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艘夷船上的三十门红夷大炮,以及三百杆火枪,却被水师留了下来。

    此时明军联合阮氏和真腊攻打占城的战事已经进入了激烈的阶段,占城人抵抗十分强烈,明军物资消耗很大,正好需要补充一批火器。

    最后商船只带着那一幅铠甲,一杆火枪回到广京,并通过商会的渠道,向广东官府禀报。

    感谢悦冻窝芯,only‘lonely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感谢大家支持正版。

    (本章完)

第683章 围剿义军() 
隆武三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对于北面的清廷是如此,南面的明朝也是一样。

    从年初的闽东战役,到上半年的入援川陕,以及后来的楚赣大战,鲁监国两入长江,战事一波接着一波,似乎马上就要推向明清决战的大高潮,但就在此时,情况却忽然急转,明清居然议和了。

    这前戏已经做足,忽然不打了,总让人觉得有些怪异。

    十二月初时,两边达成协议,明朝一边为了敦促清廷赶快履行和议,欲让大学士礼部尚书何吾驺北上,但何吾驺却称病不往,几个大学士也都不愿北上,最后只得提拔从江西调入广京的黄人龙,给他加礼部左侍郎,令其前往。

    两方朝廷打的火热,可就坑苦了两淮的义军,以及山西的姜瓖。

    凤阳府泗州附近的龟山、都梁山、洪泽湖一带,这里活动着一只抗清义军。

    免去三省总督的马光辉,被从新启用后,正率领两万绿营兵围剿这支淮河附近最大的乱匪。

    这支义军的首领乃是原来寿张练总丁维昌,是跟随谢迁从山东南下的一只武装,本来他们已经跳入淮南,但随着漕运被洪承畴打通,多铎得了粮食,便能长期对躲入苏北丘陵地带的义军进行围剿,谢迁压力太大,因而派出几支人马,又跳出了多铎的封锁,杀到外围,以求能够分散清军兵力,缓解谢迁的压力。

    丁维昌只带着一千下属,跳出了包围,杀到了盱眙、泗州,但袭破了盱眙后,裹挟百姓很快将队伍扩充到一万多人,他们处在淮安、凤阳、扬州三府之间,打家劫舍,掠夺粮食,严重破坏了满清在三府的根基。

    马光辉现在被任命为江北提督,多铎主力对付谢迁,而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灭掉这支跳出包围的乱匪。

    从一月初开始,洪承畴为了稳定各处,平定内乱,便开始对外宣传明清议和之事,本来江南、两淮、山东等地,并不相信洪承畴的宣传,但不久之后,明使黄人龙等人出现在南京,洪承畴大张旗鼓的为其接风,而后又派遣人马敲锣打鼓的送其北上,跟游街表演一样,各地人士便不能不信了。

    反正都议和了,那还拼什么命,这使得各地抗清势力,便慢慢蛰伏下来,不愿意在消耗自身的势力,也打乱了原来会师长江的大计划,整个抗清斗争的大环境,开始恶化。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士绅暗中给义军提供的粮草减少了。

    丁维昌部到了泗州、盱眙后,随着队伍的扩张,而两淮破败,已经很难坚持。

    在盱眙东南面,凤阳府与滁州府之间大苍岭附近,马光辉领着两万人马埋伏在山林之间。

    一块大石头后面,马光辉显得有些忧心忡忡,这是他被撸下来后,从新指挥的第一仗,他得到情报,丁国维准备撤出两淮,到靠近湖广的大别山发展,但他已经埋伏了一天,乱匪还没出现,他便有些担心起来。

    旁边的谋士李犹龙笑道:“军门不用担心,乱匪想要流窜进入楚地,大道必不敢走,只有走凤阳与滁州交界这种两不管的地带。这一战军门必定能大功告成。”

    马光辉向远处望了望,叹了口气,“但愿吧!”

    随着洪承畴打通漕运,满清围剿大军粮食充足,两淮集聚了大批围剿大军,清廷兵力雄厚,两淮已经不适合义军流窜作战,丁维昌想要撤出两淮,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那藏在苏北山区的谢迁,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时李犹龙又低声对马光辉说道:“军门这批乱匪如今至少有一万多人,军门如果能收编一批,选精锐收入军中,军门的兵力可以扩充不少啊。”

    马光辉也想壮大自身实力,但他害怕清廷会因此怪罪于他,摄政王对于汉将的监视,还是很严的。

    李犹龙似乎知道他的想法,冷笑一声,“自从肃王割据川陕以来,他们满人实力已经大损,这大清的江山还得靠我们汉人,咱们为朝廷付出这么多力气,满人也该让出一些利益给咱们,军门收编些流贼,并不算什么,只要有兵在手,军门就可以高枕无忧。”

    清朝内部的分裂,满八旗的外强中干,就彻底暴露出来,以前大伙畏惧于八旗的强大,不敢多说什么,但现在就难免生出些别的心思。这大清的江山并非满人以一己之力打下来,汉八旗、各地绿营也是出了力的,现在满人颓了,那是不是该多让些利益给汉人呢?

    马光辉上次被多铎撸下来,还吃了板子,要是多铎剿灭了谢迁,那他自认技不如人,吃了也就吃了,但问题是多铎也没把谢迁怎么样,最后还是要依靠他,那他心里就难免有些不爽了,毕竟平白无故吃了回板子不是。

    马光辉心中暗想,多铎之所这么不把他当人,确实也是因为他虽然做到总督,但手下绿营都是从各地调来,不是他的直属人马,他兵少,所以多铎想捏就捏,不怕他有脾气。

    李犹龙看了看他又接着小声说道:“军门,听说肃王那边已经废除了剃发令,并新编了六万汉八旗,汉人地位大大提高了。”

    这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就算是汉奸也是如此,自然也希望自身的地位越来越高,多尔衮急着以汉制汉,也就是因为汉人内心开使不稳了,清廷中枢对于地方的掌控开始减弱。

    马光辉听了,微微思考起来。

    就在这时,远处两山合抱之处,忽然冒出一面战旗,裹着臃肿战袄的义军士卒跨在几十匹劣马上奔驰而来,蹄声渐急,泥水飞溅。这队人马并不多,只有十多人,阵形松松垮垮,但细看,所有的骑士都不时警惕地张望四周。

    他们看看两边山势,并未过多停留,便继续向前疾驰探路。

    等这队骑兵走后,马光辉从大石后面露出头来,沉声说道:“探路的哨骑已经过去,乱匪的主力定然随后就到。传本帅之令,全军做好准备!”

    身后的部将齐声应下,转眼间便钻回各个设伏的山头。

    约莫半个时辰过去,果然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两山之间涌进无数人马,步骑混杂在一起,阵形更是松散不堪。丁维昌只带一千人,不到两月队伍扩大了十倍,军队的素质可想而知。

    大军之中,一长须高大之老将,极为威猛,按刀跨骑,停在道路旁,督促这士卒快行,他一双眼睛不时打量四周,他知道属下多是乌合之众,所以他必须要格外谨慎。

    此时前头的已经快要通过大苍岭,后面的队伍还在鱼贯而入,不过一切正常,不见丝毫异动,他心中不禁有些庆幸,选择了这条两府之间的小道行军,避开了府城的清军主力。

    可惜他不知道,他在打量四周时,山腰的大石后面,也有人在打量他。

    马光辉看这浩浩荡荡,拿着各种兵器,穿着各色衣甲,赶着驴车骡马的乱匪进入了包围圈,马光辉面色一冷,立刻拔刀大喝一声,“杀!”

    两边山腰上,顿时“轰隆”一声号炮,两边埋伏的清兵,瞬时站起身来,万箭齐发!

    感谢阿虎,悦冻窝芯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

    (本章完)

第684章 谢迁困局() 
从去岁年底,谢迁利用清军缺粮的契机,自号高苑候,讨夷大将军,一口气打下了盐城、兴化、泰州、建湖等地,夺取了大批粮食和器械,实力暴涨。

    不过这种情况,在洪承畴打通漕运后,事态便开始改变。

    江南源源不断的军粮运入两淮,多铎有兵有粮后,便利用骑兵优势,逐渐将谢迁的活动范围控制在了扬州东部和淮安府南部地区,义军逐渐失去了迂回机动的空间,被迫从原来的流动作战,转为逐城争夺的硬战。

    清军的粮食解决,谢迁的粮食却出了问题,被他裹挟的百姓,也被他精简到二十万,可是粮食依然紧缺。

    谢迁本来就是靠着劫掠维持人马,地方上都被他破坏,现在虽然还占着几个县城,有些存粮,但可以想想,如不下力气恢复,这些地方春种夏收肯定完了,过不了多久,必然发生饥荒,他若是不能突破多铎的封锁,就只能是死路一条。

    从去岁十二月开始,清兵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开始组织河南、山东、江南三省会剿,两淮的数支流民武装,先后被清兵扑灭。

    洪承畴建议多铎先易后难,防止流民向其它地区流窜,裹挟更多的百姓,越滚越大,在将谢迁限制在固定区域后,便先调集大批粮食,将流民安置下来,避免四处起火的局面。

    洪承畴有多年的剿匪经验,有他出谋划策,两淮的数十万流民先后被遣返安置,暂时解决了两淮的危机。

    在解决了几股流民武装后,多铎的大军便向谢迁压来,谢迁的日子便难过起来,他先后派遣几支人马,跳到外围发展,但无一例外,都逐一被清兵剿灭。

    此时留给谢迁的路已经不多,第一是突破淮河,杀回山东,第二是越过大运河,向西靠拢金声桓或者衡阳藩,第三是投靠鲁王,改变作战方式,就在这古邗国之地扎根下来。

    前两条都因为多铎手中的三万骑兵,而使得谢迁不敢离开丘陵地带,最后只得选择第三条,投靠鲁王,死守经营现在的地盘。

    今岁二月,为了加强和鲁王的联系,谢迁将人马分成三部,命大将丁可泽率领五万人马守住泰县、兴化防备多铎从扬州东进,命白莲会首裴守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