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实现要求社会平均的主张,具有很广泛的号召力。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十二月,元朝政府派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卜颜帖木儿、南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及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哈临秃、左丞秃失里、西宁王牙罕沙,合军讨伐徐寿辉于蕲水,寿辉兵败,被迫循入黄梅山及沔阳湖中。彭莹玉也在瑞州的战斗中牺牲。拥有百万之众的巢湖水师被迫退守巢湖。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南方红巾军利用元军在高邮大败的机会,乘机收降了一部分元军,壮大了自己的队伍。渔民出身的天完将领倪文俊率领红巾军重新占领汉阳,第二年正月倪文俊以汉阳为天完政权的新都,自己任丞相,改元太平。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准备谋杀徐寿辉篡位失败以后,自汉阳逃奔黄州,被部将陈友谅杀死。陈友谅夺得军权后,把进攻重点放在东南。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月,与巢湖水师赵普胜攻克安庆,又连克江西、福建许多地区。陈友谅为篡夺天完帝位,于第二年九月先杀赵普胜,十二月又逼徐寿辉迁都江州。与此同时陈友谅暗伏兵马于城西门外,待徐寿辉一进入,即关上城门,门外伏兵四起,尽杀其部属。随后,以汇州为新都,奉寿辉为主,友谅自称为汉王,置官属。自此一切大权尽归陈友谅,寿辉仅居虚位而已。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挟持着徐寿辉东下,攻克太平,以后杀害徐寿辉。陈友谅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随后出兵集庆,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却在龙湾中伏,大败而归。

    陈友谅杀害徐寿辉标志着天完政权的失败。此后,将士离心,陇蜀省右丞明玉珍出走四川,在重庆称陇蜀王,脱离陈友谅独立。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三月建国大夏,改元天统,自称皇帝,占据全蜀。天完政权的其他将领,有的据城自守,有的投奔了朱元璋。

    陈友谅和张士诚

    陈友谅是沔阳的一个渔夫的儿子,他本来姓谢,祖父招赘在陈家,因而随着姓陈。年少时念过书稍微懂些文理。有一个会看风水的人观察他家祖先的坟地,说“据风水的模式定当大贵”,陈友谅心里暗自高兴。曾经在县里当小吏,他不喜欢干。徐寿辉的军队起事,陈友谅去投奔他,在他的部将倪文俊那里当掌簿书的佐吏。

    徐寿辉,罗田人,又名真一。以贩卖布匹为业。元朝末年盗贼蜂起,袁州的和尚彭莹玉用妖术和麻城的邹普胜聚众起事,以红巾为标记。他们因徐寿辉长相奇特,就推举他为首领。至正十一年(1351年)九月攻陷蕲水和黄州路,打败元朝的威顺王宽彻不花。于是就以蕲水为都城,立徐寿辉为皇帝,国号“天完”,建年号“治平”,以邹普胜为太师。没有多久,攻陷饶州、信州。次年(1352年)分兵四处出击,接连攻陷湖广、江西的诸多州县。接着又攻破昱岭关,攻下杭州。别将赵普胜等人攻破太平各路。声势大振。但是,徐寿辉没有远大的抱负,所得之地不能守住,第二年(1353年)被元军击败,徐寿辉逃脱。不久又兴盛起来,把都城迁到汉阳,被他的丞相倪文俊所控制。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图谋杀害徐寿辉,没成功,逃往黄州。当时陈友谅隶属于倪文俊,多次立下战功,当上了领兵元帅,就找了个机会杀死倪文俊,吞并了他的部队,自封宣慰使,不久称平章政事。次年(1358年),攻陷安庆,又攻破龙兴、瑞州,分兵攻取邵武、吉安。陈友谅本人率军攻入抚州。不久,又攻破建昌、赣州、汀州、信州、衢州。其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的兵力最强大。朱元璋攻下了太平,和陈友谅相比邻。陈友谅攻陷元朝的池州,朱元璋派遣常遇春攻取了池州,从此多次相互攻击。

    有个赵普胜,本是一员猛将,绰号“双刀赵”。当初,他和俞通海等人驻扎在巢湖,一起归顺朱元璋,后又叛离归降徐寿辉。在这时为陈友谅防守安庆,多次领兵争夺池州、太平,在疆界处来回骚扰。朱元璋为此忧虑,以利引诱赵普胜的门客,让他潜入陈友谅的军中离间赵普胜。赵普胜没有发觉,见到陈友谅派来的人就夸说自己的功劳,恼怒地表露出对陈友谅有恩德的神色。陈友谅怀恨在心,怀疑他对自己有二心,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赵普胜处。赵普胜用烧羊在雁汊迎接陈友谅,刚登上船,陈友谅马上杀死赵普胜,吞并了他的部队。于是就用轻装快速的部队袭击池州,被徐达等人击败,军队全部覆没。

    当初,陈友谅攻破龙兴,徐寿辉想把都城迁移到这里,陈友谅不同意。没有多久,徐寿辉突然从汉阳出发,停留在江州。江州是陈友谅驻扎的地方,他在城外埋伏下军队,迎接徐寿辉进城,随即紧闭城门,把徐寿辉带来的部队全部杀害。随即以江州为都城,事奉徐寿辉驻节在此地,而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属下的官吏。于是陈友谅挟持徐寿辉东下,攻打太平,太平城坚固,攻打不下来,就率领大船停泊在太平城的西南。士兵们沿着船尾攀缘城上的矮墙登上了城,于是攻下太平。陈友谅心气更加骄纵。他进驻采石矶后,派遣部下将领表面上到徐寿辉面前禀告事情,暗中命令壮士带着铁锤击碎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死了以后,陈友谅以采石的五通庙为行宫,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年号“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都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登基时正好遇上刮大风下大雨,百官依次排列在沙岸上祝贺,未能完成规定的礼仪。

    陈友谅性强劲而好猜疑,爱用权术驾驭部下。他称帝后,完全占有江西、湖广的地方,依仗自己兵力强盛,想向东取得应天。朱元璋担心陈友谅和张士诚联合,就设计叫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快来。陈友谅果然带领水军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唤康茂才,无人答应,才知道被欺骗了。在龙湾与朱元璋的军队交战,大败。潮水下落,船只搁浅,死的人不计其数,丧失战船几百艘,陈友谅等人乘小船逃走。张德胜追击到慈湖,又打败陈友谅,烧毁了他的船。冯国胜率五翼军迫近他,陈友谅出黑旗军迎战,又大败。于是陈友谅丢弃太平,逃往江州。朱元璋的军队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下将领于光、欧普祥都投降。第二年(1361年),陈友谅派兵再次攻陷安庆。朱元璋亲自领兵征讨他,又收复了安庆,长驱直入到达江州。陈友谅战败,夜里带着妻子儿女逃往武昌。他的将领吴宏献出饶州投降,王溥献出建昌投降,胡廷瑞献出龙兴投降。

    陈友谅愤恨疆土一天比一天缩小,就大规模营造楼船几百艘,都高数丈,涂上红漆,每艘船三层,设置走马棚。上下层人说话的声音相互间都听不见,船体都用铁皮包上。船上装载着家属百官。竭其精锐进攻南昌,攻城的长梯和冲击城墙的战车,从各条路上同时前进。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和邓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没能攻下来,朱元璋亲自领兵援救南昌。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了,撤下围城的兵力,向东出鄱阳湖,在康郎山与朱元璋相遇。陈友谅把大船聚集起来,连锁在一起形成战阵,朱元璋的军队不能由下向上进攻,接连交战三天,非常危险。不久,刮起东北风,于是放火烧陈友谅的船,他的弟弟陈友仁等人全被烧死。陈友仁称五王,瞎一眼,有勇有谋,死后,陈友谅的士气低落。这一仗,朱元璋的船虽小,但是行驶轻便,陈友谅部队都是大型的战船,进退不方便,因此战败。

    朱元璋所乘坐的船桅杆是白色的,陈友谅与将士们约定明天合力攻打白桅杆船。朱元璋知道这一情况,下令所有船上的桅杆全弄成白色的。明天再战,自辰时打到午时,陈友谅的军队大败。陈友谅想退守鞵山,朱元璋已先把守住湖口,拦截他的归路。相持了好几天,陈友谅和部下商量对策,右金吾将军说:“出湖困难,应当烧掉船登陆。直奔湖的南面图谋再起。”左金吾将军说:“这是显示软弱,对方以步兵骑兵追踪我们,进和退都失去依靠,大事就完了。”陈友谅拿不定主意。过了一会儿说:“右金吾将军的话是对的。”左金吾将军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率领他的部下投降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道这一情况后,也投降了。陈友谅更加窘迫。朱元璋共两次发文书给陈友谅,大意说:“我想和您相约联合,各自安抚一方,以等待上天的意旨。您失策了,对我任意加害。我以轻装的部队乘隙出击,据有您龙兴等十一个州郡,您仍不自己追悔所造成的祸害,又挑起战争事端。先是在洪都受窘,又在康郎山打得大败,骨肉兄弟和部下将士一再遭受巨大的灾难。您即使能侥幸活着回去,也应该撤销帝王称号,安分地等候真命天子出来,不然家破族灭,后悔可就来不及了!”陈友谅收到文书后又怒又恨,不给答复。时间长了,军队没有吃的,陈友谅从湖口突围出来。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拦击他们,大战泾江口。汉军(陈友谅军)一边打一边逃跑,天黑了还没能摆脱追击。陈友谅从船中把头伸出来,要指挥作战,突然被流箭射中,穿透眼睛进入颅内死去。汉军大乱,太子陈善儿被俘获。太尉张定边夜里带着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着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友谅豪华奢侈,曾经制造了一张非常精致的镂金床,宫中的器物用具都类似这样。他死后,江西行省把这张床进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感叹地说:“这和孟昶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两样!”下令有关官吏毁了这张床。陈友谅称帝共四年。

    陈友谅的次子陈理回武昌后,继承帝位,改年号为“德寿”。这年冬天,朱元璋亲自征讨武昌。第二年(1364年)二月再次亲自出征。陈理的丞相张必先从岳州前来援救陈理,驻扎在洪山。常遇春击败并活捉了他,押他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