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雨红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娥皇在她29岁那年忽然病了,原本以为是风寒类的小病,不想却一病不起,最终走了。这朵名花就这样凋零,独独留下李煜徘徊于深宫大殿,寻觅着娇妻的芳踪,寻觅着空气中残存的那一缕幽微的体香。甚至是妻子那还没来得及喝掉的残药散发的苦味,似乎也成了他最后的安慰。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另一个故事了,大周后的妹妹,那个长得像极了姐姐的妹妹,在娥皇死后第三年,李煜立她为皇后,后人都叫她小周后。

    相似的容颜,那么美,那么熟悉,却终究不是旧时人,李煜的苦闷与相思再无人能懂,他再找不回长相守的快乐。最后却无可奈何地迎来了国破家亡的暗暗长夜。

    娥皇,陪李后主走过十年最快乐光阴的女子,他们在花前月下的流连,他们肆意的欢笑,他们的生命,都仿佛都融合在一起了。所以,无论李煜后来有多少的女子,但娥皇在他的生命中注定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的。

第72章 萧燕燕——投胎是个技术活() 
看过《杨家将》的人,一定非常熟悉那位辽国实际上的女皇萧太后。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字燕燕。生于公元953年,其父乃辽朝北府宰相及驸马萧思温,母亲是长公主,名吕不古。这个萧姓是辽国传说中的国姓。为啥呢?因为在萧燕燕之前,从耶律阿保机开始,辽国已传了4位皇帝,四位皇后皆出自萧家,是赤裸裸的外戚一族,而且还是屹立不倒型的,这让人不由得怀疑耶律阿保机和萧家先祖之间的爱恨有不得不说的故事,有八卦与好学的同学不妨去开挖开挖。

    这萧燕燕本来是许配给重臣之子韩德让的,两人也是初恋情人,从小青梅竹马过家家一块儿玩儿大的。可是在正式婚礼之前,辽国发生政变萧家、韩家共同推举了新的皇帝耶律贤,他就是辽景宗。就是《神雕侠侣》里面耶律齐的不知多少代先人。新即位的皇帝想拉拢关系,而萧家只有一个女儿。景宗皇帝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自然就把她给娶了回来。

    韩德让基本就悲剧了,清朝的纳兰容若就是个例子,也是心爱的姑娘被皇帝娶了。没法子啊,谁让人家是皇帝呢?君要臣死臣都不得不死,不过就要了你准媳妇,你就别有意见了。

    不过耶律贤皇帝是个薄命的主。年纪轻轻就体弱多病,不过几年,就挂了。那年萧皇后29岁,光荣地升为萧皇太后。

    估计萧皇太后也没难过多久。你想一段政治婚姻,会有多爱皇帝?何况人家心里还惦记着那个初恋呢。

    于是萧太后开始主持朝政,并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天后下嫁啊!果然是一个勇敢追求幸福的女人。当然也是个聪明的女人,懂得用爱来拴住一个可靠男人为自己撑腰。

    要知道当时最厉害的大臣就是韩德让——初恋情人外加上伤心人。这是多么妙的一箭双雕啊!爱情与势力兼顾。于是她私自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却让你失望,现在我愿谐旧好,皇帝也就是你的儿子。”

    在貌似剪不断理还乱或者什么干柴烈火的激动中,萧燕燕和韩德让终于又在一起了,彼时,萧燕燕30岁。

    从此韩德让忠心辅佐太后与辽圣宗,政绩卓著,萧太后和韩德让过着恩爱的夫妻生活。韩德让也创造了奇迹,一个原本可以有丰功伟业的男人,成为了一代明后背后默默奉献的男人,没有他的支持,这个故事是不完美的。

    统合二十四年(1006年)十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我的老天啊,这么煽情肉麻让人泪流满面的称号,也真亏得那些大臣能念得顺溜。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燕燕把权力交给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萧燕燕因病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韩德让过世时,与萧燕燕同穴而眠。

    人们都说她是个可以笑傲历史的女人,左手江山右手爱情。其实也可以说投胎是个技术活,若不是生于那样的世家,她便不会有大气勇敢的性格,若不是嫁给早死的老公,也成全不了她后来的幸福。

第73章 刘娥——飞鸟与鱼相爱的一场意外() 
这世界的爱情来来去去无非几种,要么门当户对,要么郎才女貌,要么麻雀变凤凰。我们这段故事的女主角是第三种,很老套。但考虑到这个叫刘娥的女人一生过得还是很拉风,所以有必要写一写。

    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北宋开宝元年,家境贫寒。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刘娥天资聪颖,为了养家糊口,早早就学会一手类似击鼓还有唱歌跳舞的技艺。

    大概是因为家里不景气的原因,十四岁的刘姑娘嫁给了一个名叫龚美的银匠。龚美想要外出谋生,就带着刘姑娘离开了四川,来到了京城开封。

    银匠的手艺和为人处世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到开封后不久,他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张耆的。这张耆在襄王府里当差,是俗话说的“豪仆”一类的人物,龚美与他结交格外用心,关系好到类似哥们的样子。

    这位襄王正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桓,当时年仅十六岁,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立为太子。

    赵桓当时还是懵懂少年,不知从哪里听说蜀地女子才貌双全,自己不禁胡思乱想起来,便让自己的随从帮自己暗中物色一名漂亮的蜀姬。

    此时的刘姑娘为谋生计,在外抛头露面击鼓跳舞卖艺挣钱,多才多艺的美女很快就在京城美名远扬啦。

    龚美大概是个视仕途比女人更重要的男人。他可能觉得这个漂亮的女人放在自己身边不如将她栽培出来更有利于自己日后的发展。于是,他听说王府选姬后,就自称是刘姑娘的表哥,把美丽的刘姑娘送入了王府,刘姑娘便在十五岁这年来到了赵桓的身边。

    赵桓出身帝王之家,身上必然有普通男子所没有的自信与大气,少女怀春与少男动心都是情理之中。刘姑娘来到王府,因为不需要为生计奔波,因为爱情的滋润,越发娇俏动人。赵桓对她的喜爱溢于言表,千依百顺,疼到心里。

    然而这对少年男女的痴情在赵桓乳母秦国夫人的眼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秦国夫人秉性严谨,而宋朝的世风对出身十分看重。一个出身卑贱的女子不配嫁与赵桓。换句话说,秦国夫人的意思是假如你刘娥出身高贵些,那么你们在一起就是“琴瑟和谐”;可是刘姑娘偏偏出身卑贱,那么她和赵桓之间的爱恋,在秦国夫人看来就是一个麻雀想变凤凰的穷酸女子在绞尽脑汁勾引少王爷。

    秦国夫人先对少王爷苦口婆心讲道理让他踢掉刘姑娘,可少王爷赵桓就是不听,秦国夫人终于忍无可忍,就把状告到了皇帝那里。

    宋太宗听说后也是大怒,他立即派人把来历不明的刘姑娘逐出了王府。

    不久,十七岁的赵桓被封为韩王,依父命迎娶了他的第一个正式妻子——一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女子。

    补充一句,所有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之所以会越爱越深,就是拜类似秦国夫人这种长辈的阻挠和打骂所赐。唾手可得的东西有什么味道呢?人都有逆反心理,就是在这样的抗争里,所谓的爱才有了浪漫而跌宕起伏的精彩和泪流满面感动自己的理由。

    赵桓迫于父亲的压力,不得不把心爱的刘娥放走,但是他可不愿意让刘姑娘改嫁,而是偷偷地将她藏在了张耆家里。

    往后的日子里,赵桓的王爵不断升迁,要处理的事越来越繁冗。然而只有要机会,他就想方设法地去张耆家里和刘姑娘相聚。这样偷偷摸摸备受折磨的日子,让两人都感觉爱得不易,也更懂得理解与珍惜,赵桓和刘姑娘就这样一起过了十五年。

    终于能够见天日的时候,是赵桓登基做了皇帝之后。那时刘娥已经三十多岁了。此时的刘姑娘,已非昔日击鼓的小妹,她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格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赵桓先封刘姑娘为四品美人,很快晋封为二品修仪,又封为一品德妃。

    尽管刘姑娘一直受宠,然而刘姑娘却一生没有生育,可就是这样赵桓也不在乎,为了让刘姑娘当上皇后,赵恒和刘姑娘贴身的李姓宫女生了一个小孩,然后给刘姑娘当孩子。这个故事说来话长,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只不过后人以讹传讹把刘娥形容为厉害恶毒女子。试想,若是这样一个没有分寸的女子,以她的出身,赵桓怎么可能爱她一辈子呢?

    爱情,有时就像青鸟与飞鱼的相遇,虽然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意外,但你会微笑着感谢老天这善意的安排。

第74章 金玉奴——老虎不发威,你当我病猫() 
金玉奴,宋朝女子,据说长得十分好看,还很聪慧,总之是个爱读书,会思考,琴棋书画都拿得起的牛人。只可惜,她老爸是丐帮的老大,有点入不了当时主流社会。

    金姑娘18岁的时候,很多人来说媒,但无非是些贩夫走卒之类。金姑娘心里喜欢的是会读书做学问的人,自然看来看去没一个中意的,于是决定追求自己的幸福,自己出马去挑夫婿。嗯,这个姑娘真是有想法,我喜欢。

    有一天,邻居对金家父女说:“太平桥下有个书生,姓莫名稽,20岁,一表人才,饱读诗书。只为父母双亡家穷未娶。最近考上太学生,你可以把他入赘,招他为婿。”金姑娘于是就和老爸找到了莫书生,莫书生的样子和谈吐肯定也差不了。金姑娘一想反正所谓大户人家也看不上自己,倒不如找一个有前途的,好好鼓励他奔前程去。这莫书生一看这金家小姐也不错,才貌双全,自己从此能有大房子住,能吃饱饭,还白白得了个美娘子,实在是太爽了,于是就痛快地入赘金家啦。

    话说金姑娘十分要强,如果当初不是硬要嫁个读书人也不会拖到现在。她本着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