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宜深入。若贸然进军,一旦有失,则前功尽弃矣。”

    柴荣听得忍无可忍,奋然而起——“乘胜长驱,正如破竹之势,怎可中辍?!”

    就在当天,柴荣即令先锋都指挥史刘重进率军先发,就在瓦桥关以北,与契丹先锋相遇,一场激战,斩其数百游骑,进而攻占距离幽州仅一百二十公里的固安(今属河北)。到第二天,柴荣亲自来到了最前线,他到固安的安阳水(即今永定河)视察军情。然后命令立即架桥,以备全军迅速通过。不等耶律述律前来,他就要主动去向契丹兵团挑战。

    请记住这一天,公元959年5月3日,柴荣从前线返回瓦桥关,准备下一天的征战这一天是柴荣命运的分水岭。就像古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得胜,会宴将士;也像是神话传说中无敌的勇士阿喀硫斯最后一次冲击特洛亚城门,他们都到了命数终止的那一天。

    传说柴荣当天心神激越,纵马驰上一片高坡,他要“驻马高阜,以观六师”。是的,他看到了他雄壮的军队在他面前源源不断地开赴战场,也看到了当地的父老牵牛举酒来欢迎他。他顺口问道:“此地何名?”

    “回陛下,故老相传,谓之病龙台。”

    柴荣愕然,既而黯然下坡,当天夜里就突然发病,就此卧床不起。

    当然,这是传说,出自五代史补。但细查史书,此时柴荣即位已经五年了,五年之中他五次亲征,鞍马劳顿,事必亲躬,有迹象表明,就在此次出征以前,他就已经有病。因为有大臣上疏劝他——“待圣体稍安之后再行北伐,亦不为晚。”

    但柴荣毫不理会,终于在和契丹国王决战的前夕,他突然倒下了。但就是这样,他倒在了床上,仍然不肯罢休。史有记载,5月4日,有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破易州(今属河北),擒获契丹刺史李在钦,献于柴荣帐下,柴荣为表示决无退军之意,令押赴军前斩首。

    5月5日,柴荣下诏以瓦桥关为雄州,以益津关为霸州,征发数千民夫来修筑霸州的城墙。既以得之,决不放弃;

    5月6日,柴荣命大将李重进统兵出土门(今河北获鹿西南)攻击北汉,进一步削平契丹的援军,一切仍然为了与契丹兵团决战作准备。

    但是到了7日,柴荣终于支持不住了,他的身体背叛了他,让他知道他终究还是一个凡人群臣苦苦劝说,他无可奈何只能回京养病。临行前,他命令韩令坤为霸州都部署,陈思让为雄州都部署,各率本部驻守二州。

    一定要守住!等我回来我还要回来,这是我们进攻契丹,收复燕云的基地

    5月8日,柴荣从雄州起程南归,于30日回到了都城开封。自离京北征到此时返回,总计才有六十天,但柴荣身体的健康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多年的积劳,平时的大喜大怒,让他的身体彻底崩溃,再也无法康复。而到了6月2日,命运再次给了柴荣剧烈的打击,他的女儿突然死了,柴荣悲恸难当,他不懂,上苍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了无生趣,柴荣真的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在公元959年6月19日晚,他死了,带着无尽的遗憾,带着未完的理想,在年仅三十九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

第27章 机关算尽伤聪明() 
谁是那个木匠

    柴荣死了,留下了庞大的帝国,他年幼的孤儿寡妇,以及无数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由谁来取代他。

    他七岁的皇太子柴宗训吗?

    可怜的孩子,其实以我们中国传统的计岁方式,这位已经被确认为后周帝国合法继承人的孩子的真实年龄(生于公元953年),至此公元959年,其实只有五六岁!可后周的那些骄兵悍将们连当初已经三十四岁的柴荣都不服

    于是柴荣活得劳累,想死也无法安宁,他得拖着将将垂死,筋疲力尽的病体,给他年幼的儿子做出种种安排。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册立皇后。

    他的皇后本是大将符彦卿的女儿,可惜死于显德三年(956年),比他还要先走了一步。他非常怀念,一直没有再立皇后。但是现在不行了,孩子太小,没有母亲怎么行?他思来想去,最后册立了皇后的妹妹,也就是符彦卿的另一个女儿为后周皇后。

    想来她会对自己亲姐姐的儿子们痛爱一些吧同时也会得到符彦卿的全力保护吧!

    第二,确立幼子的皇嗣地位。

    在得病之前,柴荣为示公允,从不提给自己儿子加封的事。但现在一口气封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封柴宗让为燕公,领左骁卫上将军;并立柴宗训为国储。哪怕自己死了,帝国也至少有两个继承人。

    第三,柴荣要托孤了。

    文臣方面,他选择了三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他们都是深受柴荣恩宠的大臣,尤其是魏仁浦,此人没有科班资历,不是进士出身,是柴荣一手提拔起来的(可是后来证明,此人完全辜负了柴荣)。在武将方面,柴荣就让人看不懂了。

    无功无过,他居然罢免了后周军衔第一的张永德的官职。不仅免去其殿前都点检之职,而且外放,让他去做澶州节度使。这等于是把张永德彻底排斥出了权力内核。

    这太反常了,要知道,这时皇帝病危,正是张永德这样常年统兵,深具威望的皇亲国戚出力的时候,柴荣为什么要自断臂膀?而且翻阅新旧五代史,完全找不到张永德在这段时间内做过什么错事的记载。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简单,稍微懂点宋史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块长约三尺,藏在一个皮囊中的木条在作怪。它就出现在柴荣北征幽燕的途中——“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

    木条很平常,皮囊更常见,只因为木条上的这一行字——“点检作天子”。非常不巧,后周殿前都指挥使司大内都点检正是张永德。而且更不巧的是,这发生在柴荣一生事业的最顶峰,也同时面临着最大挑战的时候。

    关键的时候有人拆台,柴荣为了保持全军的士气,当时把这块木条随便扔在了一边,不予理会。但是他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他一直在暗中追查,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

    猜猜看,那个做木条的木匠到底是谁?

    谁鹤谁蚌

    站在不远处得意微笑的人应该是李重进。无论怎么分析,他的嫌疑都最大。

    因为按照犯罪动机的基本分析原理——谁犯罪,谁受益来看,张永德的倒台,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在职位上,都会让李重进大为享受。这不仅仅涉及了两人私下里的恩怨,更牵扯到了殿前都指挥使司与侍卫马步军指挥使司的权力争夺。

    这实在没有办法,这是后周的先先帝郭威一手造成的。

    严格地说,在郭威之前,世上根本没有殿前司,只有侍卫亲军司,五代时完全由它来掌握全国的禁军。郭威当初之所以能黄旗加身、澶州称帝,完全是在侍卫亲军司的支持之下才做到的。可是郭威事后越想越后怕,才平空创造出了一个殿前都指挥使司,把禁军军权一分为二,各自互不统领,相互牵制,直接向皇帝负责。

    那么由谁来具体的领导这两司呢?

    再没有比张永德和李重进更合适的人选了。请看,这两人一个是郭威的女婿,一个是郭威的外甥,两人能力相当,岁数接近,就连资历都差不多,不是他们又是谁?何况非常奇妙的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张永德还有一个特殊的小毛病,注定了会让这两个不该成仇的人迅速交恶,达到郭威的目的

    张永德有好几张脸,他对上司非常恭敬顺从,堪称忠心不二;他对下属也仁慈宽厚,非常有德有量;可是对与他平级,资历威望权力都相差不多的人,他就变得心胸狭隘毫厘必争了。

    李重进的条件是多么的理想啊,简直是事事都符合,条条都达标,再也没有这么般配的了。于是,张永德利用所有可能的机会,一直在柴荣的耳朵边打小报告,就算在淮南江北之地与南唐倾国交兵的时候,他都没让李重进好受过。

    最严重的一次,在公元956年11月,他居然派使者携带“密表”进京上奏柴荣,说李重进有“歹心”。这让柴荣怎么办?得让马儿跑,又不能让马儿互相咬。难哪,柴荣最后的反应是既不相信,也不追究,更不做调解。

    他以一种强者的姿态让两方面都明白,老实点干活儿,别闹事。但就算是想闹事,本皇帝也不在乎,只要你们敢!

    可战场上的气氛还是变了,战士们各自拥护主将,变得人人敌对。这时候李重进表现得很是男人,他把部下们都留在军营里,自己单人匹马来见张永德,在张永德的地盘里两人喝了一顿酒,才算把危机勉强渡了过去。

    但不管怎么说,李重进都不会善良到健忘的程度,有仇不报,那会影响心理健康的!!

    机会终究会来的,李重进要干就干了个狠的。“点检作天子”,除了张永德外没有第二个人,而且最奇妙的是,柴荣绝不会因此而询问张永德,张永德就算知道了有这回事,而且柴荣很生气,他都不敢主动去解释就等着柴荣什么时候气不顺,来一次全面大总结吧。

    这个机会还真的让张永德自己给争取来了。这实在没办法,怪不得任何人,事后张永德如果要后悔的话,只能说——好人难做,自己找死吧。

    那是在柴荣因病退兵的时候,路过了他最初的发祥之地澶州。柴荣一反常态,把自己单独关在行宫,默默想自己的心事。可时间一长,外面的大臣们都慌了,他们不知道病中的皇帝是死是活!

    这时候,只有张永德能进柴荣的行宫里问安,大臣们就托他给皇帝带个话——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四面八方全是敌人,这里离开封太远了,如果出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