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隋炀帝在东宫当太子时,曾对贺若弼说:“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可称良将,但优劣如何呢?”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不是有谋略的将,韩擒虎是善斗的将,不是领导的将;史万岁是善骑的将,不是大将。”太子说:“那么将是谁呢?”贺若弼下拜说:“由您殿下来选择。”贺若弼的意思是认为自己可以当大将。等隋炀帝即位后,他尤其被疏远和忌用。大业三年,随从皇帝到北方巡行,到榆林。皇帝当时用大帐篷,下面可以坐数千人,召突厥启民可汗来参加宴会。贺若弼以为太奢侈,与高、宇文弼等在私下议论得失,被人上奏揭发,最后因此而被杀,时年64岁。妻子没为官奴婢,下面人发配到边境。

    隋文帝独孤皇后

    隋文帝文献皇后姓独孤,河南洛阳人,是北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看到高祖杨坚长得相貌奇特,因此把皇后嫁给他作妻,这时皇后才14岁。高祖和皇后相互情投意和,发誓不要别人生的孩子。皇后当初的性情,也很温柔,为人恭敬孝顺,遵守妇道。当时皇后的姐姐做了北周明帝皇后,大女儿又做了北周宣帝皇后,皇亲国戚的尊荣显贵,没有人能够与她相比,可是皇后还是能守住自己的节操,保持着谦逊卑下的风度,社会上认为她是个贤德的人。到了北周宣帝死后,高祖在皇宫中掌握了朝政,皇后派人对高祖说道:“国家的事态已经是这样的结果了,就如同骑在虎背上,一定无法下来,你要尽力而为!”高祖杨坚接受禅让,做了隋文帝以后,把她立为皇后。

    北方的突厥曾经和中国作互市贸易,有一箱明珠,价值800万,幽州总管阴寿把这事禀告皇后,劝她买下那箱明珠。皇后说:“那不是我需要用的。现在,北方的戒狄一再地侵犯我国疆域,作战的将士们疲惫劳碌,不如拿这800万分赏给作战有功的将士。”所有的官员们听说这件事以后,都对皇后的行为表示庆贺。高祖非常宠爱皇后,又畏惧她。文帝每次去上朝处理国事的时候,皇后都要把自己乘坐的车,和文帝乘坐的车并列着,一同前往,直到阁门才止步。皇后还派宦官注意文帝的事情,政治上有了过失的地方,就及时规劝匡正文帝,对他有很多补益。等到望见文帝退朝回来了,皇后又和文帝一道返回他们居住的寝宫中,相互看着,心里非常愉快。皇后因为自己早年丧失了父母,经常怀念自己的亲人,而爱慕着家族的情谊,看到公侯贵族中那些有父母的人们,常常让他们代向他们的父母行礼问候。有关官署的负责官员上奏:按照周礼,百官的妻子品级,要由皇后来任命,这个制度在以前就订立下了,请求依照古代的旧例去做。皇后说:“让妇人参预管理国家的事情,或许就是由这里而逐渐发展出来的,我不能开这个头。”没有答应。皇后经常对各位公主说:“北周的公主,大多丧失妇德,对舅姑不以礼相待,挑拨离间宗室之间的情谊,这样不孝顺的行为,你们应当把她们当作戒鉴。”大都督崔长仁,是皇后的表兄弟,做了犯法的事,应当判死刑。高祖因为他是皇后亲戚的缘故,打算免除他的死罪。皇后对高祖说:“关系到国家的事情,怎么可以顾念私情!”崔长仁终于被定罪,处死了。皇后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叫独孤陀,因为用猫鬼巫术诅咒皇后,犯了法,应当被判处死罪。皇后为此三日不肯吃东西,为了保全独孤陀的性命,向文帝乞求道:“独孤陀如果做了损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情,我不敢替他求情。现在,他犯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才敢乞求免除她的死罪。”独孤陀减轻为比死罪轻一等的刑罚。皇后每逢与文帝谈到国家的政务,她的想法和主张,常常符合文帝的心意,皇宫中的人们称颂他们是二位圣人。

    皇后为人非常仁慈,每次听到大理寺处决囚犯,她都要掉眼泪。可是她的性情好妒忌,后宫中的妃嫔们,没有谁敢与文帝共寝。尉迟迥的孙女长得十分美丽,原来住在宫中。一次文帝在仁寿宫见到了她,非常喜欢,她因此得到文帝的宠爱。皇后就乘文帝上朝听政的机会暗地里把她杀了。文帝知道这件事后,大发脾气,一个人骑着马从宫苑中跑出去,不择道路,跑进山谷中二十多里。高、杨素等人骑着马,追赶到文帝面前,牵住他的马再三规劝,请他回宫去。文帝长长叹息了一声,说道:“我作为高贵的天子,竟然不能得到自由!”高说:“陛下,您难道就因为一个妇人而轻弃天下吗!”文帝的怒气稍稍地消了一些,停住马在山谷中站立了很长时间,半夜才刚返回宫中。皇后在阁内等候着文帝。等到文帝回来时,皇后流着眼泪,跪在地上向他谢罪。在高、杨素等人的劝说下,文帝和皇后才重归于好。文帝设置了酒宴,喝得非常高兴。皇后从这件事以后,心中受到很大的打击。当初,皇后因为高是她父亲家的宾客,对他非常亲近有礼。这时,听说高在文帝面前称自己是一个妇人,由此怀恨在心。又因为高的妻子死了以后,他的妾为他生了个男孩,更不喜欢他。逐渐对他加以诋毁,诬陷高。文帝也是所有的事情完全按照皇后说的去办。皇后只要看到诸王和朝中官员们中,谁的妾怀了身孕,就必定劝说文帝废黜他们。当时,皇太子杨勇内宫中宠幸的女人很多,太子妃元氏突然死去了,皇后认为是被皇太子的爱妾云氏所害。于是,暗中劝说文帝,罢免了高,最终废掉皇太子杨勇,而立了晋王杨广,这些事情,都是出自于皇后的计谋。

    隋朝的仁寿二年八月甲子那天,环绕月亮周围的光气有四圈,己已那天,金星的星光冲犯了轩辕星。这天夜里,皇后在永安宫去世,当时五十岁。埋葬在太陵。在她以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都受到文帝的宠爱,文帝被她们迷惑得很深,由此得了疾病。到病重垂危的时候,文帝对在身边服侍他的人说道:“如果皇后还在的话,我不会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科举制

    魏晋以后,选官制度的核心是九品中正制。世族子弟凭藉家世占据上品,步入仕途,世代拥有政治上的特权。南北朝时期,随着门阀世族的腐朽与寒人渐掌机要,选官制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北周时,“选无清浊”,隋承袭此风,“官无清浊”,九品中正制最终被废止,这便是科举制产生的前提。

    从形式上来看,科举制与汉代以来相沿不替的察举制存在着互相继承关系。东汉左雄建议被察举者须经考试,即所谓“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魏晋南北朝时,察举制受到了九品中正制的制约,基本为世族子弟垄断,考试只是间或举行。所试科目仍然只是经学和文章。大体上孝廉主要试经,秀才主要对策,有时兼及经文。南北基本相同。旧制规定州举秀才,郡察孝廉,隋代废郡后,似乎已不再察孝廉。有些秀才为郡所举,这是因为炀帝大业中改州为郡,州级行政单位已不存在的缘故。隋时秀才只以试策为正规的考试办法,但除此之外,往往须加试杂文,录取非常的严格,所以隋朝一代秀才不过十余人。进士科初置时,考试内容也是试策,与秀才一科相似。明经之名早见于南朝,但不是经常的科目。明经除试策外,还须试经。明经对策是学校的毕业入仕考试。梁制有规定,通一经者方能入仕。学校以外的人也可以申请参加明经对策。梁代秀才、孝廉是有员额限制而明经一科则无此限制。隋代明经,仍以面向官学生员为主,兼及自学的人。

第115章 隋唐(3)() 
进士与明经两个科目不考虑家世的背景,只是根据考试成绩决定录取与否。这种新的选拔官吏的方法适应了一般地主的要求,虽然名额并不多,录用的人在政治上也不占有重要地位,但对后世却有很大的影响。

    隋代科举制与后代相比,尚有许多不完备之处。考生须经州郡长官推荐,不能自由投考。这表明科举制尚处于初创阶段。

    隋抗突厥

    北朝后期,木杆可汗灭柔然后,突厥成为北方游牧地区的强大的民族。周、齐对立,各送重赂求突厥援助。佗钵可汗死,沙钵略可汗继立。贵族因为争夺继承权发生纠纷,庵罗成为第二可汗。大逻便自立为阿波可汗。沙钵略弟处罗候为突利可汗,玷厥为达头可汗。此外,还有贪汗可汗,形成了诸王可汗并立的局面。其中沙钵略兵力最强,是突厥中以大可汗。

    隋文帝即位以后,不再给突厥礼物。因此突厥贵族经常带领骑兵,在东起幽州,西达河西的漫长战线上对隋进行骚扰。开皇二年(582年),沙钵略率本部兵十余万及所属四可汗兵共四十万众大举南侵,深入了武威、天水、延安等地,掠夺人畜,百无一留。第二年,隋文帝便命杨爽为行军大元帅,率兵分八路反击突厥。杨爽出朔州,大破沙钵略的军队。窦荣定出凉州,击败阿波军。突厥遂败走。沙钵略借口阿波先退,袭击阿波。阿波投奔达头。达头协助他收集旧部近十万骑,和沙钵略互相攻击。至此,突厥形成了以达头、阿波为首的西突厥汗国和以沙钵略、突利为首的东突厥汗国两个对立的势力。

    沙钵略屡被隋军打败。于开皇四年(584年),遣使求和。次年,沙钵略可汗归附隋朝,经隋朝的同意,率部内迁白道川。

    开皇七年(587年),沙钵略死。沙钵略认为儿子雍虞闾懦弱,不能对抗西突厥的进攻,遗令立弟处罗候为可汗,号莫何可汗,亦号叶护可汗。隋文帝派遣长孙晟赐莫何旗鼓,西击阿波。阿波部众以为隋出兵协助莫何,多不战而降,莫何因此生擒阿波。开皇八年(598年),莫何死,雍虞闾立,号都蓝可汗。莫何之子染干为突利可汗。二可汗皆请婚于隋。隋用长孙晟离间计策,先后把宗女安义公主、义成公主嫁给突利,又令其南徒,赏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