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土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扈三娘见她又开始数落孙新,忙打断她的话道:“大嫂,大哥使得几路好鞭枪,哪有你说得那样不堪!你呀!就是你太厉害了!令他没法当家作主!”

    顾大嫂嗤笑一声,“切!我岂能让他做主?不打断他的狗腿才好!”

    扈三娘无奈地笑笑,心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和孙新,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也是相亲相爱的一种方式吧!

    顾大嫂吸了吸鼻子,闻见了锅里的香味,道:“妹子,你又做炉焙鸡了?”

    “对!今天程风说回来吃饭来着,所以我特意做了一只鸡。”说着话,她又朝路上望了望,看程风回来没有。

    顾大嫂揭开锅盖,只见一锅鸡块正在锅里咕噜着,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她也没拿筷子,直接用手抄起一块,放进嘴里大嚼起来,顿觉滋味鲜香,不由赞道:“我说妹子,你这手艺增进不少啊!比前几次做的好吃多了!”

    扈三娘听了心里甜丝丝的,笑道:“做的次数多了,熟能生巧而已。大嫂喜欢吃,就留下来一块吃饭吧。”

    “这个…这个…怎么好呢?那好吧!反正孙新那厮做的饭我也吃腻了!”顾大嫂略一客套,便高兴地应了下来。

    两个女人又在灶前忙乎了一会,说了些家长里短的小话,做了几样新鲜时蔬,蒸了点鱼肉干,就等着程风回来。

    不知怎么,顾大嫂盯着扈三娘青涩的面容和杨柳般的身段,忽然问道:“妹子,你们结婚这么久,可是还未圆房吗?

    扈三娘腾地一下脸就红了,手一抖,正在乘菜的锅铲都掉进了锅里,她娇嗔道:“大嫂,怎么提起这事来了?羞死人了!”

    顾大嫂噗嗤一笑,道:“瞧你这羞答答的样子,一看便知是未经人事的女子。我教你的那些闺中的事,看来也未试一试?”

    扈三娘的耳根都红了,火辣辣地发烫,微微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顾大嫂表情一肃,关切地道:“不对啊!这新婚男女,犹如干柴烈火,你这怎的如同守寡一般,难道…难道程风那方面有问题?那得找个高明的大夫瞧一瞧啊!”

    扈三娘见顾大嫂怀疑程风不是个真男人,顿时着急了,忙辩护道:“大嫂,不是你想的那样!他说了,女人不是战利品,也不是奖品,他觉得靠打擂将我赢过来是对我的不尊重。他还说,我如果遇见自己喜欢的人了,还可以和离,追求自己的幸福!”

    顾大嫂听了这番奇谈怪论,一拍大腿,叫道:“唉呀妈呀!这都是咋想的?如花似玉的大闺女摆在面前也不动心?”她顿了顿,问道:“那你现在有喜欢的人了吗?”

    扈三娘期期艾艾地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都嫁给他了……再说了,我觉得他挺好的!”

    顾大嫂摇摇头,叹道:“这程风真是个怪人!不行!这事大嫂得帮你到底!”

    “三娘!我回来了”随着门被推开,程风笑嘻嘻地进了屋,他扭头瞧见顾大嫂,笑道:“哟!大嫂也在啊!最近光顾着练兵,有些日子没见着你了!”

    顾大嫂笑着应道:“知道这段时间你忙,这不正好过来看看你们吗?”

    “相公,赶紧洗了手吃饭吧。”扈三娘忙打了一盆水,让程风净了手。

    三人团团坐下,边吃边聊。

    顾大嫂关切地问道:“程风,兵练得咋样了?”

    “差不多了。”程风冲她狡黠地一笑,“是不是外面又传出些风言风语?”

    顾大嫂犹豫了下,道:“是呢!说出来你别生气!有人说你当初夸下海口,要凭两千多人战败呼延灼,后来冷静下来后悔了,现在正借口练兵,避战畏战,拖延时间呢!”

    程风将一块鸡骨头吐了出来,笑道:“我现在手里的兵,都是七拼八凑的,有林教头麾下的,有花荣、秦明手下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我对他们的骑术、能耐一无所知,行军进退的号令也不一致。贸贸然冲上去,这仗能打赢吗?很多人啊,自己不上去打,光站在一旁说风凉话。”

    “就是!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回头相公将官兵揍跑了,他们就无话可说了!”扈三娘一旁听了,替自己相公抱打不平。

    顾大嫂试探性地看了程风一眼,道:“俺还听说。。。听说你让晁、宋两位头领给呼延灼写降书?这事山上山下都传开了,有人跳脚骂你呢!说你眼见着打不过官军了,认怂了。。。”

    “哈哈!”程风大笑着摇起头,“可笑!缓兵之计而已。是否接纳咱们投降,他呼延灼决定不了,一层层向朝廷报告,那帮朝臣再争论几番,可不得一、两月过去?等咱们兵马操练纯熟了,再与他一战有何不可?”

第353章 潜伏() 
“好!俺就说咱程风兄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哪会是个缩头乌龟?”

    顾大嫂大咧咧地道:“程风,需要大嫂帮忙的地方尽管说话,孙立、孙新、解珍、解宝手里都有两下子,我发话了,他们几个爷们儿不敢不听。”

    程风感激地道:“多谢大嫂一片好意!你们刚上山,手下兵力也不多,暂时不麻烦你们了。”

    他顿了顿,犹豫了下,接着道:“你们与我走得近了,会遭到宋头领的猜忌,到时在兵员、装备上卡你们脖子便大为不妙了。”

    顾大嫂一拍桌子,瞪着牛眼道:“他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娘非在这梁山上忍气吞声?!”

    程风瞧着这母老虎凶神恶煞的模样,心中感叹:“孙新兄莫非有受虐倾向?不然怎会娶顾大嫂为妻?”

    运河流水千古流,流到济州古渡头,画里帆船江南来,青山隐隐水悠悠。济水畅通,漕运大兴,设在巨野的济州,就成了京东西路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每日里河道内帆樯如林、舟船如练,官船商舟络绎不绝,船工摇浆击水,拉纤喊号的声音响彻云霄。

    济州城里道路纵横、商贾云集,南船北马、东盐西醋相汇于此,酒楼歌馆、笙歌喧嚷,莺莺燕燕、簇簇胭脂,一片热闹繁荣景象。

    又近年关,济州陆陆续续来了一帮子操着关陕口音的外地人,他们大多从事贩枣贩羊贩马的行当,这是关陕地区的特产。

    本来济州正处于军事戒备状态,对陌生人进城都有所堤防,但那梁山贼寇大多是山东本地人,所以守城的厢军们对西北边陲过来的外地商人倒没放在心上。

    济州城里有一处客栈,月初的时候刚刚换了掌柜,叫一个姓温的人给盘了下来,原来的客栈掌柜姓袁,如今却是温掌柜了。

    听温掌柜口音像是江浙一带的人,那边的人擅长经商行贾,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身影,在济州出现这样一个似乎有点小钱的掌柜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位温掌柜自然就是程风。这间客栈虽然规模比较大,但档次并不高,价钱也不贵,大通铺住一晚上十文钱,单间五十文,比较适合外地来经商的小商小贩,比如那些关陕人。

    这些说着秦腔秦调的商贩都是程风从少华山带过来的部下,靠着贩卖各类西北特产掩护身份,接近济州城里的各色人等,收集有用情报。

    经营客栈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知识,还能接触社会各色人等,又能便于召集联络,程风则出面成为了这家客栈的掌柜,这样喽罗们便可以正大光明地每日回到客栈沟通信息,接受指令。

    要说能盘下这客栈,除了使钱,背后还使了些小手段。本来原来的王掌柜并不愿意出让客栈,毕竟经营状况还算稳定,每年三十贯的纯收入令他比较满足。

    而且最近住进了不少关陕一带过来的客商,每天把店里挤得满满的,也不知怎的,这些人怎么这么认他这家店。他琢磨了一阵子,估计是因为自己老家也是延安府的吧,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一张口便知道是家乡人,自然亲切一些。

    但自从他拒绝程风五百贯的开价后,这客栈便隔三差五地出状况,不是今晚失火,就是明晚上失窃,还有住店的客人斗殴,砸坏了家具器皿,一溜烟地跑了。。。。。。

    王掌柜开客栈多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遇过,他一寻思,便明白了背后的原因,知道有些人是惹不起的主儿。既然自家的客栈被人盯上了,开价又还厚道,自己就识趣一点儿吧。

    所以,当程风第二次找上门来,开价四百贯时,他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他知道,再不答应,下次这姓温的开价估计就三百贯了,而在这期间,客栈还会发生什么离奇的事就不得而知了。

    这家客栈四进的后院,第一进和第二进除了柜台便是通铺,第三进是单间客房,最后一进是掌柜和伙计们的住房以及厨房、洗衣房等等辅助设施。

    重和元年十二月五日,临街一根长竿将风帘高高挑起,迎风招展,上书“久住温员外家”,原来挂的“久住王员外家”的招牌则被撤了下来。

    于是出出入入的客商们发现客栈的掌柜换了,每天都能看到一位身穿貂鼠皮袄、头戴深檐暖帽,一缕山羊胡儿,点头哈腰、笑容可掬的年轻男子站在柜台后面。

    这人长得比原来的周掌柜要年轻英俊多了,待人特别客气,总是未语人先笑,看样子是个做生意的老手,住店的价格还不变,似乎不是一件坏事。

    程风发现,原来开客栈也有很多少事情要做的,比如采购柴禾、食材、日常用品,安排人烧洗澡水、清洗更换被褥、帮客人照料牲口,杂七杂八,好多事情。

    好在客栈只是换了他一个老板,原来的各类勤杂人员全都被他留用了,一切依然照旧运转,基本不需要他太操心。

    总而言之,除了掌柜换了,招牌换了,这个毫不起眼的客栈并无异样。

    每天人进人出,住店离店,在以往的运行轨迹上简单重复着。看样子,掌柜的一年下来,也会顺利地挣个三十多贯吧。

    连绵不断的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