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乞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穿戴儒袍纶巾,风度翩翩的书生公子副使,哪怕化成灰他都认得。

    “李岩!”

第670章 安逸梦碎() 
接待外使属于礼部的领域,公为私用到了极点,钱谦益将建奴师团安排到了鸿胪寺,却将闯军使团宋献策等人丢到了四夷馆,前者可是接待大国使节甚至国主的高规格接待,后者则是大明境内那些少数民族,还有安南都统使这样接受大明统治小势力使者,到现在,南明也仅仅将闯贼看做流寇而已。

    然而,一直支持连闯抗清的靖南侯宋青书,出奇的对此一声不吭,仅仅完成了接待工作,就再一次返回了他的紫金山别苑,又闭门不出了。

    在选秀这一政治事件上遭受严重打击的东林党,这些日子可是完全活跃了起来,钱谦益,高弘图等人天天往建奴使节住所跑,如果和建奴搭成了合约,划淮河而治,借奴兵去镇压闯贼,那么江南再一次可以偏安起来,凭借这个政治功勋,东林党也可以稳住他们岌岌可危的政治地位。

    为了完成这个政治目的,东林党那庞大的士林力量也再一次发挥了出来,借虏平寇的口号再一次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

    相反,当初在朝中公然提出连闯抗清的宋青书彻底没了动静,出乎人意料的是,同为东林党的章正辰,陈子龙等一些士子官员,居然出乎意料的与东林魁首们公然唱起了反调,先后上书反对借虏平寇,割让江北给建奴,这些人又是常跑去四夷馆,与宋献策联络到一起。

    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意见将朝廷搅和的一片混乱,而这段时间,弘光皇帝朱由崧一直没有露面,甚至连每日的朝政都不去处理了,学起了他祖父万历皇帝,每日窝在宫中,江南各处选来的秀女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内,另一头耗费重金,修缮南京禁宫的工程也拉了开。

    事情一种拖到了九月十三,在大学士王铎的催促下,弘光皇帝才终于再一次召开朝会,选建奴使节与闯军使节上殿。

    连续五六天,钱谦益几乎是天天泡在鸿胪寺,看样子将这些建奴伺候的不错,站在文官前列,老家伙气色都恢复了不少,睥睨的斜眼往向一旁,而勋贵群中,这些日子宋青书的气色明显不是太好,抱着笏面无表情的立在前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打着哈欠,顶着两个黑眼圈的弘光皇帝走上金銮殿,群臣跪地三呼,照着上朝的规矩,上朝太监浮尘一样,尖细的吼叫着:“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话音还没等落下,钱谦益已经迫不及待的站出了朝班,跪在了中道。

    “启禀陛下,自京师沦陷,鼎湖罹难,我大明风雨飘摇,然前些日子,辽东建州国主行义师,溃败闯贼,夺回我京师祖陵,建州国主又遣使节与我大明交好,臣斗胆,请陛下早日接见封赏,好安我江山社稷!”

    今天这大朝会主要就是为了北使的问题召开的,朱由崧如何不知,心里还惦念着后宫梨园新排的曲目,弘光皇帝是颇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他肥厚的巴掌。

    “宣!”

    看着小太监出门急急匆匆去宣人,钱谦益再一次志得意满的瞄了宋青书一眼,然而还是呆立在那儿,宋青书还是眼观鼻,鼻观心的束手而立,似乎对闯军使节被晾到一边的事儿丝毫不感兴趣。

    趁着这段时间,朝中大臣又是纷纷议论起,要与建奴议和的条件。

    “当以江淮为界!借虏师以灭闯贼!”

    “不然,山东百二山河绝不可弃,当以河间为界!”

    “听闻清主年幼,可与我朝陛下互为叔侄之邦!”

    当年明太祖以布衣之身起兵,与元鞑子血战了十多年,不知道多少人战死沙场,方才有了大明朝,如今北方沦陷,数以千万黎民沦陷在战火中,满朝文武却没一个商讨着如何复国,满脑袋想的却是如何卖国来换取偏安一时,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也不知该如何做想。

    就在这议论纷纷中,足足磨蹭了小半个时辰,建奴的使臣博洛,副使刚林方才缓缓而行,抵达了武英殿,见他们进来,钱谦益又是殷切的站出朝班,亲自向朱由崧介绍道。

    “陛下,此乃清人端郡王博洛!清先主努尔哈赤之孙”

    可这殷切的话还没等说完,谁知道那建奴使居然直接越过了他,走到了大殿最前面,眯着眼睛大量了坐在上面精神不振的朱由崧一眼,旋即方才傲慢的问道。

    “你就是福王?”

    这一句话简直引得群臣哗然,前些日反对借虏平寇的兵科给事中陈子龙更是暴怒的站出来,指着博洛就怒吼道:“藩人大胆,胆敢对陛下无礼!”

    “陛下,南北交通不便,贵时辰还不知陛下登基”

    一旁,钱谦益亦是赶紧心急火燎的打着圆场,天知道这博洛的话再一次震惊的满朝文武瞪圆了眼睛,从衣袖里摸出了一张锦缎绸子,博洛傲慢的高声宣读道。

    “汝等南京诸臣不忠不孝,先帝在时,贼来不发兵救之,不尽人臣之义,此乃罪一!君殇,不思为君父报仇,擅立皇帝,此群为罪二,福王骄奢淫逸,各镇佣兵虐民,扰乱天下,此乃罪三!传摄政王之令,汝等不忠不义不孝之徒,天下得以诛之,摄政王不日既提大军讨之!着尔等君臣,早日开门迎降,尚可保得性命,否则大军杀到,一律处死!”

    鸦雀无声,目瞪口呆,这些日子满朝文武还在讨论着如何借建奴兵马灭了闯军,然后他们就可以安享富贵,甚至连每年给多少岁币,这些人都计划好了,谁知道,迎来的却是这么一纸杀气腾腾的战书,甚至不少大臣已经吓得两股战战,面如土色了。

    钱谦益震惊的说不出来话来,坐在殿上,看着博洛鄙夷的目光,弘光皇帝更是感觉到后背止不住发凉,惊慌的站了起来。

    “哼,天邦上国之事,何来汝等撮尔小邦指手画脚,尔等边疆不开化之辈,趁我华夏天灾动乱,擅窃我土,不思忧思忧惧,反而口出狂言,挑衅皇帝!哼,你若要战,我便战!”

    可就在满朝文武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一声响亮的喊声忽然在群臣轰鸣而出,旋即一人大步流星的走出朝列同样傲慢不屑的目光,冷冷的看着博洛,那眼神冷的,让博洛想起了他辽东三九天最冷的寒风。

    “南蛮子汝乃何人?”

    “两淮宋青书,向你们摄政王多尔衮问好了!”

    这个名字再次让博洛如遭雷击,漳河那一战,漂浮在冰河之上那层层叠叠的建奴尸骸,他这个亲历者到现在都没有忘记,足足打量了宋青书好几眼,这博洛方才无比忌惮对着宋青书一抱拳鞠躬。

    “宋两淮,博洛记住你了,会向我家摄政王转达的!”

    “告辞!”

    对皇帝都没有行礼,这建奴使节却是对宋青书行礼了,看的亲自引他进来的钱谦益更是脸色发黑,阴沉到了极点,颤抖的哆嗦着,半天不能发一言,这满朝文武亦是眼睁睁看着这博洛再一次大摇大摆从朝堂退了出去,死一般的寂静回荡着。

    死寂了差不多两三分钟,又是那声音打破了寂静,阴沉的望着那些惊骇的大臣们,宋青书又是冷冷的对着同样震惊的无以复加的弘光皇帝一抱拳。

    “陛下,是不是应该传闯军使节上朝了!”

    似乎一下子方才醒过神来,朱由崧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亲自大声叫嚷起来:“来人,传闯军使节!不,请闯军使节上殿!”

    再一次,宦官逃命一般的飞速跑出了武英殿。

    也是退回了朝班,扭头看着一个个脸色惨白,阴沉或是窃窃私语的大臣们,宋青书的心头,一股子快意禁不住的泛起,做够了太平梦,如今,你们这些民脂民膏养起来,脑满肠肥的家伙应该醒了吧?

    都给老子动起来吧!

第671章 李岩之死() 
要说人还真是不逼到极点,不知道知道好赖,开始时候对宋青书提出的连闯抗清,绝大部分官员都是抱着一种嘲讽的态度反对着,可如今,建奴的讨伐诏书下达,对于闯军使节,这帮子混球倒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就连大部分东林党,都开始报以热情。

    不过,宋献策和李岩倒是没有因此狂妄起来,因为闯军的前途实在也是堪忧,燕山一战,李自成损失惨重,尤其是他这么多年的骨干老营,十去五六,由于在京师的拷掠,闯军在华北根本站不住脚步,苦战两天后,大顺军全线溃败,京师的牛金星降清。

    更加爱雪上加霜的是,投降时候麻利,翻脸更是麻利,大同,宣府等九边随着吴三桂大军一到,纷纷反叛大顺,沿途袭击李自成的败军,以席卷天下而来,又惶惶不可终日而退,这一败,李自成就败出去几千里,如今大半个陕西,北直隶,山东已经完全丢了,在豫东的乡绅地主也是纷纷发起叛乱,李自成的天下之势彻底烟消云散。

    闯军比南明需要他们更加需要南明的帮助。

    “我主闯王,原乃大明一驿卒已!为大明旦夕奔走,耗尽精血,奈何上官贪弊,逼迫勒索,不得已,方才铤而走险,乞求活路!战战兢兢度日,时时刻刻未忘本乃大明之臣,兵进京师,实乃兵谏之举,奈何先帝刚烈,无可奈何而为之,今圣主登基,喜极而泣,顿首再三,派使而来,望圣明天子不弃收留,罪臣百拜!”

    相比于大明这群愚官,农民军的好处就在与善变通,该跪时候跪的麻溜的,照比刚刚建奴使者的狂妄,宋献策这跪在殿上,带着哭腔念诵了李自成的国书,无疑给了刚刚被羞辱一番,尚且心有余悸的大明朝臣莫大的好感。

    什么叫政客,那就是说出去的话当做放屁!钱谦益就完美的演绎了这一点,似乎抓住了点机会,抢在马士英之前,他又是激动的站了出来,跪在朝列中,向朱由崧叩首道。

    “陛下,当初先帝就曾言之,贼亦朕之赤子也!观那李闯,虽倒行逆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