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好的方式还是林昭自己积累战功,走上高位,掌握兵权的同时,提升威望,不断加强实力。有朝一日,当实力可以与赵顼一较高下的时候,便是振臂一呼,风云突变之时。

    至于这个时间到底要多长,铁面宗主很希望尽快到来,可他也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十年都熬过来了,多等几年又何妨?

    很快,林昭的任命便下来了,前往庆州担任指挥使。

    宋军编制,一般以物五十人为一队,二队为一都,五都为一指挥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指挥是基本作战单位。

    林昭担任指挥使,也就是说手下有五百将士,人数不多,却也算得上是个有名号的小将领了。毕竟他是第一次领兵,虽说是伯爵,担任过县令,六部郎中等官职,但在军中并无履历。

    若非是因为出使吐蕃,与军事沾边,骤然让他担任指挥使已经算是破格了。对此林昭没有意见,要知道刘昌祚在军中混了许久才只是个指挥使,自己这边一涉足有此基础已经算是不错了。

    起点已经不低了,将来只需要不断努力,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故而对于这个安排,林昭算不上特别满意,却也没有任何意见。

    至于赴任的地点庆州更是没话说,毕竟自己有过在荔原堡和大顺城作战的经历。延边诸路中,对环庆路最为熟悉。何况李复圭就是从那处逃脱了,对于一心想着要报仇的林昭而言,庆州无疑很合适。在那里遭受的屈辱,也将在那里找回面子。

    庆州目前的主将是王韶,李复圭叛逃了,固然有他的失误,可着实不能怪王韶。在李复圭一手遮天,党羽林立的庆州,想要稳住局势,不发生哗变或者动荡已经难能可贵了。

    如此处理,赵顼已经十分满意了,对王韶的能力也是多有赞许,目前也对他多有赞许。环庆路的军事已经全权交给王韶掌管。

    对于即将要面对的上司,林昭还是很有好感的。李复圭是自己的大仇人,王韶在庆州的作为也算是帮自己报仇的,林昭多少有些感激。再者,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宋朝与吐蕃的熙河之战就是王韶指挥的。这可是北宋历史上可圈可点的开疆拓土,王韶的能力与名头不言而喻。

    何况庆州还有景思立和刘昌祚,而今彼此之间都是患难见真情的好兄弟,彼此之间多有照应。作为此战统帅的陕西路宣抚使韩绛更是老熟人,多少能够得到一些照顾,所以林昭对这一趟西北之行,心态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

    熙宁四年春,正月二十,春寒料峭。

    汴河的冰封才刚刚融化,西北风依旧阵阵的寒冷,可是西夏已经发起了进攻了。西北边军动荡不安,出兵反击势在必行。

    在征调之列的林昭不得不与新婚不过月余的娇妻分别,踏上西北出征之路。

    按理说林昭该随同韩绛一同出发的,不过韩相公发现林指挥还有一位美娇娘随行之后便网开一面,同意林昭可以单独行动。但是要求林昭务必于二月初六之前赶到庆州,否则军法处置。

    毕竟折文芯是府州折家人,顺道回家而已。人家新婚燕尔便要分开,确实有些不近人情,既然路上有时间,索性就照顾一下人家小夫妻,多给人家一点时间。

    林昭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指挥使,可背景却着实不简单。看看人家的几位老丈人,崇义公德高望重,曹国舅也算一个,折克行这位大舅哥就更不必说了。何况人家背后还有一位太皇太后,又是楚国大长公主的救命恩人。

    看似只是个普通的小人物,背后的力量却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给予林昭方便,卖个人情总是好的。

    说实话,韩绛觉得很庆幸,在西北的时候给林昭一定的维护,保住了林昭的性命。如此落下了一个好名声不说,官家和王安石也不好太过怪罪自己,一切都很融洽。

    不但没有因为此事而受连累,反而是因祸得福当上了参知政事,进入宰相行列。仔细说起来,似乎还要感谢林昭才是。

    不过此刻,韩绛似乎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思考这些,西北纷乱的局势才是最让他头疼的事情。反击西夏,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也是难度颇大。尤其是西夏这次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又有李复圭这个奸细在,很多事情让他们十分被动。

    不好应对啊!

    韩绛由衷一声感叹,接下来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西北战事。至于林昭……韩绛只是轻轻一笑,二月初六他肯定能够赶到庆州,这就足够了。至于其他,韩绛只能说期待他的良好表现……

    从汴京到庆州,半个月的时间,路程着实有些遥远,故而林昭和折文芯也不可能游山玩水,多有耽误。两人一路上都着急赶路,只有晚上的时候才如胶似漆,恩爱缠绵……

    在汴京伯爵府的时候,因为有其他几位夫人在,难免会有矜持。而今路途之中只有他们两人,新婚小妇人,格外恩爱!

    进入关中之后,两人在长安分别。林昭继续向西去了庆州,折文芯则是要返回府州,毕竟将领在外是不能携带家眷的。

    两人约定好,战事结束之后,林昭便会前往府州,去拜会折家上下老小。已经把人家姑娘娶过来了,却还没上过人家门,当真有些说不过去。

    林昭和折文芯并不知道,他们一路西行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可实际上一直有人默默地跟在他们身后,暗中保护。

    仁宗之子的身份何其贵重,铁面宗主这边的保护自然悉心周到。折文芯也不例外,她可是林昭平妻,又是府州折家的女儿,是林昭联系府州折家支持的关键,同样不可掉与轻心。

    只是在途中倒是可以暗中提供保护,可到了战场上该怎么办呢?铁面宗主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虽说他希望林昭在此番对西夏作战之中立下军功,得以升迁,积蓄实力为将来做准备。可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安全问题着实让人有些忧虑。

    战场之上,千军万马之中,贴身保护是不可能的,根本就插不上手,而今只能寄希望于仁宗皇帝在天之灵保佑了……

    转眼之间便已经二月初了,林昭提前三天,于二月初三日到达庆州……

第347章 期待表现() 
汴京,庆寿宫!

    本来重病卧床,生命垂危的曹国舅痊愈了,今日入宫前来拜见太皇太后,姐弟一叙。如此并未引起太多的惊讶与好奇,反倒使得某些编造的谎话更加圆润了。

    曹家一直对外宣称,是柴敏言妙手回春,将他救了回来。如此一来,曹家感激柴敏言,认其为义女并且厚待就显得顺理成章。太皇太后为其出面营救夫郎林昭,并且赐婚也就更加合理。

    春日暖阳和煦,柳条已经开始吐露新芽,花蕊也有含苞待放之势,一切都生机盎然。曹国舅来的时候,曹氏正由赵福康陪着在花园里晒太阳。

    自从得知“儿子”在世的消息,曹氏的心情便一直不错。虽说不能公开承认,也不能尽孝膝前,可只要他活着就是一种莫大的慰藉,甚至还有些许的希望。至少曹氏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孤家寡人,不那么悲凉,将来黄泉之下与仁宗皇帝见面也好有个交代。

    老太太虽然开心,却一直不显山露水,一直很低调。高滔滔和赵顼只当是赵福康痊愈,曹国舅大难不死,曹氏才开心的,故而并未有半分疑心。对如何为儿子将来谋划这件事上,曹氏尚未有决断,故而一直按兵不动,丝毫不动声色。

    一个有权威,但是没有权势的太皇太后,能做的委实太少。既然如此,索性不为所动,在必须要的时候再出面,王牌的作用是一击必中。

    曹佾来了,曹氏便顺手支开了侍从,只留下了赵福康一人。自家人说体己话,屏退左右很正常,他们的机密谈话绝对不能为外人所知。

    “舅舅身体大好了?”赵福康起身见礼,满脸笑容。而今她已经没有丝毫病容,并且容光焕发。亲弟弟的出现,让赵福康心态上发生了转变,仿佛活着又有了另外的意义。虽说并未完全从梁怀吉那段感情里走出来,但至少注意力和心态已经变了。

    “好了!”曹佾轻轻一笑,向曹氏见礼之后便落座了。

    “听说东阳去了西北?”曹氏现在最念叨的便是林昭,哪怕没有一句问候,儿子始终是最亲的。高滔滔和赵顼倒是时常来请安,可那副面善心不诚的做法,老太太受够了,反而会感到恶心。

    “是的!”曹佾之所以进宫,除了是来探望姐姐,更为重要的便是林昭的去向。

    “是仲针不安好心?还是?”赵福康很敏感,和铁面宗主一样,她担心弟弟此去会被人陷害。而今她对皇帝侄子没有什么好感,人心隔肚皮,过继的终究是外人,哪里比得上血脉相连的亲姐弟呢?

    曹氏隐约也有这样的担心,却又不希望这样。过继的孙子要害亲儿子,这样亲族相残的事情确实残忍,老人自然不想看见。

    曹佾沉默了片刻,说道:“官家怎么想不好说,,只是东阳确实有去西北的道理。”

    “我最担心的便是他的安全,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啊!”曹氏忧心忡忡,林昭的身份是否揭开,能否再登上皇位,这些都不重要,都可以将来再说。可安全至关重要,那可是仁宗皇帝唯一的血脉,绝对不能有闪失。

    “这个,想必先帝在天之灵会保佑他的,铁面已经派出了足够的人手,尽可能地保护东阳。吉人自有天相,姐姐不要担心!”

    赵福康抬头看着天空,悠悠道:“父皇,你可一定要保佑你的儿子啊!”

    “也罢,尽力护他周全,实在不行想办法让他回来。”完全放心,那是不可能的,曹氏难免会有所担心。

    曹佾点点头,却又道:“姐姐,其实去西北,在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