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敌军兵势甚盛,难与争锋,所以在石头城西筑白石垒,又在京口一带筑大业等三垒,坚守不战。苏峻攻所白石垒,乃分遣诸将东西抄掠,多所擒获,兵威更盛。从建康逃出来的官吏都说:“苏峻狡黠多智,其徒党极其骁勇,所向无敌。如果上天惩罚罪人,苏峻终当灭亡;如果依靠人力,则难以取胜。”温峤听了很生气,但累战不胜,也深为恐惧。

    苏峻遣将张健、韩晃急攻大业垒,垒中缺水,士卒渴极,只好喝粪汁解渴。守将郭默突围求援,陶侃准备派兵救援。长史殷羡说:“我军不习陆战,如救大业不能取胜,则全盘皆输。不如急攻石头城,大业之围自解。”陶侃听从。于是,陶侃督水军驶向石城,而庾亮、温峤、赵胤等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垒南上地战。苏峻统领八千人迎战,其子苏硕与将领匡孝分兵冲击赵胤军,将赵胤打败。苏峻见赵胤军溃逃,大叫:“匡孝能破贼,我还不如他吗?”只带领数骑急急追赶,没有赶上。在回业途径白木陂时,他的马突然被踩倒,又被陶侃部牙门将彭世、李千投过的长矛击中。苏峻坠落下马,立刻被斩首、割肉、焚骨。三军齐呼万岁。苏峻余众退据石头城。任让等立苏第五苏峻弟苏逸为主,闭城自守。次年春天,诸军攻破石头城,斩杀苏逸等。祖约败后,率左右数百人向北逃到后赵,被石勒杀死。

    苏峻之乱平定后,东晋进入相对安定时期,以后70年无内战乱,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

    争权夺利

    苏峻之乱平定以后,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依然剧烈,主要在王导、陶侃和庾亮之间进行。

    咸和四年(329年)三月,陶侃因功进位太尉、侍中,在原任都督荆、雍、梁、益四州兼荆州刺史之外,又加任督交、广、宁三州,坐镇巴陵。郗鉴亦拜司空、侍中,仍都督徐、兖、青三州,兼任徐、兖刺史、镇京口。庾亮由于执政失误,而酿成苏峻之乱,不得不出外为都督豫州兼刺史,镇芜湖。司徒王导则独秉中枢,但在王敦死后,东晋政治格局大变的情况下,中枢受到陶、庾的牵制。王导在外依靠京口郗鉴的支持,在内擢用亲信赵胤、贾宁、匡术等为武官,以保持王、陶、庾之间的势力均横,维护自己的地位。

第98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9)() 
咸和四年十二月,陶侃借口讨伐郭默,向东扩张,夺取江州。当时后将军郭默由于不服朝廷的调遣,拒不入京,同时乘江州刺史刘胤因罪免职之机,矫诏杀死刘胤。王导对郭默不仅不加以追究,而且任以为江州刺史。陶侃送书信责备王导说:“郭默杀方镇刺史却用为方镇刺史,如果害宰相便任为宰相吗?”他不待朝廷下令,就擅自起兵讨伐郭默,朝廷只好让他加督江州兼刺史。陶侃又企图与庾亮、郗鉴进兵建康废黜王导,夺取中枢大权,但遭到郗鉴反对,庾亮居中斡旋。庾亮与王导有隙,而与陶侃也不和,他决不能允许寒门将帅陶侃攫取中枢。他对陶侃解释说:王导罪重,应该废黜,不过此时国家正危免,不是时候,只要方镇联合,便可加以节制,目前宜暂且容忍。陶侃只好作罢。陶侃时年已过古稀,后来渐渐不预朝政,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回到其封地长沙,咸和九年(334年)去世。

    青铜灶陶侃死后,庾亮加任江、荆、雍、梁、益诸州,领江、豫、荆刺史,移镇武昌,专制长江上游。庾亮离开芜湖,王导如释重负,暂时减轻了外部压力。次年四月,他以石虎大军南下为由,分命刘仕救历阳、赵胤戍守慈湖、路永戍牛渚、王允之戍守芜湖,控制了原庾亮的豫洲治所以及附近的战略要地。这时王导德高望众均行,地位稳固。成帝见了王导,每次跪拜之大礼,给王导的手诏,称“惶恐言”,中书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有一次,成帝亲临王导家中,拜见王导及其妻曹氏,侍中孔坦认为有违君臣大礼,又密谏成帝应当“博纳朝臣,谘诹善道”,王导知道后大为恼恨,贬孔坦为廷尉。王导为政以“愦愦”自诩,“愦”,糊涂也。他说:“人家虽说我愦愦,但后人却会思念的我愦愦!”他的“愦愦”就是宽纵大族,姑息豪强,以寻求统治阶级内部的安定。他曾派扬州八位从事去视察属郡,让他们汇报郡长官的优劣,从事顾和一言不发,王导问他:“卿有何见闻?”顾和说:“明公辅政,宁可宽些,使网漏吞舟之鱼,何必察之过细!”王导对这个回答赞叹不己。有一次,石头城粮仓失盗一百万斛,都是将官们所为,却杀了管理粮仓的小吏以掩人耳目。王导的亲信将官赵胤、贾宁等都骄横不法。余姚县令山遐清查出被大族隐瞒的户口二千,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大族豪强莫不切齿,反而诬告山遐侮辱高士,私建县舍,结果山遐竟被罢官。王述为宛陵令,州府检查出他贪赃之罪一千三百条,声名狼藉。王导不加治裁,只让转告他:“你出身名门,岂怕无禄,不宜屈临小县。”而王述无耻地回答:“够了便自然停止。”还有庐陵太守羊聃残暴无比,滥杀郡民二百余人,婴孤也不改过,朝野皆曰可杀,但却被王导宽宥了。这就是王导的所谓“清静”、宽和”,是为政烦役重,百姓困苦,奸吏擅威,暴徒肆虐为代何的。

    咸康四年(338年)五月,司徒王导迁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司空郗鉴迁太尉,庾亮则进为司空。六月,王导更进为“非寻常人臣之职”的丞相,集政权、军权于一身。然而,王、庾之争并未就此终结。咸康五年(339年)三月,庾亮以北伐为由调整军事部署,表请桓宣任督沔北、司州刺史,镇襄阳;其弟庾怿担任监梁、雍,兼梁州刺史,镇魏兴;弟庾翼任南蛮校尉,领南郡太守,镇江陵;毛宝任监扬州之江西、豫州刺史,与西阳太守樊峻领精兵万人戍邾城。后来,庾亮突然把庾怿所属部队急急忙忙调到半洲,也就在作出这个新部署的时候,他以王导乱政、篡政为口实,写信给郗鉴,想缴其和他同共起兵废黜王导,信上说:“当日陶公想废黜王导之时,是你我对他作了解释,但迄于今日,王导同并无丝毫悔改。主上自八、九岁以至成人,入则在宫人之手,出则唯有武官小人。秦朝实行愚民政策,天下尚且以为不可,何况是愚其君主!今主上已经长大成人,应该让君主亲政,而王导不归政于主上,挟震主之威下临百官,多养无赖小人。明公与下官并受先帝顾托之重任,如大奸不除,将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但是庾亮此举又遭到郗鉴的反对,庾亮部属孙盛也进行了劝谏,同时庾亮因见王导已加强建康的防御力量,于是不敢轻举妄动。是时陶侃之子陶称把庾亮的阴谋密报王导,有人建议王导宜早做准备,王导故作从容地说:“我和元规休戚与共,聪明人是不应传播流言蜚语的,即使元规真的来了,我就戴上角巾归家,有什么大不了呢!”他又写信给陶称,说“庾公是主上的大舅,你要好好事奉。”但实际上,他对庾亮居外而遥控朝权、据上游而手握强兵,毕竟耿耿于怀,心理并不平衡,每遇西风刮起、尘土飞扬之时,就举扇遮身,不耐烦地嘟哝:“元规刮来的风尘太玷污人了。”是年七月,王导死,朝廷征庾亮入为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庾亮推辞,便征庾冰入中书监、扬州刺史,与护军将军何充同录尚书事。八月,郗鉴也死。九月,庾怿迁豫州刺史、监扬州之江西四郡,移镇芜湖,但至次年一月,庾亮也终于寿终正寝,王、庾之争逐渐平静。

    庾亮死后不久,江州之任落到王氏手中,原监扬州之江西四郡的王导侄王允之这时出任江州刺史。咸康八年(342年)春,庾怿突然送酒给王允之,王允之觉得蹊跷,怀疑酒中有毒,把酒倒给狗喝,狗果然中毒死,于是密奏成帝。成帝很不高兴说:“大舅扰乱过天下,小舅也要这样吗!”庾怿听说事发,遂饮毒酒自杀,但庾氏仍不罢休,王导子王恬除丧服后,执政庾冰授以豫章太守,王允之甚不满,要求辞江州之任,庾冰转而任命王恬为吴郡,又顺水推舟迂王允之为会稽内史,最终把王氏势力挤出江州。八月,王允之死。次年十月,庾冰出为都督荆、江、司、雍、益、梁六州,兼江州刺史,但一年后庾冰也死了,王、庾之争至此了结。

    淝水之战

    在北方各族的混战中,北方存在的政权主要有鲜卑慕容氏所建的前燕,它占有中原地区的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广大地区,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政权。此外,还有在关中地区新兴的氐族所建的前秦政权,河西地区汉族张氏所建的前凉政权和代北(今山西北部)鲜卑拓跋氏所建的代政权。在这些政权中,苻氏所建的前秦政权迅速强大起来,并统一了北方,成为十六国时期北方最强大的政权。

    公元357年,苻坚发动政变,杀死当时前秦的皇帝即他的叔父苻生,继承王位。

    苻坚,字永固,其人博学多才,是胡族君主中最开明、最杰出的人物。他即位后,重用王猛等有才能的人,制定正确的治国方针,完成北方统一大业。

    为了使自己的政权能立于不败之地,苻坚大力提倡发展农业。他主张禁止奢侈,让人民休养生息。当时,关中地区经常干旱无雨,苻坚为保障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推广区种法。使土地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经过苻坚和王猛的几年努力,前秦出现了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史书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关陇太平安定,百姓富裕,安居乐业。”苻坚为实现他统一全国的愿望,从秦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便开始进攻东晋,西线攻占襄阳,俘虏了东晋梁州刺史朱序,东线占领彭城等镇,前锋距广陵仅百里。后来,因东路军被东晋北府军击败,秦军退回北方。

    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苻坚决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