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原上的马,没大象稀罕,在草原上都没人买,在幽州都卖不上价。

    可草原上的马到了汉地内陆州,一匹马就变成了万钱,能顶三五头耕牛。越是朝司隶等内陆州走,马价越贵。

    龙潭部的且必居,为李轩开的马价,不是汉地司隶等州的马价,也不是幽州边地的马价,是张世平等马贩子深入草原收马的本地价。

    所以,且必居说自己是童叟无欺的人,李轩是很认同的,貌似凶狠,实际非常实诚。

    可乌苏部与龙潭部还不同,人手副业占比更高,高度依赖外部贸易调节,马与兽皮输不出去,就无钱买紧缺的盐布等生活物资。

    李轩想把北盟打造成一个对冲的池,让各个胡部的物资,通过独立的管道进入这个池,再通过北盟的管道出去。

    一汇入一散出,他就可以为诸胡排忧解难,成为胡人兄弟贴心小棉袄的同时,把马变牛,盐变马,粮变牛,来回变,把差价变自己兜里。

    他不怕索赔的部落多,越多越好,这样他就可以趁势打通进出池子的一个个管道。

    而若想把管道开到人家老窝里,信用就是基础,人信北盟才有水到渠成。

    所以,即便且必居貌似不识数,他也不能欺。便是赫哲愿意以汉地低牛价,抵龙潭山附近的高盐价,他也不能负。

    不是因为他爱讲信用,正如爱兵如子是为了让兵勇敢的去死一样,信用是道路,挣钱才是这条道路通往的最终目的地。

    没目的的道,他不要,那只会困于原地。

    他要的是能达到目的的道,要的是目的,道是工具。

    这就是他的道,求道不为道。

    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83章 谁强,他们的样子,就像谁() 
“我是肃慎和硕部撑犁孤涂单于,海兰察。”

    一个身披兽皮,手持大弓,斜背皮箭囊,右肩斜伸的一支支白翎箭比头还高的小胡子,迈着罗圈腿一摇一摆的晃出了队列,边走边直视着李轩,语出冷漠,“打雁被雁啄了眼,有啥赔的?可我打雁被旁边蹿出来的狗咬了,不愿失狗,狗主人赔礼应当。赔的是用狗不当,不是狗咬的伤,死伤多少就不论了。”

    说着,冷冷道,“我要你们使的那种弩五十把,一弩配百箭。你礼到了,我回礼你五袋金沙。咱下次见了,再见后礼,不论前仇。”

    “好。”

    李轩又是一点头,低头继续看怀中的册子。

    这是百乐门收集的内附汉廷,居塞内的诸胡部,幽燕地区的杂胡部落,涵盖与大汉有边市外贸往来的草原各部,大致情况汇总。

    幽州各郡榷场就有常驻的各部胡商,向北深入草原收马贩货的汉地马帮,南来朝贡贸易的诸胡使节驼队,相互交流是非常频繁的。

    且幽州是有海贸的,南渡渤海入青州蓬莱,过大江顺岸泊江东,沿朝鲜半岛东渡,可抵日本列岛南九州。

    江东的海舶与高句丽,三韩,日本列岛的人船也不时会泊幽州。三韩对汉朝贡,就是幽州乐浪郡负责接收。

    而早在光武帝之时,南九州土王来大汉朝贡,就得了“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同属内附大汉的胡部之一。

    幽州是接触胡部范围最广,与邻国接壤最多,州郡塞内胡人居留最多的边州了。

    北方塞外草原,鲜卑,乌丸,扶余国等一堆国,东四郡接壤朝鲜半岛上一堆国,外海又连着日本列岛上一堆国。

    幽州与外商的联系非常紧密,街上都有外宾摆地摊,清理了很多次,就是清不出去。

    而情报,九成以上来自于公开渠道,只要用一个口袋,把一堆堆单独的碎片收进袋里,单独的海量信息一经汇总,就成了统计数据,即战略情报。

    再将口袋中的信息分类筛选,选出势力大,对周边影响权重占比高的一批,单独建档为“点”。

    由一个个“点”,再循着部落与部落的相爱相杀,敌友盟仇,姻亲同氏的关系,呈放射状散开。将被其“点”影响的碎片,置于一个个“点”的势力范围下,星状图就出来了。

    权重最高的大部落与大氏族之间的爱恨情仇,就是点与点的关系了。循脉络一捋,一点又一点的红黄绿蓝,敌对,中立,亲近,盟友的拓扑图,就又出来了。

    当袋子中的无数碎片,重新出来,变成了星状图与拓扑图的时候,北盟情报部门,就得到了北方大致的战略情报态势图。

    北盟的情报工作,是建立在统计,调查,几何与数学之上的,与道听途说列个传的不是一回事,方法论完全不同。

    这对捋清幽州辐射范围内,错综复杂的诸胡部盟关系,尤为重要。

    像是乌丸,一个名字,似族名又似部名,实际既不是族,也不是部。就是被匈奴打散的杂胡东迁到了一座山,乌桓山附近。这片的人就叫乌桓了,乌桓就是乌丸,之后乌丸人继续东南西北的迁。

    仅内迁塞内的乌丸,在幽州就有三大部。即上谷郡附近的上谷乌丸,辽西郡国周围的辽西乌丸,以及辽东郡国附近的辽东乌丸,统称为三郡乌丸。

    内迁的乌丸诸部,就是受大汉天子庇护,为大汉天子服军役的哥萨克。

    可塞内三大部乌丸之间,彼此相爱相杀不说,与汉的关系也随时势而变。

    胡人与汉地郡国兵一样,有戍边的,就有造反的。百姓有老实种地的,就有锄头一扔戴黄巾的,没有任何不同。

    乌丸诸部有为大汉天子尽忠的,为汉戍边,一起抵御胡人外侮,对内平叛镇压汉地百姓。也有时不时就劫掠汉地郡县,劫掠同为胡人的相邻胡部。

    胡人看的是时势,是亲疏,是强弱,强则附,弱则攻,不论汉胡。

    塞外乌丸很多部,早期匈奴强大的时候就都是匈奴。

    后来匈奴衰败东迁,又成了东部匈奴。随匈奴再衰,再变东胡。逐渐部名标识,超越了匈奴这个腐朽大家庭的标识,至此才成了乌丸。

    可随着北方鲜卑日益强盛,塞外的大批乌丸,部落标识日趋黯淡,又都变成了鲜卑人。

    而在塞内受大汉天子庇护的乌丸,同样部落标识日趋黯淡,越来越多的变成了汉人。

    与诸夏的演变实际是一模一样的,周天子一立鼎,八荒蛮族全成周了。周的标识一黯,齐楚燕韩赵魏秦的部落标识,就凸显了。

    秦本夷狄,照样一统诸夏。之后有部落不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楚又被汉亡了,汉一强大,一堆堆的汉地诸侯部落,马上又都成汉人了。

    只是自武帝尊儒之后,汉地就转为内治,凸显华夷之辨了,转化的就慢了。

    华夷之辨就是道,就是个工具,没什么对不对,不过是为在黎庶心头竖道长城。

    但并不会因为多了这道内外分际的墙,就对墙内的黄巾多慈悲一分。

    墙内的诸侯相杀,同样不会留手半分,攘外必先安内,对墙内只会更狠。

    胡人一样,杀胡人最多的就是胡人。

    可草原一直就是秋风扫落叶,没汉地那么多城墙,统一极快,衰亡也快。所谓的这族那部的,实际啥族啥部的也不是。

    草原的法理,就是谁强大,就都是谁。

    说是匈奴,全是匈奴,说是鲜卑,全是鲜卑,以前是谁不重要。

    谁弱了,不管祖上多显赫,一把秋刀杀尽千万繁花,一夜之间,即便曾经雄霸草原的匈奴大帝国,连国带族,一切都可以了无痕迹。

    因为当初的匈奴人,如今又变成了鲜卑人,扶余人,汉人

    且必居的龙潭部所在的秽貊,赫哲的乌苏部所在的挹娄,海兰察的和硕部所在的肃慎,就都既属于匈奴,又都属于扶余,又都属于肃慎,又都属于鲜卑,又都属于大汉。

    究竟属于谁,他们究竟是谁,正义与对错说了不算,只看谁强谁弱。

    谁强,他们的样子,就像谁。

    自然界模仿天敌,本就是生物的本能。

    谁弱,他们就会吃谁,弱肉强食就是草原不更的法则。

    谁能最终胜利,他们最终就是谁。

    他们不介意谁正义谁邪恶,不管谁文明谁不道德。

    他们只会跟从最强者,只会成为最强大部盟的部民。

    匈奴,鲜卑,乌丸,扶余,汉胡什么的毫无意义,只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只有强与弱的斗争贯穿始终。

    只有强者才能支配弱者,只有支配的一方,才有资格将被支配的一方,化为己!

    李轩的化胡之道,不是怀柔,封赏,仇外,杀胡等原地瞎转的道,他要的是支配权的目的。

    化胡是道,化胡为汉不是目的,没好处的事他才懒得干。化胡是为支配,支配就是统治,统治是为了行使人事权,兵权,财权的权利。

    何时掌握了这三权,他才算拿到了支配权,才称得上统治。

    可人事权,兵权与财权,是别人兜里的钱,他是不能掏人家的兜的。

    他是个骗子,只会让人把兜里的钱,心甘情愿的主动掏给他。

    用财权做杠杆,撬动兵权,通过兵权,染指人事权。

    而财权的核心是税权,他首先要攫取的是收税的权利。

    用刀枪征缴,要动刀兵,那是野蛮人的收法。用如狼似虎的税吏,要统治权作为基础,行政成本又高,被收的又容易戴黄巾。用神权卖赎罪券收什一税吧,草原又尚无一个统一的大佛爷。

    他为了贴合这一时代,正在梳理商鞅的需求原则,与管仲的财赋原理。

    管仲运用的财赋原理,即便两千年后,能看懂的都很少,鹦鹉倒是不少,知道“观山海”与“专卖制度”就不错了。更别说商鞅对需求操纵之伟大了,那已经上升到人类学与社会学了。

    他感觉拾商鞅与管仲之牙慧,采取税不直收的原则,通过操纵需求,逐步搭建供需结构,并联商品税的形式,就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