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回也没什么。等平定了流寇,朕一定让他知道什么叫“君为臣纲”什么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道这句话时,朱由检已然满脸铁青,尽是狰狞之色。

    陈演看着崇祯皇帝的模样,擦了擦汗,再次恭维道:“陛下圣明!流寇乱党早晚可平,骄兵悍将早晚可削!”

    朱由检点了点头道:“好吧,这次去山东调查王永吉谋反一案以及颁发催兵圣旨便由你亲自去吧!这可是一个肥差,你们之间的那点小九九别以为朕不知道,想来朱震又要破费不少了。”

    陈演听了一愣,随即知道,崇祯这是在告诉他,多从朱震那里敲一笔钱回来,便赶紧说道:“陛下明鉴,这次臣去济南,一定尽量给朝廷多带些银子回来。”

    朱由检微笑道:“你很懂朕的意思,这很好,明天朝会时,朕便当众宣布这项旨意。”

    济南城东郊,朱震一直都不知道有这么一片院子在这里。一道清澈的环形水渠列于前,看得出他拥有历史的尘埃,或许几百年前,这便是一条很深很宽的人工河流。一片很大的空地可以建造一个城堡,那座不大的院子坐落在空地中间,显得是那么孤伶伶的。李超辉笑道:“这片空地在一千年前可是一座小城,也是当年郑氏家族聚居之地。后来郑老尚书想尽办法,买了回来,盖了这片院子,算是对当年的辉煌一种怀念吧。”

    朱震微笑不语,继续向前行着。他看到远处的天空中飞着一个黑点,越来越近,那个黑点似乎是个个风筝,黑点下面是宽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群小孩子在嬉闹着,可能那个风筝便是他们的吧。

    那群嬉闹的小孩子也看到朱震一行人走进,都停了下来。这一群小孩有六个,年龄上参差不齐,最大的是一个小女孩,约莫十三、四岁年级,小脸蛋很秀气,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长大了肯定是个美人胚子。小一点的才五岁左右,鼓起一对小眼睛看着朱震一行人,满脸上写着稚气。

    那个大一点的小女孩率先喊道:“表哥好!”接着那群小孩子也都跟着喊道:“表哥好”。李超辉笑着好呃他们点了点头,再和朱震解释道:“我奶奶便是郑老尚书的夫人,论辈分,我的管他叫姨爷爷。”接才指着朱震对那群小孩子说道:“这是我的上司,特地来拜访你爷爷的。你爷爷现在在家吗?”

    那女孩子笑道:“我们出来时还在,现在不知道。”

    朱震笑道:“李兄,我可是听说表哥看表妹,越开越可爱,只是这么小的女孩子,你也下的狠心?”

    李超辉笑道:“下不下的狠心,到时候就知道了。”

    坐在郑府的客厅了,朱震感叹,果然不愧是礼部尚书出身的,这庭院的格局,客厅的布置,都显得那么典雅。接待他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一副员外装扮,显得有点肥胖,十足的富商模样。他自称是郑老尚书的长子,名叫郑天英。然而朱震却很怀疑,郑老尚书画了这么一副典雅脱俗的名画,怎么会在这幅画上加这么一个影响整体美观的人物?

    郑天英把朱震领进客厅,随即吩咐丫鬟上茶,然后抖动着满脸的肥肉笑道:“今晨早起,却见喜鹊飞跃枝头,正寻思着我郑府何来的喜事,现在得朱大人光临寒舍,才知道喜事从何而来。”

    朱震谦虚的回道:“郑老尚书德高望重,我等后生小辈,即到山东,自然该来聆听他前辈的训示。”

    郑天英笑道:“朱大人过谦了,枣庄一战,朱大人以少胜多,大破金虏铁骑十万,取得了我朝与金虏交战以来最好的战绩,现在山东一境,便是三岁小孩都知道朱大人的英勇事迹。”

    朱震笑眯眯的看着满脸肥肉的郑天英,还正想着该怎么去恭维他几句,却听得李超辉笑道:“好了!姨丈大人,侄儿在朱震大人麾下从事也两年有余了,他的为人我是最清楚不过了,不大喜欢这一套虚的。你就不要拿这些客套话来糊弄客人了。”

    朱震接道:“李兄说的是极,晚生和超辉、超涂兄弟共事两年,虽有上下之分,但更多的是兄弟之情。如此论之,晚生还要叫您一声伯父。”

    郑天英大笑着说道:“不敢当,愧不敢当。”可是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显然是却之不恭,只好当之了。然后才说道:“你们都是后起之秀,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你的来意,我也知道,虽说这郑府大小事务都是我在打理着,但关系到家族前途的事,却还是由家父做主。朱震,家父年级大了,图个清静,现在在后院里午睡呢。你便随我来吧!”

    朱震笑着点了点头,眼睛去朝李超辉瞧去,却见他微笑不语,便知道只能自己一人前去了,便随着郑天英向后院走去。

    后院很大,大的朱震看不到围墙。后院中间有一角小亭,小亭中央的太师椅上躺着一个老人,头发黑白参半,但也还精神。朱震知道,这便是自己要来拜访的郑源郑老尚书了。

    “这位便是新晋的平东伯,朱震大人吧,自己找个地方坐下吧,我老人家年级大了,起个身都麻烦,便不招待你们。”郑源漫不经心的说道。

    朱震客气的说道:“郑老尚书德高望重,当年为官之时也是百官之楷模,正是我等后辈小子要讨教的,今日冒昧造访,还望海涵。”说完,便就不再客气了,就在郑源旁边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等待着郑源说话。

    郑源似乎忘记有朱震存在一般,闭上眼睛,摇着手中的蒲扇,竟似睡着了。弄得朱震很是尴尬。良久,那位老人说道:“年轻人啊,有朝气,做事的手段讲究雷霆万钧,一夜之间便把王永吉在山东布置了十余年的势力连根拔起,很好。”说道这里,便停顿了下来,朱震以为他说完了,便笑道:“老尚书谬赞了,晚辈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时候想起来就心惊。”

    郑源瞄了他一眼,说道:“我老人家话还没说完了,你得意什么。你看,就是沉不住气吧,在铲除王永吉时,若能在沉稳一点,考虑周全一点,怎么会落下那么多的漏洞?如果黄永年那小子反摆你一道,你现在还有空坐在这里跟我说话?”

    说道这里,又停顿了下来,朱震不知道他有没有说完,便没有插嘴,虽说自己不怕他,但是尊敬老人,却是一个优秀的传统,值得发扬。他人家果然没有说完,歇了一会又继续说道:“你事先没调查清楚王永吉的实力,失策其一,过于相信黄永年或者说过于相信自己,失策其二,假如黄永年和王永吉联手,卫城里那一万五千军马冲出来,你自信挡得住?”

    说道这里,郑源看着朱震,似乎在等他回话。朱震便问道:“敢问老尚书,黄永年和您的关系是?”

    郑源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来:“你能猜到黄永年和我有关系,很不错。黄永年算是我的学生吧,我在做礼部尚书前,在吏部呆过,黄永年虽说是进士出身,家门也不寒碜,但能有今天,相信其中还有我的几分薄面的。”

    朱震森然说道:“我也时常思之,黄永年在答应和我结盟时那么爽快,其中肯定另有隐情,今日想来,便是老尚书您背后相助的结果了,却未省之,老尚书何以帮助晚辈。”

    郑源骂道:“还不是李修儒那小子,都送了两封书信到我这里来了,说他两个儿子在你手底下做事,让我老人家帮忙看着点。没办法啊,我老人家老了,走不动了,只好厚着脸皮,让黄永年那小子帮忙看着点。”朱震先是一愣,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李修儒便是李超辉的父亲了,小郑源一辈,郑源称呼他为“那小子”也不为过。便笑着说道:“原来还是李家老爷子跑的关系,不过老尚书您帮助晚辈,也不仅于此吧。”

    郑源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你是聪明人,我也不给你兜圈子了。李修儒在书信上还说你小子很不错,好好栽培一下,将来是个人物。我让黄永年支持你,也是想瞧瞧你到底有多少斤两。你手段狠毒,该杀的时候绝不心软,军略也不错,就是政治素养还差了些,不过以你的年纪,还是可以慢慢学的。”

    “手段狠毒,不知道这是老尚书夸我还是损我呢?”朱震笑着说道。

    郑源冷冷的说道:“这心狠手辣可是成长为大人物的第一要素,你见过历史上有心不狠手不辣的大人物吗?我老人家懒得跟你说这些,等你掌权了就会慢慢明白其中道理的。还是你来说吧,你有什么志向,我们郑家全力支持你完成你的志向后,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些才是重点,记住,不要像和黄永年谈判时那么幼稚。”

    朱震自信的说道:“我大明开国已有二百七十余年,自万历中兴过后,几代无明君贤臣,宦官当权,奸臣乱政,骨子里已然糜烂。自古无永存之王朝,大明也不例外。而今外有金虏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辈并拥而起,皆为这大明万里江山也。然大明国运真已到头?小子不才,愿效萧王,扫清宇内,重还我大明朗朗乾坤。如得老尚书鼎力相助,不敢虚言共享江山,却能助郑氏家族重振昔日之雄风。想来这也是老尚书唯一的愿望了。”

    郑源冷笑道:“重振我郑氏家族昔日之雄风。话是好听,可是你知道我们郑氏家族作为山东四大门阀之一,有多么威风么?不说别的,就是我们郑家最盛之时,私军便超过二万,你能容忍王朝里拥有一支两万余人却不听你命令的军队存在?”

    朱震干笑了一声,说道:“让郑氏家族兴盛,不一定要有私军啊!譬如我大明开国元勋,公爵之位传至至今,无一衰败。我若是取得天下,最少也会给郑家一个永远世袭的公爵爵位。至于其他,现在言之,都是虚话,即便是许下什么共享江山云云,想来老尚书更加不信了。”

    郑源突然笑道:“虽然你说话不怎么样,但心还算诚,不错,从古及今,凡被国君许下过共享江山的人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