多尔衮沉声道:“不管如何,吴三桂若是敢打开关门,我们便进去。即使他变卦,我们有人在关城里,绝对能在一天之内攻下山海关。若是吴三桂不敢打开关门,那就是在骗我们,我们及时撤出永平府,还能避过朱震的包围。”

    计议已定,多尔衮立即带着大军来到山海关下。吴三桂果然把关门打开,但关内一片虚空,竟然瞧不见一个人影。多尔衮心中有些迷糊了,吴三桂这是什么意思?若真是诚心借道与他,最起码也得派个人出来引路才是。若是不借道,又怎么会打开关门?

    多铎立即说道:“不如我们先派姜镶进关,瞧瞧关内是不是有埋伏。”

    多尔衮想了一下,说道:“可以,但是不能让他带多了人马,此人几次反复,不可靠,万一他有反复,我们岂不是给山海关增兵?就让他带两千人吧。”

    在多尔衮的授意下,姜镶带着二千人进入山海关,然而姜镶进关后就再也没见他出来,关中也无任何动静。

    阿济格骂道:“这家伙果然背叛了,看样子吴三桂是和朱震勾搭上了,要不我们杀进关去吧。”

    多铎道:“高第呢,他会不会也和朱震有来往?若是我们进攻山海关,他在背后捅我们刀子怎么办?”

    阿济格道:“那就让他做先锋啊,我们在后面盯着,稍有异动就先杀了他。”

    多尔衮道:“不行,让他做先锋,等下又像姜镶一样进入关中就不见了,徒给山海关增加兵力,反正现在降军也死的差不多了,就让他带着一万士兵在中间,多铎带一万精锐据后,阿济格和率六万主力进攻山海关,我率中军居于阿济格后面,这样高第就不敢有异动了。”

    阿济格道:“好,我一定把山海关拿下来!”

    分配妥当后,阿济格率着六万主力大军向关中杀去,当他走到关门前面,山海关关城城墙上出现大批官兵,大约四万人左右,带头的正是吴三桂。

    多尔衮心中一喜,山海关内果然只有四万多人,阿济格一定能攻下来。此时他已经难的对吴三桂再说什么,和这种翻脸不翻书还快的人说话,那时浪费口舌,他令旗一挥,阿济格带着六万大军冲进门里去!

第269章() 
吴三桂一声令下,城墙上射下千万支羽箭,但大多数都被金虏士兵用盾牌挡了回去。阿济格趁势指挥士兵杀上城墙,令他惊讶的是精锐甲天下的关宁铁骑在他手上似乎不堪一击,四万多人很快就被他杀得节节败退。

    似乎,这四万多人中,只有吴三桂和唐通各自率领的五六千人马尚能一战,其余士兵在金虏杀上城墙时,都哭喊着逃命去了。

    多尔衮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