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圣领土。

    早在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俄国雅库次克督军戈洛文就曾派出以文书官瓦西里波雅科夫为首的远征军130余人,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烧杀抢掠,直到顺治三年(1646年),才取道鄂霍次克海返回雅库次克。俄国侵略者的暴行遭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击,全队133人,只有53人生还俄国。

    顺治七年(1650年)一月,叶罗菲哈巴罗夫率领70名哥萨克人越过外兴安岭,侵入我国雅克萨以西达斡尔族聚居地区。事先,当地居民得知俄国强盗即将到来,全部疏散他方,所以哈巴罗夫等接连搜索了三个村庄,皆空无一人,只见到带人回来侦察敌情的当地达斡尔人首领拉夫凯。哈巴罗夫用尽欺骗和威胁手段,一面说是来贸易的商人,一面又武力威胁拉夫凯等,要求达斡尔人向俄国纳税,接受沙皇的“保护”。拉夫凯断然拒绝了哈巴罗夫的侵略要求,并揭露了他们无端侵入别国领土的强盗嘴脸,表示达斡尔人决不屈服,决心将侵略者赶出家园。哈巴罗夫见当地人民已有准备,自己力量薄弱,乃放火烧毁村庄,撤回雅库次克。

    第二年初,哈巴罗夫再次率领他新召募的一百余名侵略军侵入黑龙江流域。他们首先攻占了战略要地雅克萨城,又于同年六月向黑龙江中下游进犯,在古伊古达儿村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古伊古达儿村是一个有千余人居住的达斡尔村庄。一天夜晚,俄国侵略者用大炮轰塌了村庄的土墙,冲入村中,对奋起反抗其野蛮入侵的村民们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全村有660余人被杀死,240多名妇女、110多名儿童被虏掠,并抢走了大批马匹牛羊。随后,哈巴罗夫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今称经雅河江口的多伦禅屯。多伦禅屯是当地最富庶的村庄,屯长多伦禅是清朝额驸巴尔达齐的亲属。哈巴罗夫吸取了在拉夫凯辖区的教训,决定对多伦禅村进行偷袭。八月的一个夜晚,俄国强盗突然冲入屯中。屯民们在多伦禅的率领下赤手空拳地与强盗们进行搏斗,但终因强弱悬殊,许多村民被屠杀,多伦禅与其弟托因奇等270余人被俘。哈巴罗夫逼他们臣服于沙皇,向他们勒索貂皮,并将他们圈禁在村子里,多伦禅与托因奇则被单独关押作为人质。村民们并未被侵略者的气势所吓倒,九月十三日凌晨,侵略者尚在梦中,全体村民集体逃出了虎口。恼羞成怒的哈巴罗夫对多伦禅和托因奇严刑拷打,逼问村民去向。多伦禅毫不畏惧,表示“宁肯让我们死,决不能让我们的人灭亡。”最后托因奇拔刀自尽,多伦禅被侵略者劫走。

    哈巴罗夫继续沿黑龙江深入,于当年十月到达乌扎拉村,并在此休整过冬。乌扎拉村是赫哲族人聚居地区。他们一面以简陋的武器对抗俄国侵略者,一面派人向驻守今吉林宁安的清军报警。顺治九年(1652年)春,清宁古塔章京海色率领600名清军前往乌扎拉村,同时赶来助战的还有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千余人,其中包括“500名达斡尔人、420名从满臣站来的人、105名从松花江来的杜切尔人”。四月三日黎明,中国军民逼近乌扎拉村。此时侵略者尚沉睡未醒,但主将海色狂妄自大,对敌情估计不足,不是采取掩袭方法,而是老远就放炮鸣枪,将敌人从梦中惊醒。清朝军民英勇作战,冲入敌营,200余名沙俄侵略军被压缩成一团,但由于海色下令只准生俘,不能击杀,束缚了自身的手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致使战斗失利,清军被迫撤出乌扎拉村。尽管初战失利,仍给了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哈巴罗夫不敢继续深入,率部向黑龙江上游撤退。途中遭到清军及沿江各族人民的阻击,令其坐卧不宁,一夕数惊,士气低落,哗变时生,陷入进退维谷境地。后哈巴罗夫奉调回国,为嘉奖其对中国侵略扩张之功,沙皇特赐其贵族称号和大片土地,称之为“开发新土地”的英雄。

    哈巴罗夫回国后,沙皇改派斯捷潘诺夫前来中国,继续率军在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任命沙尔虎达为第一任宁古塔昂邦章京,负责抗击沙俄侵略,保卫边境安宁。顺治十一年(1654年),沙尔虎达率满洲兵300、虎尔哈兵300、朝鲜兵100前往松花江口,抗击沙俄侵略军。当时斯捷潘诺夫率哥萨克370余名活动于该地。两军相遇,俄国侵略者倚仗船大枪多,向清军挑衅。清军占据有利地形,设置埋伏,诱敌登岸,伏兵四起,俄军大败,狼狈逃窜,许多哥萨克兵被打死打伤,士气大为低落。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清政府命尚书都统明安达礼自京师率军前往黑龙江征剿沙俄侵略军。其时斯捷潘诺夫及其部下正盘跨在呼玛尔城中。二十七日,明安达礼所部到达呼玛尔,向城内俄军发起进攻。俄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和精良的武器进行顽抗。双方激战十天,清军未能攻破呼玛尔城,反而由于劳师袭远,粮草不足,难以持久,遂班师还朝。

第254章 清朝(8)() 
顺治十五年(1658年)七月,斯捷潘诺夫又带领哥萨克侵略军五百余名窜到松花江流域进行骚扰。他们抢劫粮食、貂皮,杀人放火,给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破坏。七月十五日,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率领清军分乘47只小船,在松花江与牡丹江会流处以逸待劳,设下伏兵,高国闻讯,也派兵前来助战。当斯捷潘诺夫率部到来后,清军在朝鲜兵的协助下,将俄国侵略者团团包围。面对清军强有力的功势,俄军大乱,180多名哥萨克士兵脱离大队四处逃窜,斯捷潘诺夫等300余人被困核心,无法脱身。经过一场激战,清军大获全胜,打死、打伤及俘获俄军270余名,击毙敌酋斯捷潘诺夫,缴获敌人掠来的貂皮3080张,其余武器、甲仗无叛。顺治十六年(1659年),沙尔虎达去逝,其子巴海继任宁古塔昂邦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年),巴海率领清军继续在黑龙江流域进行围剿,最终肃清了中下游地区的沙俄侵略者残部。

    郑成功收复台湾

    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了我台湾南部地区,修筑了热兰遮、赤嵌楼两要塞;后来,他们进一步侵占了整个台湾。

    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开办学堂,搞文化教育,建立教堂,强迫台湾人民学荷兰语,交人头税,还把一些人抓到监牢,有的卖到爪哇为奴。这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强烈反抗,十七世纪中期,郭怀一领导台湾人民大起义,大败荷兰军。荷兰殖民者调集大军镇压,杀死四千多名战士。

    清初,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宝岛台湾。

    郑成功军用过的藤盾牌一天,郑成功忽听有人报:“荷兰人的通事(翻译)何廷斌逃回厦门。”他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他立即召见了何廷斌。何廷斌介绍了台湾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情绪和荷兰军的部署情况,献出一本军事地图册。他说:“公何不取台湾?台湾沃野千里,四通外洋,横绝大海。得其地足以立国,取其财足以养兵,蕃(高山族)受红夷(荷兰人)凌辱,每欲反噬久矣。以公威临之,如使狼驱羊群也。”郑成功认为他的话有道理,最后下决心收复台湾作为反清基地,伺机反攻。

    1661年4月21日,一支浩浩荡荡的舰队,由金门料罗湾出发,直扑台湾岛。郑成功率领他的军队要去赶跑盘踞在台湾岛上的荷兰红毛鬼子。荷兰殖民者无恶不作。台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救星郑成功。

    郑成功率战船于4月29日进逼台湾鹿耳门港口。鹿儿门港门狭窄,暗礁淤滩,星罗棋布,水又很浅,大船很难通过。因此,荷兰人并未在此设防。郑成功因侦知地理、潮落情报,而赶在大潮时出人意料地通过鹿儿门登陆。郑家兵从天而降,打了荷人措手不及。荷兰军慌忙应战。郑成功指挥的将士兵丁英勇善战。荷兰驻台总督揆一也说:“他们”不顾死活地冲入敌阵,十分凶猛大胆,仿佛每个人家里另外还存放着“一个身体似的”。

    郑成功以六十艘战船包围荷军四艘战船,集中火力扫射,击伤致沉三艘,一艘仓皇逃走。郑成功率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赤嵌城,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

    荷兰军的贝尔德上尉,为阻击郑成功进攻,被提升为水陆两军统帅。他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恨不得一口吞下郑成功的全部军队,建功立勋,加官晋爵。天刚亮的时候,贝尔德上尉带着三百名水兵和两百名洋枪队离开了热兰遮。他乘上“白鹭号”领港船,一马当先驶在前头,后面跟着的是“玛丽亚号”联络船,再后面跟的是三百名水兵,分乘三艘大船,一路耀武扬威向北驶进。

    郑成功像这时,郑成功已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他们。但是,郑成功按兵不动,只待贝尔德上尉的船队进入他弓箭和枪炮的射程之内。贝尔德上尉乘坐的“白鹭号”是条大船,吃水太深,不能靠岸。他亲自带着二百名洋枪队转乘小船首先登陆。他命令,洋枪队在岸上整装列队,端着乌枪烧着火绳,以三列横队前进。

    贝尔德上尉连马都不骑,挥着战刀跑在队伍的前头命令士兵:“瞄准!开枪!”于是第一列打出了一排子弹,赶紧退到后面装枪,第二列上来,又打出一排子弹,又退到后面装枪,换上第三列。这样循环开枪。把郑成功的阵地炸得卷起一层烟雾。郑成功指挥弓箭手和盾牌兵,采用了三面包抄的队形,突然蜂拥而上。中军的铁甲兵,一排排行军炮在敌人阵地上炸开,震得贝尔德两耳欲聋。他的士兵被打得连滚带爬地往后逃跑。紧接着,郑成功的弓箭手,乌枪队三面包围了贝尔德的军队。

    贝尔德上尉见势不好,下令撤退,抢先跳入海中,高山族有志青年启奴里见状纵身跃入水中,与贝尔德展开了一场水中大战。贝尔德的水性和体力均不如启奴里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