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乞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头宋青书倒是不指望自己后院和睦相处了,采薇是随和性子,倒是不愁,带着小辣椒正式回来见面,邢红娘是直接气的转头就走,远在代县的李裹儿还不知道什么样态度。

    不过后院起火,前院却红火起来,听说跟福王攀亲戚,不论正统出身的孙传庭,马猛,赵德,周遇吉,还是草莽出身的刘宗敏,苗美,李铁柱等人,无不是双手赞成,尤其是孙传庭,那股子模样恨不得宋青书现在就睡了小辣椒,赶紧生两个娃。

    攀上宗室,对于刘宗敏来说是件好事,出身底下一方面是对高高在上压迫他们的达官贵人憎恨,一方面未尝没有羡慕嫉妒,如今自己大帅能睡了王爷的女儿,自己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对于孙传庭等士人武人更是意义非凡,娶了福王女儿就意味着两个字,正统!

    新县城算是迎来了一场喜事,从城门到县衙都贴上了红纸,这么艰苦的环境孙传庭愣是想办法弄出了一套像样的大红婚衣,弄了桌子酒菜,准备了三天,他自己先是像模像样的找福王提亲,旋即迎亲的轿子就上了门,在福王住的那个小院把才回去的云娇郡主朱由妍往轿子上一装,抢亲一样又给抬了回去,这桩亲事算是正式成了。

    不过最重要的却还在后头,又是阎思印这死太监当了次主婚人,这死太监一副不情不愿模样念着孙传庭写的吉书,旋即一身布衣坐在上首的福王哭着一胖脸接受了一对新人的拜见,签了婚书,这姻亲关系可就铁定了下来,算是谁都跑不了谁。

    宋青书倒也说话算话,迎娶完小辣椒第二天,就派人想送朱常洵出大别山,返回洛阳,不过这时候福王这老狐狸居然还不干了。

    你说他一个白白胖胖的王爷,被反贼掳走,就这么屁事儿没有的回去了,反贼在哪儿还不能说,谁信啊?朝廷不怀疑才怪呢!

    送佛送到西,送鬼送到地,宋青书又无可奈何陪他玩了一出,带着千多骑兵出山,绕了一百多里直奔信阳府城下,写信给吓得好歹的信阳知府刘洵,让他准备一万两银子,把福王赎回去。

    看了信的信阳府还有些不敢相信,不过还是从城中富户那儿收刮了一万两银子交出去,就这么区区一万两银子,就把堂堂福王给买回来了,直到亲自送福王到洛阳,拜见朝廷来的使节,刘洵依旧显得有些不可置信。

    阔别洛阳两个多月的福王归藩,不论河南上下还是各路剿匪大军,却是全都松了一口气,听福王言,乞活贼走襄阳,已经流窜进湖广,这头新上任的洪承畴也没怀疑,调拨左良玉部在后头追杀,中原的六七万官军,却是被他又重新调集向了关中。

    车厢峡诈降之后,李自成张献忠又汇合了闯王高迎祥等十三家农民军主力,把战火重新烧回到了关中,甚至一度包围了西安城,手中兵马全被陈奇瑜拖到了中原,洪承畴这般狠人都是有些招架不住了。

    然而就在天下的目光重新集中在关中时候,偏安一隅的大别山新县,却是热闹了起来。

    连成片的山田算是正式开垦好了,足足三百多顷,没了开荒这累活,照看田地完全可以交给老弱来完成,有了新招募的生产队接手,乞活军好歹是回归到了日常,在本地吸纳了差不多两千青壮子弟入伍,乞活军三大兵,火枪队,大刀队,还有马队扩充到了六千人,老带新那样,再一次热火朝天的在新县外难不远处新修的大军营操练起来。

    伙食也渐渐好了,以前看cctv7,没少讲山区养殖致富,安稳下了田地,拿着一万两银子,回来的途中宋青书直接买了几千只鸡带回来,因地制宜专门划了一片山场大规模养鸡,每天,乞活军的军士早上晚上都能分到一个鸡蛋,渐渐把千里迢迢来受苦的军士们怨言给压了下去。

    不过最成功的还是加多宝商号,在新县城的分号开张了。

    福王倒是说话算话,或者说他也投鼠忌器,不敢违约,回了洛阳等风头一过,一个福王的心腹小太监带着十几个干练的福王府麾下的大商人就找上了门,宋青书觊觎已久的金山亦是开始发出了光辉。

    连夜采摘,炒制第一批五千斤的红茶茶饼,打着福王的名号明目张胆的北上代县而去。

    北五省,还没有谁敢查福王的商队!

    这时代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于茶的消费需求可是相当大的,不仅仅是口子外,陕西,甘肃一些不产茶的省份对于茶叶的消费需求同样不少,偏偏四川的茶政是川茶不出川!徽商运过来的黄山茶量少不说,还贵的可以,这信阳私茶走了一遭,山陕一带得到消息的商人旋即马蜂一样慕名聚拢过来,新县这个穷地方一下子也跟着发展了起来。

    滚滚而来的,都是银子!

    一转眼,从宋青书战略转移成功,三个来月就这么过去了。

    山底下,已经恢复了元气的乞活军呼和有声的训练吼叫老远都能听到,山上,一头是半山的鸡,在矮树林子里叨着虫子,另一头则是心旷神怡的绿,一个个采茶姑娘背着茶篓,仿佛辛勤的蜜蜂那样穿梭在茶山中。

    “好美啊!”

    小辣椒倒是适应的很快,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仅仅几个月,她似乎已经完全融入了进来,对她来说,只要不是洛阳,倒是哪儿都好,跟着采薇一起背着个大箩筐,采下了十几片嫩叶,这个好玩的丫头已经不务正业趁着懒腰,陶醉的欣赏起晨光中的茶山来。

    另一头,宋青书却是懒洋洋的把铺盖卷铺在地上,枕着胳膊打着盹,这些天他一直在忙一件大事,好不容易有点忙眉目了,他可是累坏了,新县这头他能做的工作都已经做完了,难得偷个清闲带着二奶小三上山来,借着机会,宋青书亦是赶紧补充点睡眠起来。

    可似乎老天都不让他过的太舒服,闻着茶香,宋青书昏昏欲睡的时候,一股子山西味的长音在山底下就长长的拖了起来。

    “大帅!!!”

    这次到不是施天福那张肥嘟嘟的胖脸,换成了渠伯涛那张老橘子皮瘦脸,可表情却是一样黄土高原上苦了好几千年的老农那般,一个激灵醒过神,宋青书条件反射般的悲催拍着大腿。

    “又出什么事了?”

第323章 砸茶场() 
资本主义并不一定要技术革命,就像英国的圈地运动,用的还是老旧的纺织机技术,可产能却比以前那种农村分散的手工式生产强化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也成了宋青书的宝贝了,每到一个地方,先扎根,然后就是建厂,就挨在茶山的山下,一个规模颇为大的茶场最近刚刚搭好了架子,每天采好的嫩叶就是运到这里抄成红茶,最后压成茶饼,其实信阳毛尖,在茶道上讲,制成绿茶为最上等,可宋青书却知道,不论草原上的蒙古人,还是将来出口老毛子,向南走卖给荷兰人,西班牙人,那帮子西方人只认识红茶,品茶的境界他们根本不认识。

    国内的茶叶市场被徽商垄断了,为了不刺激他们,宋青书早早就做好了市场定位。

    尽管天天孙传庭可惜的直摇头,大呼暴殄天物,天天进来的嫩叶,出来则是黑乎乎的茶饼,装成箱子,向北方运输过去。

    可今天,最赚钱的茶场可开了花了,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棚子被推倒了一半多,炒茶的锅子打了个倒翻,炒了一半的茶叶打翻了一地,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工人被打的满地打滚,这功夫,厮打声还喧嚣的传来个没完,一两百个虽然身材较矮,却格外彪悍的家伙还在砸着。

    看着这一幕,宋青书鼻子差不点没气歪了,掏出手枪啪啪啪的照天上放了三枪,火冒三丈的叫嚷道:“刘宗敏呢?他娘的他不能吗?”

    乞活军到目前为止还算强大,却不是没有隐患在其中,隐患就是职权不明,前些日子安顿下来后,宋青书把麾下的军队彻底安定下来,还是按照农民军的编制,赵和尚,马猛这样后归附的担当五百主,实打实的五百人麾下归他们管,算作一幢,四个幢为一个营,三个营就是乞活军,这次再也不是分割的泾渭分明的火枪队,大刀队,骑兵了,改为混编,每个营都有。

    主帅是宋青书没人敢抢,军师是孙传庭也没人有意见,别看他是个书生,治军甚严,如今也是颇有威望,可还有个副帅位却是闹出了不愉快,宋青书意属周遇吉,毕竟孤军挡住李自成百万大军的将才,不用可惜。

    可这在军队内部可就闹开了锅了,这个职位要是给疤脸,谁都没有意见,因为他也是最早跟着宋青书扯旗子的老资历,周遇吉什么人?死硬官军,被关了半年多,还是孙传庭这个后来人劝说,这才勉勉强强归附的,排资论辈他差远去了,不少从伏牛山就跟着宋青书的老资历吵吵嚷嚷个不停,就是不服。

    尤其刘宗敏这厮,跑进城喝酒,喝完酒了又是到周遇吉住处大吵大闹,叫嚣着要比划出个生死来,到底周遇吉明事理,最后跟宋青书主动请辞,把副帅的位置让给了刘宗敏。

    这等于元老派挑战了一把宋青书的权威,本来就有些不满意,眼看着这么一副模样,宋青书更是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

    听着枪声,刘宗敏还真立马冒了出来,跟着出来的却还有那个满身补丁的新县令柴进,宋青书这就有点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不是和苦瓜做过亲戚,自己手底下着人一个比一个能苦着一张脸,那不到四十已经满是皱纹的脸拉的快有黄瓜那么长了,柴进还跑到了刘宗敏前面,悲催的摆着手叫嚷着。

    “大帅,不能打啊!”

    “我乞活军的事儿,关你屁事!闪开?”还没本人这么骑脖颈上拉屎,上次就算朝廷派来的太监,宋青书也是说打就打了,何曾吃过这般亏,气的他直接一脚把柴进给踹开了。

    谁知道这货跟个大鼻涕似得,还粘在了宋青书腿上,抱着他大腿又是焦急的劝说道。

    “大帅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