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兄,说来也奇怪,这几日孟氏粮行售出的粮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很是不同寻常啊!”吕善发觉了一些问题,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有些忐忑。

    “是我低估林昭了,现在可以肯定一点,他必然是动用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了,而且数额还不小。”

    “唉,大郎那边的动作何以如此缓慢?”吕善埋怨道:“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二郎已经来信了,已经有动作了,说是让我们在耐心等待几日!”吕吉脸上的忧色也逐渐的浓重,耐心等待说起来倒是容易,做起来却是分外的艰难。

    吕善道:“大兄,我们的资金虽然算不上很充足,但是勉强还可以维持,兴许能够熬过去!”

    “哼!”吕吉轻叹一声,沉吟许久,苦笑道:“哪里这样简单,我们自然能够坚持下去,我担心的是其他人……”

    “其他人?”吕善一时间似乎有些懵了,一下子并未反应过来。

    吕吉道:“大家一起囤积粮食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等到粮食涨价,然后大赚一笔嘛!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把钱财高价换成了粮食,要是粮价涨不上去,会出现什么结果?

    现在是有灾祸,加上河道水运不畅,有涨价的机会。一旦水运畅通,朝廷正大光明地从外地运送粮食来,平抑粮价,所有人都会死的很惨。所以短时间内,他们看不到粮价上涨的趋势,他们会怎么做?”

    “这……”吕善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自家虽然是粮市第一家,规模虽然大,但终究抵不住余下的全部啊!虽说平日里钱塘县的粮商们都是以自己马首是瞻,可那是有共同利益,是奔着钱财去的。

    而今要是赚不到钱,对面还有官府背景的新行业领导出现,结果会怎么样?而且这其中牵涉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一旦有粮商倒戈,粮食的价格将会一直持平,甚至是回落,慢慢的会越发的人心惶惶,一发不可收拾。就如同洪水决堤是一个道理,只要撕开一个小口子,大堤垮塌只是时间问题。

    而今这条防线上危险处处都存在,而且是自己所不能防备的,吕吉与吕善突然间发现情况糟糕的有点吓人,偏生自己又什么都做不了。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各个粮商略有犹豫,能够再坚持几日。同时他殷切地盼望着,吕惠卿这招能出的再快点!

    生死一线间,完全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第161章 第一六〇章 迟来的刀() 
吕惠卿确实出招了,他巧妙地劝谏进言,使得皇帝赵顼同意了三司的要求,清查各地常平仓储粮情况。

    当然了,虽然有私心,但是这一切他都做的比较隐秘,看似很难为情,迫不得已接受压力,向三司妥协。实际上心底里已经乐开了花,一个借刀杀人之计已经成型,目标直指钱塘县。

    对此三司,大宋朝的财政主管机构毫不知情,毫不客气地着手参与其中。这本就是他们职权范围。常平仓花的可都是三司的钱,但却要归地方上管,现在制置三司条例司又要横插一足,谁心里能爽快?

    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个临时机构崛起太快,已经处处压他们一头,大有取代三司的趋势。这让一帮理财天下财,算国民账的官员们如何能接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尽可能地将相关的问题多加了解,最好是都掌握在自己中。

    在声势浩大的熙宁变法之中,常平仓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板块。所以针对常平仓的调查立即就开始了,几个试行青苗法的地区更是重中之重。河南路、京东路、淮南路都有三司的官员前去调查。

    如果能从中发现点什么,用来攻击制置三司条例司,找到反对变法的依据,那可就更妙了。

    南方的两浙路还有两个特例,虽说地方小,但主政的却都是风云人物,三司自然不会厚此薄彼,同样派了人前来调查。

    三司的人出动了,吕惠卿本人自然也要有所动作。刀是借来了,可要有人引导,有人来挥动才行,如果等着顺其自然发挥效力,速度着实有些太慢了,时间不等人。

    这个引导的角色,最后由自己人来扮演比较合适。

    吕惠卿只是略有提及,吕升卿便主动请缨南下,庆和粮行可以说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他最为熟悉,也最为在意。自己若是不来亲自瞧瞧,总是有些不放心,加之他本身就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往南方走一趟很是容易。

    不过这反倒让吕惠卿不放心了,二弟是什么货色,他心里还是有数的。不指望他能办成什么大事,只要不坏事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只是不好驳了二弟的面子,只得同时派了老三吕和卿跟随,凡事也可有一个劝阻,有个能够随机应变的人能独挡一面,实际上是将大小事务全都交给了吕和卿。

    当然了,他们找了一个很不错的理由——省亲!

    吕氏老家在闽南一带的泉州晋江,回乡省亲是很平常的事情。也恰好要经过在杭州,在钱塘县盘桓几日,与一些族人叙叙旧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汴京到杭州到底有好远的路程,因为江南的秋雨,导致河水保障,漕运瘫痪了一大片。江北南下的运河里聚集了许多延期的船只,如今才刚刚开始正在疏通,故而略微有些混乱,航程难免时受到延误。

    加之这是借刀杀人的计策,三司那边要是不动作都是白搭。如此,一来二去,耽误的时间不少。

    种种原因,吕氏兄弟南下的速度便受到了一些影响,如今才不过刚刚到扬州,眼巴巴地赶来也不知道需要多久,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杭州?

    如此一来,倒是让钱塘的吕吉大为着急,火急火燎的,心里难以安定。一直翘首以盼,焦急万分!

    ~~~~~~~~~~~~~~~~~~~~~~~~~~~~~~~~

    诚如吕吉所料,杭州粮市的情况很不稳定。

    大部分的粮商选择囤积居奇,就是想要趁着难得的机会大赚一笔。所以自从秋雨连绵的时候,便开始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就等着价格暴涨之后发财。

    以往类似的经历也有许多,要不了多久,很容易便能成功。但是今年,情况似乎有点不同寻常。

    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粮食的价格依旧没有涨起来,孟氏粮行一直平价照常经营,这让他无可奈何。

    要是放在平时,别的商家这么做,他们一定会联手让对方知难而退,亦或者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排除障碍。但是这一次,这些想法都只能暂时抛诸脑后,想都不敢多想。因此孟氏粮行背后的人物是林县令,他们惹不起。

    商人们唯利是图,胆子却也比较小,没有强硬的后台,谁敢随便得罪官府?得罪地方父母官?

    这些相对来说都是小事,他们更为在乎的还是利益,财货金钱。故而一直希冀着行业翘楚的庆和粮行能有什么好的对策,这种事最好还是随波逐流。

    过程他们也都看到了,庆和虽然也拿出了大量的资金反收购粮食,稳定局势。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粮食价格依旧很低,根本就没有涨的趋势。

    很快茶余饭后,粮商们之中便有了传言,说林县令调用了官仓的粮食,储备充足,杭州的粮食价格就根本涨不起来。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也确实如此,所以粮商们开始有些着急,有些惶惶不安。各种版本的传言也开始出现,说朝廷从计划从淮南与江南东路调运一批粮食来,价格会再次回落。

    这对一个个家中存粮堆积如山的粮商而言,如同晴天霹雳,一旦从外地有粮食进来。囤积就无法居奇,价格一旦回落,他们必将损失惨重,甚至万劫不复。

    因此各大粮行都开始有些着急了,有些惶惶不安,希望能够尽快有个定论。他们将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庆和粮行的吕氏兄弟,希望吕家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给他们一个信心,可以成为他们坚持的理由。

    很多人一同登门的时候,吕吉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看来这些粮商着实有些着急了。囤积居奇是各自行为,当初都想着怎么能赚钱,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跟上。现在出问题,一个个有巴巴的赶来,愁眉苦脸的给谁看?

    言语之中,明里暗里似乎都在指责庆和,好像是吕氏兄弟将他们带到了现在这个窘迫的境地。

    说实在的的,吕吉看不上这些人,甚至是有些厌恶,甚至是恼怒。但是他不能说出来,这些人现在就是自己的战斗同盟,是与林昭博弈的砝码,甚至是挡箭牌,必须要尽可能地维持好!

    “吕东主,到底该怎么办?已经快撑不住了!”

    “是啊,粮食的价格依旧没有涨,按照这个价钱,我可能没有多点利润。”

    “有利润就不错,如果继续是个价格延续啊下去,我们可能都要亏本,甚至是血本无归!”

    “到底该怎么办啊……”

    看得出来,很多人都非常着急,已经惶惶不安,信心产生了很大动摇。吕吉不由轻叹一声,眼下最担心的事情无疑就是这个,奈何他本人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人还顾念自己昔日马首是瞻的地位,愿意来找自己商量,否则连最后挽留拉拢的机会都没有。

    “各位放心,粮食的价格会涨上去,‘孟家的粮仓’里面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现在要比的便是谁更能坚持,我们已经坚持了许久,眼看成功就在眼前,要是现在放弃,岂非功亏一篑?”

    “吕东主,当然如此?”

    “那是自然了!”吕吉朗声道:“请大家再安心等五日,五日之内必然会有转机。”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做出这样一个承诺。若非如此,这些人的信心要是跨了,马上就会出问题。

    “五日?吕东主这么有把握?”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

    “吕某何时有过无的放矢的事情?大家放心,再坚持五日,一定会有转机,保准各位赚的盆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