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给执法官审问,法官判决李广失败后逃走的兵多,而且李广自身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皇上让他纳金赎罪,降为平民。

    过了不久,匈奴进犯,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安国将军,韩将军迁徙到右北平郡。这时天子又召见并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飞将军”在此,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元狩三年,李广率四千骑兵出兵右北平,博望侯张骞率一万骑兵和他一起去,但分路进兵。走了数百里,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围住李广。李广的兵士都很害怕,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冲往匈奴的队伍。李敢和数十名骑兵飞驰而去,一直冲破匈奴的围骑,向左右方向出击后返回。对李广说:“匈奴很容易对付。”士兵们才安稳下来。李广把部队排成圆形,面向外,匈奴急忙袭击他们,箭矢像下雨一样。汉兵死的人数超过一半,箭矢也都没了。李广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不要发射箭矢。李广自己却用体大色黄的弓箭射杀匈奴的副将,又射死好几个人,匈奴的包围才慢慢松懈。到太阳快落时,士兵军官都面无人色了,但李广却神色不变,和平常一样,军队士兵更是佩服他的勇敢。天亮后,博望侯张骞的军队也赶到了,匈奴的包围才撤去。

    此时,李广的军队几乎覆灭,疲劳而归。按汉朝法律,博望侯张骞因推迟了时间,该斩,纳金赎罪贬为平民。李广的军队被匈奴所败,但他杀敌也多,功与过相抵,没有奖赏。

    元狩四年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五万骑,步兵从者数十万,霍去病出代郡,卫青出定襄击匈奴。李广屡次请求随同出征,皇帝认为他老了,不允许;过了很久,才允许,任他为前将军。

    李广随从大将军卫青抗击匈奴,已经出关塞,卫青从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住处,于是亲自带领精兵追逐单于,命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所率领的部队合并前进,从东路出兵。军队没有向导,落在大将军卫青的后边。大将军卫青要把详细情况上报给皇帝。李广说:“我从二十岁起就与匈奴打仗,大大小小有七十多次,现在有机会和大将军出战与单于交兵,可惜又迷失了方向,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他引颈自杀。

    李广的官兵都放声痛哭,百姓们知道后,也都为之伤心落泪。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说:李广为人正像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了他死时,天下人都为他哀悼。

    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是平阳侯曹寿家里当差的。卫青长大以后,在平阳侯家当了一卫青名骑奴。后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的地位才渐渐显贵起来。

    就在李广在战斗中被匈奴兵俘虏后又逃回的那年,汉军四路人马,三路都失败了,只有卫青打了个胜仗,被封为关内侯;以后,又接二连三地打败匈奴兵,立了战功。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骑兵三万,追到长城外。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军还离开很远,一点也没防备,在兵营里喝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

    卫青在夜色的掩护下,急行军六七百里,包围了右贤王。汉兵从四面八方冲进匈奴营地,打得匈奴部队四面逃窜,乱成一团。右贤王的酒刚刚惊醒,要抵抗已来不及了,只好带着他的几百个亲信脱身逃走。

    这一仗,卫青的人马一共俘获了一万五千多个俘虏,其中匈奴的小王十多人。

    匈奴的左右贤王,只比单于低一级。这次战争,右贤王全军覆没,对匈奴单于是一个很大打击。

    汉武帝得到捷报,立刻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送到军营,宣布卫青为大将军,连他的三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也封为侯。

    卫青推辞说:“我几次打胜仗,都是部下将士的功劳。我那三个孩子还都是娃娃,什么事都没干过。要是皇上封他们为侯,怎么能够勉励战士立功呢!”

    汉武帝经他一提醒,就封了卫青部下的七名将军为侯。

    第二年,匈奴又来进攻。汉武帝又派卫青率领六个将军和大队人马去对付匈奴。

    卫青有一个外甥,叫霍去病,那时候才十八岁,非常勇敢,又会骑马射箭,这次也跟着卫青一道去打匈奴。

    匈奴听到汉军大批人马来进攻,立即往后逃走。卫青派四路人马分头去追赶匈奴部队,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败。卫青自己坐镇大营,等候消息。

    到了晚上,四路兵马都回来了,没有找到匈奴主力,有的杀了几百个兵士,有的连一个敌人也没有找到,空着手回来了。

    霍去病还是第一次出来打仗的小伙子,才做了个校尉。他带领了八百名壮士,组成一个小队,去找匈奴部队。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瞧见匈奴兵士,一直赶了几百里路,才远远望见匈奴兵的营帐。

    他们偷偷地绕道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进去。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一个。

    匈奴兵没有了头儿,四处奔逃,八百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两千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

    卫青在大营正等得着急,只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回来,后面的兵士还押了两个俘虏。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的还是单于爷爷一辈的王。

    十八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参加作战,就逮住了匈奴的两个将官,这功劳可真不小。战斗结束,被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马跟匈奴接连打了六天,匈奴兵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和他的骑兵越过了燕支山(在今甘肃永昌县西),追击了一千多里地。那边还有不少是匈奴的属国,像浑邪(在今甘肃省境)、休屠。汉兵到了那里,俘虏了浑邪王的王子和相国,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也拿来了。

    汉武帝为了慰劳霍去病,要替他盖一座住宅。霍去病推辞了。他说:“匈奴还没消灭,哪儿顾得上安家呢!”

    为了根除匈奴的侵犯,到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次派卫青、霍去病各带五万精兵,分两路合击匈奴。

    卫青从定襄郡出塞,穿过大沙漠,行军一千多里,匈奴的伊郅邪(单于亲自率领精兵严阵对抗。双方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激战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沙漠上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夹着砂砾,吹得天昏地黑。卫青顶着狂风,冒着扑面的砂砾,命令骑兵分左右两翼夹攻。伊郅邪单于招架不了,带了几百骑兵向北突围逃去。卫青一直追到颜山下的赵信城,匈奴兵已经逃空,城里贮存了不少粮草。卫青让兵士们饱餐了一顿,把多余的积粮烧了,才胜利回师。

    另一路,霍去病也横越大沙漠,前进两千多里,大破匈奴左贤王的兵马,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下,在那里立了一块石碑留作纪念。

    这是汉朝规模最大、进军最远的一次追击。打那以后,匈奴撤退到大沙漠以北,沙漠南面就没有匈奴的王庭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刚登上皇位不久,匈奴中有些人投降了汉朝。武帝从他们口中知道了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一些情况,他们对武帝说:“原先敦煌以东,祁连山以西有个月氏国,被匈奴打得大败,甚至连他们的国王也被杀死了,月氏人被迫逃到西域去,他们跟匈奴有仇,很想有人和他们一起攻打匈奴。”

    汉武帝听了,很感兴趣。他想,月氏在匈奴的西边,汉朝如果能和月氏联合起来,不就可以腹背夹击匈奴吗?

    于是,汉武帝就下了一道诏书,公开招募能干的人去联络月氏。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里,有多远,而且中间还必须经过匈奴人控制的地区,十分危险,要担负起这个任务,需要极大的勇气。

    有个叫张骞的郎官,认为这事关系到汉朝的安全,就报了名,武帝从应征的人里替他挑选了一百多名随从,其中有一个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他成了张骞的得力助手。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受命离开长安,出发去找大月氏,他们一出陇西,就进了匈奴控制的地区,很快他们就全部做了俘虏。

    匈奴兵把他们送到单于那里,单于不满地说:“月氏在我们匈奴的北面,汉朝怎么可以越过我们派使者去?如果我要派使者越过汉朝去南越,汉朝会答应吗?”

    单于没有杀他们,只把他们分散来看管。单于希望张骞投降,还给他娶了妻子。尽管如此,张骞始终保留着那根出使的旌节,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十年过去了,匈奴对张骞的看管也松了下来。有一天,张骞和堂邑父趁匈奴人不防备的时候,骑上快马逃了出来。

    他们一直向西走,到了大宛(在今中亚细亚)。大宛王早就听说有个富饶强盛的汉朝,很想互通往来,现在听说汉朝的使者来了,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待他们,问张骞:“你打算到哪里去?”

    张骞说:“我们奉命出使大月氏,路上被匈奴扣留,现在才逃了出来。要是大王派人送我们到月氏去,将来我们回到汉朝,我们皇上答谢大王的礼物必将多得无法形容。”

第52章 秦汉(16)() 
大宛王答应了,就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威海之间),又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国王被杀以后,他的妻子继承了王位,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又重建了大月氏国。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月氏人生活安定,不想再和匈奴打仗了。张骞在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但始终没有说服他们,只好回国。

    回国途中,他们又被匈奴俘虏,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