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张浚迫使赵鼎辞相,给秦桧有可乘之机。宋高宗为讨好于金,自食其言,于三月初七再次任“以诚待敌”的秦桧为宰相兼枢密使。秦桧任相后,积极推行卖国投降政策。他向宋高宗说,要与金议和,必须由他一人独断专行,“勿许群臣预”。宋高宗乞和心切,委秦桧专门负责向金乞和,赞同秦桧的求和卖国方案。秦桧的卖国罪行,又一次遭国人强烈反对。临安(浙江杭州)贴出“秦相公是细作(奸细)”的大标语。胡铨上奏力主“斩秦桧与王伦以谢天下”。韩世忠、岳飞等将领表示坚决抗金,反对议和。宋高宗一意孤行,支持秦桧与金订立了“屈己议和”的卖国和约。

    和约签订后,秦桧进一步阴谋“撤武备,尽夺诸将兵权”,以使金顺利消灭南宋。由于抗金派反对,阴谋暂未得逞。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杀害挞懒,准备南侵。绍兴十年五月,金撕毁和约,分兵四路大规模攻宋。宋抗金呼声高涨,秦桧处境不利,即见风扬帆,假意表示愿“谕诸帅同力招讨”金兵,以保住相位。七月,岳飞率10万大军大败兀术,抵近开封,金有被岳飞直捣黄龙之危。秦桧急忙奏请宋高宗,要岳飞“且令班师”,终使岳飞的抗金“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兀术死里逃生,卷土重来。

    为扫除抗金力量,秦桧再次阴谋削夺抗金将领兵权。他向宋高宗挑拨说,现在各地的宋军,只知道将军,不知道皇帝,“跋扈有萌,不可不虑”。宋高宗也怕将领不忠,遂与秦桧密谋,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罢夺抗金将领韩世忠、岳飞兵权。不久,又以“莫须有”之名,将岳飞杀害。同时,秦桧第二次与金签订了卖国和约。从此,秦桧更为跋扈,将“忠臣良将,诛锄略尽”,干了金朝想干的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二十二日,当了19年宰相、作恶多端的内奸秦桧,终于一命呜乎,遗臭万年。

    采石之战

第194章 五代十国和两宋(32)() 
绍兴十九年(1149年)十二月,金朝宗室完颜亮弑熙宗完颜自立,他决心消灭南宋,即位不久便开始作战准备。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完颜亮发动了对南宋的进攻,其部署为:西路攻取四川,中路攻取荆襄,水军直取临安,东路为主力,由他亲自统领,从淮西南下。

    宋将刘锜主持江淮军事,抱病进驻扬州,并派兵北上进驻宝应、盱眙、淮阴,部署了淮东防务。负责淮西防务的王权,赖在建康,在刘锜一再督促下,才哭哭啼啼告别妻妾,进驻江北的和州(今安徽和县),不肯前进。刘锜再三下令,王权才勉强到庐州(今安徽合肥市)。十月初,刘锜到淮阴,金军也到淮北。王权在淮西根本不设防,使金军从淮西从容渡淮南下,王权立即从庐州南逃,金军迅速进至滁州(今安徽滁县)。刘锜在淮阴接到“金字牌”,知道金军已经进入淮西,令他退守江南;又听说王权已逃走,刘锜只好退兵扬州。

    金军临江,临安一片惊慌,文武官员纷纷送走家属,只有右相陈康伯等人的家属留在临安。宋高宗准备逃到海上躲避,遭到陈康伯的反对,才表示要“亲征”,命知枢密院事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中书舍人虞允文为参谋军事。这时,金兵已占真州,王权从和州逃至采石(今安徽马鞍山长江东岸)。随后,扬州失守,刘锜退守瓜州(今江苏六合东南),宋高宗命病重的刘锜专守长江,退回镇江。

    完颜亮进攻南宋的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到统治区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十月,金宗室完颜雍乘机夺取政权,黄河以北地区很快归附完颜雍。完颜亮在胶州陈家岛的水师于二十七日被李宝宋军烧毁;中路金军被宋军打败,邓州(今河南邓县)、新蔡等地被宋收复;西路军被宋军击败,宋军收复秦、陇、洮、兰、商、虢等州。完颜亮得到这些消息后,更疯狂地南进,决定率大军从采石渡江,另以一支军队攻瓜州,威胁建康,使临安震动。

    完颜亮在江北筑台,自披金甲,召集诸将,称舟楫已具,可以渡江。置黄、红旗于岸上,以为号令,指挥进止,“先济者与黄金一两”。当时,金军四十万,战马无数,而宋军仅一万八千人,众寡悬殊。

    王权丧师辱国被罢官,新任统帅李显忠在芜湖。十一月八日,虞允文受命去芜湖催促李显忠赴任,并到采石犒师。他到采石,王权已离去,李显忠仍旧没有到任。刚刚败回,又没有统帅的宋军,三三五五,解鞍束甲,坐于道旁。形势异常危急,虞允文知道,等李显忠到达,会贻误大事,便决定主动担负起指挥宋军抗击金军渡江南下的重任。他召集宋军将领,激以忠义,勉励将士保家卫国。众将士在虞允文的感召下,决心为国死战。有人劝虞允文说,让你犒军,并未授权你指挥,别人弄坏的事,要你来承担,太不上算了。虞允文回答道:“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虞允文布置诸路军队,大阵不动,分弋船为五部,二部沿长江左右岸巡行,一部为精兵在江中流,准备接战,另二部掩蔽小港中,作预备队。布置刚结束,金军在完颜亮指挥下,数百艘战船直发南岸,瞬息之间,七十余艘金船已抵宋阵,宋军稍稍后退。虞允文抚骁将魏俊之背说道:你胆略闻于四方,此时怎能立于阵后作小儿女态!魏俊挥动双刀冲出军营,杀向金兵,金舰多次强渡,均被击退。大江中流的宋军以大而快的海船冲击金人小而速缓的船只,将金舰冲沉一半。日暮时分,有宋的败军从光州到达采石,虞允文给以旗鼓,命从后山转出,金军以为宋之援军到,便后退逃走。虞允文让当涂民兵驾船进攻金船,又命宋军以强弩追射,金兵大败,伤亡惨重。完颜亮性狂暴,认为士卒不死于江中,是不愿出阵,命敲杀之,金军元气大伤。

    杭州岳王庙秦桧夫妇铁铸跪像这一夜,虞允文又部署军队,以大船居上流,让将军盛新率水军守杨林河,主动进击金军。金船小而兵多,运棹不便,宋军的蒙冲舟往来灵便,运转如飞,又用霹雳炮轰击金舰。在宋军夹击下,金军再次大败,战船三百艘被烧毁。完颜亮从采石渡江的计划破产了。

    完颜亮不甘失败,企图用反间计来分离宋军军心,派人持伪诏谕示王权事宜,似乎是早与王权有约。虞允文识破其用心,回书表示要一战决雌雄。完颜亮一气之下,焚龙凤车,斩杀为金人造船及与渡江事有关的人员,放弃采石渡江打算,退回和州、扬州。

    采石之战,是宋军防御金人南下整个战局中的转折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指挥下,打败了完颜亮的金军主力,挫败了其进攻和消灭南宋的计划,从而保卫了江南地区,使南宋政权得以延续。

    作为采石之战尾声的是京口保卫战。李显忠自芜湖抵达采石,虞允文告知金人入扬州,一定要与瓜州的金兵会合,京口必须设防。虞允文得到李显忠部16000人往京口,抵建康,上疏说明,金人败于采石,却希望在瓜州取得成功,宋只要聚精兵于京口,持重待之,可一战而胜。

    虞允文会合扬存中、成闵、邵宏渊诸部,齐聚京口,达20万。虞允文认为海鳅船不足,不能应付战事,便改修马船为战船。命张深守滁河口,控制入江要冲,苗定在下游作为援助,相互呼应。完颜亮重兵布置在滁河,他到瓜州时,形势对金人更为不利,成闵等部顺长江而下,李宝部由海道入胶西,完颜雍尽有黄河以北地区。完颜亮见此情景,知道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只有拼死一战。他到扬州,命金军三日内过江,否则尽杀之。这促使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十一月二十七日,完颜亮被部下杀死。十二月,各路金军被击败退回。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采石之战,以宋胜金败而结束了。

    虞允文书生退敌

    绍兴和议以后,宋金双方有二十年没有发生战争。宋高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对于这个偏安的局面十分满意,在临安修筑起豪华的宫殿府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把收复失地的事忘记得一干二净。

    在这段时间里,金朝统治集团发生内讧,贵族完颜亮杀死了金熙宗,自立为帝,历史上称为海陵王。完颜亮把金朝的京都从上京迁到燕京,一心想发动战争,消灭南宋。有一次,他做了个梦,梦里他上了天宫,天帝命令他讨伐宋朝。他跟大臣谈起这个梦,一些凑趣的大臣都说这是个好兆头,向他祝贺。完颜亮就把发兵南侵的事决定下来了。

    完颜亮准备发兵的风声,传到临安。有些官员要朝廷早作准备,反而被宋高宗斥责是造谣生事。有一回,金朝派使臣施宜生到临安。宋高宗叫大臣张焘接待。张焘想从施官生那里探听消息。施宜生原来是宋朝的官员,也想透露点消息给张焘,但是旁边有金朝的随从官员,不好明说,只好暗示说:“今天北风可刮得厉害啊!”又拿起几案上的笔说:“笔来,笔来!”

    张焘得到施宜生的暗示,连忙把金兵要大举南下的消息告诉宋高宗,但是宋高宗只当耳边风。

    公元1161年九月,完颜亮做好一切准备,发动全国六十万兵力,组成三十二个军,全部出动,进攻南宋。出发之前,完颜亮趾高气扬地跟将领们说:“从前梁王进攻宋朝,费了多少时间,没取得胜利。我这次出征,多则一百天,少则一个月,一定能扫平南方。”

    完颜亮的大军逼近淮河北岸,防守江北的主帅刘正在生病,派副帅王权到淮西寿春防守。王权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听到金兵南下,吓得丧魂落魄,根本没想抵抗。完颜亮渡过淮河,王权还没见到金兵的人影儿,早已闻风逃奔,一直逃过长江,到采石才停下来。

    宋高宗听到王权兵败,才害怕起来。他把王权撤了职,另派李显忠代替王权的职务,并且派宰相叶义问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