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试行。万历四、五年以后,福建、两广也施行,其中庞尚鹏在浙江、福建巡抚任内,海瑞在应天巡抚任内,推行的最为得力,成效也较显著。到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以内阁首辅的地位,通过国家法令,把一条鞭法作为赋役制度,大力推广。一条鞭法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清丈全国土地面积的基础上推行的。从万历六年(1578年)开始,对全国田地进行丈量,用三年时间,查出全国总田数为7013970顷,比弘治十五年(1502年)的总田数,增加了2785924顷。把相当一部分被豪强富族以及军官隐没的屯田、庄田清查出来,为一条鞭法普遍推行,创造了前提,所以到万历九年,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推行。它对缓和当时社会矛盾,解救危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张居正改革,在水利方面也有相当的成效。万历四年(1576年),黄河在苏北决口,河口淤塞,黄水侵淮,高堰湖堤大坏,淮河、杨州、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汪洋一片。张居正治河专家潘季训督修黄河,潘季训用“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办法,在黄河与淮河之间筑起长达八百里的两个大堤,将黄、淮分割开来,只在海口处合流入海,使被水淹没的田庐,皆尽露出,使数十年之弃地,转为耕桑,漕运也可以直达北京。潘季训的两河管见和河防一览,是他治理黄河的总结,成为中国水利史上的名著。由于黄河、淮河得到治理,灾害减少,漕运畅通,对明朝后期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戚继光抗倭寇

    倭寇是由日本封建武士、失意政客、浪人、海盗勾结中国沿海凶徒、逸囚、罢吏、黠僧、不得志书生等组成的非法武装集团。其患由来已久,早在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乘国内处于南北朝分裂混战之机,纷起网罗那些没落武士、浪人等来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但在洪武、永乐时期,明朝国力强盛,重视海防,几次重挫来犯之倭,取得了望江靖大捷,故而倭寇之乱在明前期未酿成大患。

    当时,胡宗宪为浙江巡抚,此间,虽也诱杀了不少通倭头目,但督察军务赵文华恣行无忌,文武将吏争相贿赂,颠倒功罪,纪律大坏,将吏解体,虽征兵半天下,倭寇愈炽,对浙、闽沿海侵扰更甚,给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就在国家和民族屡遭倭祸,抗倭斗争久经波折,倭患难以彻底解除的危难关头,终于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抗倭爱国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年),字元敬,山东东牟(山东莱芜)人,出身于将门,自幼刻苦读书,好研学兵书战策。嘉靖二十三年,其父戚景通去世,他袭官登州卫指挥佥事。倭寇对山东沿海地区的不断侵扰,深深刺激着这位青年将军。他在16岁时,便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表达自己抗倭保国的远大抱负。嘉靖二十九年秋八月,戚继光入京参加武举会试,正值庚戌之变,蒙古俺答入寇京师,形势十分危急,明廷诏令各镇边兵驰援北京,入试武举也被选守城。戚继光当即率众参加了京师保卫战,并条陈御敌方略,受到兵部重视,于是以“国士”奏闻皇帝。此后数年间,戚继光率领军民驻守蓟门,驰骋于山东半岛沿海和蓟州边塞之间,保卫着明王朝的长城要塞和山东海防。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以军功升任都指挥佥事,统管三营25卫15万兵士,专门负责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他整饬海防,出海备倭,严阵以待,倭不敢犯。但是其他沿海防务十分松懈,加之严嵩父子当国,兵将多以贿得,卫所兵士逃亡大半,只剩五分之一,且多老弱残疾,战斗力极差。由于江南倭患日趋严重,明廷于嘉靖三十四年秋,调戚继光前往浙江,次年升他为参将,率部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不久又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三郡,防御着倭寇侵扰的要害地带。

第239章 明朝(19)() 
戚继光像嘉靖三十六年,浙直总督胡宗宪招降巨奸汪直,汪余党卫滶等率众据岑港(浙江定海西北)死守。胡宗宪命戚继光随俞大猷领兵进剿,久围不克,戚继光等均被褫职并令戴罪办贼。岑港之役失利,戚继光深感卫所军兵多不堪用,各地调来的客兵缺乏训练,纪律败坏,甚至杀良冒功。于是他上书胡宗宪,主张在“俗称剽悍”的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夫,组织、训练一支新军劲旅,来保卫乡土,打击凶残的倭寇。他之所以选定义乌作招募地点,是因为嘉靖三十七年处州山区的矿夫和义乌陈、宋大族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械斗。戚继光对其自相残杀极为痛心,但也因此发现了他们剽悍勇猛的风俗,认识到如将之编成新军,导之抗倭,将发挥很大的作用。他的要求被批准。嘉靖三十八年秋九月,戚继光亲自来到义乌招募矿夫和农民。在他热爱祖国、保卫家乡的号召下,矿夫、乡团在各自的首领王如龙、陈大成率领下踊跃投军,很快组建起一支3000人的队伍。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和教育,士兵们的思想和战术有了极大的提高。戚继光又根据江南水乡的地形特点,创立了各个兵种互相配合、长短兵器组合使用的新阵法——鸳鸯阵。这种阵法将盾牌、狼筅、长枪、叉、耙、棍、刀等长短武器配合使用,各尽所能,密切配合。打起仗来,挽牌手在前面“低头执牌前进”,其余兵杖“紧随牌进”,“筅以救牌”,“长枪救筅”,“短兵救长枪”。倘情况有变,鸳鸯阵还可变为“三才阵”、“两仪阵”,调整队形排列,灵活应敌。这支军队战斗力很强,很快便成为抗倭劲旅,被誉为使倭寇胆颤心惊的“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四月,倭寇数千人大举焚掠台州的桃渚、圻头。戚继光闻讯率部急趋宁海,扼住桃渚之敌,在龙山大败倭寇,追击至雁门岭。倭寇狼狈逃走,途中侦知戚家军大多开往前方,台州空虚,遂偷袭台州。戚继光回军与战,手斩其魁,将敌残余追至瓜陵江全部歼灭。进犯桃渚的倭寇刚被消灭,圻头之倭又来进犯台州。戚继光乘敌未至,率领精兵1500人迎头痛击。倭寇败退大田,坚壁不出,乘大雨逃往仙居。戚继光率军先行抵达仙居,设伏截击。倭寇大败,死伤甚众,少部分逃奔白水洋,匿百姓家。居民痛恨至极,纵火攻倭,全被歼灭。戚继光先后九战九捷,俘敌一千有余,焚溺死者无数。此后,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一带大败倭寇,浙东的倭寇遂告平定。

    台州大捷后,戚继光以军功升都指挥使,肩负起更加重大的海防责任。他又增募义乌民兵2000人,使戚家军精锐部队达到6000余人。嘉靖四十一年,福建成为倭患的中心,自温州而来的倭寇,会合福宁、连江之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转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之倭相会,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大田、古田、莆田。倭寇还在横屿岛扎下大营。福建的明军面对日益猖獗的倭寇束手无策,连连向朝廷告急。明廷决定以浙援闽,胡宗宪檄调戚继光入闽剿倭。同年七月,戚继光率所部精卒6000人由温州航行至平阳,斩荆棘,冒毒雾,陆行300里间道入闽。针对倭寇扎营于横屿、牛田、兴化三地,互为声援的特点,戚继光决定先破倭寇大本营横屿,乘胜攻牛田,最后灭兴化。横屿四面临海,离岸10里,潮来成海,潮退成泥,陆军跋涉进攻,极感困难。若调海船来攻,又时有搁浅之患。戚继光令军士负草填泥,匍匐前进。倭寇未料到戚家军涉海作战,仓促应战,一败涂地。戚家军连克要隘,捣破寇巢,斩倭首2600余级,乘胜南进至福清,人民夹道欢迎。戚继光扬言我兵远来,须养锐待时而动,非朝暮可计。倭寇侦知,遂不防备。哪知戚继光当夜便亲自率军奇袭牛田倭巢,倭寇被焚杀殆尽,剩下的逃窜到兴化。戚家军稍事休整,即连夜追歼兴化的倭寇,夜四鼓抵贼栅,连克60营,斩倭1000余人,焚溺死者数千。第二天黎明,兴化人方知倭寇已被彻底消灭。居民扶老携幼,备彩帐郊迎十余里,道路充塞,杀牛载酒犒迎戚家军入城。福建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班师回浙。但不久,又有大批新倭来到福建。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倭寇又陷兴化,占据莆田县东90里的平海卫为巢穴。明廷为了解决福建的倭患,调抗倭名将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升戚继光为副总兵,驰赴福建救援。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率军赶到。福建巡抚谭纶调各路援军攻平海卫,戚继光担任中军,俞大猷任左翼,广东总兵刘显为右翼。在战斗中,戚家军奋勇冲杀,首登敌垒,阵斩倭寇2200余人,救还所掳男女3000余口。戚继光因功升都督同知,世荫千户,并代俞大猷为总兵官。平海卫既克,兴化随即收复。盘踞闽北府和寿宁诸县的倭寇,本想南下与平海卫之倭会合,至此只好逃窜。戚继光率军北上追击,在连江的马鼻、宁德的肖石岭围歼倭寇,斩杀1600余,倭寇焚溺死者万余。明廷大喜。这年冬,倭寇余党又纠合新倭1万多人围攻仙游。第二年春,戚继光率军相继败倭于仙游城下、同安王仓坪、漳浦蔡丕岭等地,斩获甚多,余倭掠渔船出海逃去。至此,福建倭寇亦被戚家军全部肃清。

    葡萄牙侵占澳门

    公元15、16世纪之际,随着新航路的发现,欧洲一些处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海外掠夺和殖民扩张。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早期殖民国家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并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满剌加(马六甲),逐走了国王,阻断了中国与南洋各国的交往与贸易。接着,葡萄牙殖民者以满剌加为基地,进一步侵略中国。

    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葡萄牙马六甲总督佐治派裴来斯特罗来到中国。次年,葡萄牙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