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土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水浒传》中记载,正是公孙胜往郓城县东溪村投奔晁盖,邀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谁知道这只是梁世杰私吞财宝的障眼法。

    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不敢声张,悄悄退回木盆里,缓缓划回湖岸,待回到岸上,将大木盆放回原处,方向四处大声喊道:“梁府尹您在哪里?求见梁府尹!”

    却见湖中小阁传出一阵清朗的喝问声:“何人在此聒噪?”听声音,正是那“东坡巾”的腔调。

    程风忙向小阁大声答道:“泾原路第三将九部副部将程风,奉童贯相公之命,前来给梁府尹送密函,时间紧迫,不得不私闯道观,望府尹恕罪!”

    梁世杰转头跟梁世胜低声商量几句,昂首道:“你过来吧,去湖边澡堂里踅摸一个大木盆,划过来吧。”

    程风一听,“我晕!敢情在这青龙观里,大澡盆兼当交通工具啊!”心中这般想着,嘴里却赶紧应承着,忙不迭地又去搬大澡盆去了。

    待划到了湖中小阁,弃盆上岸,拾阶而上,推门入阁,映入程风眼帘的却只有一人,四十左右的年纪,面如冠玉,唇若涂抹,三牙掩口细髯,端是位美男子。

    程风抱拳作揖道:“末将程风拜见府尹相公!”

    梁世杰本在与梁世胜商量紧要事情,突然被程风闯入打断,心中也是不爽,冷声道:“有何要紧事务?”

    程风赶紧上前一步,将密函和装有大北珠的匣子一并呈上。

    梁世杰将密函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便仔细检查内里的暗记,这是检验信函是否被打开过的隐秘标志,看了看完好无损的火漆,他隐秘地笑了笑,这是他和童贯之间用以检验下属忠诚的小伎俩。

    他紧接着从阁内的桌上取过一支笔来,在上面画了个圈,签了个签收的日子,并签字画押,对程风笑道:“把此函送回给童相公吧。”

    说完上下打量了一番程风,勉励他道:“程部将年少有为,跟着童相公好好干!前途似锦啊!”

    梁世杰知道,按以往经验来看,凡是通过这种密函测试的人,在童贯手下都有一番作用,毕竟没有一定才干的人是用不着这样大费周章地测试忠心和诚信。

    程风面带谦色,道:“哪里哪里,能在童相公手下办事,是在下莫大的福分。”这种场面话,他听多了见多了,也是张嘴就来。

    梁世杰微微一笑,瞧见那木匣,打开一看,是两枚直径约半寸的北珠,自知是童贯的回礼。

    前些日子,他托人给童贯送去十副契丹人制作的马鞍,契丹马鞍天下无双,这十副更是精品中的精品,选用上好柏木制作,上面装饰着鎏金银饰件,压印着双凤戏珠纹、牡丹纹、流云纹等精美纹饰。

    童贯对同僚及下属一向出手大方,如有人馈礼,他必回赠以重礼。

    北珠在宋代是珍稀珠宝,是生活辽东海汊中的蚌珠,每年十月左右的蚌珠最大最圆润,是采蚌的最佳季节,而此时天气寒冷,坚冰厚已盈尺,若凿冰下水采蚌,人会冻得受不了。

    此时,天鹅却能吃到蚌,蚌珠会留到鹅嗉中,契丹人便驯养名叫海东青的猎鹰抓捕天鹅,再从天鹅体内取到北珠。

    海东青又主要产自女真,因此辽国每年逼迫女真大量进贡海东青,用以抓捕天鹅。就因为这事儿,把女真给逼狠了,完颜阿骨打奋而起兵反辽,才成就了金国崛起。

    正因为北珠来之不易,故而价钱不菲,顶级的一颗价值三百万钱。童贯送梁世杰的这两枚北珠虽算不上最顶级的珠子,但径大肚圆、颜色鹅黄、晶莹夺目,实属佳品。

    梁世杰见了,心中大喜,将匣子“啪”地一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马坠子,递给程风,笑道:

    “程部将一路辛苦,送你一块马坠子,祝你横刀立马、马到功成,在童相的率领下为我大宋开疆拓土,唔,拿着它,出门没人拦你,尽快持函复命吧。”

    梁世杰此时心情大好,又见程风头脑灵活、敢闯敢试、对答得体,又是童贯一心考验的人,对他起了交结之意,所以将随身佩戴的玉坠儿赏赐给他。

    程风也不客气,接过玉坠,道声谢转身就走,划着木盆上了岸,一只手上下抛着玉坠,大摇大摆地从观门走了出去,他边走边笑道:“各位,看清楚了,这可是梁府尹送我的玉坠儿,让我出入无禁。”

    守门的士卒有认得这坠儿的,看得目瞪口呆,没人敢上去拦他。

    杨志望着他隐入黑暗中的背影啐了一口,低声骂道:“贼头贼脸的,尾巴翘上天了!”

    众人都以为他俩刚刚发生口角,交了恶,却没人看见杨志的嘴角暗暗上翘,逸出一丝笑意。

    这时却听从远处传来程风歌声:“我有一宝刀,出自北汉地。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寄语旧主人,何日不分离?”

    自古军中岁月苦,士兵们或为了鼓舞士气,或为了排遣思乡寂寞,经常会哼唱一些小曲,程风耳濡目染久了,也会了一些调调,配上他此时自编的词,听起来慷慨悲凉。

    他歌中所提到的北汉地正是杨志祖上所保卫的北汉国。闻弦音而知雅意,杨志禁不住潸然泪下,忙装作被风沙迷了眼睛遮掩过去。

第104章 刘唐的小目标() 
“生辰纲。。。。。。晁盖。。。。。。晁盖眼界格局虽然小一些,政治手腕虽然弱一些,但耿直真诚、重情重义、刚正不阿。

    命运让一个不适合当老大的一人当了老大,最后让他好端端的一个郓城县大地主惨死于梁山,实在有些不忍。

    此地离郓城县不远,不若前去拜会拜会这位传奇人物,将生辰纲是假的一事告之他,让他断了劫取生辰纲的念头,自然就不会有日后的悲剧发生了。。。。。。”

    程风出了青龙观,脑海里渐渐冒出这个念头。想定了,便拨转马头,寻了一路人问好方位,顶着满天星光、踏破草间露水,向郓城县东溪村奔去。

    待寻到晁盖庄外,程风看了看自己的表,才堪堪凌晨三点,瞧见路边有座灵官庙,便将马拉进庙里,喂了些马料清水,将放供品的案桌拉过来顶住了门,自己便躺在上面放心地酣睡歇息。

    两天来,程风一直少食缺眠、疲劳奔波,饶是他铁打的身子也有些吃不消,也就在这庙里能睡个安稳觉,待他醒来时,见太阳已跃过东山头。

    程风心中暗道声惭愧,赶紧在庙外的溪水边洗了把脸,精神抖擞地向晁盖庄上行去。

    葡萄藤顺着扎好的竹架,蔓延铺盖成一座绿意盎然的拱盖,藤架下,东溪村的保正晁盖正与两人围着一张圆桌饮酒畅谈。三人时而低声密谈,时而高声大作。

    其中一人叫吴用的,似秀才打扮,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满腹经纶,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在东溪村以教授孩童学业为生,与晁盖自幼结交。

    另一人生得紫黑阔脸,因鬓边生有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人称“赤发鬼“刘唐。此人自幼飘荡江湖,结交好汉,性情火爆,武艺高强,仗着手里一口朴刀,可令百十人不得近身。

    刘唐用他比哭还难看的笑表达了此时的喜悦,颇为自得地道:“哥哥,我送你的这套富贵可大?这可是十万贯啊!

    去年梁世杰也曾送十万贯金珠宝贝与蔡京祝寿,走到半路里,不知被谁人打劫了,至今也无捉处。今年又收买十万金珠宝贝,早晚安排起程,要赶这六月十五日生辰。如此好大富贵,别人取得,咱们就取不得?”

    吴用在一旁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道:“取是取得,得看怎么取?文取为上,武取为下。文取犹如囊中取物,大家都平平安安,武取犹如火中取粟,有人死伤便不好了。”

    刘唐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大声道:“你这秀才,吃的是灯草灰,放的是轻巧屁!怎么文取?难道你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们将十万贯双手奉上?

    劫道靠的是拳头,不是你的笔头,晁哥哥找几个可靠的好汉,将他们围住了,砍瓜切菜般地一顿砍,将东西拉回来不就得了。俺干这私商买卖二十年,怎么干还不明白?”

    晁盖按着两人的手臂,对刘唐笑道:“兄弟莫着急,加亮先生满肚子鬼点子,先听听他的想法。”

    吴用摇一摇手中的羽扇,笑吟吟地道:“文取这十万贯金珠宝贝有何难?任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还不怕乖乖地躺下?十万贯任你我取用。”

    刘唐讥笑道:“我以为是啥高招呢!下蒙汗药的手段太常见了,那押送生辰纲的士卒有那么蠢吗?岂不会防着这招?出门在外不要喝陌生人递上来的酒水,这是俺们大宋老百姓的常识。”

    吴用不以为忤,笑道:“那就得想办法要让他们自愿地喝!我打算唱一出双簧戏,咱们装扮成贩枣的客商,在好下手的地方与他们相遇,再安排一人装扮成卖酒的小贩,挑着两桶好酒,适时出现在那里。

    当着押送士卒的面,咱们贩枣的客商先买酒吃打消他们的疑虑,再令一人拿瓢偷酒喝,将瓢还回去时趁机下药。

    届时,天气炎热,行路的人都口渴难耐,他们很难守得住美酒的诱惑,更何况这酒好歹与否已被检验过。倘若他们坚决不饮酒,此计实在不成,再做武取也不迟。”

    晁盖、刘唐二人听了,思忖片刻,顿觉可行。

    刘唐是个直性子的人,端起酒碗道:“还是秀才肚子里弯弯绕绕的多,没想到先生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刘唐佩服,佩服!来,俺敬你一碗!”

    吴用笑着不语,抿了一口酒,接着道:“这件事是掉脑袋的事,人少了干不成事,人多了容易出事,宅上空有许多庄客,傻头呆脑,一个也用不得。”

    晁盖问道:“先生可否有心腹好汉?如有便去请来,共同干成这趟买卖。”

    吴用心中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