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范雎偷偷地去见使者。使者就把他带到秦国。

    范雎到了秦国,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

    到那天,范雎上离官去,在宫内的半道上,碰见秦昭襄王坐着车子来了。范雎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

    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

    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

    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只听见范雎还在那儿嘟嚷:“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

    这句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他急忙把范雎请到离宫,命令左右退出,单独接见范雎。

    秦昭襄王说:“我诚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牵涉到谁,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先生只管直说。”

第30章 春秋战国(22)() 
范雎就议论开了。他说:“秦国土地广大,士卒勇猛,要统治诸侯,本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是十五年来没有什么成就。这不能不说相国对秦国没有忠心办事,大王也有失策的地方。”

    秦昭襄王说:“你说我失策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打齐国,就算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大王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我替大王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地盘。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把韩、魏两国先兼并了,齐国也就保不住了。”

    秦昭襄王点头称是,说:“秦国要真能打下六国,统一中原,全靠先生远交近攻的计策了。”

    当下,秦昭襄王就拜范雎为客聊,并且按照他的计策,把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过了几年,秦昭襄王把相国穰侯撤了职,又不让太后参预朝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

    魏王受到秦国的威胁,十分惊慌。相国魏齐听说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就打发须贾到秦国去求和。

    范雎听到须贾到了秦国,换了一身破旧衣服,到客馆里去见他。

    须贾一见范雎还活着,吓了一大跳,说:“你现在在干什么?”

    范雎说:“我就在这儿给人家当个使唤人。”

    铁剑须贾见他身上穿得单薄,冻得打哆嗦,就拿出一件茧绸大褂来,送给范雎,并且留住他一起吃饭。

    须贾说:“听说秦王非常重用丞相张禄。我很想见见他,不知有没有人能够给我引见?”

    范雎说:“我的主人倒跟丞相相识。大夫要见丞相,我就伺候你去见他吧。”

    范雎陪须贾到了相府门口,对须贾说:“大夫等一会儿,我去通报一下。”

    范雎进去不久,里面传出命令:丞相升堂:叫须贾进去。须贾问守门的侍者说:“刚才同我一块儿来的范叔,怎么还不出来?”

    守门的说:“哪儿来的范叔,刚才进去的不就是咱们的丞相吗?”

    须贾这才知道丞相张禄就是范雎,吓得一身冷汗。他进去后,跪在地上爬到范雎面前,连连磕头,说:“我须贾瞎了眼睛,得罪了丞相,请丞相把我治罪吧。”

    范雎把须贾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接着说:“你今天见了我,给我这件绸袍子,总算还有点人味儿。看在这个份上,我饶了你的命。”接着,他又叫须贾捎信给魏王,要魏王杀了魏齐,才允许魏国割地求和。

    须贾回到魏国,把范雎的话回报了魏王。魏王情愿割地求和。魏齐走投无路,只好自杀。

    魏国求和,秦国就按照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先向韩国进攻。

    乐毅伐齐

    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由于燕王哙想仿效传说中尧舜的禅让,将国王之位让于国相子之,太子平不服,联络将军市被向子之进攻,燕都大乱,死者数万。齐宣王乘机命将军章子率军攻燕。燕国士卒不应战,城门不关闭。齐军俘虏了子之,将其剁为肉酱,又杀掉了燕王哙。燕国几乎灭亡。后由于燕人的强烈反抗,齐军才退出燕境。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王,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后,时刻不忘报齐国攻燕之仇。面对国家的残破,他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揽天下之贤者。他从郭隗之计,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天下贤士争着前往燕国,其中就有著名军事家乐毅。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燕国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报仇的力量已经具备。而此时,齐国在位的齐王依仗齐国雄厚的国力攻灭了宋国,又发兵南侵楚国,西侵三晋,甚至想吞并东西二周,当天下的天子,骄暴不已。大臣狐咺和陈举进行劝谏,反而被杀。各诸侯见齐王如此嚣张,皆感忧虑和厌恶。燕昭王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和乐毅及大臣商议伐齐。乐毅建议联合赵国、魏国和楚国共同伐齐。赵、魏、楚等国以齐王骄暴不已,恐害及自身,便都答应出兵。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昭王尽起国内之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国将军斯离率秦军和韩、赵、魏三国之军与燕军会师。赵王甚至将相同的印缓授与乐毅。于是,乐毅统帅燕、秦、韩、赵、魏诸国联军向齐国发动进攻。齐王闻诸侯之军攻来,也悉起国中之兵以拒之。两军相战于济水之西。结果,齐军大败而溃。乐毅在击败齐军主力后,让秦、韩二国的军队回归本国,而让魏军攻略宋地,让赵国军队收拾河间,而自率燕军主力,长驱直入,攻进齐国。副将剧章劝乐毅说:“齐国大而燕国小。我们借助诸侯的力量得以打败齐国,应及时攻取齐国的边境城邑来扩大我们的地盘,这是长久之利。如今我军过而不攻,深入敌境,无损于齐,无益于燕,却又结下深仇,以后你会后悔的。”乐毅说:“齐王伐功矜能,不与臣下谋划,又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苛虐,百姓怨愤。如今,齐军主力又被击溃。如果我们乘机进攻,齐国之民必生叛心,从内部乱起来,这样我们便可以攻灭齐国。如果失掉这个良机,等他们悔前之非,改正错误,体恤臣下而安抚人民,那就难办了。”于是,乐毅便指挥燕军进军深入。齐国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果然失去常度,陷入一片混乱。齐王见局面不可收拾,被迫逃走。乐毅遂率军攻入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将齐王宫中的宝物和祭器尽皆运到燕国。燕昭王感到十分高兴,亲自到济水边上慰劳燕军,论功行赏,大飨士卒。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他留下统帅燕军进攻那些未被攻下的齐国城邑。齐王先逃到卫国,卫国人逐之。欲入邹、鲁,邹、鲁两国也不纳之。齐王被迫到莒(今山东莒县),遇上楚将淖齿所统帅的楚军。淖齿本是奉命救齐,见齐国败亡,欲与燕国瓜分齐地,便捉住齐王,杀掉了他。

    乐毅率军深入齐境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博取齐人的欢心。他听说昼邑(在临淄西北)人王蠋是个贤人,便下令军中不要进入环昼邑三十里以内的地区,并派人请王蠋出来做官。王蠋不干,燕军威胁说:“你若不出,我们将屠戮昼邑!”王蠋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我不能存,你们又来威胁我。我与其不义而生,还不如死去!”便上吊自杀了。燕军乘胜长驱直入,齐国城邑大都望风奔溃。乐毅整顿燕军纪律,禁止侵掠,并搜求齐国隐逸在民间的贤人,以礼相待。减少赋税,取消齐国原有的残暴政令,齐国人民因之感到喜悦。乐毅又下令燕军左部向胶东、东莱一带进军,前军攻掠齐国泰山以东直至海边的地区,以琅邪(今山东琅邪)为目标;右军沿黄河和济水前进,屯住在阿、鄄一带,和魏国的军队相呼应。后军傍北海(今渤海)而攻略千乘;中军据守临淄,镇守齐国都城。乐毅还派人祭祀齐桓公和管仲二人,表彰贤者所住的闾巷,并封王蠋之墓。齐人在燕国被封为君的有二十多人,在燕国都城蓟(今北京)有爵位的有一百多人。乐毅的这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短短六个多月时间,便有七十余座齐国城邑向燕军投诚。乐毅便把这些城邑都开置为燕国的郡县。整个齐国几乎全被并入燕国的版图。只有莒莒县和即墨两城,因齐王法章和田单等率人坚守,而未被攻破。乐毅下令燕军右军和前军包围莒,左军和后军包围即墨,攻了一年,也没有攻下。乐毅改变策略,下令解围,命燕军离开城池九里以外而修筑堡垒,以为长久之计,并下令不准抓从城中出来的人,遇到困难的人还要赈济他们。乐毅想用这种政策来软化守莒和即墨的齐人,并抚慰新被燕军征服的其他地区的齐国人。但是,又过了三年,莒和即墨二城之人还不投降。这时,有人便对燕昭王进谗言说:“乐毅智谋过人,率军伐齐,呼吸之间便克齐七十余城,如今不投降的只有两个城,这不是燕军的力量不能攻拔。所以攻了三年仍未攻下,是因为乐毅想仗着兵威来压服齐国人,好在齐国南面称王。如今齐国人已经降服,乐毅所以没有称王,是因为他的妻子和孩子还在燕国。但齐国多的是美女,乐毅不久便会忘掉他的妻子,那时就危险了。愿大王您早点防备。”燕昭王听后,召集群臣,置酒大会,把进谗言的人叫出来责备他说:“齐国无道,乘我国之乱而杀害先王。寡人继位,痛之入骨。所以才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以求报仇。谁要能做到这点,我还想和他共有燕国。如今,乐将军亲自为寡人攻破齐国,夷其宗庙,报了前仇,齐国本来就应属乐将军所有,不是燕国所得。乐将军若能拥有齐国,与燕国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抚诸侯之难,这是燕国之福,寡人之愿。您怎么敢说这样的话!”于是便下令杀掉进谗言的人。燕昭王又赐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