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奇,甚至有些纠结的地方。

    也罢,邵雍心中暗叹一声,有些事情还是要承认的。不管怎么着,他邵雍不可能无所不能,虽说很异常,但是看不透也并不为怪。只能说这个林昭着实太特殊了,越是如此,邵雍越发的好奇了!

    突然之间,邵大师猛然想起来,月前那个自东南而起的紫气,隐约有北移的迹象,而且紫气的浓郁程度正在加强,如果是这样话的……

    邵雍的目光突然落到林昭身上,他刚刚从杭州返回,经过中原之地去往西北,这种移动轨迹似乎十分相似。而且林昭最近也正风头正劲,刚刚走出之前的黯淡,前程一片光明,这与紫气浓郁也十分吻合。

    最近一段时间,东南方的杰出人物之中,唯有林昭符合这个特性。而且他的面相之中透露出的那种强大的富贵气,更是非同小可,当许多的巧合汇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再是巧合。

    在此之前,邵雍就有过猜疑。现在见到林昭本人的时候,邵雍的这种感觉就越发的强烈。难不成当真是他?冲紫薇之人是他?

    不对啊,他可是官家最青睐的心腹,圣眷优渥,而且观林昭本性也是纯良之人,怎么呢?

    邵雍旋即又轻轻摇摇头,兴许是自己看错了,抑或者是想多了,只是些子虚乌有的事情罢了!

    看的太久,想得太多,邵雍不禁有些头疼,朗声笑道:“好了,东阳且现在四处看看,老夫先去招待一下客人!”

    趁着这个空档,好好休息片刻,收摄心神,然后再瞧瞧。邵雍心中的好奇心并未因此减少半分,只是想要看看林昭的命格似乎格外耗费精力,足可见此人确实非同一般,所以还是要谨慎处置。

    他是此间安乐窝的主人,出面招呼客人是必须的。不过邵雍离开的时候,顺道也把张载给带走了,无疑正好为林昭与司马光留出一个单独交流的机会。

    “东阳啊,你知道今日老夫为什么邀请你前来吗?”花园边,司马光与林昭一同看着落阳余晖映照下的洛河,轻声询问。

    “可是因为那封官员青苗法的上疏?”林昭道:“不过司马大人不要误会,在下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林昭可不想因为这么一件事让司马光误会,把自己划归到旧党之中,虽说如今与王安石的关系堪忧,但自己也不至于墙头草随风倒。或许在内心之中,林昭依旧是偏向新法的。至少到现在为止,始终坚持认为,王安石的新法本来是好事,只是下层的官员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本意始终是好的,而且是可以改良推行的。!

    司马光十分理解林昭的心情,轻轻点头道:“东阳之意我明白,你也莫要误会,若是你以为是王介甫与你有的嫌隙,抑或者是你反对的青苗法,我便会对你另眼相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与王介甫虽然意见不同,但只不过是在治国理念上有所不同,是君子之争。谁要是想要从中投机取巧……老夫眼里是不揉沙子的。”

    司马光虽然固执,甚至思想有些保守,但是为人还是相当正直严肃的。尤其是在各种大是大非方面更有原则性。

    林昭轻轻点头,现在他算是有些明白,新党多小人,旧党多君子的说法是有些道理的。有司马光这种正直原则的人物在,君子气节抑或者是素养都要告上许多。反观新党,王安石太过执拗,吕惠卿又是个善于钻营的小人,还有王相公的一群学生,更是不择手段。

    反倒是司马光这边,旧党的虽然固执饱受,有时候坚持起来也会让人分外难受。但是他们总体的素质都很不错,修养也好好许多。

    司马光道:“老夫之所以注意你,是因为你有一个善良仁慈之心,至少没有削尖了脑袋,去曲意逢迎,只想着升官发财。你愿意为了百姓的安危与生活讲真话,一心为国,一心为民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只是因为这样?”林昭试探着问道:“假如我说的与你主张的东西不相同,你会生气吗?你还能像现在这般理智吗?”

    “呵呵……”司马光再试试淡淡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所有人的通病。司马光也不能例外,要不然怎么会有司马牛的称呼呢?从谏如流,对于任何人而言,难度都不小。

    司马光这才道:“人总是有些自私,有些自傲,你这个问题问的好啊!”历史上,司马光也是相当固执的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似乎也不容易听进去别人的意见。

    宋神宗死后,年幼的宋哲宗登基,高滔滔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辅政,宰相正是司马光。而他一上台,无论好坏,立即将所有的新法全部停止推行,内中情形可见一斑。

    今日林昭一番话,无意间算是触动了司马光的深沉的心思,也算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不知道对司马学士是否有效果……

    司马光说道:“东阳啊,老夫也不想让你改变什么,或者相信什么,你只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变即可。为官者,忠君为民,利国利民,有利于大宋朝的事情,放手去做就是了。”

    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司马光突然之间很是豁达。对于林昭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旧党代表人物的认可,如果以后做得好,完全可以在新旧党之间如鱼得水。

    也就在此时,邵雍大师去而复返,宣布晚宴开始,邀请司马光与林昭过去就坐!同时眼神时不时还是会落到林昭身上,继而落到东南方已经隐没在黑暗之中的天空,眼神有些复杂!

第211章 第二一〇章 格物致知() 
入席就坐之后,林昭见到了多位洛阳名士!

    林昭作为其中最年轻之人,自然而然受到最多的关注。虽说年纪轻轻,职位不高,学问似乎也一般,但是没有能够否认林昭的名气大。

    侦破辽使被杀案,出使辽国,还误打误撞地帮助辽国解决了一桩叛乱,据说还是萧皇后与太子、公主的救命恩人。每逢辽使来汴京,都会问及林昭,已经传为一桩趣闻。

    在登州阿云案中的表现,更是在某种程度扭转了大宋朝改革变法的趋势,使得熙宁变法能够突破重重阻力,得以顺利推行。

    在杭州的作为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平定了一场叛乱,为北宋开国以来长房和二房的斗争再次划伤一个逗号。随后还毫不留情地将余杭郡王赵宗咏父子拉下马!

    濮王一系在大宋朝的崇高地位受到冲击,对宗室、乃至朝局都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林昭破坏力惊人,每到一处总是让一些人难以安心,甚至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

    不过林昭让眼前这些人熟知,或者在意的则是因为前段时间在青苗法中的态度和作为。

    先是在不经意之间帮助王安石开启变法,所有人都认为他会是王安石坚定的支持者和追随者,曾几何时,甚至把他与吕惠卿相提并论。

    但是事实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当真正开始推行青苗法的时候,林昭出乎意料地提出反对。虽然他反对的方式并不是那么激烈,动静也不大,但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以及以前的作为,注定了会引起轩然大波,受万千关注。

    有人猜测林昭是因为与王安石父子关系出现裂痕,立场才有所改变的。但是通过过往的了解和适才短暂的交谈,司马光明显能够感觉到,林昭是出自于本心的选择。要知道,司马学士暗中注意林昭很久了,而且看人的眼光也颇为独到。

    林昭并非是为钻营升官之道才为王安石做事的,其实仔细看看,林昭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为王安石做过什么。他从来都是就事论事,只是事情做完的会产生的相关影响让人有所误会罢了!

    也许在此之前,林昭确实是看好王安石变法的,也愿意表示支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他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说明林昭在这个过程中在不断成长,他是一个心地纯良的年轻人,至少在青苗法这件事情上表现的更为理智公正,颇有几分为国为民的忠义。他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会因此而做出相应的选择。

    在场有许多人觉得,林昭今后在变法上的立场会转变为保守,甚至成为旧党中人。但是司马光却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林昭对自己的那番话,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宋朝时期,随着桌椅的不断完善,虽说合餐制已经越来越多,但是在主流的宴会场合,还是以分餐制为主的。

    今日邵雍安乐窝宴客就是如此,一人一案,桌上放着些许餐具与菜肴。

    既然是分餐制,那座位的安排自然就有讲究了,林昭的座位仅次于程颐、程颢。至于其他一些前来作陪的“名仕”,自然屈居后位了。

    因为在场之人大都是学术大家,谈论的东西自然离不开诗书礼仪,儒家典籍了。

    这些并非林昭所擅长,听程颐、程颢兄弟提及什么理,什么气,天理如何等等,林昭只能望而兴叹,几乎搭不上一句话。

    只听程颐道:“理先于万物的,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伦理道德,纲纪法度皆由天理所定。遵循便合天理,否则是逆天理。”

    程颢又充道:“人性本善,性即理也,气禀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恶。所以浊气和恶性,其实都是人欲。人欲蒙蔽了本心,便会损害天理。故而“无人欲即皆天理”。”

    林昭心里咯噔一下,这应该就是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最初的来源吧!虽说也有几分道理,可是更有种荼毒千年的感觉,林昭心里微微有些不舒坦了。

    程颐道:“这是我兄弟最新的一些想法,与表叔讲‘气’之道略微有些差异,还请表叔见谅!”

    毕竟他们兄弟曾经师从于表叔张载,如今搞出与师父不同的学说来,心中难免担心会有违尊师重道……

    张载却摆手笑道:“正叔多虑了,有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